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业发展日益面临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下降、化肥农药农膜污染加剧、自然灾害贫乏等多种因素的严峻挑战,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产能,稳定粮食产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诸多方面都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倡导农业节能减排和农业低碳,通过  相似文献   

2.
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有机融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探索病虫防控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提高科学防病治虫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三大"安全。本文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其推广进行阐述探讨,以期对大力推进农作物生态控害与绿色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中,肥料、农药等投入品是为满足作物对植物营养的要求和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必需品,是确保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农业措施,但若使用不当,就会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因素由很多,但是肥料和农药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尤其重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应用IPM技术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残留超标成为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首要障碍因素,为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介绍了综合应用农艺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有害生物监控技术,优选化学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健壮生长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繁衍的良性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作物生长环境的IPM技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化肥、农药、生物激素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养殖废弃物及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效率低,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论文总结了安阳市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及取得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化肥在农业生产技术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肥料的科学合理利用可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农业生产产量。但在农业技术中使用了肥料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够使得农产品增产,对于农药不科学的使用会导致农产品的质量逐渐下降,破坏生态环境,加速生产环境的恶劣。  相似文献   

7.
病虫害严重威胁了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但长期滥用不仅加速了病虫害的抗药性,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合理用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农药联合复配是提升现有农药对靶标病虫害防治效率的最直接方式,同时通过复配可以减少药用量,也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农药联合复配是农药合理优化利用研究的热点。本文按化学-化学农药复配、生物-生物农药复配和生物-化学农药复配3种常规形式进行汇总归类,系统梳理近年国内外有关这3种形式的农药联合复配在常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的研究状况及典型应用实例;并就复配形式及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特别对农药联合复配未来如何迈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绿色的发展道路以及在探索过程中潜在的技术瓶颈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应对策略,同时也对农药复配在应用过程中所暴露的可能叠加危害生态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等问题表达关注;旨在为推进农药创新利用提供最新参考资料和潜在启发思路。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不仅保证了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和农产品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稳定发展。该文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农业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化学防控技术对病虫害绿色防控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使用无病种苗,合理整地、轮作,优化播种、收获,大力推广应用生物药剂,利用灯光或色板进行物理诱杀,果实套袋,使用高效、无毒、低残留农药等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而农药作为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物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生长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制剂,在农业生产中应用非常的广泛。不同类型的农药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如杀灭害虫、防治细菌、促进农作物生长等。但农药的过量应用或应用不当,不仅使农产品残留农药,还使土壤质量降低,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很大威胁。所以,为了保证人们可以食用安全的农产品,在农业生产中要注意加强农药的使用与管理,促使农药合理、有效的应用,促进农作物良好生长,生产出安全、高质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作物和其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农业生态系统被定义为由农业生物体和其环境之间的能 量和物质联系所创造的功能整体。农业生态系统是驯化的生态系统,会受到生态规律的约束,它也受到经济规律的影 响。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生物组成部分:农作物、牲畜、家禽、鱼等农业生物体,以及与这些生物体密切相关 的害虫、疾病和杂草。主要的消费者也是人类。人类会通过不同程度的调节来降低病虫害等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 总结了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其内容和趋势,以创造协调的农业生态系统,增加农产品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一、现代化农业要提高资源的转化效率在自然界中,生物与无生命的环境之间通过能量和物质的转移,交换所构成的物质循环运动系统称为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是利用环境的生产,是以人类为中心利用社会资源(劳畜力、农机具、化肥、农药、资金等)对自然资源(土地、气候、作物、家畜等)进行加工的非闭合系统,称为农业生态系统.环境、资源是输入部分,农产品  相似文献   

12.
有机化学农药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大量生产并广泛使用以来,已成为农作物保护的重要手段。从整个农业病虫草害防治来说,应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实行综合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这是病虫草害防治的主要方向。完全依靠农药,单独使用化学防治的做法将逐步减少以至不复存在。但必须指出,在综合防治中,化学防治今后仍占主要地位。在推行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大面积使用农药更是不可缺少。在广为使用的农药中,有90%可以在土壤中形成结合残留,且结合残留量一般可占农药施入量的20%~70%。大量事实表明,农药结合残留的形成可使残留物暂时避免被分解或矿化,但仍可因土壤微生物、动物或植物根系的作用而被释放出来,并通过土壤一植物体系在植物体内积累,造成迟发性危害;且可影响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并可导致整个生态链遭到破坏。为此。农业部发布了一系列的绿色食品标准,其中《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是绿色食品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标准之一。绿色农业生产应从作物一病虫草害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滋生和有利于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笔者在绿色食品工作实践中对黑龙江垦区绿色农业植保工程的完善进行了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由于环境对农业生产的污染、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不当,致使农产品中残留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农畜产品疫病较多。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它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收入,也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和健康。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刻不容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政府管理、农户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资料生产与流通、农产品流通等各个环节。1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各级农业、卫生等部门,对农产品的安全卫生、农作物种子种苗、农产品进出口检疫检验、农产品标签标志、肥料质量、农药兽药…  相似文献   

14.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保护和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科学使用农药,是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农作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即为进一步保护农业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等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并科学应用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等友好型技术措施来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控的一种行为。传统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多是将化学农药洒向农作物以起到杀灭病虫害的目的,这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破坏生态的环境;因此,加快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对于维持农作物和其他生物间的平衡生态系统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农作物病虫害的多发重发,严重危害着农业安全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同时病虫害防治中化学农药大量和不当使用带来了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绿色防控是以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是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行为,近年来梁河县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也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一系列的绿色防控措施,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梁河县农作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将会越来越普及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正有机氯农药因其化学性质稳定,难以降解,易残留于农业环境和农产品中,不利于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已被列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禁止使用。有机氯农药残留在生物体内产生生物富集现象。以水生态环境为例,有机氯农药存在于沉积物中,被细小生物摄取,进而通过食物链富集到高等动物体内。以土壤环境为例,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被生长中的农作物吸收,这些农作物被人类食用后,它的危害成倍数放大。如食用有机氯农药超标  相似文献   

18.
<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更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直接威胁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而农药残留在土壤、地下水中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近几年,我国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的目的,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9.
宋晓君 《河南农业》2011,(8):25-25,19
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和产后。将世界农作物的产量有效提高了3倍,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农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如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可能造成人畜中毒、环境污染、杀害有益生物、破坏生态平衡、昆虫出现抗药性、植物出现药害以及农药残留超标等。这些负面作用影响着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影响着人类健康,从而影响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所以,人们现在已经不再强调杀死有害生物,而是注重调节。理想的农药应该是环境和谐农药,故绿色农药应该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生态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按照自身的需要,用一定的手段来调节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合理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进行农产品生产的生态系统。它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