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子遗传标记AFLP是建立在PCR和RFLP技术上的一项新的DNA指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种系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群体分类研究、构建遗传图谱、标定目的基因等方面。其最适应范围是利用AFLP技术鉴定品种的质量和纯度,进行基因型的指纹鉴定。本文利用遗传标记AFLP,选用已发表的牛AFLP标记引物,通过PCR方法获得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的西门塔尔牛、延边牛、南阳牛等3个牛品种的AFLP的DNA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现:3个牛品种都有其特殊的指纹图谱,而且有其特异的条带,西门塔尔牛(188kb)、延边牛(321kb、212kb)、南阳牛(556kb、384kb),从而为这3个牛品种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杂交改良南阳牛效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杂交改良南阳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测定了大量的皮南杂交牛、夏南杂交牛、南阳牛的体尺体重数据,并对3月龄、6月龄、12月龄各年龄段的体尺体重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用皮埃蒙特牛改良南阳牛的效果比夏洛来牛的改良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秦川牛、安格斯牛和日本和牛不同阶段生长性能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育肥开始月龄和育肥开始季节对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24月龄安格斯牛牛和日本和牛体重及各项体尺指标极显著高于秦川牛(P0.01);育肥开始月龄与育肥效果关系密切,犊牛6月龄开始转入育肥牛舍其肥育末期体重及各项体尺指标极显著高于犊牛4月龄转入的牛(P0.01),显著高于犊牛5月龄转入的牛(P0.05)。品种与肉牛生长性能关系密切,安格斯牛、日本和牛生长速度快于秦川牛。  相似文献   

4.
旨在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和性状的特异性SNPs标记预测和牛、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种优势,为牛杂种优势利用和选种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分别利用牛Illumina Bovine HD 770 K和GGP Bovine 100 K芯片对464头和牛、1 222头西门塔尔牛和43头荷斯坦牛3个亲本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并通过牛QTLs数据库筛选与目的性状对应的QTLs,对比牛参考基因组映射得到与初生重、周岁重、胴体重性状相关的特异性SNPs;然后构建覆盖全基因组和性状特异性SNPs两种标记状态同源矩阵,通过计算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来预测品种间杂种优势,并利用配合力分析验证较优组合的实际杂交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全基因组和性状特异性SNPs计算的各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差异不显著。在全基因组水平上,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S×H)与和牛♂×荷斯坦牛♀(W×H)亲本间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分别为0.346 1和0.338 9;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胴体重性状上,S×H亲本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343 1、0.348 7和0.336 7,而W×H遗传距离分别为0.337 6、0.340 7和0.329 2;两种SNPs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均为S×H较大,W×H次之。因此,在初生重、周岁重、胴体重性状上,S×H为较优杂交组合。通过分析德系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实际杂交群体的配合力,发现10个父系在初生重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最高效应值分别达到3.760 9和8.931 2。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可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胴体重获得较高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5.
西门塔尔牛、短角牛与湘西黄牛杂交牛的屠宰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本杂F15头、短本杂F15头及湘西黄牛5头屠宰测定表明:杂种牛的体尺指标、产肉性能均高于本地牛,差异显著(P〈0.05),其中胸围、管围、后躯宽、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差异极显著(P〈0.01),西本杂与短本杂相比,西本杂的杂种优势率更高,后躯宽、活重、胴体重、净肉重、皮重、骨重差异显著(P〈0.05).西本杂牛的肉色、大理石纹程度、脂肪覆盖等肉质性状均优于短本杂牛,杂交牛的西冷、牛柳、霖肉三大块PH值6.070~6.530,嫩度2.97~5.01,蒸煮损失37.6%~45.3%,符合优质牛肉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和牛、安格斯牛对蒙古牛的改良效果,试验选择14~16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蒙古牛、和蒙F1代牛、安蒙F1代牛公牛各5头,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育肥,并进行屠宰分割,测定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与蒙古牛相比,和蒙F1代牛、安蒙F1代牛增重、日增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高档肉重、胴体高档肉产率均极显著提高(P0.01);安蒙F1代牛增重、日增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均高于和蒙F1代牛。说明利用安格斯牛、和牛杂交改良蒙古牛,安蒙F1代牛杂交改良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肉牛繁育场应用犊牛代乳料开展了不同杂种犊牛的早期断奶试验,旨在研究早期断奶技术对不同杂种肉用犊牛生长发育以及犊牛代乳料适应性等的影响,以此为张掖市牛源基地建设提出可供借鉴的依据。结果表明:安杂牛(安格斯×西杂)、西杂牛(西门塔尔×河西黄牛)、弗杂牛(弗莱维赫×西门塔尔)三组间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安杂牛组增重成本8.25元/kg,当地西杂牛组9.27元/kg,弗杂牛组9.62元/kg。安杂牛组的效益略好,弗杂牛组效益略差。在骨骼的生长发育上,从累计增长的效果来看,安杂牛组同比相同阶段龄的西杂牛与弗杂牛组间体直长与体斜长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在张掖自然资源条件下,经过本试验方案的试验观测,犊牛早期断奶成本低,效果好,安杂牛较西杂牛和弗杂一代牛相比,生长发育快,增重效果好,建议在张掖市及其同类地区推广使用犊牛代乳料,并实施犊牛早期断奶技术,提高对肉用杂种犊牛的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究西门塔尔牛、南德温牛对秦川牛的杂交改良效果.[方法]对秦川牛、南德温牛与秦川牛杂交一代(南秦F1)、西门塔尔牛与秦川牛杂交一代(西秦F1)共282头母牛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等6项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以体尺指标为基础材料,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体重与体尺数据在不同月龄的表现特点;计算分析了它们的各项体尺指数;构建了1~2岁秦川牛各项体尺指标对体重的主成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西秦F1比南秦F1的杂交改良效果好,6~24月龄的秦川牛、南秦F1、西秦F1随着月龄的增加,胸围和体重快速增长,西秦F1的各项体尺指标总体上高于南秦F1与秦川牛,秦川牛与南秦F1差异不显著(P>0.05);从育肥指数上来看,24月龄的西秦F1比秦川牛平均高7.2%,差异显著(P<0.05),西秦F1比南秦F1高6.8%,差异显著(P<0.05),南秦F1与秦川牛差异不显著(P>0.05),西秦F1育肥效果优于南秦F1.[结论]对1~2岁秦川牛通过逐步回归得到了估测体重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9.
荨麻疹是皮肤的一种变态反应,猪、牛发病实属罕见。笔者在数十年临床中仅诊治过猪、牛荨麻疹各二例,现报导如下: (一)荨麻疹的发生:荨麻疹属第一型变态反应,即速敏型又称IgE依赖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选自呼和浩特、通辽和呼伦贝尔地区饲养的1~5胎健康无病的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1胎、3胎及5胎的泌乳牛各10头,一年分4次采集乳样,每个胎次的重复数为40头;探讨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氨基酸含量的胎次变化。结果显示,1胎荷斯坦牛乳中氨基酸的总量(ATT)显著高于5胎牛(P〈0.05),1胎荷斯坦牛乳中必需氨基酸的总和(EAA)明显高于3胎和5胎牛(P〈0.05);1胎西门塔尔牛乳中TAA、EAA和NEAA的总量均显著高于3胎牛,而3胎牛的又显著高于5胎牛的(P〈0.05);1胎三河牛乳中TAA总量显著高于3胎牛,而3胎牛的又显著高于5胎牛的(P〈0.05)。3胎和5胎三河牛乳中EAA含量显著低于1胎牛(P〈0.05),1胎和3胎三河牛乳中NEAA含量显著高于5胎牛(P〈0.05)。总之,随着胎次的增长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氨基酸的含量呈明显下降的态势(P〈0.05),其中,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矿物质角度对不同牛肉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采集云岭牛、中甸牦牛和婆罗门牛的西冷和眼肉两个部位肉,分析比较两部位肉的钙(Ca)、磷(P)、镁(Mg)、钠(Na)、钾(K)、铁(Fe)、铜(Cu)、锌(Zn)8个矿物质元素含量,并采用营养指数(INQ)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1)西冷肉中矿物元素含量比较,云岭牛的Na、K、Fe、Cu、Zn含量均高于婆罗门牛和中甸牦牛的。其中:K和Cu含量分别显著比中甸牦牛的高41.29mg/100g和0.04mg/100g(P0.05),Fe含量显著比婆罗门牛的高0.47 mg/100g,高29.19%(P0.05),婆罗门牛西冷肉的Mg含量分别显著比云岭牛和中甸牦牛高5.29mg/100g和3.18mg/100g(P0.05)。(2)云岭牛眼肉的Ca、Mg、K、Fe、Cu、Zn含量均高于婆罗门牛和中甸牦牛的,其中Cu含量显著高于中甸牦牛肉0.05mg/100g(P0.05),但中甸牦牛眼肉的P含量分别显著高于云岭牛和婆罗门牛16.74mg/100g和18.19mg/100g(P0.05),而婆罗门牛眼肉的Na含量显著高于云岭牛和中甸牦牛21.62mg/100g和31.10mg/100g(P0.05)。(3)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评价结果,三牛种牛肉(西冷和眼肉)P、K、Fe、Cu、Zn的INQ值高,均大于1,分别为3.51~4.06、2.54~3.45、1.97~2.51、2.40~3.80和5.07~6.94,三牛种肉中Mg的INQ值0.99~1.19,但肉中Na和Ca的INQ值小于1,且Ca的INQ值低于0.20。[结论]三种牛肉西冷和眼肉当热能满足需要时,P、K、Fe、Cu、Zn营养素可有盈余,是良好的肉类食材;三牛种牛肉Zn的INQ值最高,云岭牛肉的Zn高达6.94,比推荐表中牛肉Zn的INQ值高47%,是富锌牛肉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同时、快速鉴别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肠道病毒(BEV)、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方法,根据BVDV 5’UTR基因、BEV 5’UTR基因、BRV VP6基因、BCV N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能够同时鉴别检测BVDV、BEV、BRV、BCV的四重一步法RT-PCR方法,该方法检测IBRV、BPIV-3、BRSV均为阴性,对BVDV、BEV、BRV、BCV的核酸检测下线分别为3.28、28.2、23.6、25.0 pg,与现有标准或商品化RT-PCR试剂盒的符合率均为100%,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检测结果均完全一致,检测222份临床样品的BVDV、BEV、BRV、BCV阳性率分别为15.32%、18.02%、6.31%和4.05%。说明四重一步法RT-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可用于BVDV、BEV、BRV、BCV的临床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疫病防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地方牛品种的抗热应激遗传调控分子机制,试验在高湿热环境下测定了蜀宣花牛与荷斯坦牛、娟荷杂交牛的HSP70基因的SNP及表达量。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情况下,蜀宣花牛与荷斯坦牛、娟荷杂交牛的体温、血液生化指标出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 05或P0. 01); HSP70基因共检测到3个SNP位点,均为无义突变;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蜀宣花牛HSP7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和娟荷杂交牛(P0. 01)。说明地方品种牛在遗传背景上较荷斯坦牛具有更好的适应高湿热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1钩虫病 牛、羊钩虫病由钩口科、仰口属的线虫引起,成虫寄生于牛、羊的小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地方牛种资源的耐热应激生化调节模式,试验测定了6—9月份高湿热环境下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和蜀宣花牛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7—8月份时,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血清中总蛋白、甲状腺素(T4)减少量极显著高于蜀宣花牛(P0.01);三碘甲腺原氨酸(T3)减少量高于蜀宣花牛;皮质醇(cortisol)、谷丙转氨酶(GPT)、肌酸激酶(CK)增加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蜀宣花牛(P0.05或P0.01)。说明蜀宣花牛较西门塔尔牛和荷斯坦牛具有更强的抗热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用豆腐、烟草治疗牛病,方便、实用、快捷,可以显著降低用药成本,养牛户不妨一试。1牛肺炎喘咳豆腐800 ̄1000g,白矾30 ̄60g,混合喂服,1次/d。2牛百叶干和大便秘结豆腐3000g,食油500mL,混合喂服。3牛胃病取烟叶50g,水1000g,煎汁拌入草料中喂牛,有兴奋反刍作用,对前胃弛缓等病有明  相似文献   

17.
针对猪、牛、羊疾病防治工作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养殖过程中,要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从而对疾病起到防治作用。此外,结合猪、牛、羊养殖特点,总结出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对猪、牛、羊疾病进行防治,以期为猪、牛、羊养殖户的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韦济松 《畜牧市场》2008,(8):113-115
本文对涪陵水牛的现状、特性进行做了简要概述,阐明了涪陵水牛的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涪陵水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德国黄牛、利木赞牛杂交组合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德国黄牛、利木赞牛为父本,以临夏县当地西门塔尔高代杂种牛、秦川牛为母本,在农户全舍饲条件下,分四组进行组合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从初生到12月龄试验牛的体重和体高、胸围、体斜长平均数表现出德西组>德秦组>利西组>利秦组,德国黄牛杂交改良效果好于利木赞牛,西门塔尔高代杂种牛的肉用性能显著高于秦川牛。  相似文献   

20.
日本和牛品种形成、将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日本和牛发展历史以及黑毛和牛、褐毛和牛、无角和牛、日本短角牛四个和牛品种分布、形成、外貌特征、生产性能及发展动向,并对此评价的同时指出了值得我国黄牛改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