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公海渔业资源的衰退迫切要求对公海捕捞作业进行有效的养护和管理。金枪鱼作为一种重要的公海渔业资源,有众多国际渔业管理组织对其进行管理,对公海金枪鱼渔业的管理无论是在管理理念上还是管理实践上都处于领先地位。简要介绍了公海渔业概念,陈述公海金枪鱼渔业管理现状,分析公海金枪鱼渔业管理趋势。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公海金枪鱼渔业现状,提出发展我国公海金枪鱼渔业的建议:(1)加强我国在际金枪鱼管理组织中的政策决策影响力;(2)规范我国公海金枪鱼生产作业,完善远洋渔业数据库;(3)调整远洋渔业结构,积极开发新渔场;(4)发展金枪鱼加工产业;(5)开发国内消费市场;(6)开展对台远洋渔业合作。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渔业影响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候变化对渔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对1995—2016年间Web of Science核心库数据库收录的气候变化对渔业影响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2007年前后有关该问题的文献数量明显增加;该问题受到了学者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广泛重视,共有57个国家或地区的学者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来,美国在该领域研究中占有较大优势;发表该领域文献的期刊主要为渔业及海洋与淡水生物学类主流期刊,《国际海洋勘探理事会海洋科学杂志(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和《海洋与淡水研究(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是目前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两种期刊;该领域主要研究对象为具体的生物品种、渔业经济、生态系统以及管理策略;相关文献中反映气候变化的主要指标为水温;占据研究内容前三位的是物种丰度、生物学以及物种分布。目前,我国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加大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力度,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渔业资源管理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太平洋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South Pacific Reg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Organisation,SPRFMO)在管理南太平洋渔业资源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相较于其他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Reg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RFMOs),SPRFMO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独具特色。作为SPRFMO成员,中国在开展渔业资源开发与养护时遵守既定措施,不断提高履约意识和履约能力,但是在积极参与规则制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探讨中国如何以现有履约实践为基础,结合SPRFMO管理特点,发挥在鱿鱼生产和科研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深度参与SPRFMO议事规则和养护管理措施制定,更大地促进南太平洋渔业资源养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在维护我国渔业权益的同时,贡献渔业治理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归纳南海各渔业区的渔业资源特点及国内渔业管理现状,提出了当前南海渔业资源及其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南海为我国渔业资源最富饶的海域之一,然而南海北部渔业区重要经济种类正面临资源开发过度的严峻形势。南海外海开发潜力巨大,但迫切需要及时丰富和优化渔业资源调查评估和手段。有关南海目前的渔业管理现状,休渔制度的实行使得开捕后的多种主要经济物种资源有所恢复,但效果有限,仍需未来更多的研究和调查数据来论证休渔制度的效果。人类活动、气候变暖及海洋酸化、资源评估手段较为单一和落后等问题,为南海渔业资源的管理和养护带来巨大挑战。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措施,开展持续的资源调查以及引入合适的资源评估手段,对实现南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控制我国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面临的一大任务大陆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主要是:捕捞效率高的渔具渔法迅速增长,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膨胀,渔民数量迅速上升,为控制捕捞强度,我国逐步采用了一些渔业管理措施,然而效果不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控制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1、我国渔业管理措施的局限性;2、渔区产业结构单一;3、大量“非渔业劳动力”入渔;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2、严格执行国家海洋捕捞强度控制指标。3、实施渔船报废制度与赎买计划;4、加快实施捕捞限额制度;5、发展渔民组织。  相似文献   

6.
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面临的一大任务大陆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主要是:捕捞效率高的渔具渔法迅速增长,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膨胀,渔民数量迅速上升,为控制捕捞强度,我国逐步采用了一些渔业管理措施,然而效果不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控制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1、我国渔业管理措施的局限性;2、渔区产业结构单一;3、大量“非渔业劳动力”入渔;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2、严格执行国家海洋捕捞强度控制指标。3、实施渔船报废制度与赎买计划;4、加快实施捕捞限额制度;5、发展渔民组织。  相似文献   

7.
我国通过立法确立了专属经济区法律制度和地位,在专属经济区立法、执法、资源勘探养护、渔业管理、航运管理、海洋科技、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主要介绍了我国专属经济区立法、执法、管理机构、渔业资源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实践,并探讨了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专属经济区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海洋权益,我国应加强争议岛礁和区域的管理和实际控制;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专属经济区管理体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海上执法力量统一;着力推进海洋科技事业发展和海洋资源利用与养护。  相似文献   

8.
大亚湾海洋牧场低碳渔业生产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基于人工鱼礁为构建主体的大亚湾海洋牧场为研究实例,以2007年4月和2009年5月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海洋牧场在资源养护和提高海域碳汇能力等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型海洋牧场建设提高了海域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栖息密度以及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加,渔业资源优势种中的优质经济鱼类的数量增加。根据海域叶绿素浓度的提高进行计算,海洋牧场建设使海域碳汇增加了937.40kgC,相当于3.44tCO2。如果同时考虑通过渔业生物收获从海域中移出碳而增加的海域碳汇能力,则其起到的海域碳增汇能力将更高。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海洋牧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渔业生产模式,有利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增殖,也是生物碳汇扩增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洋捕捞装备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沿海国家都相继制定了海洋发展战略,海洋领域科学技术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我国是海洋大国,也是海洋渔业大国,但与海洋渔业发达国家相比,在捕捞装备与技术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分析了我国渔业捕捞装备技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国外相关研究报告对我国海洋捕捞渔业装备技术的评述与趋势判断,以及发达国家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制度对我国海洋捕捞装备技术的影响与突破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海洋捕捞装备与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为实现我国海洋捕捞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印度洋海域是世界渔业的主要作业渔场之一。为管理和养护南印度洋渔业资源,自《南印度洋渔业协定(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 Fisheries Agreement,SIOFA)》生效以来,该组织颁布了16项渔业管理措施,并持续更新。目前,我国鲜有文章对其进行研究。为稳定和拓展我国在南印度洋上的渔业空间,保障我国远洋渔业的权益,密切跟踪南印度洋渔业组织的最新管理动态和履约要求,阐述了组织构架、最新管理措施对我国的影响、目前协定区域的渔情渔况及资源评估状况,为我国适时加入该组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2019年7月第六次缔约方大会上,SIOFA修订了临时管理底层渔业的养护管理措施,数据收集、报送、验证和交换标准,捕鱼授权和通知养护管理措施,渔业监控养护管理措施4项养护管理措施。新增有关公海登检(high seas boarding and inspection procedures)、降低海鸟兼捕量(the mitigation of seabird bycatch)、底层鲨鱼(management of sharks)、底层鱼种管理(management of demersal stocks)与修正保护区和生态系统工作组工作职责(amendment terms of reference for the PAEWG or new CMM)的5项新养护管理措施。截至目前,该组织设立了Atlantis bank、Coral feature、Fool’s flat feature、Middle of What feature、Walter’s Shoal feature 5个保护区,对金眼鲷(alfonsino)、胸棘鲷(orange roughy)和犬牙鱼(Patagonian toothfish)等底层鱼种初步进行了资源评估,其中,胸棘鲷评估结果为尚未过度捕捞,金眼鲷和犬牙鱼还未完成评估。该渔业组织的管理措施与我国相比较更严谨、更全面,我国作业渔船应当严格遵守该渔业组织的管理要求。目前,该组织还在不断完善相关养护和管理措施,尽早加入该组织才能有助于我国远洋渔业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体现国际影响和负责任渔业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1.
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Bio-economic model)是渔业资源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渔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的发展历史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模型在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上的应用,旨在为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开发策略评估等提供参考。分析认为,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已由简单的生物模型,发展成为目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复杂的动态模型,而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则明显滞后,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应用研究也较少。随着数学建模能力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结合各种因子的不确定性,模拟不同渔业管理措施及其可控因子的变化等对渔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为渔业管理者优化管理策略提供依据,这将是今后的发展重点和趋势。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系统,以及生物、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采集系统,是开展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资源的稀缺性理论,讨论了我国渔业生产要素对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率。研究表明,我国近海渔场和海洋渔业资源的减少,正成为制约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近沿海海域对我国海洋养殖产业的经济增长将扮演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海洋渔业发展初期,渔业劳动力投入量对推动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海洋渔业劳动力要素的投入量对海洋渔业经济的增长作用越来越低。目前,海洋渔业劳动力要素投入过剩现象已经十分严重,通过增加海洋渔业劳动力生产要素投入提高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制约。对资本要素的研究表明,我国渔民的平均剩余资本低,渔民再投资能力弱,造成渔业人口剩余资本低下的主要原因与我国政府农业政策和渔民的消费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渔业技术进步能提高生产效率。然而,研究表明,大量的研究成果还未能有效地转化到生产中去。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仍然是劳动力和土地密集型,技术革新和组织制度资源相当短缺。尤其是组织和制度资源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我国海洋渔业生产的组织资源表现出明显的极性结构。一端是仍然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集权渔业管理机构,一端是已经完全市场化的高度分散的生产个体。在...  相似文献   

13.
生产要素对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资源的稀缺性理论,讨论了我国渔业生产要素对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率。研究表明,我国近海渔场和海洋渔业资源的减少,正成为制约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近沿海海域对我国海洋养殖产业的经济增长将扮演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海洋渔业发展初期,渔业劳动力投入量对推动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海洋渔业劳动力要素的投入量对海洋渔业经济的增长作用越来越低。目前,海洋渔业劳动力要素投入过剩现象已经十分严重,通过增加海洋渔业劳动力生产要素投入提高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制约。对资本要素的研究表明,我国渔民的平均剩余资本低,渔民再投资能力弱,造成渔业人口剩余资本低下的主要原因与我国政府农业政策和渔民的消费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渔业技术进步能提高生产效率。然而,研究表明,大量的研究成果还未能有效地转化到生产中去。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仍然是劳动力和土地密集型,技术革新和组织制度资源相当短缺。尤其是组织和制度资源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我国海洋渔业生产的组织资源表现出明显的极性结构。一端是仍然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集权渔业管理机构,一端是已经完全市场化的高度分散的生产个体。在...  相似文献   

14.
对美国渔业管理模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的渔业法规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制定和修订已趋完善。目前的管理现状首先是重视立法和执法,并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管理型、由对资源和一半的管理转为对人的管理,并用科研指导管理,设立渔区管理理事会,发挥群众的管理作用。与美国的管理模式相比, 中国首先应该改善管理体制、加强科研投入、建立渔民协会发挥群众的管理作用。试图通过探讨美国的渔业管理模式,和我国目前所应用的渔业管理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可供我国学习并借鉴的方面,并得出一些初步的设想与建议,以供有关渔业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渔业法规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制定和修订已趋完善。目前的管理现状首先是重视立法和执法,并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管理型、由对资源和一半的管理转为对人的管理,并用科研指导管理,设立渔区管理理事会,发挥群众的管理作用。与美国的管理模式相比, 中国首先应该改善管理体制、加强科研投入、建立渔民协会发挥群众的管理作用。试图通过探讨美国的渔业管理模式,和我国目前所应用的渔业管理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可供我国学习并借鉴的方面,并得出一些初步的设想与建议,以供有关渔业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厦门海域渔业资源现存量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夏季(2006年8月)、冬季(2007年1月)、春季(2007年4月)和秋季(2007年10月)在厦门海域利用底拖网渔船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根据调查资料,对厦门海域(约2713km2)的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评析.研究结果表明,4个季节渔业资源平均密度为981.97ks/km2,其中秋季居首位,约为1261.39ks/km2;冬季和夏季次之,分别为951.31kg/km2和936.93kg/km2,而春季资源密度最低,约为778.24kg/km2.各个季节的资源密度,鱼类均居首位,甲壳类次之,头足类最低.各季节鱼类优势种分别为:春季鱼类优势种有6种,以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幼鱼和短吻鳐(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优势种;夏季有7种,以中华海鲶(Arius sinensis)和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优势种;秋季也有7种,以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叫姑鱼和中华海鲶为主要优势种;冬季有4种,以叫姑鱼为最主要优势种.4个季节的平均渔业资源现存量约为1694.71t;渔业潜在可捕量约10523t.渔业资源分布与水温、水深及盐度关系较密切.该海域渔业资源已经明显衰退,急需加强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捕捞限额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的一项新的管理制度,它的实施将是我国渔业管理的一次重大改革。在区分该制度中捕捞权与配额权的基础上,着重配额权流转的制度分析;根据我国渔业管理历史、现状及发展要求,提出了在我国即将实施的捕捞限额制度中可适当允许配额权流转及其配额权流转制度框架,包括明确的配额权性质、完善的配额权登记公示、良好的市场中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分析了影响流转的限制因素,如法律障碍、渔区经济发展水平、渔民自身素质等;最后,作者认为我国目前应加强进行对渔民宣传和教育、建立诚信制度、发展渔业第二三产业、消除法律障碍、明确配额权证书的性质、确定配额权位序、建立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捕捞限额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的一项新的管理制度,它的实施将是我国渔业管理的一次重大改革。在区分该制度中捕捞权与配额权的基础上,着重配额权流转的制度分析;根据我国渔业管理历史、现状及发展要求,提出了在我国即将实施的捕捞限额制度中可适当允许配额权流转及其配额权流转制度框架,包括明确的配额权性质、完善的配额权登记公示、良好的市场中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分析了影响流转的限制因素,如法律障碍、渔区经济发展水平、渔民自身素质等;最后,作者认为我国目前应加强进行对渔民宣传和教育、建立诚信制度、发展渔业第二三产业、消除法律障碍、明确配额权证书的性质、确定配额权位序、建立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东黄海渔业资源的养护与开发模式必将发生改变。为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周边各国需采取一些新的管理措施或制度。首先分析了东黄海渔业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情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东黄海渔业养护开发的影响。然后,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他有关国际海洋法律、法规,分析东黄海渔业资源共同养护开发的必要性、可能形式及存在的主要困难。最后,认为周边各沿海国应在对未来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达成协议基础上共同养护东黄海渔业资源,同时为树立负责任形象,我国政府应在渔业管理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欧盟渔业法包括基本法、次级渔业法和判例法。次级渔业法又分条例、决定和指令。欧盟共同渔业政策是涵盖资源利用与养护、结构政策与渔船管理、水产品共同市场、与第三国的渔业关系、渔业执法以及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所有规则和机制。虽然共同渔业政策在建设更紧密的欧洲、发展渔区经济、改善渔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水产品贸易标准化、保护消费者健康和环境、增强渔业行业的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保护渔业资源方面却不是很成功。原因在于保护渔业资源不是渔业管理的唯一目标,共同渔业政策的设计者与决策者也要关注渔业行业的经济效益、水产品供给、就业和国家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