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施肥对连作花生植株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花生连作风沙土微区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化肥、有机肥以及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连作花生的植株性状、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增加连作花生主茎高度和第一侧枝长度,提高花生籽仁的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但对单株分枝数影响不大.增施P、K肥均能提高单株荚果数和出仁率,增施P肥对提高粗脂肪含量也有积极作用.而单施N肥易造成植株徒长,出仁率降低.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平均比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分别增产15.36%和13.83%;有机肥和氮磷或氮磷钾配合粗蛋白含量平均比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分别提高4.94%和4.47%,粗脂肪平均也分别提高了7.62%和5.68%.  相似文献   

2.
不同有机肥在新温185号核桃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肥对新温185号核桃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新温185号核桃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连续2年处理,研究4种不同有机肥对新温185号核桃新梢生长量、土壤肥力、种仁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连续2年施有机肥后处理1(羊粪)、处理3(鸡粪)、处理4(牛粪)3种处理的新温185号核桃新梢的长度和粗度、百叶鲜重以及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都有显著增加;有机肥可以显著改善核桃园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其中处理2(油渣)、处理3(鸡粪)的肥效转化快但不持久,处理1(羊粪)、处理4(牛粪)肥效释放缓慢,但能持续增加核桃园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有机肥对新温185号核桃品质的影响比化肥效果好,种仁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膳食纤维、单宁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处理4(牛粪)效果较明显;不同有机肥对新温185号核桃产量均有增产效果,处理4(牛粪)的增产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增产率为20.63;.[结论]施入不同的有机肥,能显著改善核桃园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新温185号核桃的产量,同时改善核桃仁品质,可在核桃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山东省815位苹果种植户问卷调查数据,基于农户行为理论、感知价值理论、技术扩散理论及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等,实证分析影响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户环境认知对感知价值、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感知价值有效中介环境认知与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社交网络无法正向调节感知价值与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但社交网络显著调节了环境认知与感知价值的关系。根据本文理论与实证分析,加快普及有机肥替代化肥相关知识应是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的着力点,基于面临的内外部条件约束,采取政策引导与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手段是构建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一直以来,化肥都是农业高产丰收的"催化剂",但化肥过量使用也会造成污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之路,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关注的话题。减少农业污染,化肥减量势在必行,而生物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行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21年生物有机肥产业培训大会暨安徽省第二届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研讨会"期间,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梁华东针对生物有机肥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配施有机肥对‘香玲’核桃生长、产量和坚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 a生‘香玲’核桃作为供试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施肥方法进行试验。在施用等量化肥情况下,研究配施不同有机肥对不同年龄段‘香玲’核桃的生长、产量及坚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1)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一定程度提高了4年生核桃树的生长量、产量,及坚果营养成分含量,其中化肥同时配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T3)处理效果最显著。4年生核桃T3处理,新梢长度和粗度分别较CK1高出7. 17%和11. 20%,鲜果质量、干果质量和核仁质量分别较CK1提高19. 12%、45. 58%和50. 08%,出仁率和出油率分别较CK1提高3. 10%和4. 04%。核仁中油酸较CK1提高11. 41%,亚油酸、亚麻酸分别降低0. 64%和19. 80%。综上认为,核桃幼园实施化肥、有机肥与和生物有机肥配施,对促进树体生长、提高产量及坚果品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当前水稻化肥施用中普遍存在化肥施用量过大、施肥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不仅造成肥料浪费,而且极易形成面源污染。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化肥用量,增加有机肥用量,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提升水稻品种,还能够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甘薯生产中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应用效果,在甘薯上进行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田间试验,分析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甘薯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甘薯产量均显著增加,增幅5.61%~9.76%;有机肥替代10%化肥和有机肥替代20%化肥处理甘薯经济效益相当,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效益分别提高了2.64%、2.70%;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的甘薯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及pH值比单施化肥处理均有所提高,且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适当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提高甘薯产量及经济效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坡耕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施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4种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土壤体积质量分别降低了1.69%、3.39%、6.78%;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2.14%、14.97%、19.25%;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0%、11.17%、17.86%(P0.05)。不同施肥处理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无显著差异;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含量最高;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土壤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值最大;单施化肥团聚体破坏率最高,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团聚体破坏率最低。说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降低土壤体积质量,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改善土壤团聚体的团聚度和稳定性,对提升耕地质量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减少中国化肥的施用,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的有效实施,推进绿色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本研究利用595份山东省果菜农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替代补偿、有效市场与果菜农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之间的关系。有机认证补偿、有机肥使用补偿、有机肥替代技术支持对果菜农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效市场对果菜农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有机肥政策了解程度、农技指导员、有机肥受益人也会影响到果菜农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政府若想进一步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政策,除了从政府支持的角度出发,还应加大有机肥作用的宣传,提高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有效性,保证有机农产品能够实现优质优价,从而提升果菜农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和作物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11  
分析测定黑土、潮土和红壤在20多年不同施肥措施(不施肥、单施化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下土壤和作物中Cu、Zn、Cd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期单施化肥对黑土、潮土、红壤Cu、Zn、Cd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在黑土和红壤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与对照不施肥相比显著提高Cu、Zn和Cd含量;红壤上有机肥和化肥配施(NPKM和1.5NPKM)处理小麦籽粒和秸秆Cu、Zn、Cd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NPK),而且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与单施化肥相比(NPK)显著提高玉米籽粒和秸秆Zn、Cd含量;在潮土上,NK处理显著提高小麦籽粒和秸秆中Zn含量;黑土上各处理玉米籽粒中Cd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化肥配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显著提高玉米籽粒Zn含量。根据测定数据估算,在目前施肥措施和作物种植体系下,黑土对Cu、Zn、Cd的最高承载年限分别为67年、118年、9年,潮土分别为1042年、2043年、631年,红壤分别为10年、46年、0.5年。假设土地承载年限为45年且有机肥施用量低于10 t·hm-2,黑土和潮土可接受有机肥中Cd的最高限量低于我国有机肥中的平均含量,说明实际生产中施用有机肥造成土壤Cd污染的风险较大。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有机肥中重金属的安全限量标准,以确保土壤和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1.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6,他引:41  
 【目的】研究化肥、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化肥氮磷钾、有机肥氮磷钾提高土壤养分的异同。【方法】依托祁阳站有机无机、肥水稻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历史样品及数据。【结果】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定有显著作用;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都有显著作用,但施用化肥只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至28.1 g?kg-1,与试验开始时相比只提高了42%。凡施用牛粪能使土壤有机质平均最高增加到41.6 g?kg-1,比试验开始时提高了91%;有机肥氮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的效果优于化肥氮,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比化肥处理提高了30%和16%。而施入的有机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少,土壤全磷、速效磷提高较少, 施入的化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多, 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提高幅度较大。与有机肥相比,化肥提高土壤全磷30%,提高速效磷115%。【结论】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产和提升土壤肥力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定西马铃薯生产集约化种植,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马铃薯块茎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覆膜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有机肥延迟了马铃薯生育进程,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马铃薯干重平衡期推迟12~16d;施用有机肥增加了马铃薯干物质快速积累期持续时间Δt,与不施肥相比,10%、20%、30%和4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处理马铃薯干物质快速积累期持续时间Δt分别增加5、5、7和5d,同时,也增加了马铃薯生育期内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vmax和马铃薯干物质快速积累期的干物质平均增长速度v mean,与不施肥相比,分别增加37.01%、46.46%、51.18%和35.43%以及51.09%、64.23%、77.37%和72.26%;马铃薯整株干物质积累呈现明显“S”型曲线特征;在成熟期,有机肥显著影响干物质有“源”向“库”的转移。综上所述,在干旱半干旱定西,3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是最佳有机-无机配合比例。  相似文献   

13.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养分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豫中烟区生产上有机肥的选择及合理配施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芝麻饼肥、生物有机肥和高碳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及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不同处理变幅分别为7.35~10.63g/kg和36.45~80.86mg/kg,有机肥+化肥处理均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碱解氮和微生物量氮不同处理变幅分别为50.29~58.95mg/kg和42.23~60.69mg/kg,生物有机肥+化肥和高碳基肥+化肥处理碱解氮含量均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微生物量氮均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3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与纯化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蔗糖酶活性生物有机肥+化肥和高碳基肥+化肥处理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与纯化肥处理相比,3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烤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升高,烟碱含量降低,常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除新植二烯外的香气物质总量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较纯化肥处理增加;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较纯化肥处理烟叶的均价和产值均显著提高。豫中烟叶生产中以高碳基肥与化肥按1∶1配施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稻生产中氮肥施用偏高的现状以及“双碳”背景对农业的要求,为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提供理论参考。通过设计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10%、20%、30%化肥以及常规施肥等处理,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肥力、植株养分吸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有利于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等土壤养分指标及土壤重要特性pH值向好的方向发展,随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增加,土壤pH值升高,有机质、有效氮含量增加,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与有机肥替代比例正相关;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替代20%N和30%N处理土壤各项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水稻体内氮、磷、钾含量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仍能维持较高的浓度水平;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和养分积累量有明显提升,替代比例为20%时,水稻产量及氮、钾积累量最高。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为20%时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以"红地球"葡萄为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葡萄园土壤肥力、葡萄产量与品质对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响应,探索最佳配比比例,为鲜食葡萄的合理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共设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100%化肥(CK)、20%生物有机肥+80%化肥(T1)、40%生物有机肥+60%化肥(T2)、60%生物有机肥+40%化肥(T3)、80%生物有机肥+20%化肥(T4)、100%生物有机肥(T5)。结果表明,1)与CK比,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与有效磷含量,而速效钾与全盐含量却有所降低; 2)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普遍提高了鲜食葡萄平均果粒质量、单穗质量及产量,但完全有机肥处理平均果粒质量与单穗质量低于CK; 3)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处理Vc含量提高4.51%~22.47%,可溶性固形物增加12.86%~26.14%,总酸度显著降低达46.15%~72.73%;糖酸比提升2.34%~65.12%; 4)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使经济效益较CK提升5.23%~22.76%,但完全配施有机肥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综合以上结果,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肥力、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改善,60%生物有机肥+40%化肥(T3)为最佳配比比例。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核桃的光合作用的响应机制,以‘新温185号’核桃为试验品种,比较其在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单施有机肥(M)、单施化肥(NPK)、农民经验施肥(CK)4种施肥处理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NPKM处理下核桃叶片的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M处理、NPK处理、CK处理提高了3.64%、5.13%、13.39%;与CK处理相比,NPKM处理、M处理、NPK处理均能提高核桃叶片的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II反应中心潜在活性(Fv/F0),肥效响应为:NPKM处理M处理NPK处理CK处理;各处理下核桃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升-降-升-降"的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气孔导度值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相似,光合施肥效应表现为:NPKM处理M处理NPK处理CK处理.  相似文献   

17.
有机肥和化肥混合使用,相得益彰,但配伍不合理,则会两败俱伤,造成损伤. 一、有机肥和化肥混施的好处 1、取长补短,培肥地力.化肥的养分单一,含量高,肥效快,但持续时间短;有机肥养分齐全,肥效持久,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水稻施用不同质量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用量比例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处理1(纯施化肥)相比,处理2、处理3分别增产8.8%和6.4%,并且效果显著,说明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量在16.6%~33.3%能够确保产量达到预期目标,不同比例的有机肥对水稻的穗实粒数影响较为明显。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措施,值得大力推广;处理4~7的四个处理均出现减产,减产幅度-1.4%~-8.2%,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量一旦达到或超过50%,就会有较大减产风险。有机肥替代化肥用量在30%以内比较合适,特殊田块极限替代量不能超过50%。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有机肥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研究较少的现状,研究典型有机肥在紫色土中的淋溶流失特征。【方法】本文以牛粪、沼液、油枯、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供试有机肥,以化肥(磷酸氢二铵)为对照,对比研究有机肥/化肥中氮素在紫色土中淋溶流失。【结果】(1)牛粪、沼液、油枯、有机无机复混肥等有机肥在紫色土中也会造成氮素淋溶流失,且在一定条件下沼液、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氮素淋溶流失率超过化肥30%以上,与化肥相比差异显著(P 0. 05);(2)供试肥料在紫色土中氮淋溶流失率与与降雨强度、施肥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施肥量对氮素淋溶流失的影响大于降雨强度;(3)在模拟淋溶条件下,可溶态氮(TDN)是化肥/有机肥淋溶流失的主要形式,可溶态氮(TDN)流失量占总氮含量的65. 17%~99. 07%,这可能与化肥/有机肥中氮的存在形态有关。【结论】有机肥在紫色土中会造成氮素淋溶流失,在农用过程中要注意合理、适量施用。  相似文献   

20.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措施,为探索单位面积有机肥适宜用量及替减化肥幅度,在玉米上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一定范围内随着有机肥用量增加玉米单产不断增加,有机肥亩用量为324 kg时,玉米亩产最高,为584 kg;在亩增施100 kg有机肥的基础上减少20%化肥用量(35%配方肥15 kg)未造成玉米明显减产,说明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切实可行,本次试验减少的化肥氮磷钾总养分与有机肥提供的总养分相当,因此玉米不会减产。随着有机肥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钾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说明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必须长期坚持增施有机肥才能使耕地肥力逐年稳步提高、理化性状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