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红松林杈干是以天然林杈干为依据提出的。研究摸出了天然红松林杈干发生规律 ,确定了红松杈干标准 ,划分了杈干的类型。通过林分结构、虫害发生与杈干相关研究 ,提出以林分密度、混交等营林措施调控枝梢结构为主 ,化学防除主梢虫害相结合的杈干综合控制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工红松林杈干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地影响到树木生长、材质与结实。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认为杈干是在主梢生长点受害后,在同轮有两个相近或相等的枝条,且强于其余侧枝的情况下形成。这一发现为控制杈干的发生培育利用红松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工红松林杈干的形成与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红松林杈干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地影响到树木生长,材质与结实。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认为杈干是主梢生长点受害后,在同轮有两个相近或相等的枝条,且强于其余侧枝的情况下形成,这一发现为控制杈干的发生培育利用红松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 ,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的人工红松林 ,可根据不同培育目的 ,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 ,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人工红松林,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人工红松林杈干与经营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的人工红松林,可根据不同培育目的,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浅析红松杈干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杈干是指红松的主梢顶芽失去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茎粗长相似的主干。从红松结实的特性、杈干的均等性、结实对顶端优势的诱导分化及光照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探讨了红松杈干的原因,为今后红松林的综合培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红松的杈干性是指红松的主梢顶芽失去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茎粗长相似的主干。本文从红松结实的特性、杈干的均等性、结实对顶端优势的诱导分化及光照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探讨了红松杈干性的原因,为今后红松林的综合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主梢顶芽枯死或失去是导致杈干的前提条件。本研究重点探讨了松梢象甲危害主梢的发生规律与条件,基本排除了人工林现阶段结实、冻害导致主梢顶芽凋萎枯死的可能性,瘩对不同类型杈干形成特征进行了研究,为人工红松杈干类型识别与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主梢顶芽枯死或失去是导致杈干的前提条件。本研究重点探讨了松梢象甲危害主梢的发生规律与条件,基本排除了人工林现阶段结实、冻害导致主梢顶芽凋萎枯死的可能性,并对不同类型杈干形成特征进行了研究,为人工红松杈干类型识别与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关于红松林树干分杈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林树干分杈不仅在天然林中非常普遍,而且在人工林中,亦日益严重。近年来,由于小兴安岭等地,成片红松林分杈严重,干形弯曲,失去其经营价值,损失严重,因而引起重视。为了弄清红松林木的分杈规律及分杈原因,作者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地区,对天然和人工红松林进行了反复调查。现将调查情况介绍如下。一、环境条件对红松树干分杈的影响 (一) 坡向与红松树干分杈的关系 1.红松天然林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到2000年人工更新造林保存面积,再次率先成为第2个百万亩人工林的森工企业。人工红松林面积4万hm2,早期营造的已开花结实。林口林业局将红松资源优势实施果材定向培育作为“缓危解困”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由于人工红松林早期杈干使结实减少了85%以上,严重的近于绝产,出材率降低了29.37%~63.64%,严重阻滞了“兴企富民”目标的实施。该局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自选《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与控制》项目进行研究。历经3年,该局在省、总局、管局、东北林业大学的支持与指导下,完成了该项的研究。提…  相似文献   

13.
结实分杈是生理自然现象,分杈要有相等相近对轮同轮侧枝条件。通过各林龄当年轮生侧枝相等相近对称枝组发生株率。认定35年生以上人工红松林可作截头,促进杈干培育多主轴结实枝。其中25% ̄30%强竞争枝要在截头时同时剪去才能确保促进结实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红松结实分杈是生理自然现象,分杈要有相等或相近对称同轮侧枝条件。通过各林龄当年轮生侧枝相等或相近对称枝组发生株率,认定35年生以上人工红松林可作截头,促进杈干培育多主轴结实枝,其中25%-30%强竞争枝要在截头时同时剪去才能促进结实并丰产。  相似文献   

15.
红松结实分杈是生理自然现象 ,分杈要有相等或相近对称同轮侧枝条件。通过各林龄当年轮生侧枝相等或相近对称枝组发生株率 ,认定 3 5年生以上人工红松林可作截头 ,促进杈干培育多主轴结实枝 ,其中 2 5 %~ 3 0 %强竞争枝要在截头时同时剪去才能促进结实并丰产  相似文献   

16.
红松杈干现象是培育人工红松过程中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本文通过对人工红松分杈树干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分杈虽会导致材质下降,但却能增加立木材积和林分蓄积。在人工红松二元立木材积表的编制过程中应增加一定比例的分杈样木,以便更精确地反映林分状况。  相似文献   

17.
黄华  徐存宝 《林业科技》1995,20(3):19-22
天然红松林树干分杈规律的研究黄华,徐存宝,刘滨凡,李含国,刘金项,金淑芳,宋影(黑龙江省林科院)红松树干分杈的原因在林学界已讨论了多年,提出了很多观点,但大多数是在寻找破坏红松主稍及其顶芽的环境因素。现存的天然红松林控制树干分杈性状表现型的,究竟是遗...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5项林分因子对红松分杈的影响及其成因。其中,林分类型、红松径级、红松成数对红松分析影响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林分密度、林分年龄对红松分杈也有一定影响。但分析认为林分类型、林分密度和红松成数是影响红松分杈的直接因素;林分年龄、红松径级对红松分杈无直接因果关系,这是通过他形成的林分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而影响红松分杈的。降低红松分杈率必须严格实行栽针保阔,保留适宜的林分高密度和红阔比例,降低红松分杈率,同时,可以提高林分质量,构建健康稳定的阔叶红松林。  相似文献   

19.
红松林树干分杈不仅在天然林中非常普遍,而且在人工林中亦日益严重。通过对红松林木的分杈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东部林区红松分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松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乡土珍贵树种、它以优质的材质和独特的价值而驰名于中外。 红松(Pinus koraiensis)在其分布区内具有其它针叶树种没有的独特冠形——分杈引起的多干。不论是天然红松林或人工红松林,在一定的年龄,一定树高范围内,主枝枯死被两旁的侧枝代替或侧枝与主枝并生而形成杈干。这种现象对红松的木材工艺价值有不良的影响,因为分杈后的枝干细而尖削,不能形成大材,影响其有效的利用。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夏季温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600mm~800mm之间,≥10℃积温为2600℃,其原始的林分为红松阔叶混交林,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