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1.砖块测定法。取麦种2份,选一处30平方厘米、土壤疏松、地下害虫少的地段,松土整平后浇透水。先用砖块在整平的土壤上划上面积,将两份麦种分别撒在两块砖划的面积内,再压上砖块。在砖块上浇透水,每天向砖块浇 1次水,保持湿润,3天后揭开砖块, 就能检查发芽率。  相似文献   

4.
在育秧前,对稻种的发芽率进行准确测定,不仅可以避免用那些不符合要求的稻种育秧后造成的浪费,还可以抓住季节,育出好秧,提高水稻产量.但测定稻种发芽率时,当时气温都较低,必须使用科学方法才能较准确地测定.下面介绍稻种发芽率4种简易测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种麦前,做一下种子发芽率试验,就能鉴别出能否使用。下面介绍几种测定麦种发芽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种子发芽率是指在最适宜条件下,在规定天数内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数。它是决定种子品质的主要依据。用直接发芽法测发芽率所需时间较长,同时无法预知种子是否处在休眠状态。现介绍一种快速实用的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方法——红墨水染色法。  相似文献   

7.
齿咬 将种子用牙咬断,感觉硬脆(嘎嘣一声),断面光滑的是干燥种子(稻种水分在15%以下,小麦在14%以下),否则是含水量高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在5月中下旬~6月初保持和提高小麦种子贮藏期间的生活力,以及在缺少必要仪器设备的条件下快速、准确地测定发芽率,是保证大面积生产所需种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笔者介绍了小麦种子贮藏的关键技术,并提出几种简易发芽试验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半致死温度是检验小麦抗寒性的一个温度指标,它表示麦苗耐受低温的能力。我们用冰瓶冰冻返青法测试,建立了计算小麦半致死温度的数学模型。 一、低温环境的选择 获得适宜的低温环境是本方法的技术关键,五个不同温度阶梯的低温冰箱群是比较理想的冰冻环境。但低温冰箱是大型设备,价格昂贵;而采用冰瓶冰冻,则设备和操作简单,宜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11.
如何准确测定休眠期小麦种子发芽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收获的小麦种子要测得较准确的发芽结果,必须经过30天左右的贮藏休眠过程。为了寻找一种简单、准确的可随时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我们做个试验。  相似文献   

12.
13.
种子发芽率指有生命的种子百分数。百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作物的收成。购买假冒劣质种了,对于广大农民,尤其当地没有正规种子公司的农民朋友来说,在所难免,但可以补救,通过自测发芽率,了解情况,及时补种或更换种子,避免贻误农时,减产,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麦种在作物种子的大干世界是发芽快,且发芽率高的种子之一。对麦种发芽率的测定,各地摸索出了许多简便、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这里推介给大家,供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别在15℃、20℃、25℃、30℃的温度下。用含有灭茵与未灭菌处理过的根际微生物的土样培养小麦种子.测定小麦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种子均可萌发。在15℃-20℃的条件下,小麦种子萌发效果比较好.其中20℃时的效果最佳。根际微生物可明显加快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6.
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
种子包衣技术是农业生产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为防治种子传播病害和土壤传播病害及地下害虫提供了一条捷径.现在越来越多的种子采用包衣技术,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检测包衣种子发芽率也做了相应的规定,但对具体作物并没有进行逐一规定.  相似文献   

18.
DMSO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其幼苗素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绵阳26及绵阳95-31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其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发现:适宜浓度(0.1%-0.5%)的DMSO处理小麦种子,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根系活力等。  相似文献   

19.
不同包衣药剂及贮藏期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研究不同药剂和贮藏期对小麦包衣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表明 :适乐时对小麦包衣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 ,安全性高 ,立克秀次之 ,卫福常量包衣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也较小 ,包衣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在一般室内贮藏条件下 ,贮藏期 1个月对小麦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显著 ,2个月以上 ,对包衣种子发芽率影响极显著。此外还对小麦包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分析小麦T型雄性不育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小麦灌浆中后期降水可显著啬不育系种子的霉粒率和穗发芽率,从而降低了种子发芽率;不同不育系对降水的反应差异显著,粉质不育系种子的相对皱缩度、霉粒率与穗发经之和均显著高于关角质和角质不育系;在灌浆中后期降水年份,蜡熟期收获不育系可显著降低种子霉粒率和穗发芽率,而不会降低产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