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作为全国第二大糖料基地,其甘蔗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食糖供给安全,因此,做好对云南甘蔗产业的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非常必要。基于此,文中笔者就当前云南甘蔗产科发展现状入手,对加强云南甘蔗产业的经济发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云南农业》2022,(12):47-48
<正>1 技术概述1.1 技术基本情况云南作为全国甘蔗种植第二大省,常年种植面积超过30万hm2(450万亩),随着蔗糖产业发展,甘蔗需求量逐年增加,传统的甘蔗种植技术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云南甘蔗生产主要分布在西南丘陵山地区,甘蔗机械化种植受限于高原蔗区坡度大、地块小、气候复杂等诸多不利因素,甘蔗种植机械化还未全面普及,大部分仍要依靠人工完成,使得糖料蔗生产用工量大、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蔗糖产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云南的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50万亩,甘蔗和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食糖产量、企业效益、蔗农收入、财政税收大幅增长,年均产糖200万吨,蔗糖产业工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制糖工业实现利税30亿元,已发展成为全省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然而,甘蔗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潜力还很大。目前,云南甘蔗平均亩产为4.5吨,在近80%的旱地蔗区亩产仅为3.5吨,甘蔗糖分14.8%,甘蔗单产和糖分还有很大潜力。"十二五"期间,我省甘蔗  相似文献   

4.
<正>"云蔗08—1609"最高蔗糖分达19.2%,目前已在全国蔗区推广。在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育出最高蔗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推广。省农科院甘蔗所甘蔗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甘蔗育种一直领先全国。依托该所建设的国家甘蔗种质  相似文献   

5.
<正>在云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培育出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  相似文献   

6.
云南是全国主要的蔗糖基地,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是云南甘蔗主产区,自然生产条件十分有利于甘蔗产业的发展。笔者作为耿马县甘蔗技术推广站的一名农艺师,在不断的工作探索和积累中,总结到围绕延长甘蔗产业链、做强做大甘蔗产业,实行"甘蔗—蔗稍青贮氨化—养牛—沼气池—沼渣(液)还蔗"模式的农业循环经济产生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效益,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甘蔗产业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甘蔗生产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2000/2001至2015/2016榨季中国甘蔗生产数据,分析了我国甘蔗生产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6年来,我国甘蔗生产处于快速发展态势,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明显提高;敏感性分析表明,甘蔗种植面积是造成中国甘蔗总产量出现较大波动的主要因素;比较优势分析表明,广西具有绝对的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适合大力发展甘蔗产业,但单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云南、广东和海南也具有明显的甘蔗生产比较优势,应加强甘蔗产业发展;福建甘蔗面积不断缩小,比较优势处于劣势,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甘蔗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在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育出最高蔗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推广。省农科院甘蔗所甘蔗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甘蔗育种一  相似文献   

9.
甘蔗糖业是广西支柱产业之一。文章概括总结了广西甘蔗产业和技术创新发展的历程、主要成果和经验,阐明了甘蔗种质创新和优良新品种选育应用、旱地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为广西甘蔗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并指出了当前广西甘蔗产业及甘蔗育种和栽培技术研发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引进国内外甘蔗品种和种质资源,以及野生甘蔗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与利用,创制创新性种质用于杂交育种,同时加强杂交技术和选种技术研究,提高甘蔗育种效率;加强农机农艺配合研究,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利用甘蔗的生物固氮特性,减少氮肥施用量;加快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技术的应用来提高种苗质量;选用宿根性强的甘蔗品种及加强管理,延长甘蔗宿根年限,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正>甘蔗产业是龙陵县勐糯镇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全镇共有甘蔗产业面积33483亩,2013-2014榨季甘蔗入榨量为13万吨。近年来由于连续干旱致使甘蔗单产过低、劳动老龄化致使甘蔗砍运成本高等原因,给全镇甘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全镇甘蔗产业出现了逐年下滑的状况。针对当前我镇甘蔗产业存在的问题,镇党  相似文献   

11.
<正>8月16—19日,由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云南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17年全国甘蔗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培训班"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来自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福建、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的科研院校、基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糖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148个单位的400名一线甘蔗科技、生产、管理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班。原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如凯教授、广西大学陈保善教授以及13名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站长等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应邀共作了26场主题报告。农业部种植业司经作处龙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云南省以支撑产业发展为目标,高质量的甘蔗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批成果已居国内领先水平,并走出云南,在全国产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在甘蔗所的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了我国珍贵的种质资源2400余份,是世界第三大甘蔗种质保育基地。"十一五"期间,通过省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建成了面向全国的甘蔗种质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了我国甘蔗核心种质资源336份;  相似文献   

13.
云南生物能源作物资源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生物能源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云南生物能源原料资源概况。云南生物能源原料主要有甘蔗、玉米、薯类、大豆、油菜、麻疯树、光皮树。根据云南资源与气候条件,提出云南发展生物酒精应重点考虑甘蔗、木薯、甘薯、马铃薯;发展生物柴油应优先考虑麻疯树和油菜籽炼油后废弃的油脂或过剩菜籽油。通过比较分析,为云南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甘蔗,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甘蔗产业的发展从小作坊到现在的产业化运作,甘蔗产业链不断得到延伸,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企业增效、财政增长。自发展蔗糖产业以来,甘蔗种植面积从8000亩到现在的42万亩,植蔗农民甘蔗产业人均纯收入达1300元。最近几年,随着耿马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深化调整,甘蔗种植面积呈现缩小趋势,怎样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出高产量和高品质的甘蔗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难  相似文献   

15.
实施"千亩万吨"工程推动农场甘蔗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菱农场地处广西西南部十万大山北麓.几年来,农场大力实施"沃土工程"、 "千亩万吨"工程,推动了生态甘蔗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场甘蔗种植面积2.85万亩,糖料蔗总产达25.63万吨,提前3年实现广西农垦下达农场的甘蔗生产"十一五"任务目标;平均亩产糖料蔗达8.99吨,创造了广西乃是全国万亩以上连片甘蔗单产新纪录,承包甘蔗职工年人均纯收入高达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在广西永鑫华糖集团投资文山蔗糖产业情况汇报会上,云南省甘蔗研究所所长张跃彬在会上指出,"十二五"期间,文山州已被列为省蔗糖优势产区和重点发展地区,根据发展趋势,到2015年,全州甘蔗种植面积将达100万亩,甘蔗产量达400万吨,将实现农业产值60亿元。广西永鑫华糖集团自2010年进入云南投资建设富宁永鑫公司以来,仅短短一年的时间就使该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生产的主产区,是国家三大甘蔗优势区域之一,具有大力发展甘蔗产业的基础和条件。本研究利用SWOT-AHP法,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4个方面,设置了甘蔗优势区域、国内食糖需求旺盛、生产成本提高、蔗糖体制落后等20个评价指标,对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应采取依靠自身优势和利用外部有利环境的SO发展战略,以实现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甘蔗产业跨境合作伙伴评价研究,对发现具备甘蔗生产和贸易潜力的合作伙伴,确定我国甘蔗产业未来合作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亚东南亚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模糊聚类等多元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贸易流通、种植现状、发展潜力、研发能力、经济发展等14个指标,确定中国甘蔗产业跨境优先合作国家。结果表明:2012—2019年,我国甘蔗产量下降,进口量增加了1.08倍;甘蔗进口存在结构性问题,高度依赖缅甸和老挝;南亚东南亚地区潜在耕地资源丰富,当前耕地面积仅占可耕地面积的3.5%,耕作适宜程度在70%以上的土地面积占84.5%,开发潜力巨大;按合作潜力将南亚东南亚18个国家分为4类,其中,印度在甘蔗生产、研发方面最具优势,为最优考虑的甘蔗产业跨境合作对象;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甘蔗出口国际竞争力较强,与中国甘蔗贸易互补性最好,也是中国开展甘蔗产业跨境合作优先考虑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近年云南甘蔗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面积的统计研究,阐述了当前云南甘蔗品种及栽培技术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云南蔗区品种的发展趋势,并针对云南蔗区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今后品种栽培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主要用于制糖、提炼乙醇和食用,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的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热带、亚热带气候区。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有关报道显示,中国2020—2021年度,榨季甘蔗产量预计86000千t,而甘蔗主要种植国家巴西、印度、泰国2020—2021年度的榨季甘蔗预计产量较上年度出现大幅增长,从中也暴露出中国甘蔗种植的3大问题,经营粗放、生产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落后,这也是导致中国甘蔗产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从中国甘蔗种植现状来看,加强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管理是提升甘蔗产量与品质的根本方法,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应用。因此,本文对甘蔗的高产培育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