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研究大径级大花序桉人工林的基本木材性质,采用排水法对35年生大花序桉人工林木材的生材密度、基本密度、树皮率、心材率以及生材含水率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35年生大花序桉的树皮体积百分率为8.92%,树皮质量百分率为12.35%,生材密度为1.12g·cm^-3,基本密度为0.76g·cm^-3,生材含水率为44.79%。各部位含水率差别不大,各指标表现都很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大径级桉树人工林木材的基本木材性质,采用排水法、质量法对15a生桉树人工林木材的生材密度、基本密度、树皮率、心材率、生材含水率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5a生桉树的树皮体积百分率、树皮质量百分率、生材密度、基本密度、生材含水率分别为11.47%、11.88%、1.01g·cm-3、0.53g·cm-3和92.3%。  相似文献   

3.
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的树皮率、心材率,木材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香黄檀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平均值分别为20.14%、13.77%;心材百分率平均值为30.53%,心材形成的年龄为9~15a;生材密度平均值为1.064g/cm^3;基本密度平均值为0.715g/cm^3;生材含水率平均值为49.21%。降香黄檀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生材密度及心材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少;基本密度随着树高增加,呈大-小-大-小的趋势变化;生材含水率随着树高的增加,呈小-大-小-大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4.
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的树皮率、心材率,木材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香黄檀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平均值分别为20.14%、13.77%;心材百分率平均值为30.53%,心材形成的年龄为9~15a;生材密度平均值为1.064g/cm^3;基本密度平均值为0.715g/cm^3;生材含水率平均值为49.21%。降香黄檀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生材密度及心材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少;基本密度随着树高增加,呈大-小-大-小的趋势变化;生材含水率随着树高的增加,呈小-大-小-大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5.
火力楠树皮率、心材率及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火力楠的密度、树皮率、生材含水率及心材率,采用排水法测定生材体积,采用体积法及质量法测定树皮率。研究结果表明:火力楠生材密度从髓心向外呈减少的趋势,随着树高的增加,呈减少的趋势,生材密度的平均值为0.976 g/cm3。火力楠的基本密度自髓心向外呈增大趋势,随着树高增加,呈大-小-大-小的趋势,基本密度的平均值为0.546g/cm3。火力楠生材含水率从髓心向外呈减小的趋势,随着树高的增加,呈小-大-小-大的趋势,生材含水率的平均值为85.13%。火力楠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平均值分别为13.80%、14.29%。火力楠的心材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少,心材百分率平均值为35.0%。  相似文献   

6.
香梓楠树皮率、生材含水率及木材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积法及质量法测定树皮率,排水法测定生材体积,分析研究香梓楠的树皮率、生材含水率、密度及心材率。研究结果表明:香梓楠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总体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平均值分别为15.8%和19.8%;生材含水率,从髓心向外,北向和南向均呈减少的趋势,并随树高增加而增加,平均值为99.5%;香梓楠生材密度随树高增加而减小,平均值为0.804g·cm-3;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化随树龄增加而增大,纵向变化随树高增加而减小,平均值为0.403g·cm-3;11年生香梓楠心材极少。该研究为保护、发展广西重点珍贵树种香梓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33年生格木人工林生材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积法和质量法测定树皮率、排水法测定木材体积的方法,研究了33a生格木人工林生材性质,结果表明:树皮体积百分率和树皮质量百分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其平均值分别为14.22%和13.29%。心材率随着树高的增加逐渐减小,平均值为16.15%。生材密度从髓心向外,南向和北向生材密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随着树高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平均值为0.893g·cm~(-3)。基本密度从髓心向外,南向无变化,北向则缓慢增加,随着树高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平均值为0.559g·cm-3。生材含水率从髓心向外,南向跟北向均呈减少的趋势且南北向数值基本相等,随着树高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平均值为62.15%。  相似文献   

8.
采用体积法和质量法测定树皮率,排水法测定木材体积,研究了红锥5种家系木材的生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D家系的树皮体积百分率最高,达到10.02%,B、D、P、R、X家系的树皮体积百分率平均值为8.81%。B家系的树皮质量百分率最高,达到13.70%, X家系的树皮体积百分率和树皮质量百分率明显低于其他家系。B、D、P、R、X家系的树皮质量百分率平均值为10.20%;家系间心材率差异不大,平均值为43.79%;家系间南北向生材密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北向从髓心向外均逐渐减小,南向从髓心向外先减少后增大;南北向基本密度数值差异均不大,北向靠髓心、中间及边材等3个位置基本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525、0.583、0.576 g·cm-3,南向靠髓心、中间及边材位置3部分的基本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475、0.500、0.539 g·cm-3;除南向B系列和R系列外,家系间生材含水率南北向变化规律一致,从髓心向外均逐渐减小,中间部分和边材部分差异不大,B系列和R系列的南向从髓心向外先减小后增大,靠近髓心部分的生材含水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9.
对柚木木材的生材性质进行研究,可对人工林柚木的合理加工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体积法和质量法测定11年生的柚木树皮率,用排水法测定木材体积,并用测定得到的数据分析柚木的树皮率、心材率、生材密度、基本密度和生材含水率。研究结果表明:11年生柚木树皮体积分数和树皮质量分数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在树梢部位树皮率最高,平均值分别为26.26%,25.93%。心材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心材在根部较大,树干根部心材率最大为47.63%,平均值为34.60%。生材密度随着树高增加而减小,平均值为1.094 g/cm3,自髓心向外,南向和北向都先减小后增大。基本密度随着树高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平均值为0.558 g/cm3,自髓心向外,南向和北向均逐渐增加。生材含水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平均值为97.32%,自髓心向外,南向跟北向均减少且数值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10.
对50年生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木材的生材性质进行研究,并与25年生降香黄檀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体积法和质量法测定树皮率,排水法测定木材体积,并对测定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0年生降香黄檀树皮体积百分率和树皮质量百分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值分别为19.81%、19.86%。心材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小,但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心材在根部较大,树干根部心材率最大为30.83%,平均值为7.79%。生材密度从髓心向外,南向和北向都先减小后增大,且随着树高增加而减小,平均值为0.973g/cm3。基本密度从髓心向外,南向和北向均逐渐增加,随着树高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平均值为0.655g/cm3。50年生降香黄檀生材含水率从髓心向外,南向跟北向均减少,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平均值为48.98%。50年生与25年生降香黄檀相比,心材率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小。两者根部心材率相差不大,但25年生降香黄檀心材率平均值为30.53%,而50年生降香黄檀心材率平均值仅为7.79%,具体原因尚不可知,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1.
观光木的生材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观光木的生材密度、含水率、树皮率及心材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观光木的生材密度从髓心向外呈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随着树高的增加,亦呈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其平均值为0.873 g.cm-3;基本密度自髓心向外逐渐增大,随着树高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其平均值为0.423 g.cm-3;含水率从髓心向外呈减小的趋势,随着树高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其平均值为108.4%;树皮的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其平均值分别为13.5%、15.8%;心材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少,心材百分率平均值为15.6%。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利用异叶南洋杉人工林木材,通过排水法、质量法和数值法对异叶南洋杉人工林的生材性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异叶南洋杉人工林木材树皮体积百分率、质量百分率、生材密度、基本密度和生材含水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1.39%、13.78%、0.842 g/cm3、0.394 g/cm3和121.43%。随异叶南洋杉树高的增加,树皮体积百分率和质量百分率总体呈增大趋势;生材密度和基本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材含水率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期为异叶南洋杉人工林木材的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采用排水法、体积法及质量法对阴香树的生材密度、含水率、树皮率及心材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阴香的生材密度从髓心向外北向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趋势,而南向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树高方向生材密度变化较为波动,但基本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平均值为1.210g/cm3.阴香木的基本密度从髓心出现先降低后增大的规律,在树的高度方向上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阴香木基本密度的平均值为0.548g/cm3.阴香木的生材含水率从髓心位置向外逐渐减小,测试的生材含水率平均值为122.5%.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的变化规律是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其平均值分别为13.86%和15.2%.随着树木高度的增加,心材率反而降低,其平均值为42.0%.  相似文献   

14.
采取常规方法对异叶南洋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异叶南洋杉的气干密度、基本密度、绝干密度分别为0.480、0.466、0.4576 g·cm^-3;径向、弦向和体积干缩率平均值分别为2.73%、2.5%和11.25%;干缩系数分别为0.116%、0.095%和0.46%;端面、径面、弦面等三个面的硬度分别为35、18.6和17.7 MPa;顺纹抗压强度平均为36.9 MPa;抗弯弹性模量为9334.36 MPa;冲击韧性为32.63 kg·m^-2;物理力学性质除了体积干缩系数、冲击韧性之外的所有指标都处于第2级,体积干缩系数和冲击韧性分别处于第3级和第1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邓恩桉的木材性质,本研究采用排水法和《GB/T 1930-2009》方法测定邓恩桉的生材含水率、年轮宽度以及木材密度。结果表明:全树生材含水率、年轮宽度、生材密度和基本密度均值分别为114.61%、4.73 mm、1.164 g·cm-3、0.522 g·cm-3。随着树高的增加,年轮宽度、木材密度呈-大-小-大‖趋势,生材含水率呈-小-大-小‖趋势;由髓心向外,木材密度逐渐减小,生材含水率逐渐增大,年轮宽度先增加后减小。4个材性指标在树干径向不同位置间差异极显著,在不同树高间差异不显著(除年轮宽度外)。基本密度与3个材性指标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尾叶桉 (EucalyptusurophyllaS .T .Blake)自交F1子代、尾叶桉株间杂交F1子代、尾叶桉自由授粉F1子代和尾×巨桉 (E .urophylla×grandis)种间杂交F1子代林为试材 ,讨论分析了桉树生长、材性指标的近交退化和杂种优势规律性 .结果如下 :①尾叶桉近交退化现象呈现自交子代比自由授粉子代显著 ,生长性状比材质性状显著的规律性 .②尾叶按自交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具有显著至极显著的近交退化 ;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树皮厚度无近交退化 .③尾叶桉自由授粉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有一定程度的近交退化 ,但不甚显著 ;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树皮厚度无近交退化 .④尾叶桉与巨桉种间杂交子代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可获得显著的杂种优势 ,但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率大有差别 ;子代的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成熟材纤维长度无杂种优势 ;子代的树皮厚度和 1%NaOH抽提物含量呈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对海南岛乐东尖峰岭27年生柚木6个种源的生长及与材质有关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树皮厚度、心材宽度、基本密度差异极显著,树高、材积、枝下高、边材宽度差异显著,而胸径、边材年轮数及心材率差异不显著,说明在种源水平上对柚木进行生长和与材质有关特性的改良具有较大的潜力,尤其进行木材生长性状、基本密度和心材宽度的种...  相似文献   

18.
Heartwood, sapwood and bark content of teak trees grown in Karnataka, Ind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evaluated heartwood, sapwood and bark content in teak trees. A total of 27 sample plots were laid out in teak plantations raised by State Forest Department in Karnataka covering different age grou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