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西某水电站导流洞在施工开挖工程中,边坡上部岩体会出现多条裂隙,对边坡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性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对边坡进行了三维建模,植入锚杆加固措施对边坡的整体水平位移和塑形区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出锚杆加固对改善边坡的变形有着良好的作用,对后期的施工有着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乐园隧道富水破碎带施工技术为背景,主要研究了富水破碎隧道如何进行合理防排水和如何选择最优开挖方法。对于隧道防排水选择以"以堵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通过超前地质预报探明掌子面前方富水破碎情况,对富水破碎带实施注浆进行防水,并于破碎带中线布置排水孔进行适当排水;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分别对全断面法、台阶法和分部开挖法进行开挖模拟,对比分析不同开挖方法下的地层沉降、锚杆轴力变化等方面。结合数值模拟结果,考虑到各种开挖方法施工安全性与对掌子面稳定性影响,乐园隧道围岩破碎带采用台阶法施工实际意义最大。  相似文献   

3.
对锚杆支护模拟的杆单元法和等效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杆单元法和等效法模拟锚杆支护都是可行的。锚杆支护效果对力学性质较差的围岩更为明显,且对锚杆间排距比较敏感,Ⅳ、Ⅴ类围岩的锚杆间排距不宜大于1.5m。等效法的有限元建模工作量小,缺点是计算结果对综合经验系数取值比较敏感。因此,可先用等效法进行支护方案初选,再用杆单元法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4.
《草业科学》2012,43(4)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围岩变形特征更加复杂。基于ANSYS数值模拟软件,研究4种不同支护条件下深部巷道围岩的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30MPa原岩应力作用下,联合支护产生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都要比其他支护小,变形影响区域也最小,最为适合围岩地质条件较差的巷道。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压实后土壤内部应力及位移的变化规律,在割草机对苜蓿(Medicago sativa)地土壤压实试验的基础上,基于PLAXIS软件对苜蓿地土壤压实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车辙中线下方土壤应力较轮胎边缘下方大,土壤应力较大部位出现在0~20 cm范围内,各部位应力分布不平衡,随碾压次数的增多,应力增加范围由地表向下延伸,由轮辙中线向轮辙边缘逐步扩大;沿水平方向的地表应力变化区域与轮胎接地面积相当,沿竖直方向向下,其变化范围逐步扩大,大应力区域为一以轮胎接地面积为底的锥形区域,轮辙下部的土壤形成一个较硬的应力核,其最大应力处于该核的中心,并由此向外应力逐步减小;应力核的中心部位,应力达到最大值后,随碾压次数的增加,土壤团聚结构会被破坏,土壤出现屈服;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多,0~30 cm深度上的土层均逐步沉降,沉降主要是第1次碾压所致,之后逐步减弱,直至土壤失效;通过软件对土壤压缩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发现,该软件对表层轮辄深度的预测误差较小,应用PLAXIS软件对土壤压实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TMR饲料搅拌机刀片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工业》2017,(3):12-14
利用逆向工程技术获得TMR饲料搅拌机大月牙切割刀片的结构参数,分析了刀片的受力情况;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软件对刀片的受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了最大应力、最大位移、最大应变和最小安全系数;根据刀片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刀片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得出新型刀片的质量增加了14.7%的同时,最大位移却减小了8.4%,减少了应力集中,从而提高刀片的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7.
结合唐山铁矿的施工过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及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铁矿围岩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铁矿围岩的应力、沉降及塑性区状况,评价了围岩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围岩产生了一定的塑性区破坏,且地表产生了一定的沉降。由于对该矿山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从研究成果看隔水层有效的阻止了渗流,但开挖扰动引起的裂隙使部分孔隙水从顶板中渗流到采场中,容易导致涌水事故。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了解牙轮钻机履带架在各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本文对牙轮钻机履带架机构典型工况下的应力及变形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用Pro/E5.0建模,导入ANSYS软件进行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各种典型工况下履带架的等效应力和总位移的变化趋势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载荷—应力、载荷—位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差分数值和数值模拟计算软件,进行巷道围岩应力、变形和破坏范围计算,分析各种因素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经多方案比较,得出比较合理的高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通过详细的围岩位移和锚杆受力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验证特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某重力坝溢流坝段竣工、正常蓄水位、校核洪水位和地震工况的应力变形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各工况坝体水平和垂直位移自坝顶向下总体上呈递减的变化规律,最大水平位移为43mm(地震工况),最大垂直位移约18mm(竣工工况)。坝体和坝基岩体的拉、压应力都在合理范围之内,最大拉应力为4.5MPa(地震工况),最大压应力为2.4MPa(校核洪水位工况)。  相似文献   

11.
<正>0概况通常弹簧片设计方式为加工制造后通过试验找出满足要求的几何参数,但这种方式耗时长、耗资大。随着有限元技术的不断发展,若用合适的有限元方法来模拟弹簧片,从而预测弹簧受力时的应力随设计参数的变化趋势,则可节省开发的经济及时间成本。基于三维软件solidworks,对弹簧进行参数化模型的建立。通过solidworks与workbench的无缝接口将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在workbench中进行静态应力分析。设定驱动参数为弹簧的几何参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交通运输行业以及公路工程的建设创造了极其有利的宏观条件。公路工程越建越多,建造规模越来越大。而路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公路工程路面建设的基础,它决定着公路工程正式运行后的车辆负荷量以及公路的使用寿命和抗损程度等。为了保证公路路基的稳定性,防止土体松动和位移,加筋挡土墙技术应当广泛运用。本文介绍了加筋土挡土墙的施工工艺,并结合工程实例,就加筋土挡土墙技术在公路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利用有限元技术对某柴油发电机组配套底盘进行轻量化的设计方法。利用ANSYS对底盘进行结构分析,得出最大和最小应力及位移部位,在满足底盘可靠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小应力和位移最小处部件的重量,并调整轻量化方案,综合考虑各因素找到平衡,完成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7353工作面材料道为窄煤柱沿空掘巷,通过利用"十"字形观测法和顶板离层监测仪对巷道进行观测与分析,掌握了小煤柱锚杆支护巷道顸板与围岩的活动情况,验证了小煤柱留设尺寸的合理性及小煤柱巷道采用锚杆支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孔隧洞围岩开挖的长期稳定性,以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为工程背景,对三种不同的开挖工况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多孔隧洞开挖顺序对围岩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洞室间隔开挖,应力集中范围较小,发生滞后岩爆等围岩变形破坏的可能性小,因此,对于多洞隧道开挖采用间隔开挖法有利于降低滞后岩爆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有限元方法对于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以某水坝为计算案例,构建了坝体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映射网格划分整个模型区域,并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了模型的位移、应力分布等仿真结果,为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公路挡土墙工程中,重力式挡土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支挡结构,但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来看,该类工程往往存在着基底压应力分布不均,抗滑稳定性不足等缺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了凹型墙卸荷板结构在公路重力式挡土墙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重力式挡土墙上增设凹型墙卸荷板,可以重新改变基底压力分布,有效减少挡土墙后回填土压力增加竖向稳定荷载,提高重力式挡土墙整体抗滑稳定性,本文研究结论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Ansys中建立压力表弹簧管的几何模型,对模型进行加载前和加载后的有限元分析,得到压力表弹簧管在工作状态下的应力云图、位移云图。从云图中可得压力表弹簧管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压力表弹簧管圆弧部分。对弹簧管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弹簧管加载前的前两阶模态的固有频率。仿真分析结果符合实际并可以为压力表弹簧管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FLAC3D对张家湾煤矿6号煤层6106工作面,开切眼巷道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计算模拟。通过计算得出如下结果:巷道在无支护条件下顶板围岩最大变形位移为62.15mm,底板的最大变形位移为16.23mm,顶底板最大变形位移量的和为78.38mm;左右两帮的位移基本对称变形位移达到57.3mm,总的变形位移量为114.6mm。对我们支护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进一步可以确定支护强度。  相似文献   

20.
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跨度大,围岩类型为砂岩、泥板岩及泥板岩互层。桥机轮压为950MPa,岩台开挖、岩梁锚杆施工,梁体砼施工难度均较大。通过现场爆破试验,确定爆破控制参数,通过爆破振动试验,提出了控制爆破振动的措施。由现场试验指导施工技术措施,保证岩锚梁的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