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隆德县进行的硫酸钾施用量对蚕豆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施N75.0kg/hm^2、P2O5 90.0kg/hm^2的基础上,施K2O 45.0~180.0kg/hm^2对蚕豆均有增产效果,增产率为17.5%~27.6%。在降水适中的年份,以施K2084.0kg/hm。左右为宜,产量可达2013.0kg/hm^2,增加效益677.1元/hm^2。施钾肥对土壤养分总体变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经过近10年的精心研究,选育出优良长果黄麻新品系‘Y007—10’。该品系在2009-2010年品系比较中纤维产量居6个参试品种首位,2年纤维产量平均为3667.1kg/hm^2,比对照湘黄麻3号增产14.53%.品系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2011-2012年8地16个点次区域试验中有11点次纤维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平均纤维产量为3463.66kg/hm^2,比长果对照宽叶长果(纤维产量2897.19kg/hm^2)增产19.55%;比第l对照圆对照果品种179增产18.86%,相比其它所有参试品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其纤维支数398公支.纤维强力280N,均优于对照品种;中抗小黑点炭疽病.在大田种植一般不发病或少见病斑。  相似文献   

3.
富锦市籽用南瓜宽行种植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锦市南瓜栽培面积1.79万hm^2,占总播种面积10%,是黑龙江省籽用南瓜的重要产地,2004-2005年经市、镇科技人员、村科技示范户共同努力,推广籽用南瓜宽行种植地膜覆盖栽培面积0.4hm^2,获平均产量1336.5kg/667m^2,每公顷收入10692元:较垄垄种覆膜平均产量1098kg/hm2,每公顷收入8784元;增产325.5kg/hm^2,每公顷收入增加1908元:总收入增加763.2万元。大榆树镇石房村尚忠权2004年宽行种植覆膜种植梅亚雪城1号4hm^2,平均产量1479kg/hm^2,锦山镇仁河村张福祥2005年宽行种植覆膜种植梅亚雪城2号5hm^2,平均产量1549.5kg/hm^2,南瓜单产连创新高。南瓜宽行种植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瓜农认可,使广大瓜农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概述如下,仅供三江平原地区瓜农参考。  相似文献   

4.
兰树斌  党先碧  孙智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27-17428,17441
[目的]初步筛选出新品系兴烟1号适宜的栽培技术组合,为黔西南烟区优质烤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肥料配比、施肥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新品系兴烟1号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筛选出其适宜的栽培技术组合。[结果]在当地,新品系兴烟1号形态效果最好的栽培技术组合为:N:P2O5:K2O配比1.0:1.5:2.5,施纯N90.0kg/hm^2,种植密度为12000株/hm^2.有效留叶数为30片/株;产量效果最好的栽培技术组合为:N:P2O5:K2O配比1.0:1.5:2.5,施纯N90.0kg/hm^2,种植密度为14250株/hm^2,有效留叶数40片/株。综合评价,新品系兴烟1号适宜的栽培技术组合为:N:P2O5:K2O配比1.0:1.5:2.5,施纯N90.0kg/hm^2,种植密度12000株/hm^2,有效留叶数30片/株。[结论]该配套栽培技术组合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黑麦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CIMMYT引进的小黑麦新品系中筛选出适宜在我省中部旱地种植的粮革兼用型小黑麦新品种,对在引种观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材料在定西油料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参试的10个小黑麦新品系8个较对照增产,增幅1.7%-27.2%,折合产量2410.05kg/hm^2-3015.0kg/hm^2;其余2个品系较对照分别减产0.2%和0.6%;小黑麦新品系34ITSN-25、34ITSN-92、34ITSN-96、34ITSN-48、34ITSN-98、34ITSN-88均和对照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34ITSN-25、34ITSN-92、34ITSN-96和对照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葛薯(赣葛5号)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1)在红壤类型的土壤中,以坡腰和坡底土壤的葛薯出苗率最高,每hm^2产量达12万株左右。以水库尾土壤的葛薯产量最高,每hm^2产量达5.5万kg。以坡底土壤的葛薯出粉率最高,达23.6%。(2)挖种植沟是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以沿等高线挖种植沟栽培葛薯增产效果最好,每hm^2产量达5万kg。(3)种植密度对葛薯产量和商品合格率有很大影响,以每hm^2栽4500—6000株的产量和商品合格率最高。(4)种苗质量对成活率和葛薯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以一类苗最高,分别为:成活率100%,产量为当年每hm^2产1.8万kg。(5)移栽时间不同对葛薯成活率的影响,在江西地区应在4月中旬以前移栽,成活率在85%以上。(6)合理施肥能够提高葛薯的产量及出粉率,比没有施肥分别提高1~1.5倍及1%-2%。同时能够提高黄酮含量,施肥的含量为11.52mg/g,没有施肥的含量为6.68mg/g。  相似文献   

7.
甘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充足的光照、干燥的气候、丰富的雪水、较大的昼夜温差为露地蔬菜优质高产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甘蓝为甘州区的主要露地蔬菜之一,由于一膜两茬高密垄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甘蓝的单产和商品性,种植密度由以前的75000株/hm^2左右增加到现在的150000株/hm^2左右,产量由97500kg/hm^2增加到112500kg/hm^2;平均叶球重量由1.0~1.5kg降低到0.6~1.0kg,叶球大小更适合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湟中县进行的9个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会-2、GFK69.1抗病性和抗逆性强,农艺性较好,产量分别为33150kg/hm^2、31050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青引5号产量27525kg/hm^2增加5625kg/hm^2、3525kg/hm^2,增产20.4%和12.8%,可作为湟中县马铃薯产业的首选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我市主要秋粮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万hm^2。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玉米各年份平均产量处于不稳定状态,年度间有高有低,起伏不定,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很大,相同年份各乡镇间产量水平不平衡。如1994~2003年期间,我市玉米平均产量最高年份1998年的7185.0kg/hm^2。比这十年平均产量6640.5kg/hm^2增8.2%,最低年份1996年的5910.0kg/hm^2比平均产量减11.0%,最高年份比最低年份平均产量增17.8%。  相似文献   

10.
以湘杂油7号为材料,研究了稻田免耕直播不同密度及不同施氮量对油菜的生长发育、植株生物学特性、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施用氮肥180.0kg/hm^2处理的菜植株长势优于施氮肥120.0kg/hm^2处理,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产量最高。各处理油菜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产量大小顺序为T5〉T4〉T2〉T1〉T6〉T3,处理1至6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2.33%、92.02%、35.51%、94.93%、117.93%、53.16%。结果显示,稻田免耕直播油菜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180.0kg/hm^2,适宜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在隆德县进行了硫酸钾不同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施纯氮150.0kg/hm^2,五氧化二磷90-0kg/hm^2的基础上.施钾肥45.0~135.0kg/hm^2对马铃薯均有增产效果,增产率为5.4%~9.2%。在降水适中年份,以施K2O 60.0kg/hm^2左右为宜,产量可达23716.0kg/hm^2,增加效益532.1元/hm^2。测定结果表明,施钾肥对土壤养分总体变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2012年甘肃省食用向日葵区试天水点结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2年甘肃省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区试天水点结果表明,向日葵杂交种SC08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4555.6kg/hm^2,较对照增产22.38%;SC09折合平均产量4166.7kg/hm^2,较对照增产11.9%;SC06折合平均产量4111.1kg/hm^2,较对照增产10.43%。上述3个杂交种综合性状表现好、抗病、产量高,适宜在天水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泰来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属于寒地干旱绿豆栽培区。全县绿豆种植面积1万hm^2左右,因受寒冷气候条件、品种、干旱及栽培技术诸因素的影响,产量差别较大。最高产量达1500kg/hm^2,最低750kg/hm^2。  相似文献   

14.
干旱带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方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夏中部干旱带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平膜覆盖种植产量达26170.5kg/hm^2,较CK增产达33.9%,水分生产效率达7.52kg/min,出苗率83.7%,植株生长整齐,经TOPSIS综合评价排序第1,优于其他各处理,是中部干旱地区较适宜的种薯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硫肥对苜蓿产量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4因素(氮、磷、钾、硫),3水平进行苜蓿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苜蓿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尿素225kg/hm^2、过磷酸钙562.5kg/hm^2、硫酸钾675kg/hm^2、硫磺粉75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14550,14550,13678.5,12789kg/hm^2,分别高于对照28.3%,31.1%,20.6%,13.7%。施肥可提高苜蓿粗蛋白含量,硫酸钾的效果最明显:第一茬在225kg/hm^2时粗蛋自含量为19.4%,高于对照27.9%;第二茬450kg/hm^2时粗蛋白含量为20.1%,高于对照12.5%;施适量的氮、磷、钾可促进对其他养分的吸收。施硫磺粉对土壤养分没有明显的影响。施尿素、过磷酸钙、硫磺粉均能提高种植苜蓿经济效益,每公顷分别增值1476.9,1439.1,750.3元。  相似文献   

16.
张掖市制种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在张掖市进行了制种玉米全膜垄作沟灌、半膜垄作沟灌、半膜平作3种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灌的折合产量最高,为10125.0kg/hm^2,较传统半膜平作增产13.55%,水分生产效率较半膜平作提高0.794kg/m^2,较半膜平作节水2850/hm^2。半膜垄作沟灌折合产量为9666.7kg/hm^2,较半膜平作增产8.41%,水分生产效率较半膜平作提高0.418kg/m^2,较半膜平作节水1800m3/hm^2。综合考虑认为,全膜垄作沟灌、半膜垄作沟灌2种种植模式可在张掖市制种玉米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210kg/hm^2、五氧二化磷105kg/hm^2、氧化钾210kg/hm^2,以抛33.0万蔸/hm^2产量最高,分别比抛栽28.5万蔸/hm^2、30.0万蔸/hm^2和31.5万蔸/hm^2增产5.83%、5.13%和4.65%;抛34.5万蔸/hm^2产量与抛栽33.0万蔸/hm^2的产量相近.分别比抛栽28.5万蔸/hm^2、30.0万蔸/hm^2和31.5万蔸/hm^2增产4.48%、3.79%和3.32%。  相似文献   

18.
紫苏是延边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但目前随着种植年限的延续,开始大量发生虫害、病害以及草害等,从而导致减产、降效,严重影响苏子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延边紫苏地适宜土壤处理的除草剂为敌草胺与扑草净的混剂,使用剂量为3kg/hm^2 5kg/hm^2,一年生杂草除草效果可达到90%以上;茎叶处理除草剂为拿捕净(12.5%,1.0kg/hm^2)、稳杀得(35%,1.0kg/hm^2)、精禾草克(5%,1.0kg/hm^2);紫苏的主要病害为锈病,对紫苏叶片质量影响较大;主要食粒虫害(待定)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新品系中旱110由定西地区旱农中心于1996年从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所引进,1997--2001年度完成引种选育程序。该品种抗旱、抗病,丰产,适应性广。1998--2001年度在定西地区生产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3176.55kg/hm^2,比对照品种陇鉴19产量2806.20kg/hm^2增产13.2%。其籽粒含粗蛋白14.08%、淀粉71.70%、赖氨酸0.46%、湿面筋37.40%,适宜在海拔1700--2000m的半干旱地区的山坡地、梯田地和旱川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两优航2号是湖南省2006年审定通过的两系杂交迟熟中籼新组合(湘审稻2006043)2003—2004年在福建的邵武、连江等地作中稻试种,平均产量为7125-9000kg/hm^2;2004-2005年参加湖南省中稻区试平均产量为8427kg/hm^2和8296.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4.2%和3.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