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消费需求的增长,将会成为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增长的主体。在今后5~10年内,我国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的消费需求将会继续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据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姜长云分析,饲料用粮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需求将会继续增长。特别是城市消费的示范效应、当前城乡居民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量的悬殊差别、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60%等事实,都决定了农村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需求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1991~2001年的10年间,农村人均猪、牛、羊肉的消费量,已经由12.2…  相似文献   

2.
1.蛋白资源需求短期仍刚性增长首先,饲料蛋白原料需求的增长,最终的决定因素是肉、蛋、奶及水产品消费量的上升。据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数据,城市和农村猪牛羊、水产和禽肉消费差距很大,禽蛋的人均消费量为20公斤,牛奶的人均消费量为18公斤,而欧美发达国家人均肉类消费在70~120公斤,奶类消费在100公斤左右。为此,根据中国的消费特点,中国肉类协会研究报告提出:在未来10~15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会继续增加10~20公斤,在现在基础上人均每天多吃一两肉,即能达到这一目标。虽然国内肉类消费仍有上行空间,但这种增长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粮农组织及经合组织专家分析称,未来10年,中国猪肉消费量仍将保持上升趋势。中国农科院信息所专家也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猪肉消费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消费增长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及城市新增人口。  相似文献   

4.
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6日发表的最新预测报告说,到2020年,世界谷物产量必须比目前增加 40%,才能满足届时 75亿世界人口对食品的需求。 未来20年里,预计世界人口每年将增加7300万,增加的人口主要出生和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这将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谷物消费量大幅度增加,一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人们直接食用的谷物需求量将增加,二是因为他们消费的肉类产品将倍增,而肉类产品是由大量的谷物转化而来的。 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以往很少能吃到肉类食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对肉类食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畜禽消费迅速增长。这也直接导致饲料用粮及其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从1980年的6800万吨增至2009年的1.2亿吨。这个数字相当于2010年粮食总产量的30%左右。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口粮需求为2亿吨,而饲料粮消费将增加到近5亿吨。我国"人畜争粮"矛盾将日益加剧。对于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将也帮不了我们。  相似文献   

6.
市场纵横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17):36-36
今后五年全球饲料产量将剧增 美国饲料工业协会最近称,世界人口到2015年将达到80亿之多,因此全球的粮食产量必须在今后的15年中从目前的近14亿吨增长至20亿吨。随着消费者对牛肉、鸡、牛奶和鸡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世界商业饲料生产也必须紧紧跟上。据德国国际贸易组织称,全球的混合饲料生产量到2005年可达7亿吨,而1999年仅为6.05亿吨。1999年,全球用于制作饲料的粮食数量为6.48亿吨,占粮食总消费量的35%。持续低落的粮食价格导致饲料的价格也相对较低。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必然会导致肉类生产量的增长。全球的肉类生产量2005年…  相似文献   

7.
张晶 《猪业科学》2006,23(10):17-19
中国是猪肉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除了出口到中国香港、澳门,新加坡外,猪肉主要为满足国内需求。我国猪肉消费正处在稳定增长期,人口集中的城市,尤其是发达的城市消费量较大,如北京市场对生猪的需求量大约在700万头/年,上海市场对生猪的需求量大约在1000万头/年,香港、澳门年消费活猪基本稳定在240~250万头。真正最具增长潜力的是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和城乡人均猪肉消费量存在很大差距,未来低收入人群和农村人口人均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信息窗     
<正> 我国国内丝绸市场极为广阔。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丝织品消费量逐年增加。1980年国内消费丝绸5.74亿米(其中真丝绸4.4亿米),1985年消费增至12亿米(其中真丝绸8亿米)1980~1985年平均每年增长10%。以1985年与1983年相比,消费量增长65.9%,三年年均增长28.8%。1987年销售形势继续  相似文献   

9.
禽业信息     
全球肉类消费量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中国禽肉很难进入英国市场日本恢复我9家肉类加工厂禽肉进口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在前不久的政府间肉类及乳制品会议上称,随着人口的增长、收入的增加以及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到2015年之前全球肉类消费量将以每年两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然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警告说,各国之间肉类贸易及运输链的迅速发展也加大了动物疾病蔓延的危险性。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全球肉类的产量、消费量以及贸易已有相当大的膨胀,尤其是家禽肉及猪肉,主要是受人口增长、收入增加、都市…  相似文献   

10.
国外     
<正>哈萨克斯坦人年均消费78千克肉类产品5月11日,哈萨克斯坦Kapital.kz网站报道,ranking.kz网站发起的调查表明,2018年哈萨克斯坦人均消费肉类产品达78千克,较上年增长6.8%。其中,农村地区人均消费74千克;城市人均消费80.8千克。从品种来看,消费量最大的是牛肉,2018年人均消费24.8千克,较上年增长3.8%。其次是羊肉,人均消费6.4千克,同比增长1%。消费量增长最快的是马肉(4.6千克,增长18.6%)和鸡肉(4.2千克,增长17.7%)。2018年,哈萨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禽肉产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成为驱动禽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 1988年世界禽肉消费量为 2 970万吨, 1998年上升为 3 700万吨, 10年内禽肉消费量以每年 6%的速度递增。 1999年禽肉消费量达到 5 300万吨,比 1998年增加近 1倍。分析世界禽肉消费资料时发现,禽肉已取代牛肉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消费肉类,中国大陆的发展尤为突出,已取代美国禽肉最多消费国地位,而且差距越来越大。从人口统计学来看,也认为超过平均人口增长的地区是禽肉消费潜力最大的地区,发展中国家健康性经济扩张是未来世界禽肉消费量扎实基础。我国家…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乳品企业新品开发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已逐渐成为我国食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规划,到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的人均奶类消费量将达到32kg,农村人口的人均奶类消费量将达到7kg。随着消费者对乳制品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和风味价值的认同程度越来越高,乳制品的产销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乳业成为整个食品工业中发展非常迅速的行业。液态乳和液态乳制品因其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所有肉制品消费中,猪肉消费量所占比重最大。不过,在南非,却有所不同,跟鸡肉和牛肉市场相比,猪肉消费仅占很小的一部分。1消费趋势过去10年中,南非消费者的人均收入已有显著增加。这也使得南非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都有进一步提高。作为人口流动的结果,消费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肉类消费稳定增长。人均收入的增长加上人口数量增加和城市化也使得人均的猪肉消费量大大增长。人口流动在未来10年将继续存在,这将使猪肉的人均消费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7,(5)
<正>【奥地利《标准报》网站7月11日报道】题: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令肉类消费增长未来十年世界人口将增加10亿。这也将导致食品需求增长。农业尤其要为中国的财富和消费的增长作好准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在周一发布的农业展望报告中说,将这一前景与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统一起来并不是项简单的任务。这两个组织预测,粮食、肉类和奶制品价格  相似文献   

15.
肉类消费主要由人口和GDP的增长拉动,消费更多的肉类意味着对粮食需求的增加,而粮食是饲料生产所必需的,这可从饲料和动物饲料添加剂的需求上得以反映,包括全球购买力的增长。迄今为止,饲料谷物原料价格尚属合理。但健康和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给饲料原料质量的提高增加了压力,乙醇和生物燃油生产的发展成为饲料工业正常发展的阻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 ,人们对奶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奶牛饲养业前景十分广阔。一、发展城郊奶牛业的重要意义城市郊区由于耕地面积有限 ,城市人口密集 ,畜产品消费量大 ,因此城郊畜牧业主要任务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的肉、乳、蛋等畜产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居民的食物结构有较大改善 ,但目前仍以谷物、蔬菜为主在动物蛋白中 ,以猪肉为主 ,牛羊肉禽蛋鱼次之 ,奶的消费量最低。乳牛饲养业是公认的节粮型畜牧业。牛具有特殊的消化系统 ,能将含在饲料中的纤维素作为能量加以吸收 ,它还能利用非蛋白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而发展起来的“有机畜牧业”在世界各地呈现一派勃勃生机景象。 有机畜牧业就是在牲畜的饲养过程中,禁止用化学饲料或含有化肥、农药成份的饲料来喂养。当牲畜生病时,也尽量不使用滞留性有毒药品,以免人们食用牲畜肉类及其制品之后有害人体健康。 据了解近年来,通过“有机畜牧业”生产的肉类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有机副产品的消费也与日俱增。从1995年到1997年,用有机牛奶制成的冰棋淋的消费量猛增了293%。1997年,全世界有机畜牧产品的…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08,(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潘耀国5月14日稿(载于《肉类工业》2008年7月号)反映的信息: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在家和在外)肉类40kg;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肉类20kg;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总体肉类消费水平高于农村居民;肉制品占肉类产量10%,吃肉越多的人群,肉制品消费比例越高;春节期问农村肉类消费多于城市,因为农村人“过年”吃肉成倍增长,春节期间农村人口可能超过10亿(农民工返乡、城里人回老家“过年”)。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有机畜牧业将方兴未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而发展起来的 "有机畜牧业 "在世界各地呈现一派勃勃生机。有机畜牧业就是在牲畜的饲养过程中,禁止用化学饲料或含有化肥、农药成份的饲料来喂养。当牲畜生病时,也尽量不使用滞留性有毒药品,以免人们食用牲畜肉类及其制品之后有害人体健康。   据了解,近年来,通过 "有机畜牧业 "生产的肉类平均每年以 20%的速度增长,有机副产品的消费也与日俱增。从 1995年到 1997年,用有机牛奶制成的冰淇淋的的消费量猛增了 293%。 1999年,全世界有机畜牧产品的销售额…  相似文献   

20.
据国家权威部门预测,"十五"期间我国的GDP仍将以年均7%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亚洲银行的负责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将会以年均7.5~8%的高速度发展。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带动人民生活的提高,促使对肉类消费的增长和质的提高。对此,笔者对"十五"的展望和建议: 一、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畜禽结构 虽然"十五"期间我国的肉类生产仍将稳步发展,但增速明显低于"九五"。依据是: (一)到2000年末,我国人均占有肉类在48公斤上下,买方市场相当明显。 (二)城乡居民生活衣、食、住、行将有所变动,重点要转移到住、行和文化娱乐,还有教育、医疗等方面。 目前农村人均消费肉类远低于城市,以猪肉为例,推算2000年城市人均消费约47公斤,而农村只有28公斤左右,农村人口正是我国未来增加肉类消费的主要群体,但受收入水平限制,不能多吃。而部分大中城市及东南沿海地区,购买力虽高,但对肉类需求不旺,转向水产品,豆制品及奶制品,以致上海、合肥、南京等市已经出现猪肉消费停止增长或基本停止增长的趋势。为此预期城乡居民用于吃肉的支出,不会有很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