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不同播期对干旱地区糜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干旱地区糜子最佳播期,2012年设置8个播种日期:4月23日、4月30日、5月7日、5月14日、5月21日、5月28日、6月4日、6月11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播期对糜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糜子生长发育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5月7日播种产量最高,过早或者过晚播种都会使产量下降,4月30日至5月14日为宁夏南部干旱区糜子最佳播种期,糜子留苗密度120万株·hm-2,这段时期气温持续稳定升高,糜子幼苗长势比较强壮,植株整齐,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期密度对神木县糜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播期密度对陕北神木县糜子产量的影响,为其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当地糜子主栽品种榆糜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播期密度对糜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在陕北神木县旱作农业区,糜子最适宜播期密度为B2M3即5月31日前后播种,密度5万株·667 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播期对糜子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籽实产量的影响,筛选灵台县糜子种植的最佳播种时间,为灵台县糜子种植产业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播期为5月5—15日时,2个糜子品种出苗率、长势、农艺性状及秋收籽实产量均最佳,因此5月5—15日为灵台县糜子播种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4.
播期对糜子农艺性状及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播期对糜子籽粒性状、农艺性状和籽粒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后续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以陕糜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月20日(B1)、5月10日(B2)、5月30日(B3)、6月20日(B4)4个播期,全生育期保持土壤充足供水。系统研究糜子成熟期农艺性状指标、籽粒性状及籽粒淀粉理化性质,分析不同播期下糜子株高、穗长、穗柄长、穗分枝数、千粒重、籽粒长/宽/圆度等农艺性状指标,研究淀粉晶体结构,粒径分布、直链淀粉含量以及淀粉的热焓特性及糊化特性的变化,总结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热焓特性及糊化特性与形态指标、粒径分布及粒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播期的推迟,糜子的株高、穗长、穗柄长极显著增加,主茎分蘖、分枝显著减少,穗二级分枝数和籽粒粒宽显著降低。籽粒淀粉粒径分布均呈双峰分布,且与其他播期相比,B1播期下粒径>28 μm颗粒的比例最高(25.5%),5—28 μm颗粒的比例最低(67.5%)。播期不影响糜子淀粉的晶体类型,但是影响了X-射线衍射图谱的衍射峰强度。B1播期的直链淀粉含量(1.3%)极显著高于其余播期处理(0.18%—0.53%)。不同播期的籽粒淀粉的热焓特性相关指标中,糊化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和终值温度(Tc)整体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热焓值(ΔH)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播期下的糜子淀粉糊化特性各项指标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中,B3的峰值黏度(Pv)、谷值黏度(Tv)、最终黏度(Fv)和破损值(BD)显著高于其余处理,而回生值(SB)及糊化温度(PT)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随着播期的推迟,糜子淀粉的峰值黏度和破损值呈现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B1淀粉的热糊稳定性最强,B3淀粉的冷糊稳定性最强,但热糊稳定性最差,B2淀粉的冷糊稳定性最差,B4的冷糊、热糊稳定性均处于中间水平。【结论】 适宜的播期可以提供充分满足糜子生长需要的光、温条件。早播使糜子籽粒千粒重显著增加,籽粒更加饱满,且籽粒淀粉的平均粒径增加,具有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更加适合加工热食,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播期不影响淀粉的晶体类型,但是影响淀粉的X-射线的衍射峰强度,也会影响糊化特性等指标。  相似文献   

5.
胡麻品种不同播期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胡麻品种不同播期产量及经济性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提早播种(27/4)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胡麻产量,特别对坝选三号和坝亚十二号表现尤其显著.提早播种(27/4)能有效地利用春墒,提高胡麻出苗率和成株数,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抗旱保苗技术.提早播种能显著提高胡麻千粒重和果粒数.  相似文献   

6.
播期对裸燕麦品种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生育期不同的3个裸燕麦品种坝莜六号(早熟品种)、坝莜一号(中熟品种)和坝莜三号(晚熟品种)为试材,设播种期5月21日、5月28日、6月4日(CK)、6月11日和6月18日5个处理,研究不同播期对裸燕麦品种生育时期、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时早播(5月21日)能有效利用春墒,对不同生育期裸燕麦品种均提高出苗率,是1项行之有效的抗旱保苗技术;并能提高裸燕麦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最终显著提高产量,特别是对中晚熟品种坝莜一号和坝莜三号效果显著。早中熟品种坝莜六号和坝莜一号的适宜播期为5月21~28日,其中坝莜六号适期晚播(5月28日)、坝莜一号适期早播(5月21日)对提高产量更为有利;晚熟品种坝莜三号的适宜播期为5月21日左右,播期推迟,产量下降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京科糯2000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延庆气候条件下9个不同播期对其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25日前播种产量差异不显著,6月4日及以后播种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随着播期推迟生育进程缩短,对糯玉米的果穗性状产生的影响为:果穗变短,穗粗变细,单果重、鲜千粒重、净穗率和出籽率降低,秃顶长度有增加趋势,而每行粒数有减少趋势。延庆地区4月25日为最佳播期,每667m2鲜果穗产量为1 053kg、鲜籽粒产量807.15kg。  相似文献   

8.
密度对糜子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栽培密度与糜子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氮、钾、磷肥正常施用情况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粒数、千粒重、茎粗及单产都表现出降低趋势,密度18万株/hm2的产量较密度26万株/hm2增产在5%左右,得出了糜子的最适宜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江西地区种植的高粱品种,以龙杂19号、晋杂22号、吉杂228号、冀酿2号为试验材料,在江西地区进行3个播期处理(4月16日、4月25日和5月5日),调查播期对高粱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能显著影响高粱生育进程,随着播期的推迟,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依次延后,但高粱全生育期缩短。播期对高粱株高影响不明显,对穗长影响随品种不同而不同;对穗粗和千粒重的影响则表现为随播期的延迟整体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早播高粱各品种单穗重最大,产量最高。在供试品种中冀酿2号早播获得最高产量为385.1 kg·(667 m2)-1,综合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不同熟期组大豆品种在河北沧州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以熟期组Ⅰ组(吉育97、吉育89、绥农28、绥农35)、Ⅱ组(吉育82、吉育92、辽豆21、辽豆32)、Ⅲ组(中黄35、冀豆21、邯豆7、沧豆5)的12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播期(6月16日、6月26日、7月4日、7月14日)对不同熟期组大豆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出现一定程度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百粒重无显著差异(P0.05);熟期组Ⅲ组大豆的产量降低,熟期组Ⅱ组和Ⅰ组大豆的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在4个播期中,以熟期组Ⅲ组大豆冀豆21、邯豆7在播期6月16日的产量最高,分别为4 410.4kg/hm~2和4 329.0kg/hm~2。  相似文献   

11.
播期和密度对张选1号黍子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置3个播期水平和5个密度水平,通过裂区试验研究播期和密度对黍子张选1号主要生育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张选1号的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主穗长、茎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主茎节数、主茎叶片数和茎粗呈逐渐降低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大,其株高、茎长逐渐增加;主穗长、茎粗则逐渐降低。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并且播期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大于密度。同一播期不同密度间或同一密度不同播期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播期最适密度不同,第1期的最适密度是60万/hm2,第2、3期最适密度均是90万/hm2。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成穗数、穗粒数影响大,而对粒质量影响较小。综合考虑张选1号在冀北适宜的播期应在6月15日左右,相对应的最适密度是90万/h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播期糜子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播期糜子抽穗后不同器官和顶三叶干物质积累及转运变化规律,确定陕北旱作地区糜子适宜播种期,以‘榆糜2号’为材料,自5月17日至7月15日每隔15d设置1个播期,共设置5个播期(B1、B2、B3、B4、B5)。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糜子叶片、叶鞘、茎秆干物质积累均成单峰变化,即在抽穗后14d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值,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总体呈上升趋势,积累量表现为B1B2B3B4B5。不同播期糜子植株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在抽穗后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加,不同营养器官对籽粒贡献率表现为叶片叶鞘茎秆,且旗叶倒二叶倒三叶,说明叶片是糜子籽粒灌浆的重要源器官。总体表现为播期B3物质转运率最高,成熟期收获较高的籽粒产量。综合分析表明,糜子生产上应选择适宜的播种期种植,最大程度的提高营养器官物质转运率,是糜子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谷子不同播期对干物质量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长农35号为试验材料,在山西长治设计3个不同的播种时期,研究谷子各器官干物质量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播期对谷子整株干物质量有较大影响;除了谷穗和茎外,其他器官对谷子各器官干物质量分配的影响均不大;在完熟期,5月16日播种处理的谷穗干重比例和产量均最大。[结论]长治地区谷子最佳种植时间为5月16日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延安地区谷子的最佳播种时间和播种密度。以延谷14号谷子为研究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播期为主处理,播种密度为副处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谷子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播期对谷子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大,密度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在试验设计范围内,S2D3(播期为5月17日,密度为45.0万株/亩)产量最高,因此推测延谷14号最佳播期为5月中旬,最佳留苗密度为4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不同谷子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谷子品种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施肥对不同品种谷子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条件下,参试谷子品种的穗长、穗粗、单穗重和穗粒重均增加,且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参试品种的株高和千粒重均提高,但部分品种与对照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正常施肥处理各品种的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太选12增产最多,达140.28%,龙爪酒谷增产最少,仅增产33.73%。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期对谷子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旱作条件下不同播期对谷子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探索黑龙江一、二积温带谷子种植最适播期。通过2013~2014两年播期试验,得到不同播期间在穗长、穗粗、穗重、千粒重及产量上发生较大的变化,不同播期间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龙谷31最适播期为5月17日,对低温敏感,吨谷1号需要适时早播,对低温不敏感。黑龙江一、二积温带最适播期在5月15日至5月20日之间。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糜子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279-1283
开展北方干旱胁迫对糜子生理及产量的研究,将为北方干旱地区杂粮生产提供参考。通过盆栽试验进行干旱条件下糜子的光合指标、抗逆生理指标、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变化研究,以探索干旱对糜子生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糜子在孕穗期光合速率(Pn)下降50.9%、气孔导度(Gs)降低60.9%,蒸腾速率(Tr)下降60.1%、水分利用率(WUE)升高22.5%。灌浆期,干旱对光合作用无显著影响,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水分利用率升高;糜子受干旱胁迫时,叶片MDA(丙二醛)含量上升21.6%,POD(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20.5%,可溶性糖含量升高87.4%;干旱使糜子的株高、穗长、茎粗、节数和穗质量分别下降23.1%,19.1%,21.1%,8.1%,50.8%,并使粒质量和地上部生物量降低55.8%和54.9%。糜子作为耐旱作物,对干旱有一定的适应与耐受能力,灌浆期净光合速率下降不显著,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升高11.1%,11.0%和49.1%,这可能有利用于其光合能力的提高,但膜脂过氧化的破坏仍然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对谷子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谷子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播期为主裂区,副裂区为品种。结果表明,早播或晚播都会使谷子产量降低,综合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得出试验所选几个品种的适宜播期为5月13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