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仔猪红痢是已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所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传染病。但猪场发生此病并不多见。而我市某猪场由于管理差.于去年春季一批3日龄仔猪突然拉血痢,并迅速死亡。经现场调查.解剖病死仔猪细菌学检查.确诊为仔猪红痢病。后经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仔猪梭菌性肠炎也叫仔猪红痢。为乙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所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传染性病。但猪场暴发此病并不多见。而我市某猪场由于管理差,于去年春季有一批初生3d内仔猪突然拉血痢,并迅速死亡。经现场调查,解剖病死仔猪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仔猪梭菌性肠炎。后经采取...  相似文献   

3.
仔猪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Clostridum Welehii C)所引起的肠毒血症。国内外均有许多报道,但对初生仔猪红痢的报导甚少。为了揭示本病的流行情况,笔者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农管局某猪场发生初生仔猪红痢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细菌分离及毒型鉴定,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牡丹江农管局某猪场饲养杂种经产母猪10头,在妊娠期间曾先后注射猪丹毒、猪肺疫和猪瘟弱毒疫苗。于1989年2月  相似文献   

4.
新生仔猪红痢又名梭菌性肠炎,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这是一种古老传染病,最近几年各大猪场时有发生,造成哺乳仔猪的发病及死亡,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C型魏氏梭菌通过母猪粪便污染母猪乳头及环境,初生哺乳仔猪通过吮乳后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5.
我场是一个拥有500头生产母猪的集约化猪场.从1995年五月开始,在初生仔猪中发生了以排血痢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经诊断为仔猪红痢(病原为魏氏梭菌).1发病情况此病首先只在极个别的仔猪中发生,后来蔓延到整个猪场,约50%的初生仔猪发生此病.此病主要发生于1~3日龄以内的仔猪.有的在产后数小时即发病,病程一般只有1~2天,死亡率高,多是整窝死亡,极少有康复的.1~2月合计死亡仔猪500多头.2临床及解剖症状有的仔猪一生下来即出现排血痢,不吃奶,体温在4OC左右.红色的粪便中含有多量气泡.病程稍长的可延长至1周左右,排…  相似文献   

6.
在实践中使用红痢菌苗预防仔猪红痢病已见成效。但仍有因预产期掌握不准,有的因母猪个体免疫机能的差异等影响,在有些猪场虽经菌苗预防注射,仍有本病发生,造成初生仔猪死亡。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7.
初生仔猪是否健康是规模养猪生产中的首要环节,如何提高初生仔猪成活率,减少初生仔猪死亡率、弱仔率是增加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为帮助规模猪场尽可能减少初生仔猪死亡率所造成的损失,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将初生仔猪死亡的原因和防治对策简介如下,供参考。1初生仔猪死亡原因分析1.  相似文献   

8.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2005年5月平度市某猪场保育仔猪发病,经初步诊断为魏氏梭菌感染。笔者从小肠病料的内容物中分离出魏氏梭菌,并进行了提纯和生化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9.
仔猪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出血性下痢,肠坏死,多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病程短,死亡率高。本人在工作中碰到二例仔猪红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仔猪梭菌性肠炎(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是初生仔猪(3日龄以内)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其特征是排出红色粪便,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和坏死;发病快,病程短,致死率高。常常造成初生仔猪整窝死亡,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11.
影响猪场生产指标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仔猪成活率,其与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密切相关,因此探究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与成活率之间的关系,对猪场淘汰仔猪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以四川阆中大北农桥楼猪场二元母猪所产500头仔猪为试验对象,记录、整理和分析仔猪初生重、21日龄断奶重、21日龄成活率及70日龄成活率。结果表明:仔猪初生重呈正态分布,体重过小、过大的数量较少;体重≤1.0kg的仔猪21日龄成活率较低,体重>1.3kg的仔猪21日龄成活率均在95%以上;21日龄断奶重较大仔猪的70日龄成活率较高,5.5~6.0kg的仔猪最为理想。因此,建议四川阆中大北农桥楼猪场适当淘汰初生重≤1.0kg的仔猪,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仔猪的细菌性腹泻中,无论是排血便的猪痢疾和仔猪红痢,还是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和白痢,以及排黄色稀糊状有恶臭味的仔猪副伤寒,大多可从腹泻粪便的颜色、气味上相区别。 从发病日龄上分析,仔猪红痢主要发生在1~3日龄的初生仔猪,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1周龄内的仔猪,仔猪白痢主要发生在10~30日龄仔猪,仔猪副伤寒多发生于2~4月龄的断奶后仔猪至小架子猪。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漳州市某猪场出生第2 d的仔猪排出有灰色组织碎片的红褐色液状稀粪,患病仔猪极度消瘦和虚弱,经检查诊断为仔猪红痢。通过肠毒痢克和鞣酸蛋白酵母粉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福州地区一些猪场在初生至保育后的仔猪中陆续发生仔猪猪瘟,表现明显的窝发性,死亡率高,持续时间长,危害严重。1 仔猪猪瘟疫情调查 经调查,发病场母猪均经猪瘟疫苗免疫过,剂量为2~4头份,少数场还实施超免;仔猪免疫程序不规范。以DotELISA检测发现,多数母猪抗猪瘟弱毒抗体水平偏低,仔猪抗体水平不足;母猪抗体水平偏低的猪场,主要见初生至20日龄乳猪发生猪瘟;母猪抗体水平正常的猪场,也有60~80日龄的肥育猪发生猪瘟。通过检测猪群抗猪瘟强毒抗体,发现大部分疫情场母猪呈阳性,少数无病场也出现…  相似文献   

15.
仔猪黄痢病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产毒型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躁、高致死性的肠道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初生仔猪,而以1~3日龄多见,1周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生。临床上以拉黄色稀便和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是猪场仔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治不当时,往往整窝死亡。猪场一次流行,若不采取适当措施,将久经不断,给仔猪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应引起猪场管理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猪的疫病不断增多,特别是新生仔猪腹泻病也日渐增多,发病严重的猪场甚至持续流行,引起新生仔猪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发病猪场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引起新生仔猪发病死亡的主要疫病有仔猪红痢、仔猪黄痢、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等。为了有效控制这些腹泻病,笔者根据文献报道和临床防治经验,将这些腹泻病及防治措施作如下报道,仅供业内人士参考。1新生仔猪的主要腹泻病1.1仔猪红痢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黄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痢在养猪场中时有发生,它是由某些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多发生于一周龄以内的仔猪,往往导致全窝发病、全窝死亡的现象。且猪场一旦发病,往往经生产母猪或污染环境感染初生仔猪而多年发病,很难根除,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治疗该病如单独使用抗生素,虽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8.
仔猪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出血性下痢,肠坏死,多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病程短,死亡率高.本人在工作中碰到二例仔猪红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研制抗仔猪红痢高免血清时,采取七个猪场中的118头母猪血清进行中和效价测定,其中六个猪场均发生过仔猪红痢,并使用过仔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利用这些资料试用作仔猪红痢流行病学分析,根据母猪血  相似文献   

20.
猪梭菌性肠炎(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该病的主要是以肠坏死、血性下痢为特征,病程短,致死率高,常常造成初生仔猪整窝死亡。猪场一旦发病,不但损失巨大,而且不易清除。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