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稻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问题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模拟计算了未来2×CO_2气候情景下我国南方两种种植方式下(自动灌水和雨育),双季稻和单季稻气候生产力的变化,得出了在现有品种不变前提下水稻气候生产力普遍有所下降的结论.造成下降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生育期缩短、呼吸消耗加大和光合作用减弱,尤以双季稻更明显.考虑了大气中CO_2浓度提高对水稻光合作用的正效应,这种下降又有不同程度的减缓. 相似文献
2.
根据广西柳州9县1952~1990年甘蔗逐年产量和7县25年含糖量资料,在采用方差分析和滑动相关分析确定影响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发育期及气候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气候影响方程,并提出气候产量和气候含糖量的影响指数(Cy与Cs)。结合甘蔗产区38站17年气象整编资料,对我国蔗区作出气候生产力分析和区划,为今后扩大甘蔗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品质提供切实有效的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3.
4.
黄土高原气候生产力演变特征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利用黄土高原地区40a的气象资料,采用EOF、REOF、EEOF、CEOF分解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区域气候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气候生产力呈递减趋势;存在相关程度高的3个次区域(西部、东部和南部),次区域间气候生产力时间演变差异较大;小波分析表明气候生产力变化2~4a周期振荡比较明显;气候生产力变化空间系统的移动方向、强度等在4a内变化明显;高原中北部是气候生产力变化的敏感区;气候生产力的空间变化幅度南部明显大于北部,变化信息有从高原中东部向四周传播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沟壑区气候与气候生产力变化分析--以延安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整理延安宝塔区1980-2007年气象资料,在分析延安气候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应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气候生产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区降雨量以2.73mm/a的速度递减,气温以0.05℃/a的速度递增,风速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是逐年递减,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是逐年递增。气候生产力总体呈增加趋势,但递增幅度不显著;降雨量是该区气候生产力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暖湿型”气候对作物气候生产力最有利。 相似文献
6.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气候—土地生产力与商品麦提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作者几年作物生产力研究基础上,对本地区冬小麦的气候生产力进行评价,并估算了不同水分水平下黄淮海各区提供的商品麦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植物生长的Logistic曲线推导出计算树木气候生产力的模式,分别利用不同年代气象资料计算分析东北地区红松气候生产力及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红松气候生产力最高值达288m~3/hm~2,最低值仅为115m~3/hm~2,二者相差1倍以上,不同气候对红松气候生产力的影响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气候生产力的宏观动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作物群体光合作用特性与宏观气候生态条件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作物气候生产力是作物气候生产“潜力项”和生物气候“潜力项”可用作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气候生产潜力模式进行模拟,而“限制项”则根据关键期的主要限制性生物气候因子的影响求算。基于这一模式结构,利用1985~1989年冬小麦田间试验资料,以及同期的地面气象平等观测资料(陕西、泾阳),建立了冬小麦气候生产力宏观动态模拟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产量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1950--1990年全国大体分布均匀的350个站的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0年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不同年代降水量对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咸阳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咸阳1960-2009年气象资料,主要应用Thornthwaite Memoriai气候生产力模型、Kriging插值法等对当地近50a气温、降水和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咸阳近50a暖干化趋势明显,增温突变发生在1994年,降水量减少突变发生在1984年;气候生产力以-70.4kg.hm-2.10a-1的速率减小且在1984年发生突变减少。(2)近50a来,咸阳的年平均气温北低南高,变差系数北部大南部小,气候倾向率东北增温强于其他地区;年降水量北多南少,变差系数北小南大,气候倾向率是西、北部减少趋势大于东南;气候生产力及其变差系数都是由北向南递增,其气候倾向率除旬邑地区略有增长外其他地区都为明显减少趋势。(3)假定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分别计算当地气候生产力可知,"暖湿型"的气候环境对咸阳农业生产最有利,增产范围为5.89%~11.44%;"冷干型"气候环境对农业生产最不利,减产范围为6.3%~13.11%,中西部地区作物增产潜力最大,在49%~62%,咸阳目前的气候暖干化趋势对农业生产不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方地区牧草气候生产力及主要限制因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计算了我国北方地区牧草的气候生产力,并分析了影响气候生产力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区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分布趋势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最低值<2000kg/hm^2,而最高值>3万kg/hm^2,最高值与最低值间相差15倍以上。指出影响牧草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干旱,人工牧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必须将退耕退出的水资源返还到牧业(林业)中去,以保证牧业(林业)生产的持续、高效、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变化特征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利用陕西省78个代表站点4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EOF和其它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陕西省作物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模拟了气候变化情景下的作物气候生产力状况。从设定的情景可以看出,“暖湿型”气候对农业的生产是有利的,平均增产幅度约8.0-9.6%,而“冷干型”气候最不利于农业生产。平均减产幅度约-10.4%- -8.6%。 相似文献
13.
14.
15.
气候变化对浙江省植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61~2002年浙江省大致分布均匀的39个气象台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浙江省植物气候生产力,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长期变化趋势以及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的距平场变化,讨论了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植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植物气候生产力在14 424~17 323 kg·hm-2·a-1之间,其空间分布由浙北地区向浙中南地区逐步增加.近42年来浙江省植物气候生产力的趋势系数为0.211~0.603,气候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1991~2002年),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水量的增加,浙江省植物气候生产力比平均值偏多1.7%~9.6%."暖湿型"气候变化情景有利于提高气候生产力,而"暖干型"气候使浙江省植物气候生产力下降.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马铃薯气候生产力特征及区划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利用黑龙江省81个气象站1975-2004年30 a的逐日气象资料及相应插值的网格同期逐日气象资料,采用WOFOST作物生长模型,模拟并分析了马铃薯气候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各地气候生产力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利用气候生产力的距平百分率、变异系数及与气候生产力密切相关的有关生育期的4个气候因子(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日照时数、降水量),采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将黑龙江省马铃薯可能种植区初步划分为9类气候栽培区,为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发展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陆地植物的净固碳量,对于全球碳估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华北土石山区作为中国林业工程重点区域,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准确估算该地区NPP大小及其变化特征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河南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980-2020年气候数据,利用Miami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Chikugo模型、朱志辉模型及周广胜模型共5种气候生产力模型估算,分析NPP的变化趋势,运用随机森林算法探讨NPP影响因素,并以区域MODIS NPP数据为标准进行评价,以探究适合估算该地区NPP的气候生产力模型。结果表明:(1)华北土石山区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05℃·a-1、0.04℃·a-1、0.05℃·a-1和1.58mm·a-1;年平均太阳辐射和平均相对湿度则呈下降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46MJ·m-2·a 相似文献
19.
20.
以生态观点简述了淡水渔业中水体气候的若干问题:研究鱼类的生长环境应以水体的生态气候因子为可靠依据;我国淡水鱼类依温度生态型的差异有不同适宜生长分布区;各地水体因光、热判别产生不同的浮游植物气候生产力;淡水鱼业气候区划主要应以水体气候资源特征及其对鱼类分布、生长和对水体初级和平力的影响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