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2005年试验结果表明,枇杷太平白沙采用设施栽培,果实成熟期可比常规栽培提早17~20d,从而达到在"五一"黄金周上市的目的.虽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0.5~0.6个百分点,产量下降8.9%,但提早上市具有十分明显的价格优势,与常规栽培相比,设施栽培盖地膜平均每年增收4.527万元/hm2;不盖地膜平均每年增收3.692万元/hm2.  相似文献   

2.
“五一”黄金周的节日休闲、消费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而此时新鲜水果上市极少。2003~2005年试验结果表明,枇杷太平白沙采用设施栽培,果实成熟期可比常规栽培提早17~20d,从而达到在“五一”黄金周上市的目的。虽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0.5~0.6个百分点,产量下降8.9%,但提早上市具有十分明显的价格优势,与常规栽培相比,设施栽培盖地膜平均每年增收4.527万元/hm^2;设施栽培不盖地膜平均每年增收3.692万元/hm^2。  相似文献   

3.
地膜马铃薯收后复种大葱、或大白菜、或绿萝卜栽培技术是临洮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据调查,该栽培模式的马铃薯平均产量为30 000 kg/hm2,产值2.25万元/hm2;大葱平均产量为67 500 kg/hm2,产值2.25万元/hm2;或大白菜平均产量为90 000 kg/hm2,产值1.80万元/hm2;或绿萝卜为90 000kg/hm2,产值1.80万元/hm2;全年总产值平均4.05~4.50万元/hm2.适宜临洮县水川区水浇地及坪区保灌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家川县地膜玉米应用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在90年代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仅次于冬小麦,占到耕地面积的1/4。为使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不断提高,农技人员通过多年地膜玉米与多种作物套种模式试验,总结出了不同区域的套种栽培模式。在半山二阴区及高山区应用地膜玉米套种蚕豆栽培模式,是充分利用区域性气候特点及共生期生长协调,获得玉米高产、蚕豆增收的特色栽培模式。2006年连五乡在海拔1 550~1 750m的半山二阴地区和1 750m以上的高山地区推广53.30hm2,玉米平均产量8 400kg/hm2,产值11 000元/hm2,蚕豆平均产量1 475kg/hm2,平均产值3 090元/hm2,合计产值14 090元/hm2,比对照增值3 000元/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地膜西瓜后茬免耕直播向日葵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月君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4):71+85-71,85
地膜西瓜后茬免耕直播向日葵栽培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地膜重复利用、节本增效,而且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投入。至2010年,该技术在宁夏中南部地区推广面积已扩大到0.66万hm2左右,地膜西瓜平均产量30 000kg/hm2,后茬向日葵产量3 150 kg/hm2,节约成本2 625元/hm2,增加收入900元/hm2,累计增加纯收益3 525元/hm2,抗旱节水和节本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设施育苗、垄膜沟灌、水塘全覆盖地膜春提早种植南瓜、后期间作套种蔬菜,研究出南瓜间作套种白菜、萝卜、花椰菜、西兰花、大葱5种高效栽培模式。南瓜产量37 500~45 000 kg/hm2,产值5.25万~6.3万元/hm2;套种蔬菜产值6万~8.5万元/hm2,两茬产值11.25万~14.8万元/hm2。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杨梅大棚生产关键技术,延长杨梅鲜果供应期,优化杨梅产业结构,为杨梅大棚栽培提供技术依据,连续3年在浙江省兰溪市进行大棚栽培试验。通过确定盖膜时间、选择合适的肥水管理、树体管理和温湿度调控技术等,使杨梅成熟期提前15 d以上、采摘期延长17~19 d,落果率显著下降,果实品质稳定,贮藏期延长1倍。大棚栽培荸荠杨梅、东魁杨梅每年分别增收33.1万元/hm~2和68万元/hm~2。  相似文献   

8.
西瓜是静宁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年均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 500 hm2左右,年产量约7万t,产值2 100万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静宁县中南部仁大、李店、治平、余湾等乡(镇)的瓜农从抓西瓜早熟栽培、早上市,增加经济收入入手,探索总结出了适合当地生产的投资小、收益高、操作简单易行的小拱棚地膜西瓜栽培技术,并逐年扩大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采用小拱棚加地膜栽培技术,在早春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地温,据测定,小拱棚地膜覆盖较普通地膜覆盖0~20 cm土层的地温提高1~3 ℃,而且在西瓜苗期具有增温、防止霜冻的作用,播期较普通地膜西瓜提前10~15 d,成熟期提前7~10 d.小拱棚地膜西瓜一般产量6万kg/hm2左右,较普通地膜西瓜售价提高0.2~0.4元/kg,增收1.80万~2.25万元/hm2,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截至2005年,全县小拱棚地膜西瓜种植面积达400 hm2,占全县西瓜种植面积的26.7%.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与常规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免耕栽培产值44724.72元/hm2,比对照增产3050.7元/hm2;生产成本7800元/hm2,比对照降低1800元/hm2,纯增收4850.7元/hm2。说明稻草覆盖栽培是一项节本增收的栽培技术,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大豆小垄双条密植栽培产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大豆45cm小垄双条密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大豆45cm小垄双条密植栽培平均产量2 875.5kg/hm2,较65cm常规垄栽培增产454.5kg/hm2,增收344.4元/hm2。  相似文献   

11.
2003~2004年,在河池市喀斯特山区进行“地膜玉米 珍珠高粱”高产栽培试验示范。通过选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的熟地及合适的玉米、高粱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并做好田间管理,玉米、高粱平均产量分别达7464.0kg/hm2、5352.0kg/hm2,年产值为26280元/hm2,比传统栽培增收9300~11400元/hm2,明显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西芹作为西宁特色蔬菜的主要品种,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经过近年种植技术的改进,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全市西芹种植面积200.00 hm2,其中日光温室栽培面积3.33 hm2,平均产量16.50万kg/hm2,平均产值19.81万元/hm2,较露地秋茬平均产量13.35万kg/hm2增加了3.15万kg/hm2,平均增产24%.  相似文献   

13.
高寒地区章丘大葱—大白菜丰产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振祥 《农技服务》2010,27(7):835-835,837
为探讨提高单位面积上蔬菜收益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章丘大葱—大白菜1年2种2收地膜覆盖丰产栽培试验。章丘大葱平均产量90000kg/hm2,最高可达135000kg/hm2,收益63000~108000元/hm2,扣除成本5370元/hm2,纯收益57630~102630元/hm2。大白菜平均产量75000kg/hm2,最高可达112500kg/hm2,收益37500元/hm2,扣除种子、地膜、化肥等成本2713.5元/hm2,纯收益34786.5元/hm2。综合收益达92416.5~137416.5元/hm2,是种植油菜的6.79~10.1倍,是种植小麦的14.58~21.68倍。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草莓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从1998年开始进行了塑料大棚草莓早熟栽培示范.经过2 a在宁县九龙川龙二村的15座塑料大棚示范栽培,比露地栽培提早上市15~20 d,折合产量达到18 000kg/hm2,比露地常规栽培产量14 250kg/hm2增产20.8%,平均经济收入达到50 400元/hm2,比露地常规栽培增收51.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冬种辣椒双膜栽培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设置冬种辣椒双膜栽培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采用双膜栽培模式防寒效果好,增产增收显著。地膜+顶膜0.03 mm栽培模式辣椒产量39 147.0 kg/hm2、净效益112 728元/hm2,地膜+顶膜0.02 mm栽培模式辣椒产量37 717.5 kg/hm2、净效益107 910元/hm2;2种顶膜保护处理分别比地膜栽培模式增产7 635.0 kg/hm2、增长24.2%,净增益24 915元/hm2和增产6 205.5 kg/hm2、增长19.7%,净增益20 097元/hm2;分别比露天栽培增产1 204.95 kg/hm2、增长44.5%,净增益41 448元/hm2和增产10620.0kg/hm2、增长39.2%,净增益36 630元/hm2。地膜+顶膜0.03 mm栽培模式产量效益最好,露天栽培产量效益最差。  相似文献   

16.
小麦、甜瓜、棉花复种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甜瓜、棉花复种模式与常规栽培模式进行产量比较 ,分析了小麦、甜瓜、棉花复种模式的增产机理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该模式比常规栽培模式平均增收 3 .19万元 /hm2 。目前 ,该模式在漯河市及周边地区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7.
地膜玉米套种白芸豆增产增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宁夏隆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试验、示范,推广了地膜玉米膜际套种白芸豆种植模式,在温堡、杨沟、联才等乡、镇种植成功后,1994-1999年已在隆德县玉米产区累计示范推广3 698.33 hm2,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一般可增收白芸豆12 000 kg/hm2左右,增加产值2 700元/hm2.在1997年遇到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其平均混合单产仍达7 330.5 kg/hm2,其中白芸豆产量840.0 kg/hm2,玉米产量6 490.5 kg/hm2,套种混合产量比单种地膜玉米平均单产6 189.0kg/hm2增产18.4%,套种田产值为9 285.3元/hm2,比单种地膜玉米6 931.5元/hm2提高33.96%,平均增加纯收入2 353.5元/hm2,总增纯收入196.13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 : 42,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现将此项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地膜棉花原膜种植茴香是民勤县农技中心试验成功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对当年种植地膜棉花秆不拔除,待第二年春将棉花秆拔除后完整保留地膜,并灌足安种水,播种时在原棉花茬口行间用穴播机破膜种植茴香.据测产,采用该项技术种植的茴香平均产量3 600 kg/hm2,比露地种植的茴香增产600 kg/hm2,增收3 120元/hm2,同时节约成本1 500元/hm2,已发展成为民勤县种植茴香的新模式.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前上市,增加经济效益,早熟毛芋利用地膜覆盖栽培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种植到收获约250d,比不盖地膜的常规栽培提前7~10d上市时间,一般产量可达22.5t/hm2,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甘草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从种子准备、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采收5个方面介绍了甘草育苗移栽技术。采用该技术商品甘草产量可达1.5万~2.0万kg/hm2,产值6万~8万元/hm2,较直播增产3000~4500kg/hm2,增收4500~5000元/hm2,并可较常规直播缩短甘草生产周期1~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