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社地处山区。一九七○年开始种棉。前五年,除风调雨顺的七二年亩产皮棉过百斤外,其他四年都只有七,八十斤。一九七五年以后,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努力大搞了治水改土的棉田基本建设,逐渐学习科学植棉技术,皮棉亩产连续五年超百斤。一九七五年亩产皮棉一百零四斤,一九七六年达一百零八斤,一九七七年达一百一十斤,一九七八年战胜连续一百三十天的大旱和极为严重的虫灾,亩产皮棉达一百三十五斤;一九七九年亩产皮棉一百五十斤。八个大队(场、所)、四十六个生产队,队队过百斤,队队超历史。全社总收入比历史最高年一九七八年的一百八十万元增加四十多万元,全社人平纯收入达一百五十元,每个劳动力平均达五百多元,比去年纯增65元。在自然条件不利的山区,棉花之所以连年高产稳产,我们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巴中位于大巴山南麓,是个棉花主产县。解放以后,棉花生产迅猛发展,植棉面积已由解放前的5.6万亩扩大到现在的16.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0%以上。但是,由于我县地处深丘,还有部分山区,具有“冬干春寒夏少雨,严重伏旱接秋涝”的气候特点,加之过去栽培技术水平不高,棉花单产起伏较大,很不稳定。严重的是,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造成了我县棉花生产的大倒退,1967—1976年,9年平均全县棉花亩产仅63斤。近几年来,我们在棉花生产上,认真实践、摸索、总结,走出了早育早栽,全育全栽,早栽早管促早发,以早胜伏旱、躲秋涝的栽培路子,使棉花生产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  相似文献   

3.
运用全程化调夺取棉花高产陈直哲,王国理,于华清,陈国银,胡镇伍湖北省京山县农业局431800科学运用化学调控技术,是找县近几年来夺取棉花高产的重要手段。1995年,全县棉田8000hm2,普遍实施了全程化调技术,配合棉花综合高产措施,使皮棉总产达14...  相似文献   

4.
十年动乱以来,我县棉花生产低而不稳,长期徘徊不前,单产下跌到四、五十斤,成为农业生产上的老大难问题,在一部分干部群众中产生了“乐平不宜种棉”和“种棉吃亏”的思想。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摸清低产原因,探索高产途径,促进棉花生产的发展,82年我在港口公社陈家大队种了一块棉花高产试验田。参加试验的还有洪国良、王树拣二同志,并由农艺师叶传芳负责技术指导。试验田座落在陈家大队东边坂上,是大队长陈德周兄弟俩承包的责任地,面积两亩  相似文献   

5.
我队地处大竹城郊丘陵地带,土地肥沃,种植苎麻20亩,其中投产面积18亩。从1966—1977年的11年中,苎麻亩产7年超双百,4年过三百。1978年亩产436斤,79年头、二麻平均亩产347斤,三麻也获得了丰收。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6.
我队地处大竹城郊丘陵地带,土地肥沃,种植苎麻20亩,其中投产面积18亩。从1966—1977年的11年中,苎麻亩产7年超双百,4年过三百。1978年亩产436斤,79年头、二麻平均亩产347斤,三麻也获得了丰收。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7.
李虹 《江西棉花》1994,(3):30-32
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棉花个体发育中的两个不同生育阶段,且重叠并进时间长。棉花生殖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主要靠营养器官来提供,如营养生长不良,就必然影响生殖生长,所以,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而生殖生长(蕾、花、铃)又是营养生长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既矛盾又统一。由于生长发育的复杂性,矛盾时而激化,时而缓和,时而协调和统一。当外界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适合时,矛盾就缓和、协调乃至统一,反之,则激化或恶化,这都将直接影响到产量的形成。尤其到开花后,棉田群体之间,棉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之间,争夺阳光…  相似文献   

8.
万南仂同志,是我县三阳公社藕塘大队的大队长。由于他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带头科学种棉,1983年种的2.6亩棉花,在历史罕见的狂风、暴雨、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下,仍然总产皮棉707.2斤,平均亩产皮棉272斤。面积和主年相同,亩产皮棉在去年207斤的基础上净增65斤,比该队平均亩产169.4斤净增102.6斤。成为我县今年  相似文献   

9.
我县植棉面积12.7万亩,约占耕地面积四分之一。全县队队都种棉花,粮棉种植比例大体相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粮食亩产不过500斤上下,棉花亩产只有50多斤。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蓬勃开展,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棉产量出现了新的变化。粮食亩产1971年跨“长江”,1974年以后三年连续超千斤;棉花产量1968年突破百斤关,以后9年有4年过百斤,最高亩产曾达120斤。最近两年连续减产。1977年,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县委加强对棉花生产的领导,发动群众开展技术革新,连续战胜了  相似文献   

10.
都昌县地处赣北鄱湖沿岸,共有旱地21万亩,其中红壤旱地14.6万亩,占旱地总面积的68.9%,近3年来,植棉面积在8.2~10.6万亩之间,是一个典型的丘陵红壤棉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棉花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年年上升。1981年亩产皮棉首破百市斤关后,连续五年五大步,亩产皮棉增加到60.5公斤,总产皮棉突破五千吨,开创了丘陵红壤棉区夺取棉花高产稳产的新局面。总结我县30余年的植棉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改土治水、大搞棉地基本建设我县红壤地有百分之八十属泥土,系第四纪沉积物发育而成,土壤具有酸、瘦、  相似文献   

11.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解决两熟争地争季节的矛盾,夺取两熟双高产的有效途径;也是抗御自然灾害,夺取棉花春不死苗,秋不烂桃实现早熟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它对节省用种,扩大良种繁育系数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营养钵育苗移栽在我县早在五十年代就已开始试验推广,但由于重视不够,经验不足,长期以来形成了花工多,移栽少,推而不广的局面,有的仅仅把它当做一项移栽补缺抓全苗的措施,没有把育苗移栽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棉区随着落实和不断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棉农治穷致富心切,要求两熟双高产,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七年我们大队种花生一千七百八十九亩,平均亩产二百四十六斤,比一九七六年增长百分之四十九点五,超过了历史水平。我们夺取花生高产的具体做法是:犁晒改土防病害,沙床催芽保全苗,精选良种定大局,双行双仁起垄种植夺高产。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十年,光辉的十年,特别是大跃进的1958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棉花的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空前地增长,纤维的品质也有显著地提高。首先从棉花总产量的增长来看,1949年全国解放时皮棉产量为888万担,仅为抗日战争前最高年产量(1936年)的52.4%,1950年比1949年增产55.8%,1951年比1949年增产131.9%,1952年比1949年增产193.4%;在短短三年的经济恢复时期,全国皮棉总产量增加将近二倍,超过抗日战争前最高年产量的53.6%。1953年—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其中1954年和1956年在我国的主要棉区发生了严重的水涝灾害,但棉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与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53年和1954年的棉花产量仅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纬度地区,苎麻收剥时间和收麻次数不完全相同。我国秦、淮麻区及鄂西高山麻区,一般年收两次;长江中、下游麻区(包括川东北麻区)年收三次;华南麻区可年收三、四次,台湾可年收四,五次。长江流域嘛区,每季麻生长期头麻需85~90天,二麻只需50天左右,三麻需75天左右。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纬度地区,苎麻收剥时间和收麻次数不完全相同。我国秦、淮麻区及鄂西高山麻区,一般年收两次;长江中、下游麻区(包括川东北麻区)年收三次;华南麻区可年收三、四次;台湾可年收四、五次。长江流域麻区,每季麻生长期头麻需85~90天;二麻只需50天左右;三麻需75天左右。可见,苎麻的生长发育和培管季节性很强。要想获得全年苎麻高产,则要季季高产,这就要认真搞好麻收“四快”(快收嘛、快砍杆、快中耕、快施肥)。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晋云县章源公社小章大队南青茶场,现有茶园271亩(投产园210亩),座落在高山上。这儿风大、冬寒、水缺、土壤瘠薄。多年来,他们针对这些低产因子,在狠抓土壤管理、重施基肥、防治病虫的同时,加强茶叶采摘管理和毛茶初制加工,产量逐年大幅度增长,1982年达到540担,平均亩产干茶257  相似文献   

17.
我们木棉大队共有三十四户,一百七十二人,有耕地一百二十二亩二分。其中水田一百一十九亩五分。绝大部分耕地是沙质壤土田,适宜花生生长,也适宜种植水稻。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又抓好花生生产,使粮食生产和花生生产都获得丰收。 我们大队是一年三熟地区,历年花生种植面积八十五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花生基本上是种在水田里,与水稻实行水旱轮作。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大搞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改革栽培技术,实行科学种田,水稻。花生产量不断提高。自一九六三年以来,花生产量一直稳定在三百斤左右,而且逐年有  相似文献   

18.
夏玉米生育期较短,各生育时期相对集中、紧凑,要夺取高产,必须狠抓各项关键技术措施及时到位,环环相扣,必须从选择优良品种、搞好播种到适时收获,抓好每一环节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配套。  相似文献   

19.
长江茶队是我场办得最好的一个茶队。现有茶园面积86亩,其中投产老茶园70亩,管茶专业人员25人。长江茶队原来茶园基础较差,石卵满地,茶树生势较差,大部份为二、三类茶园。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四年,经过艰苦努力,逐步把茶园中的石卵翻挖出来。此后几年,不断坚持铲草积肥进行深翻改土,茶园长势逐步有所改观,但产量依然很低、收入不高。据一九七九年统计,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八年江心大队六千亩棉花,获得平均亩产皮棉160.2斤的好收成。在高产的基础上,如何保持稳产和更高产?他们从分析近几年棉花产量的变化中,得到了启示。一九七六与一九七八两年的气候条件和棉花生长大体一致,但产量截然不同。一九七六年平均每亩总桃数五万八千个,亩产皮棉只有95斤,原因是桃小铃轻,无效桃多(占总桃数40%上下),一、二级籽棉仅占总产55%;而一九七八年虽然每亩总桃数只有五万三千个,但亩产皮棉反高达160.2斤。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