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宁夏贺兰县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宁夏地区牛结核病净化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对宁夏贺兰县2个规模化奶牛场开展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奶牛2 230头。[结果 ]在2个规模化奶牛场累计检测出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奶牛79头,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双阳性奶牛72头,双阳性率为3.23%(72/2 230)。[结论 ]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准确度较高;在对牛群进行结核病检测时,先以皮内变态反应方法筛测,再结合γ-干扰素ELISA检测结果确诊,更有利于牛结核病的检测与净化。  相似文献   

2.
巴州辖区内某奶牛场为根除牛结核病对该奶牛场的威胁,技术人员根据该奶牛场情况制定了检疫计划,选用皮内变态反应与γ干扰素ELISA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从而达到检疫的目的。初筛检疫使用牛型结核病PPD(纯化蛋白衍生物)皮内变态反应,出现阳性或可疑牛之后,再对其接触较为密切的同群牛进行γ干扰素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目的在于检出与患病动物接触的牛群是否处在牛结核感染的潜伏期。检测结果:皮内变态反应全检150头奶牛后,出现1例阳性牛和1例可疑牛,之后将阳性、可疑与同属一个圈舍的其他13头牛进行γ干扰素ELISA检测,出现1例牛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14例阴性。表明牛结核PPD皮内变态反应结合γ干扰素ELISA可以有效提高牛结核病检疫的准确性,节省检疫时间,减少因单纯使用牛结核PPD皮内变态反应出现假阳性而造成的不必要扑杀。  相似文献   

3.
为制定奶牛结核病净化方案提供参考,通过颈部皮内变态反应(SICT)检测上海某奶牛场的483头奶牛,然后用γ-干扰素ELISA方法检测皮试法阳性牛及与阳性牛密切接触牛共50头。结果发现:颈部皮内变态反应与γ-干扰素ELISA的阳性符合率100%;在变态反应阴性牛中,仍然检出了部分ELISA阳性牛。我们考虑在高风险牛场增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频率,再随之实施抗体检测,会更有利于结核牛场的净化与防制。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利用PPD颈部皮内变态反应检测方法、PPD尾根腹面皮内变态反应方法、γ-干扰素ELISA方法对北京市规模化奶牛场及华北某大型奶牛场进行了牛结病检测,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阴性牛比例、阳性牛比例、可疑牛比例指标上,PPD颈部皮内变态反应法测定结果与尾根腹面皮内变态反应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PPD颈部皮内变态反应法测定结果与γ-干扰素ELISA方法牛结核病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在阳性牛头数、可疑牛头数指标上,γ-干扰素ELISA方法重复检测结果与PPD颈部皮内变态反应法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但ELISA方法的敏感性要高于PPD颈部皮内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纯颈部皮内变态反应(SICT)、比较变态反应(SICCT)检测方法、γ-干扰素ELISA和ELISA 4种方法,同时检测上海2个奶牛场的222头奶牛。结果发现:阳性检出率以颈部皮内变态反应为最高(67.6%)、ELISA(44.1%)和γ-干扰素ELISA居中(31.1%),比较变态反应最低(13.1%);单纯的颈部皮内变态反应与2种ELISA的符合率较差,而比较变态反应与2种ELISA具有较好的符合率;在变态反应阴性牛中,仍然检出了部分ELISA阳性牛。由此认为,先以变态反应检疫牛群,再随之实施抗体检测,会更有利于结核病牛场的净化与防制。  相似文献   

6.
不同方法检测奶牛结核病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皮内变态反应(TST)、牛全血干扰素试验方法(IFN-γ)及胶体金3种检测方法,对2个奶牛场的600头奶牛进行结核病检测,发现结核病阳性率均偏高,表明奶牛场结核病感染较严重。将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单独使用PPD皮内变态反应方法或胶体金方法在牛结核病的诊断方面存在特异性及符合率差的缺点;用IFN-γ实验进行检测,可以提高特异性,避免因假阳性造成的误杀,适合在本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γ-干扰素ELISA试验,对甘肃省3个地区的1585头奶牛进行结核病检测.结果表明,PPD皮内变态反应共检出7份阳性样品;经γ-干扰素ELISA检测2份为阳性、其余5份为假阳性或禽型阳性,假阳性或禽型阳性样品再经细菌分离鉴定表现为阴性;PPD皮内变态反应检出的21份疑似样品再经γ-干扰素ELISA检测,表现为禽型阳性、假阳性或阴性;PPD皮内变态反应阴性样品经γ-干扰素ELISA试验检测,结果为阴性或禽型阳性.在检测奶牛结核病时,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特异性较差,γ-干扰素ELISA试验结果与牛结核分枝杆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一致,而且该技术敏感性、特异性和鉴别假阳性均优于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首先应用皮内变态反应对10200头奶牛进行结核病检测,然后应用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对前者检测出的阳性牛和可疑牛再次进行结核病检测,比较两者的阳性符合率。结果显示,应用皮内变态反应共检测出结核病阳性牛96头、可疑牛4头;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检测皮内变态反应呈阳性的96头奶牛,结果为阳性牛94头、阴性牛2头,而检测皮内变态反应为可疑的4头奶牛,结果全为阳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7.92%(94/96),虽然皮内变态反应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且费时、费力,但考虑到γ-干扰素试剂盒比较昂贵,建议用皮内变态反应作为初筛试验,γ-干扰素试验用于初筛阳性样品的复核,以提高结核病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最适合牛结核病污染场的检测方法,加快牛结核病净化,采用牛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TST)、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SICTT)、牛结核病ELISA-γ-干扰素试验(IFN-γ-ELISA)、牛结核病抗体ELISA试验4种方法,对某结核病污染牛场300头奶牛进行检测,并以TST为参考标准,对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这4种方法中,IFN-γ-ELISA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与TST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其他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均低于TST。结果表明,IFN-γ-ELISA方法的检测敏感性较高,在牛结核病污染场净化初期使用,可以尽量避免阳性牛漏检,从而加快牛结核病净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应用牛结核菌素对奶水牛进行牛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的检测,然后对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采样进行分离培养、γ-干扰素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比较这四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结果共对1850头奶水牛进行皮内变态反应检测,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的奶水牛有78头,从78头反应阳性的奶水牛中分离鉴定为牛分枝杆菌的有2份,γ-干扰素ELISA方法检测为牛分枝杆菌阳性的有5份,PCR方法鉴定阳性的有4份;阳性检出率以变态反应为最高78/1850(4.21%),γ-干扰素ELISA方法为5/78(0.27%),PCR检测方法为4/78(0.21%),而分离培养为最低2/78(0.105%)。变态反应与分离鉴定的符合率最低,为0.105%;γ-干扰素ELISA方法、PCR方法与分离鉴定的符合率较接近,分别为40%和50%。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和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以作为变态反应检测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对该病的定期检疫对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采用提纯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γ-干扰素(IFN-γ)ELISA试验,对扬州市的892头奶牛进行结核病检测。结果表明,PPD皮内变态反应检出的31头牛型结核阳性牛和可疑牛中,经IFN-γELISA试验检测仅检出9头禽型结核可疑牛。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特异性较差,出现了较高的假阳性率,其原因可能与禽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或其他非特异性因素的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12.
γ干扰素和变态反应试验诊断奶牛结核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时应用欧盟比较皮内变态反应、传统皮内变态反应对200头奶牛进行试验,3天后,采集这200头牛的肝素抗凝全血,经全血培养、抗原刺激,用BOVIGAMTM干扰素(γ-IFN)试剂盒检测上清。结果200头奶牛中,比较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传统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和γ-干扰素阳性牛分别为91头、98头和95头,γ-干扰素检测与传统变态反应、比较变态反应的符合率分别为92.86%和95.79%。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牛结核r-干扰素ELISA试验分别对奶牛布病和结核病进行了检测,结果为:奶牛布病阳性率为3.26%;奶牛结核病阳性率为0.72%;结核菌素变态反应与牛结核r-干扰素ELISA试验阳性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2019年奉贤地区下半年复检的3家规模奶(种)牛场开展奶牛结核病牛型、禽型与γ-干扰素法对比检测,探索奶牛结核病检测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牛型、禽型皮内变态反应检测出感染牛型结核病的牛只较高,但与γ-干扰素法检测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将PPD皮内变态反应法和抗γ-干扰素ELISA法相结合,对云南奶水牛进行牛结核病检测。应用PPD皮内变态反应法检测304头奶水牛,检出32头阳性、25头疑似反应牛,检出阳性和可疑比例高达18.75%,阳性和可疑牛只的分布并无地域和场的趋向性。对PPD皮内变态反应法检出的阳性和疑似反应牛经采集抗凝全血样品54份,应用抗γ-干扰素ELISA法复检,未检检出阳性牛只。结合对受抗γ-干扰素ELISA法检测牛的临床观察,初步认为PPD皮内变态反应法检出阳性和可疑牛系非特异性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牛结核γ-干扰素ELISA试验的相关性,对规模牛场先进行牛型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采集检疫阳性牛和部分阴性牛抗凝血进行牛结核γ-干扰素ELISA试验,通过试验结果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牛结核γ-干扰素ELISA试验在牛结核病检疫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奶牛结核病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饮用患病的牛奶感染。为了供应合格的生鲜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养牛业的健康发展。2007—2011年连续5年,我们对乌鲁木齐市的14个规模奶牛场和8个区县共57389头奶牛采用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方法进行检疫,对阳性牛298头中的124头牛,同时进行国外比较变态试验、γ-干扰素试验和ELISA以及PCR等方法对比,进行更进一步确诊,并将γ-干扰素实验作为PPD的补充实验纳入《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新疆地方标准中。对确诊阳性牛剖检,观察病理变化,采集病变肺脏和肺门淋巴结进行细菌培养和菌型鉴定,研究乌鲁木齐市奶牛结核病主要流行菌型,提出了乌鲁木齐市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牛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检测牛结核的效果及国产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本试验首先将国产试剂盒与Prionics试剂盒对42份相对阳性的样品和105份相对阴性的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然后对5个规模化牛场的3000头奶牛首先进行国产单纯结核菌素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3天后选取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和可疑及部分阴性牛共418头,进行牛γ-干扰素试验。结果国产试剂盒对阳性和阴性样品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2%和100%,与Priobics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9.3%。表明国产试剂盒与进口试剂盒的检测能力一致,牛γ-干扰素检测方法准确可靠。5个牛场的3000头奶牛单纯结核菌素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为138头,可疑105头。γ-干扰素试验对418头奶牛的检测,其中阳性74头,与颈部皮内变态反应(可疑牛暂时视为阴性)的符合率为60.5%。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检测牛结核病,降低因假阳性检测结果对牛误杀造成的经济损失,运用牛结核病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γ-干扰素体外检测试验,对新疆昌吉市2个规模养殖场的540头奶牛同时进行检测,汇总交叉结果,在无金标准的情况下,采用建立的贝叶斯模型评估两种免疫学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的敏感性为78.0%(55.1%~93.0%),特异性为97.8%(96.6%~98.8%);γ-干扰素体外检测试验敏感性为87.1%(73.4%~95.5%),特异性为98.1%(96.9%~99.0%)。进一步证实了使用γ-干扰素体外检测试验检测牛结核病的准确性会更高。同时也提示,在实际检测工作中,还应综合考虑养殖场的牛患病率、检测成本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奶牛年龄分布、棚舍位置、胎次、泌乳等因素,对牛型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特异性的影响,对上海市某奶牛场2 031头奶牛的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初筛结果进行分析和回顾性问卷调查,并利用Epi info~(TM) 7软件,对初筛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初筛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奶牛场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初筛疑似反应率为15.75%,疑似反应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0~2胎的青年奶牛,其中1.5~2岁青牛奶牛疑似反应率最高;随着年龄、泌乳量和胎次的增加,疑似反应率呈下降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配种奶牛(OR=2.02,P0.01),未怀孕奶牛(OR=1.37,P0.01),未泌乳奶牛或干奶牛(OR=3.72,P0.01)是导致奶牛场出现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疑似反应的危害性风险因素。结果表明:2岁以下青年奶牛易出现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疑似反应,呈现出显著的年龄相关性;是否配种、怀孕以及泌乳量多少均能够影响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的特异性。建议奶牛场将犊牛结核病首次检测日龄提前至90日龄以内,并对初筛出现疑似反应的奶牛立即隔离,采用γ-干扰素试验和PPD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的平行检测策略进行确诊。本研究全面了解了奶牛场初筛疑似反应奶牛的个体特征和风险因素,有助于提高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减少假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