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毒(PRV)g E基因的遗传变异特性,根据Gen Bank已发表的PRV g E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对PRV YZ株进行了g E全基因的扩增、克隆及测序,并与其他参考毒株g E基因进行比较序列分析。测序结果表明,YZ株g E全基因序列由1 862bp组成,与Gen Bank已发表的13株PRV g E参考株序列同源性介于97.9%~99.9%。进化树分析表明,YZ株与目前国内流行的毒株在同一进化分支内,与国外分离株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新疆沙湾县疑似绵羊肺炎支原体(MO)感染的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鉴定出MO13株,提取MO分离株的基因组,经PCR技术扩增MO分离株膜蛋白P80基因,将扩增序列与Gen Bank中已知的MO法国14811株膜蛋白P80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序列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7.11%,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8.28%。该基因存在60处碱基突变,其中24处是同义突变,36处为错义突变,表明MO不同地域分离株膜蛋白P80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3.
根据Gen Bank中已发表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SAG10基因序列,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1对引物,从E.tenella江苏株的第2代裂殖子中成功克隆出SAG10基因。将该基因与Gen Bank中国内外不同E.tenella分离株的SAG10基因进行比对,发现E.tenella江苏株与北京株的SAG10基因同源性最高,高达99%,其后依次为杨凌株、豪顿株。4种不同分离株SAG10基因的ORF之间有11个碱基不同,其中3个为无义突变,8个为有义突变。分析4种分离株SAG10基因推导蛋白质的亲水性、抗原指数、表面可及性发现,国内外不同E.tenella分离株SAG10蛋白的抗原性总体比较接近且很强,但国内不同分离株之间的抗原性更加接近,并优于国外的豪顿株,这可能是由于氨基酸突变引起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亲水性等发生变化而引起。将上述SAG10基因序列与复顶门原虫的其他相关SAGs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Eimeria属球虫SAGs基因之间相对比较保守,且与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N.hughesi、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的SAG基因之间同源性较低,与已有观点一致;但神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neurona)的2条SAG1基因序列却与E.tenella的SAG1基因序列表现出更高的同源性,这与其他研究结论不符。  相似文献   

4.
根据Gen Bank中收录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核糖体蛋白S3a基因序列,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1对引物,从纯化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第2代裂殖子中提取总RNA,然后应用RT-PCR技术扩增出约810 bp的产物,将其连入p MD18-T载体,经双酶切和PCR鉴定正确后,进一步进行DNA序列测定。将本研究测序结果与Gen Bank收录的柔嫩艾美耳球虫S3a基因进行比对,发现两序列间有6个碱基发生突变,其中3个为无义突变,其余为有义突变,同源性为97.9%;本研究扩增的S3a基因包含了一个全长79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6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约为29.9 KD,ORF碱基同源性为99.0%,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1%。将本研究克隆的核糖体蛋白S3a基因与Gen Bank中收录的人和哺乳动物、植物、真菌、禽鸟等共15种真核生物的核糖体蛋白S3a基因进行比对发现,虽然本研究克隆和Gen Bank中收录的柔嫩艾美耳球虫S3a基因之间同源性最高,但是两者却与硕大利什曼原虫和布氏锥虫这2种原虫的S3a基因同源性较低,反而与禽鸟S3a基因的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MDCC-MSB1细胞系从江苏省泰州市发病鸡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通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确定该病毒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利用PCR扩增、电泳、克隆、核酸测序得到全长2 324 bp的基因编码区序列,该序列碱基完整,无缺失和插入。经遗传学方法分析发现,该株序列与Gen Bank中已收录的可见CAV序列同源性为96.5%~99.8%。CAV的3个编码基因序列VP1(1 315 bp)、VP2(643 bp)、VP3(366 bp)均有不同程度变异,以VP1变异程度最大。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病毒粒子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一致,证实该病毒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新亚型,将其命名为CAV MY1305-30株并提交至Gan Bank,编号为KF318725、KF318726。  相似文献   

6.
根据Gen Bank已报道的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PCR分别从B.subtilis L、B.subtilis K基因组中扩增得到3个纤维素酶基因序列,基因片段分别长约700、1 500、1 700 bp。连接到T载体上进行测序,获得该3个纤维素酶基因片段的DNA序列,在线比对分析表明3个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与已报道的纤维素酶基因的序列同源性达99%。这3个基因的全序列在Gen Bank中未见报道,且通过软件对比,三者没有任何相似性。根据3个纤维素酶基因的来源分别命名为Lcen、Ken、Kkg。借助软件分析确定Lcen基因全长699 bp,基因序列为1个完整的阅读框,连续编码232个氨基酸。Ken基因全长1 500 bp,连续编码499个氨基酸。Kkg基因全长1 686 bp,基因序列为1个完整的阅读框,连续编码561个氨基酸。3个基因均属于纤维素酶家族大类。  相似文献   

7.
依据已发表的绵羊MTNRla基因外显子2扩增引物序列,以内蒙古绒山羊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824bp的基因序列,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绒山羊MTNRla外显子2扩增序列与已发表的山羊同源性为99.2%,与绵羊、牛、人、鼠同源性分别为98.5%、96.8%、82.O%和78.4%,内蒙古绒山羊MNTRla基因第2外显子氨基酸序列与已发表的山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7%,与已发表的绵羊、牛、人和鼠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1%、91.8%、82.2%、83.1%.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 Bank已发表的猪伪狂犬病毒(PRV)的g B、g E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鉴别诊断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与疫苗毒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从野毒基因组中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2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122 bp(g E)和246 bp(g B);从疫苗株基因组中仅扩增出1条特异性条带,为246 bp(g B)。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PR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上已公布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N基因序列经多重比较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大庆分离株DQ1株的N基因,RT-PCR产物经纯化回收后,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TG1感受态细胞,筛选出阳性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经与已发表的IBV 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与分析,表明DQ1株的N基因与现有疫苗株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 Bank上犬γ-干扰素基因(IFN-γ)序列(序列号WO318193),利用Primer 5.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100μg/ml Con A刺激24 h后的犬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出γ-干扰素基因,测序后应用DNAStar软件对克隆的犬γ-干扰素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与Gen Bank上发表的犬、牛、大熊猫、鸡、牦牛、人、猪、野猪、斑马鱼、土拨鼠等的IFN-γ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克隆的犬IFN-γ基因大小501 bp,编码166个氨基酸,与犬、牛、大熊猫、鸡、牦牛、人、猪、野猪、斑马鱼、土拨鼠IFN-γ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4%、81.6%、26.1%、26.1%、22.7%、22.7%、80.8%、81.0%、28.5%和25.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8%、72.5%、5.4%、5.4%、6.6%、6.6%、68.9%、69.5%、5.4%和5.4%。运用DNAstar软件对犬γ-干扰素进行蛋白结构预测的结果显示,犬γ-干扰素蛋白含有10个α-螺旋、9个β-折叠、11个β-转角和5个无规则卷曲。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ollisima Blume),其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不耐贮藏。基于近年来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从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陈勇 《广西农学报》2007,22(1):30-31,56
动物疫病是畜牧业生产的大敌,要发展畜牧业生产就要防治动物疫病。但在疫苗接种时,经常出现正常反应外的其他不利于机体的反应,如废食、皮疹、休克、死亡等,正确处理或避开这些问题,对推行动物疫病的计划免疫,实施强制免疫,保护人畜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测厚胶合板弹性模量,通过简化层合板理论,该文建立了胶合板弹性模量预测模型,并以单板条、经过涂胶热压处理的单板条和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采用4种不同铺层方式的19层桉树胶合板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3种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趋势一致,相关系数R2顺纹在0.86以上,横纹在0.88以上,但是精度不同。采用单板条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比实测值偏低;采用经过涂胶热压处理后的单板条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比实测值偏高;采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与实测值偏差较小,顺纹平均误差为4.64%,横纹平均误差10.94%。因此,采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来预测胶合板的弹性模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赵经华  张春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80-4481
分析了入世4年来,我国水果出口在量上实现了突破,但并没有实现质变的主要原因,指出我国水果业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引进外资对发展我国水果业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