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蛋白质含量对花生粕组织化产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挤压原料中花生蛋白质含量对高水分组织化蛋白产品质量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感官评价法对挤压产品的感官质量进行分析描述,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挤压产品的微观结构,以物性分析仪测定产品的流变学特性。【结果】花生蛋白质含量在34.69%~63.48%范围内,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升高,组织化花生蛋白产品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口感明显改善,产品硬度和咀嚼度显著增加;扫描电镜下的组织结构变得更为致密,气孔变小且分布更均匀。【结论】(1)在设定挤压条件下,原料中花生蛋白质含量低于40%时,不能形成具有良好纤维状组织结构的高水分组织化产品。要获得具有良好纤维状组织结构的挤压产品,原料中低变性花生蛋白的含量应在50%~60%。(2)物性测定仪对HM-TPP产品流变学特性的分析结果与产品的感官质量的变化相关性较好。花生蛋白质含量在34.69%~63.48%范围内,产品的硬度、咀嚼度、横切力、纵切力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分析HM-TPP产品的微观结构变化,具有清晰、直观和真实的特点,可以为分析挤压产品流变学特性与感官质量变化间的内在联系提供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醇法制备花生浓缩蛋白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来优化乙醇洗涤法制备花生浓缩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优化得到的醇法制备花生浓缩蛋白的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3%,温度60℃,时间75 min,液固比(V/M)7 ml/g,粉碎度70目。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为66.24%,蛋白质回收率93.32%。[结论]在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下,花生浓缩蛋白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回收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花生是较常见的重要食物过敏原之一。本研究采用石油醚对花生进行脱脂处理,利用硫酸铵盐析、透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50)分离纯化花生蛋白,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确定花生主要蛋白分子量为15、20、35和60 ku左右,Western–Blotting免疫印迹试验确定花生过敏原性蛋白分子量为63.5 ku;通过质谱测序得到31条有效蛋白肽段,其中5条肽段的谱图数较高,占总谱图数的49.6%,分别是KLEYDPRCVYDTGAT、AFNAEFNEIRRVLLEE、DNVIDQIEKQAK、PYSPSQDPDRRDPY和QDPYSPSQDPDR,并以此推断这些肽段为花生致敏蛋白Ara h 1和Ara h 2的主要肽段过敏序列,成功运用蛋白肽段推断与之对应的蛋白质种类,为进一步明确花生过敏原的致敏机理奠定基础。但花生过敏蛋白构象结构复杂,需要通过其他手段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超高压处理花生分离蛋白而导致的性质变化进行初步的机理研究。[方法]以花生分离蛋白为原料,运用SDS-PAGE、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等手段初步探究了超高压对花生分离蛋白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通过SDS-PAGE发现,一些蛋白质分子中的亚基发生了解离;通过红外光谱检测表明,蛋白质的降解加剧,整个溶液中蛋白质分子的离子化程度加强,分子上的电荷分布增加;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检测表明,在较低的压力(≤400 MPa)下,花生蛋白发生降解,成为一些亚基单位,然后亚基单位逐步伸展,使得球状蛋白内部的极性基团和疏水基团暴露出来;通过扫描电镜检测表明,花生蛋白颗粒在压力的作用下变得更加细小。[结论]以上结构的变化,可能是超高压下花生蛋白性质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花生种子蛋白质组成类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花生抗旱适应性机理,筛选抗旱和水分高效利用基因型品种,在人工控水条件下,对中度土壤水分胁迫下不同花生品种种子蛋白质组成、类型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种子蛋白质中,清蛋白占绝对优势,占花生蛋白质总量的92%以上,最高达95%;球蛋白含量较低,仅占花生蛋白质总量的4%,谷蛋白含量最低,仅为3.43%,醇溶蛋白痕量;在4种组分中,品种之间球蛋白含量差异最大。干旱胁迫使花生籽仁中蛋白质组分平均含量略有提高,水溶性蛋白(清蛋白)含量的提高起决定作用。SDS-PAGE图谱显示花生种子蛋白质组分是由自身遗传特性决定的。土壤水分状况不影响同一品种(系)蛋白质组分的电泳图谱,但对条带深浅有影响,土壤水分胁迫处理下,清蛋白和球蛋白图谱条带颜色较深,说明其响应蛋白质组分含量增加,处理间清蛋白条带和29号品种球蛋白增加较为明显,对干旱反应强烈。  相似文献   

6.
用碱从冷榨花生饼中初步提取花生蛋白是水酶法提取蛋白质的基础。对碱提取过程中影响蛋白质提出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出较佳提取条件为:pH 9,温度60℃,以1∶8的料液比(W/V)浸提1h,得到产品的蛋白含量为89.94%,得率为48.3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花生蛋白酶解条件、酶解产物的功能特性。[方法]采用酶解法,从花生饼粕粉中提取花生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花生饼粕粉中蛋白质的提取情况,并对其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最佳的蛋白质提取率的条件为花生饼粕粉在55℃水热处理6 h,固液比为1∶20,溶液pH为12,加酶量为0.5%,在此条件下花生蛋白的提取率为74.62%。[结论]酶解花生蛋白具有较高的提取率。酶解产物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起泡性及保水性。  相似文献   

8.
污染花生籽实中镉的分布特征及其对膳食健康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对污染花生(Arachis hypogaeaL.)籽实中镉(Cd)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初步探讨了它们对膳食健康的风险性。结果表明,在土壤Cd含量不超标的情况下,供试花生籽实的重金属Cd含量在0.21~0.748 mg.kg-1间,测定值全部超标,且达食品Cd限量标准的1~4倍;花生籽实种皮的重量只占籽实的2.15%~2.94%,但由于其中Cd浓度高达1.101~1.952 mg.kg-1,建议可以去皮食用花生籽实,以降低其对人体膳食健康的影响。花生籽实各营养成分中Cd占总Cd的比例顺序为蛋白质>残渣>脂肪;花生脂肪中Cd含量随花生籽实中全Cd含量的增加变化不显著,而蛋白质中Cd含量随籽实全Cd含量的增加而显著线性增加。供试花生籽实进入人体后的Cd总摄入量TD I(total dailyintake)占最大允许摄入量的比值,即%AD I值为114.1~221.3,其中脂肪的贡献率为0.027%,蛋白质的贡献率为99.973%。因而,将该Cd污染花生籽实作为人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来源是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的。  相似文献   

9.
花生品种品质分析及品质育种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83~2004年河南省审定花生品种的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5个审定花生品种平均脂肪含量为52.42%;平均蛋白质含量为26.39%;平均油酸亚油酸比值为1.14。综合分析表明,这些品质指标普遍偏低,是河南省花生育种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花生品质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污染花生(Arachis hypogaeaL.)籽实中镉(Cd)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初步探讨了它们对膳食健康的风险性。结果表明,在土壤Cd含量不超标的情况下,供试花生籽实的重金属Cd含量在0.21~0.748 mg.kg-1间,测定值全部超标,且达食品Cd限量标准的1~4倍;花生籽实种皮的重量只占籽实的2.15%~2.94%,但由于其中Cd浓度高达1.101~1.952 mg.kg-1,建议可以去皮食用花生籽实,以降低其对人体膳食健康的影响。花生籽实各营养成分中Cd占总Cd的比例顺序为蛋白质>残渣>脂肪;花生脂肪中Cd含量随花生籽实中全Cd含量的增加变化不显著,而蛋白质中Cd含量随籽实全Cd含量的增加而显著线性增加。供试花生籽实进入人体后的Cd总摄入量TD I(total dailyintake)占最大允许摄入量的比值,即%AD I值为114.1~221.3,其中脂肪的贡献率为0.027%,蛋白质的贡献率为99.973%。因而,将该Cd污染花生籽实作为人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来源是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的。  相似文献   

11.
花生粕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花生粕的营养组成及各成分含量。[方法]采用现时的国家标准方法测定花生粕的水分、粗蛋白、黄酮、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花生粕中水分含量为10.69%,粗蛋白质含量为45.42%,黄酮含量为1.12%,粗脂肪含量为1.04%;总氨基酸含量为39.65%,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85%。[结论]花生粕是一类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南省鲜食花生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采用田间种植、室内测定等方法对100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0份花生种质单株生产力为6.2~46.2 g,变异系数为49.4%;主茎高28.6~100.8 cm,变异系数22.3%;侧枝长37.9~106.7 cm,变异系数21.4%;总分枝数2.8~17.7个,变异系数37.9%;结果枝数2~11.3条,变异系数31.4%;主茎叶数11~36.3片,变异系数18.6%;单株结果数3.7~35.3个,变异系数36.6%;蛋白质含量23.18%~36.87%,变异系数6.91%。根据这8个性状的综合分析,筛选出较好的花生种质20份,分别为琼红1号、中花9号、紫花1号、恭城红、乐东红2号、红粒2号、余花3号、陵水红皮、GPWCZH、泉花59号、黑花生101、开封白花生、泉花127号、济花1206、桂花166、湛红3号、泉花25号、泉花60号、泉花125号、远杂5号,可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碱提酸沉法从花生粕中提取花生分离蛋白,用蛋白质提取率作为衡量提取工艺的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pH值、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确定碱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g∶10 mL、pH值10.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花生粕蛋白质最高提取率可达75.88%。在试验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pH值>提取时间>料液比。  相似文献   

14.
胰蛋白酶处理对花生蛋白起泡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杨伟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352-14353
[目的]研究胰蛋白酶处理对花生蛋白起泡性的影响,为花生蛋白功能特性的改进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通过控制胰酶对花生蛋白的水解条件,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所得水解蛋白的起泡性。[结果] 通过对胰酶作用的pH值、温度和加酶量条件的控制,发现经过水解后,花生蛋白的起泡性均有所提高,并确定了最佳的水解条件为:pH值7.5,酶解温度45 ℃,加酶量为0.1%,此条件下所得水解花生蛋白比未水解的花生蛋白的起泡性提高了79.9%。[结论]胰酶对花生蛋白的起泡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通过处理可有效地提高花生蛋白的功能特性,有利于花生蛋白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宁  刘红芝  刘丽  王强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4):5237-5247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花生榨油之后的副产物,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花生短肽制备工艺,研发功能性花生短肽产品。【方法】通过比较酶种类、底物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水解度与短肽得率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分步酶解制备花生短肽的最佳工艺。【结果】中性蛋白酶分步酶解花生分离蛋白制备短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Neutrase水解花生分离蛋白2.04 h后加入Protamex继续酶解1.96 h,Neutrase添加量为5 200 U•g-1底物,Protamex添加量为422.32 U•g-1 底物,水解温度44.83℃,底物浓度8%,在此条件下,短肽得率为83.93%,水解度为38.25%,花生短肽纯度为93.85%±0.44%。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分子量小于1 000 D的水解产物占98.88%。【结论】采用Neutrase与Protamex分步酶解花生分离蛋白制备花生短肽,与现有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花生短肽方法相比,避免了后续脱盐步骤,简化了工艺,且具有制备条件温和,DH和TCA-NSI高,纯度高,分子量集中分布于1 000 D以下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花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花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遗传规律,指导以品质性状为目标的育种改良实践,应用研究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P(1),P(2)和RILs(重组自交系)世代联合分析方法,以郑9001×郑8903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开展了花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中花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存在广泛变异,表现超亲遗传现象,其频数分布呈正态分布特征,符合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特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遗传均符合C-0模型即多基因加性遗传模型,受多基因加性遗传和环境作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7.67%和45.81%,环境引起的变异分别是12.33%和54.19%.在进行花生蛋白质、脂肪性状的育种时应注重多基因的累积.  相似文献   

17.
我国花生蛋白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我国花生蛋白质的研究状况,分析了花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我国花生品种蛋白质的多样性、环境因素和种子老化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并对花生高蛋白质育种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花生是全球的五大油料作物之一,是我国食用油脂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花生含有丰富的功能成分和很高的营养价值,应重视对我国花生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大力开发花生营养保健食品,满足国人健康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花生秧利用现状及提高其饲料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秧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和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河南省是全国最大的花生种植省份,每年产生大量的花生秧。目前,河南省花生秧综合利用技术落后,利用效率低,综述了河南省花生秧的利用现状以及有效提高花生秧饲料资源利用率的措施,以期为花生秧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海花1号"花生核型,积累花生种质资源的细胞学资料。[方法]以"海花1号"为试材,当根尖长到1~2 cm时,进行预处理后固定,酶解抽取细胞悬液制作载玻片,选取分散良好、显示清晰的染色体组核型,拍照后用Adobe Photoshop7.0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海花1号"染色体数目为2n=40,有1对随体染色体且随体在第15对染色体上。"海花1号"花生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40=36m+2m(SAT)+2Sm。"海花1号"花生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0=40L。相对长度变异范围为2.22~3.57,差值为1.35。全组染色体总长为96.16μm,"海花1号"花生的As.K%=60.44%。[结论]"海花1号"花生为二倍体植物(2n=40),染色体都是长染色体,有一定程度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