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挑选亲鱼.要求体质健壮、体形标准、体色鲜亮、无病无伤,雄鱼体重0.5千克以上,雌鱼0.75千克以上,雌雄比例为1∶2或2∶3. 二、强化培育.把亲鱼放入专池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池以1000~2000平方米的土池为好,水深1.5米.不断投喂活鱼虾,经常冲水,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丰富.经40~60天培育,就可配对催产.  相似文献   

2.
一、亲鱼 1,来源与选择 可从江河、水库、湖泊中捕捞,也可在人工养殖的商品鱼中挑选。要求个体大,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2,成熟年龄与体重 年龄2-3龄,黄颡鱼体重150克以上,江黄颡鱼200克以上,雌、雄鱼比例可1:2搭配。  相似文献   

3.
一、亲鱼 1,来源与选择 可从江河、水库、湖泊中捕捞,也可在人工养殖的商品鱼中挑选。要求个体大,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2,成熟年龄与体重 年龄2-3龄,黄颡鱼体重150克以上,江黄颡鱼200克以上,雌、雄鱼比例可1:2搭配。  相似文献   

4.
沈慧 《新农村》2013,(8):31-31
鳜鱼又称桂花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名贵的淡水食用鱼。1.人工繁殖(1)亲鱼选择和培育亲鱼应选择体质健壮、体形标准、体色鲜亮、无病无伤的个体。雄鱼体重0.5千克以上,雌鱼体重0.75千克以上,雌雄比例控制在1:2或2:3。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黄颡鱼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人工催产方法、激素使用、催产池设置、人工孵化环境与条件、孵化设施设置、孵化管理等方面对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进行研究总结,通过对黄颡鱼仔鱼暂养、鱼苗下塘、日常饲养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对黄颡鱼鱼苗人工培育方法进行研究总结,为江淮地区黄颡鱼规模化繁育及养殖生产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宁 《新农村》2006,(11):17-17
1·生活习性黄颡鱼,俗称黄骨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养殖黄颡鱼,要求水质清淡,溶氧较高,适宜温度为0~38℃。黄颡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饲料。2·苗种培育每亩(1亩=667平方米)放苗量为10~12万尾,肥水下塘,培养生物饵料,也可泼洒豆浆、花生饼或黄等。养至3~4厘米规格后分塘培育,每亩3~4尾,养至6~8厘米规格后进入放养阶段。3·成鱼养殖(1)池塘主养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水深1·2~1·5米,每亩水面放养黄颡鱼苗种5000~10000尾,当年可养成尾重75~100克的商…  相似文献   

7.
兴农 《新农村》2014,(8):56-56
有关资料表明,杂交繁育的黄颡鱼,不但生长快、个体大,而且肉质、体色与黄颡鱼一样。为此,浙江省湖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湖州师院联合湖旺水产种业有限公司开展相关试验。2013年12月从湖北长江水域引进雄性黄颡鱼100尾进行培育,2014年5月8日,市水产科研人员选择成熟度好的雌雄亲鱼注射催产激素,第二天进行人工授精,孵化出首批杂交“儿女”10多万尾,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一般2龄鱼即性成熟,少数1冬龄即性成熟.雌鱼较雄鱼生长速度慢,个体较同龄雄性小,雌鱼怀卵量体重50克左右的个体约为2000~3000粒,60~70克的个体约3000~5000粒,100克左右的个体约7000粒左右,属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在4~7月间,水温20~30℃,亲鱼有挖巢产卵习性,产卵后雄鱼守巢护卵,卵略呈黄色、粘性沉性卵.吸水后卵径2毫米左右,在水温25℃左右经2~3天,孵化出苗.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繁育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亲鱼的选择与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鱼苗培育等方面介绍了黄颡鱼繁育技术,并介绍了池塘主养、池塘套养、网箱养殖等黄颡鱼养殖技术,以供黄颡鱼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黄颡鱼的生活习性,并从亲鱼培育、催产、孵化、鱼苗种集约化培育等方面总结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日渐增大,因此养殖黄颡鱼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从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鱼苗培育等方面介绍了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是规模化养殖商品黄颡鱼的瓶颈,只有解决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才有可能使黄颡鱼商品化养殖取得突破,为探讨规模化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在2001年进行了苗种规模化培育试验,获得了一些基础数据,现报道如下。1方法与技术1.1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是指孵化出膜后经过培育至规格5cm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仔鱼暂养和鱼苗培育二阶段,培育期约25d左右。1.1.1仔鱼暂养黄颡鱼刚孵化出膜的仔鱼,卵黄囊较大,不能自由游动,集群侧卧池底,需要在溶氧充足、水质清新的条件下进行暂养。仔鱼暂养设施:流水水泥池,通常利用流水孵化池作为仔鱼暂养池…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适应性强,肉质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黄颡鱼养殖在辽阳市得到较好地推广,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之一。养殖效益比较可观,但苗种培育普遍存在成活率低,容易发病的情况,阻碍了黄颡鱼渔业的发展,为探索黄颡鱼苗种培育期的问题,推动黄颡鱼养殖的发展,辽阳市水产技  相似文献   

14.
利用性成熟的黄颡鱼亲本,通过强化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鱼苗培育等措施,进行两年的黄颡鱼苗种繁育试验.2003年分5批次共催产亲鱼1070组,平无催产率78.4%、受精率81.7%、孵化率70.5%、孵仔鱼143.6万尾,培育成2.5cm左右的夏花101.4万尾,平均成活率70.6%.  相似文献   

15.
<正> 鳜鱼又名桂鱼、桂花鱼,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名贵水产品。目前,野鳜资源不断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而,大力推广鳜鱼人工繁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 亲鱼的选择及培育。翘嘴鳜是目前较理想的养殖品种。用于繁殖的亲鱼可用江河、湖泊等大水面捕捞的鳜鱼。应选择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个体。雌性个体应选0.75kg以上的2龄鱼,雄性个体应选择体重0.5kg以上1龄鱼或2龄鱼。鳜鱼雌雄个性有较明显的特征。尤以繁殖季节更为突出。雌鱼下颌短而突,超过上颌  相似文献   

16.
鳜鱼又名桂花鱼,是名贵水产品,目前野鳜资源不断减少,推广人工繁殖具有良好前景。1、亲鱼的选育用于繁殖的亲鱼,应选择无病无伤、体质健壮,在江河、湖泊等大水面捕捞的个体。雌性个体应选择750克以上的二龄鱼,雄性个体应选择体重500克以上的一龄鱼或二龄鱼。成熟的雄鱼稍挤腹部  相似文献   

17.
介绍江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包括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孵化及出苗等步骤,以期指导江黄颡鱼人工繁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引进黄颡鱼全雄1号卵黄苗30万尾,在芜湖天成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1口面积为4 m×667 m的塘口进行池塘苗种培育试验,结果共获黄颡鱼鱼种1 563 kg,折合产量5 858.32 kg/hm2,规格28~30尾/kg,产花白鲢鱼种420 kg,总产值49 410元,折合产值为185194.90元/hm2,总成本33 264元,折合成本124 677.66元/hm2,纯利润16 146元,折合利润60 517.24元/hm2。  相似文献   

19.
从2012年至2014年,每年利用两口池塘开展黄颡鱼夏花苗种培育技术试验,面积0.1~0.6 hm2,放养卵黄苗300~450万尾/hm2。试验结果表明:经25~30 d左右的培育,黄颡鱼成活率33%~52%,平均规格900~1 300尾/kg,饵料系数0.50~0.80,培育池面积小,黄颡鱼放养密度低,则成活率较高,出塘的规格较大,饵料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20.
<正>黄颡鱼为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江河、湖泊、池塘中。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一定的滋补和药用价值。由于环境污染和酷捕,造成野生资源枯竭,而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其它水产品价格普遍下跌的情况下,唯黄颡鱼价格稳中有升。我站于2000-2001年度,在肥西县丙子水产养殖场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池塘主养技术的推广应用。2001年 6月 26 日至 12月 20 日选择面积为5亩的池塘,经过6个月精心饲养,获商品鱼 1288千克,亩产257.6千克,其中黄颡鱼1032千克,亩产 206.4千克,规格为100-150克,成活率86%,饵料系数20,亩均获纯利1191.4 元。现将有关池塘主养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养殖方式 采用池塘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