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有些小型养鸡户不重视综合性防疫措施,只是片面地追求免疫注射,而忽略了定期带鸡消毒这一净化鸡舍、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染途径的根本环节,使一些疾病,尤其是一些病毒性疾病,如鸡法氏囊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等得不到应有的控制,一旦暴发就会给养鸡者带来很的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用市售的腆类化合物、氯制剂、双季铵盐类化合物、酚类制剂和醛类制剂与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相混合,在4℃和30℃作用24h,用1000ID50的剂量作用后的病毒液感染23日龄健康AA鸡。感染后72h扑杀试验鸡,取期腔上囊,用IBD-ELISA快速诊断盒检测IBDV抗原,仍呈阳性反应;用3mL/L的甲醛溶液与IBDV病毒液混合,在37℃作用24、36和48h后,按以上剂量感染鸡,感染后72h扑杀,取其腔上囊,用IBD-ELISA快速诊断盒 检测IBDV抗原,全部呈阴性。  相似文献   

3.
消毒是控制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消灭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切断病原传播途径,保证畜禽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使畜禽生活在洁净的环境中。目前在许多养殖场(户)中,消毒意识不强,常常忽视消毒工作的重要性;有些则滥用消毒药,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消毒效果,反而会人为地对畜禽造成危害。因此,必须了解影响消毒药作用的因素,切实重视消毒,做到合理应用,达到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4.
1药品选择环境消毒药品的种类大致可分为6种,主要有酚类、醛类、碱类、酸类、卤素类和过氧化物,各自代表的环境消毒药分别有复合酚、戊二醛溶液、烧碱、乙酸、含氯石灰和过氧乙酸。1.1根据地区环境突发疫病情况和本场的情况2%~4%苛性钠溶液作为预防口蹄疫、流感等病毒性感染的环境具有良好消毒的效果。苛性钠主要可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高浓度的氢氧根离子能和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要实现健康养殖,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畜禽的传染病问题。而造成传染病流行的最根本元素是传染源,即粪便、尿液、喷嚏飞沫、唾液、眼部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因此,我们要控制传染病,最佳方法就是消除传染源,即构建良好的消毒规程,才能为健康养殖保驾护航。1舍内消毒规程1.1舍内环境卫生1.1.1饲养员每日更换操作间内外消毒盒/桶中消毒液,下班后对胶鞋清洗消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新研制的中药精液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开展了体外抑菌杀毒和安全性综合评价实验。体外药效学实验显示:该消毒剂对大肠杆菌高敏,对门氏菌、禽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中敏,4种菌的体外MIC值分别为31.3、62.5、62.5和31.3 mg/mL;消毒剂按1∶400及以上浓度与新城疫病毒互作,可在5 min内对该病毒有100%杀灭率。安全性评价实验显示:该消毒剂的小鼠急性毒性LD50值>5000 mg/Kg,无毒性;对兔子的皮肤和眼睛染毒,无刺激;消毒剂按1∶10浓度及以下,对常温稀释保存的种公鸡精液中精子生存指数影响不大。临床应用实验显示:在冻融条件下,该消毒剂1∶10浓度组的种公鸡精液中精子存活率要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1);消毒剂按1∶10浓度对种公鸡精液稀释消毒,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明显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该消毒剂不仅对种公鸡精液中常见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而且安全无刺激、无毒,对种鸡繁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试验通过比较精子活率和精子的有效存活时间,探讨在4℃环境下不同稀释液对关中奶山羊精子保存效果的影响,并使用保存效果最好的稀释液进一步研究关中奶山羊精液最佳稀释比例.[方法]试验共设计6种精液稀释液配方,对精液进行1:4稀释,每间隔6h检测精子活率并记录精子有效存活时间,筛选出最佳稀释液配方;使用筛选出的稀释液配...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炎、冈布罗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是个体液免疫器官,在免疫机制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发生本病不仅使一些雏鸡死亡,使病愈的鸡长期生长缓慢,而且由于体液免疫机能受到损害,影响免疫接种效果,增加雏鸡对鸡新城疫等许多疾病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9.
1影响免疫效果的原因分析1.1母源抗体的干扰一方面,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对各种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耐热、耐酸、耐紫外线。一般消毒药不易将其杀灭,因而IBD病毒广泛存在,污染鸡群。由于患IBD的鸡能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近年来,据各省市畜牧兽医局统计调查疫情发现,鸡法氏囊病夏季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免造成更大损失。为此,笔者对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河北省6个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鸡群中,分离到6株强毒,均能使易感鸡36小时发病并死亡,发病率达60~100%,死亡率10~70%。人工感染鸡能见到与野外病例相同的病变。经血清学试验、鸡胚接种、电镜观察均证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其中有的毒株,毒力非常强。利用其中毒力最强的1株病毒,经鸡胚多次传代培养育成1株免疫原性好,免疫期长,免疫效果容易监测的弱毒株,经野外试验证明,该毒株是防治IBD的一个很理想的毒株。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由于养殖环境的恶化和IBDV在生存环境和免疫压力的作用下发生选择性的变异,使IBD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在商品肉鸡的饲养上,因其饲养周期短,密集程度高,饲养水平不一,一旦发病很难根除。  相似文献   

13.
从2005年夏季以来,因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野毒毒力增强,鸡舍消毒不严,环境卫生控制差,疫苗选取和使用不当,种鸡免疫程序不合理使雏鸡母源抗体低下等诸多因素导致育雏鸡发病,而且在全国较大范围内雏鸡和肉仔鸡发病呈蔓延和上升趋势。在治疗时滥用高免卵黄抗体或使用劣质高免卵黄抗体无治疗效果,更有多次因卵黄抗体污染导致鸡只死亡的病例出现。笔者将多年来对本病的预防和控制经验做一总结,并介绍一下高免卵黄抗体的制作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此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因此该病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疫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引起鸡体的免疫机能障碍,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5.
用接种鸡胚法从南京地区某发病鸡群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血清学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等研究确定该病毒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该分离株可人工感染鸡,接种20日龄鸡后第2 d即开始发病,于第4 d出现死亡高峰,病死率达70%.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表明,用该病毒制成的灭活苗对鸡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左旋咪唑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进行2个实验:试验1,饮水给予10mg/kg.d左旋咪唑,连用3d,然后进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初次免疫,免疫后14-21d,鸡血清抗IBDV抗体滴度明显降低;试验2,鸡在初次免疫后35d进行第2次免疫,且在2次免疫前先应用10mg/kg.d左旋咪唑,连用3d,免疫后鸡血清抗IBDV抗体滴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这种病主要侵害的器官是法氏囊。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同时还可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只有正确地接种鸡法氏囊病疫苗才能有效的控制该病的  相似文献   

18.
鸡,鸭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及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及同群饲养的鸭体内各分离到1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证明两病毒均为IBDV,病毒血清型为Ⅰ型。病毒可致死鸡胚,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CPE)。理化性质比较表明,两病毒为同源IBDV。研究表明,鸭可成为IBDV的携带者或传染源。  相似文献   

19.
1 影响消毒药效果的因素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的敏感性差异很大.例如病毒对甲醛很敏感,而对酚类的抵抗力却很强.大多数的消毒药对细菌有作用,但对细菌的芽孢和病毒的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20.
在畜牧业日益向集约化和规范化发展的今天,由于密集饲养,动物相互接触的机会越多,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速度也就越快.而在畜牧生产现场实行定期环境消毒,使动物生存的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到最低程度,以预防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可有效地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