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葡萄套袋可以明显提高葡萄外观品质,减少农药污染,防病防虫,减少日烧,控制上色,防止鸟害,因而可极大提高果品质量。葡萄套袋栽培已成为当前生产优质绿色高档果品的一项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环剥在葡萄上的效应效果,我们于2003~2005年分别在露地和设施栽培葡萄上进行了环剥试验。结果表明,幼果膨大期后环剥对提高果粒含糖量、降低含酸量、提早上色成熟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促进枝条老熟,提高第2年发芽率,成枝率花序发育有良好作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分别在定陶县冉镇张庄村葡萄园、王路口村葡萄园进行。露地环剥试验品种有京亚、巨峰、红提、黑旋风、黑提等,设施栽培环剥试验品种有京秀8、7—1。每个品种选生长健壮的植株10株,每株选3个结果枝,在果粒膨大期至开始上色前,用刀间距为3mm的环剥器在果穗…  相似文献   

3.
庞宇 《国际木业》2006,36(2):38-38
美国:Whilewood家具公司的Somer's Pointe系列组合家具,将于2006年3月开始装船销往各地,这次的新品系列包括Adirondack系列手扶椅、露天摇椅、桌椅组合,以及其他特色家具、遮阳伞、长椅等。新系列包括40多件家具产品,采用UV固化上漆着色,油浸自然上色或聚亚安酯上漆工艺对其上色。  相似文献   

4.
李金金 《绿色科技》2013,(12):260-261
阐述了天然色素的种类及在烘焙食品中添加天然色素的意义,根据天然色素的各种理化特点,研究了不同烘焙食品的上色方式与配比。  相似文献   

5.
李极早熟品种———大石早生大石早生是日本福岛县伊达郡大石俊雄从台湾李的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极早熟李品种。易成花,丰产性良好。泰安4月初开花,6月初上色成熟,果实发育期60天左右。果实卵园形,不疏果枝组平均单果重416g,疏果枝的单果平均重531g。果...  相似文献   

6.
套用带孔塑料袋可改善苹果品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潘增光等选用6年生新红星苹果为试材,用普通报纸袋、内外涂黑的黑报纸袋、带孔的塑料袋进行套袋处理。试验时在同一株上选大小、方位及着生部基本一致的果实。套袋后于8月10日去袋上色,采收前测定果实品质,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果实着色好,不仅外观好看,而且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下列措施不妨一试。 1.增施有机肥料和磷钾肥、圈肥、堆肥、土肥、人粪尿以及棉籽饼等有机肥料。这些有机肥料中的养分比较全面,秋施基肥时,增施有机肥料,不仅可以使果实生长发育良好,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改善果实品质,利于果实上色。磷肥、钾肥可利于糖分的积累和蛋白质的形成,增加果实红色上色度。在有机肥、氮肥施用比较充分的果园里,配合施用磷肥、钾肥,  相似文献   

8.
根据湖南省杏的自然分布条件,采用适地适生、资源优势、市场需求以及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等原则对湖南省杏栽培进行了合理区划,提出了湖南杏栽培的最佳栽培区,适应栽培区,和一般栽培区,为我省杏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我国香基生产发展很快,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后,更是突飞猛进,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香菇生产的第一大国,产量居世界首位。从香菇栽培技术上看,在砍花栽培生产模式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木段栽培,菌丝体压块栽培,培养料仿木段栽培、半熟和砖栽培和培养料陆地栽培等5种主要的栽培模式。在这些栽培模式中,栽培技术不断进步,操作方法愈来愈简便实用,成本不断降低,有力地推进了香菇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柿树适应强、能抗旱、耐瘠薄,而且生长较快,结果较早,寿命长,产量高,因此,是广大群众喜爱栽培的经济林树种。我县栽培柿树历史悠久,群众家房前屋后栽培多,零星分布极广。如三溪镇田旺冲有株栽培两百年以上的镜面柿树,高7m,胸径70cm以上,年产量400kg左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县成片栽培柿树较多,经粗略统计,全县栽培有2000余亩。庙首镇碧云村成片栽植400多亩,年产量2.5万kg。  相似文献   

11.
高山红景天区域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山红景天生长在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变化大的高山冻原带,在低海拔栽培,烂根现象严重,选择在气候较冷凉的大、小兴安岭进行区域栽培试验,随着栽培区域北移能逐渐降低栽培的海拔高度,在我国最北部的塔河地区平地(非山区)栽培也能生长良好,为扩大高山红景天栽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笋用竹保护地栽培就是采用增加地温和湿度,增施土壤肥料,科学采笋等措施,形成竹子适生环境,提高产笋量的一种栽培方法。通过保护地栽培,可促使早发笋、多产笋、延长出笋期,提高产量,增加效益。通过试验对比,保护其地栽培比常规栽培增效4~6倍。其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选用6个与大扁杏栽培有关的气象因子,应用聚类分析方法,通过6个气象因子的不同组合,选出4个与大扁杏栽培区划有密切关系的因子,并依此对内蒙古地区大扁杏栽培进行区划,为该地栽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灵芝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药用价值丰富,目前是种植较多的药用菌之一。综述了灵芝短段木栽培过程中的栽培场地和设施要求,品种、栽培模式、栽培季节的选择,生产工艺流程,原木准备,料包制备,发菌管理,出芝管理等研究成果,并对生产栽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优化,形成了一套短段木灵芝孢子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草菇栽培产量不稳、单产低、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进行了以稻草为床垫,棉子皮为培养料的床式栽培草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法栽培比传统栽培菌丝生长快,生长势好,出菇早,产量高,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6.
香菇半熟料开放式栽培,由于栽培方法有所不同,所以产量、质量均有较大差异。为进一步了解哪种栽培方法成本低、效益高,对不同栽培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采用半熟料地栽、块栽、大袋栽培等几种栽培方法对比试验,从所得试验数据看出,香菇半熟料地栽为最佳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7.
张华 《山西林业》2023,(2):46-47
山楂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范围广泛。山西省有不少面积山楂都在丘陵或山地种植,介绍了山地山楂栽培的基本情况,对山地山楂综合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安徽长江两岸广大地区,引种栽培了大量速生杨树,但在栽培过程中,有些生产单位由于技术、管理的不当,造成栽培存活率低,甚至形成小老树。杨树的速生丰产要依靠科学技术,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总结生产中的经验,将良种和良法整合、配套,形成适宜于本地区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杉木栽培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与特点进行研究。杉木纯林栽培制始创于唐代,并在南方山区推广应用杉农套种制,在宋代初步形成,明清时期最为盛行,此后至1949年前转入衰退期。1949年后形成了以纯林栽培制为主的杉木栽培制度,杉木混交栽培制初步产生,传统的杉农套种制也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抽枝宝对香椿萌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椿是重要的叶用经济树种,其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既可腌食,也可炒食,是人们非常喜爱的菜肴。近年来,香椿的栽培面积不断增加,栽培方式也在不断发展,从露地栽培、拱棚栽培,发展到加温温室栽培,其经济效益也越来越显著。但是,产叶量不高,是目前限制香椿效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