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是三农问题的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不仅可以优化市场资源的配置,还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将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了开展农业工作的主要科学方针。国内农业发展必须在参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沿着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加强三农建设的改革,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业问题至关重要,农业问题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现代化总体布局的实现。邓小平对农业问题高度重视,他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即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是分两步走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农业现代化。为推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他提出了四大战略举措:一是发展科学技术;二是调整农业结构;三是培育新式农民;四是推动农业工业化。  相似文献   

3.
李景丽 《吉林农业》2010,(11):253-253
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农业经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揭示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是农业现代化,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现代化要靠政策,靠科技。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事业的奠基者毛泽东和农业现代化事业的全面推进者邓小平,在农业现代化问题上,两代伟人的思想既有许多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特点.正是由于这些思想特点形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同的路径选择和实践结果.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农业科技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的出路最终要靠生物工程技术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把农民、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三位一体地放在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来认识,认为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以农民现代化为核心、以农业现代化为根本,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维护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依靠政策、依靠科学,通过改革开放,有分别有步骤、由先富带后富,发展农业生产力,最终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和农村社会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9):162-164
坚持走集体经济道路,反对土地私有制,是邓小平"第二个飞跃"的思想实质。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较低,其原因是中国农村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统"的力量即集体经济力量的削弱。为此应在邓小平"第二个飞跃"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为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广大群众共同富裕,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支柱,邓小平同志对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学习邓小平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思想,对于认识乡镇企业在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是邓小平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和农村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邓小平一贯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并把它视为把握和指导农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法宝”。农村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的一大创造。对于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思想: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重视科技和政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次飞跃。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特别重视农业,在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农业发展思想体系。本文对小平同志关于农村改革、农业地位、农业科技和农村稳定问题进行了学习与再认识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早已载入史册.特别是他根据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这一基本国情。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产业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六大又着重强调把三农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它将使我国农业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认真研究邓小平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对贯彻落实十六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适时调整我国的农业战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有关同志,还有一些外国朋友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前途存在着两种看法:一是悲观论,认为中国人多耕地少,发展速度慢,每年除进口1500万吨粮食外,还差百把亿斤,1985年可能要缺粮几百亿斤。人口降不下来,又无法再扩大进口,所以前途悲观。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粮食增产速度正在加快,人口是可以控制住的,虽然有困难,但前途光明。 1982年我考察了几个地方,所到之处形势喜人,我认为悲观论是没有根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农业政策,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农村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承包制),我国农业正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4.
15.
储著源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7):16-17,21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极其丰富,他把农业政策思想放在整个“三农“问题的首要位置.他一方面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从理论上去思考解决中国落后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另一方面他又从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起来,从实践中去丰富和发展“三农“思想理论,并在实践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农业政策,形成了丰富的农业政策思想.因此邓小平的农业政策思想给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农业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道路,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条道路不仅引领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还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为农业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邓小平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了群众的创造精神,推动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广,从而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突变口,带动了全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实际,从指导思想、发展动力、必由之路提出的一系列发展农业经济的思想,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发展之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高度重视农业问题 ,强调农业是根本 ,是战略重点。认为农业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基础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 ,二靠科学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要有两个飞跃 ;发展乡镇企业 ,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健 《农业考古》2006,(3):9-11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党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同志不仅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而且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论述了邓小平科技兴农思想的内涵,旨在为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供史鉴.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 ,明确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统一关系 ;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和要求 ;指明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问题及如何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