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浠水县是全国优质油菜种植历史最早的地方之一 ,也是湖北省"双低"油菜种子繁育基地之一."九五"期间实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中国油菜改良项目以来,该县"双低"油菜的种植规模与效益逐年递增,已充分显示其产业优势.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双低"油菜种子繁育基地近 1 000亩,形成了从种子生产到销售的现代化种子生产经营体系. 2002年 , 浠水县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列为"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示范县,"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油莱已成为湖北省冬季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加快发展双低油菜,有利于促进湖北省冬季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双低油菜油组分中芥酸和硫甙含量低,对人体有利的袖酸和亚油酸含量高,是优质食用油,同时低硫甙菜饼蛋白质含量38%~40%,可广泛用于家禽、水产养殖和饲料加工业,是优质的饲料来源。为此,笔者承担了2005--2006年度湖北省种子管理站主持的油菜区域试验,以期筛选出优质、高产、综合抗性好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加快油菜品种双低化推进油菜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全面分析推进湖北省双低油菜生产产业化的优越条件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北省油菜双低化生产向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快速鉴别油菜籽品质优劣的世界性难题近期被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攻克,标制着我国双低油菜速测技术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双低优质油菜,是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一九九九年初和一九九九年六月党中央、国务院分别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双低油菜生产”。双低油菜与普通油菜的根本区别在于双低菜籽中芥酸和硫甙含量较低。湖北省人民政府在[1999]111号文件关于湖北省优质油菜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优质油菜种子芥酸含量<2%,硫甙含量<35μmol/g;优质油菜商品菜籽芥酸含量<5…  相似文献   

5.
正1.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按照湖北省农业厅公布的油菜主推品种,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品质优、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种子质量好、产量高的双低油菜品种。三熟制地区适宜应用生育期早、耐迟播的双低油菜品种。(2)大田准备。旱地及时腾茬,注意保墒,使用旋耕机旋耕,做到平整  相似文献   

6.
一、目前我市实施双低油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1.认识不统一,“育、产、加、销”等环节脱节目前状况是育种及经营单位只追求种子利润,只管种子卖出去;生产部门只讲种植面积大小;农民不管是双高还是双低只要产量和价格;加工企业即使建立了基地也无法回收到纯正的双低油菜籽。由于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我县双低油菜产业化发展步伐,积极实施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战略,我公司于2000年从陕西、安徽、湖北及我省几家有影响的油菜种子经营单位引进4个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在全县主产乡镇进行试验示范。其中陕西省秦丰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的秦优7号在产量、品种、抗逆性等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经测试含油量为43.22%,出油率高达  相似文献   

8.
分析粮食、棉花、蔬菜和油料生产供应和消费需求发现,在大宗农产品普遍过剩的情况下我国食用植物油自1986年以来却长期通过进口来保持平衡,发展油菜生产的需求空间极为广阔.从人民生活需求、菜饼利用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等方面说明了发展优质"双低”油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我省在近期实现油菜生产"双低化”的现实可能性,并提出了以"双低”油菜产业化经营、种子质量提高和区域化生产基地建设三大工程为重点的"双低”油菜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分析粮食、棉花,蔬菜和油料生产供应和消费需求发展,在大宗农产品普遍过剩的情况下我国食用植物油自1986年以来却长期通过进口来保持平衡,发展油菜生产的需求空间极为广阔,从人民生活需求,菜饼利用以及内外市场竞争等方面说明了发展优质“双低”油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我省在近期实现油菜生产“双低化”的现实可能性,并提出了以“双低”油菜产业化经营,种子质量提高和区域化生产基地建设三大工程为重点的“双低”油  相似文献   

10.
依靠政策和科技加快湖北优质油菜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际市场的菜子和菜子油正在对国内形成冲击,湖北省作为中国油菜生产大省.应当依靠科技和政策的力量,通过政策法规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和油菜优质新品种、双低菜子检测仪器、油菜饼粕加工等重点关键技术的开发,壮大油菜龙头企业,加快湖北省优质油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各地有关死猪漂浮、死猪肉流向餐桌的事件层出不穷,死猪处理成为当前较为热点的话题。基于构建养殖户成本—收益理论框架,利用在浙江省嘉兴市获得的生猪养殖户相关数据,运用多元Probit模型,分析养殖户死猪处理行为,探讨其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养殖规模、养殖模式及一些反映成本的因素会影响养殖户死猪处理方式选择;母猪和生猪死亡补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养殖户损失,因此促进了养殖户申报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随着养殖户主要决策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养殖经验的增加,养殖户随意丢弃死猪的比重会下降。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政府部门应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监管的同时不断完善死猪补贴政策,同时要增加死猪合理处理的相关培训等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油橄榄和紫苏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采用文献检索分析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系统分析了甘肃省特种油料作物油橄榄和紫苏的具体分布区域,生产现状以及规范化种植和精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油橄榄要合理布局;改造低产园,建设丰产示范园;扶持发展加工企业;加强科研合作,广泛深入开展与品种、栽培管理、加工增值相关的科学研究;加大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力度;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设立政府监管部门组织机构;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宣传,逐步确立甘肃油橄榄在全国的名牌地位;研究制定促进油橄榄产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生产、加工、科研协调发展。紫苏应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快新品种引进与技术创新步伐;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紫苏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步伐。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和海南省象耳豆根结线虫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运用线虫比较形态学、结合同工酶、mtDNA-PCR、rDNA-IGS-PCR技术,对采自中国广东和海南2个省的根结线虫进行鉴定.在海南省定安的木豆(Cajanus cajan)、海南省海口的木豆和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广东省番禺的辣椒(Capsicum annuum)和南瓜(Cucrbita mosechata)及广东省遂溪的豇豆(Vigna sinensis)上发现象有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这是首次在海南省外发现象耳豆根结线虫,同时还发现该线虫的2个新寄主,即木豆和南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湖北农业的现状,分析了湖北农业发展面临的七大优势和六方面的劣势。结合中国即将加入WTO的新经济环境,提出了全面实现湖北从农业大省向强省跨越式发展必须实行六大转变、走六强农之路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河北、山东两省蔬菜产业中的生产规模、品种结构、市场流通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对照,对河北蔬菜产业落后于山东蔬菜产业的原因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河北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河南省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省的粮食生产不仅影响到河南省的粮食市场供应,同时也对全国的粮食市场供应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河南省粮食生产长期以来追求的主要是高产目标,故粮食产业发展中的优质问题、高效问题、销售问题以及加工转化问题等都没有被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当前,河南省粮食产业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粮食短缺已经被粮食相对过剩所取代,片面追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建设畜牧业大省具有理论与实践基础和粮食资源优势。运用性回归模型确定了吉林省畜牧业大学省的奋斗目标,实现目标应重点实施优质肉牛,生猪,禽蛋,毛绒肉羊,鹿茸五大工程,实现目标的关键是进行制度创新和选择投资,价格与保护政策,把吉林省建设成为全国主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18.
胡皓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716-7718
分别选取县域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徐州市下辖3县(市、区)以及较为落后的黑龙江省绥化市下辖的6县(市、区),研究了其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2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主要是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招商引资和领导观念的差异。从而提出了借鉴江苏省经验来加快发展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对策,一是发挥资源优势,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民营经济;三是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挖掘人才潜力;四是解放思想,完善县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政策保障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充分认识黑龙江省建设生态省重要性的基础上,从思想认识、投资保障、经济保障、法律、行政保障、科技保障及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建设黑龙江省生态省的政策保障体系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黑龙江省、吉林省谷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和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黑、吉两省20个典型谷子品种及5对扩增良好且具有多态性的谷子SSR引物,分析各引物等位基因数、位点杂合度、Shannon′s指数(I)、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及两省谷子品种聚类分析结果。[结果]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4~6个,共得到26个等位基因,平均5.2个;各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645~0.767间变化,其中引物DG2831最高,引物QG7172最低。不同引物间位点杂合度、Shannon′s指数(I)、有效等位基因数(Ne)均存在差异,DG2831、JG13656分别是黑、吉两省的位点杂合度及多态信息含量最高的引物。对20个谷子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在0.64处,20个谷子品种可聚为3大类。[结论]吉林省谷子品种基因多样性略比黑龙江省丰富;部分同地区的谷子品种聚为一类,说明不同地理来源的谷子资源,一部分品种的亲缘关系可能与地理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