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結本病的特征是无规律的频繁发情,或持续发情,也有少数不发情,屡配不孕。1病因脑下垂体前叶激素机能失调,分泌促卵泡生长激素过多,促黄体生成激素分泌不足,卵泡过度增大,不能正常排卵而形成囊肿,或因子宫内膜炎、卵巢炎时,由于细菌侵入卵巢可能造成卵子死亡形成囊肿。  相似文献   

2.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本病的特征是无规律的频繁发情,或持续发情,也有少数母牛不发情。 1病因 脑下垂体前叶激素机能失调,分泌足卵泡生长激素过多,足黄体生成激素分泌不足,卵泡过度增大,不能正常排卵而形成囊肿,或因子宫内膜炎、卵巢炎时,由于细菌侵入卵巢可能造成卵子死亡形成囊肿。  相似文献   

3.
在牛的繁殖疾病中,尤其以卵巢疾病(卵泡囊肿、卵泡交替发育、卵泡萎缩,排卵延迟和不排卵,持久黄体等)占的比例较大,约60%以上。卵巢疾病的发生原因很多,可由年龄、营养、饲养管理,较高的泌乳量、饲养环境、遗传等因素而引起,但直接原因是调节卵巢机能的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GH)分泌异常所致。因此,在改善饲养管理的同时,结合其它疗法,应配合用激素制剂治疗。 1 卵泡囊肿 卵泡囊肿即卵泡长期存在而不排卵,卵巢上存在着大小不等,程度不一的质地变性的卵泡,有的于一  相似文献   

4.
奶牛在分娩、泌乳、饲管失宜时,加上应激反直,促肾上皮质素(ACTH)分泌过量而使脑垂体前叶激素的贮量减少,以致性腺激素的释放不正常,引起促卵泡素分泌亢进或促黄体素减退,即使卵巢机能不全甚至卵泡囊肿。如病牛投予肾上腺皮质素可抑制ACTH的分泌,增加前叶激素的贮藏,使性腺激素分泌与卵巢机能均  相似文献   

5.
<正>1内分泌和发情周期许多激素的分泌控制着发情周期,这些激素由大脑、卵巢和子宫分泌,并且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是由大脑分泌的。FSH控制着卵巢中卵泡的发育过程,LH促使卵泡破裂并释放卵细胞,控制着黄体的发育以及孕激素的分泌。卵巢中的卵泡可以分泌雌激素,而黄体可以产生孕激素。孕激素可以保证子宫的内环境适宜胎儿生长。另外,孕激素还控制着  相似文献   

6.
<正>卵巢囊肿是指在奶牛的卵巢上可观察到囊性的肿物,一到数个不等,大小一般为1~5 cm上下,主要分为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子宫内膜性囊肿、卵巢冠囊肿及包含性囊肿几种形式。1各种囊肿的表现形式1.1卵泡囊肿是牛最为常见的卵巢囊肿,一般后天造成的较多,用肉眼观察,囊肿卵泡要比正常的卵泡大,直径可达3~5 cm,囊肿壁通常较薄且致密,内充满囊液。镜检时,可见卵泡的颗粒细胞变性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同时见子宫内膜肥厚,腺体增生并分泌一  相似文献   

7.
一、卵泡囊肿病因一般由于采食精料过多而致过肥或机体促性腺激素(GH)分泌异常(如卵泡刺激素FSH分泌过剩或促黄体素LH分泌不足)所致。故宜在改善饲养管理方法的同时,配合激素治疗方能奏效。下面介绍几种治疗方案: 1.HCG水剂10,000 IU一次肌注或皮下注射,油剂可用5,000~10,000IU一次注射。对因已注射过HCG而产生抗激素的牛,可直接向囊肿卵巢内注咐HCG水剂1500~3000IU。  相似文献   

8.
1内分泌和发情周期许多激素的分泌控制着发情周期,这些激素由大脑、卵巢和子宫分泌,并且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是由大脑分泌的。FSH控制着卵巢中卵泡的发育过程,LH促使卵泡破裂并释放卵细胞,控制着黄体的发育以及孕激素的分泌。卵巢中的卵泡可以分泌雌激素,而黄体可以产生孕激素。孕激素可以保证子宫的内环境适宜胎儿生长。另外,孕激素还控制着  相似文献   

9.
<正>1母牛不孕的常见原因1.1卵巢囊肿(1)病因。卵巢囊肿是指囊肿卵泡的直径>2.5厘米,包括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的同侧或对侧卵巢上,其发病率约1%,单独发生是以卵巢囊肿居多。内分泌失调是卵巢囊肿的主要原因。给予外源性孕酮  相似文献   

10.
由于某些因素使卵巢排卵机能和黄体的正常发育受到扰乱,而形成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是指在卵巢上形成囊性肿物,数量为1个到数个,其直径为1厘米至几厘米,牛卵巢囊肿主要是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另外,卵巢囊肿也可表现为子宫内膜性囊肿,包含物性囊肿和卵巢冠囊肿。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坏死、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由未排卵  相似文献   

11.
正1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多而形成。黄体囊肿是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黄体化或黄体化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1.1发病原因饲料中精料过多,缺乏维生素A,或含多量雌激素,又缺乏运动。使役过重,经久发情而不配种。机体激素水平失调(促黄体素分泌不足或促卵泡素分泌过多),或注射雌激素过多。子宫内膜炎、胎衣滞留及卵巢疾病引起的卵巢炎,排卵受干  相似文献   

12.
卵巢囊肿病是由于一侧或二侧卵巢同时具有一个或数个较大的未排卵卵泡,临床上表现异常发情行为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是引起奶牛不孕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母牛卵巢囊肿可以分为卵泡或黄体囊肿,或卵泡黄体化巢肿。卵泡囊肿可能在一侧或二侧卵巢同时具有一个或数个囊肿,其壁较薄;黄体囊肿常常在一侧卵巢呈现单一的囊肿组织,其壁较厚。卵泡囊肿比黄体囊肿多发。在奶牛发  相似文献   

13.
卵泡囊肿是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此病常见于奶牛,多发生于第4胎至第6胎产奶高峰期.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奶牛卵泡囊肿8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病因 囊肿的发生和母牛内分泌失调有关,即促黄体素分泌不足或促卵泡素分泌过多,使排卵机制和黄体的正常发育受到了扰乱.影响排卵机制的因素主要是饲料中维生素A不足、雌激素过多,或精料过多,且运动量不足、长期发情而失配等可使卵泡变为囊肿;或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疾病可引起卵巢炎,以及气候的突然变化也可导致该病发生.此外,也和黑白花奶牛的遗传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探讨理囊散治疗卵泡囊肿不孕奶牛血液生殖激素和白介素含量关系,分析其相关性与回归方程.用ELISA法测定理囊散治疗卵泡囊肿不孕奶牛前后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孕激素(P)和雌二醇(E2)的浓度以及血清IL-1、IL-6含量,统计分析了4种激素和两种白介素间的相关关系与回归方程.结果表明,IL-1、IL-6与P呈正相关,与FSH、LH、E2为负相关.提示卵泡囊肿不孕奶牛血清中白介素与激素的分泌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1 母猪繁殖周期中激素变化促卵泡素(F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1种激素,可促进卵巢中卵泡的发育.卵泡成熟时分泌的雌激素会刺激母猪表现出典型的静立发情行为. 促黄体素(LH)刺激卵巢排卵,也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卵泡破裂释放出卵子之后,破裂卵泡内的细胞继续发育,形成黄体. 母猪的正常发情周期是21天,垂体前叶会在发情周期的后期,大约18~20天时分泌FSH.LH是在发情周期的0~2天分泌的,刺激排卵.  相似文献   

16.
奶牛的卵巢囊肿疾病(Cystic Ovarian Disease卵巢囊肿病)在日常的生产和繁殖中遇到较多。临床上大于成熟卵泡可在结构上和卵泡相似,持续10天以上不排卵,无黄体存在。且发情异常的病理现象。卵巢囊肿病分卵泡囊肿(Follicular Cysts)和黄体囊肿(Luteal Cysts)两种。卵泡囊肿可单个可多个发生于一侧、两侧卵巢,为不排卵的卵泡组织,其壁较厚。它们多单独发生,有时两种囊肿同时发生在同侧或对侧卵巢,发生率约1%。单独发生时,以卵泡囊肿居多,占69.5%,黄体囊肿为30.5%。  相似文献   

17.
薛华 《中国猪业》2010,(1):57-58
<正>1猪发情激素变化机理母猪的正常发情周期为21天,垂体前叶会在发情周期的后期,大约18~20天时分泌促卵泡素,促黄体素是在发情周期的0~2天分泌的,作用为刺激排卵。1.1促卵泡素促卵泡素(F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FSH可促进卵巢中卵泡的发育,每个卵泡中包含一个成熟的卵子。这些卵泡成熟时,会分泌雌激素,后者会刺激母猪表现出典型的静立发情  相似文献   

18.
母牛卵巢囊肿变性是很难治愈的繁殖障碍之一。在不孕母牛中发现卵巢障碍达40~59.4%,其中有一个卵泡囊肿和多个小卵泡囊肿或1个卵巢存在囊肿卵泡与另一个卵巢存在持久黄体。这些牛授精3~5次甚至11.5次才妊娠。卵巢卵泡囊肿的母牛机体上生理发生重要变化。生化检查结果表明,卵巢囊肿引起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甲状腺机能降低。有人用碘化钾50~150毫克与孕酮、孕激素和维生素E治疗母牛卵泡囊肿取得很高疗效,治愈率达90~92%,受胎率达60~65%。我们用5种方法,对4.5~8岁龄,年产奶量4000千克以上的卵泡囊肿母牛(不孕天数为  相似文献   

19.
<正>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卵巢囊肿是猪卵巢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但主要表现黄体囊肿,一侧或两侧卵巢均可发生,有的囊泡直径可达5 cm以上,有的多达几十个以上,有的重达500 g以上。卵泡的生长、发育、成熟取决于垂体FSH和  相似文献   

20.
卵巢是动态变化的实质性器官,一个发情周期内卵巢上的卵泡始终经历着募集、选择、优势化等生理过程。卵母细胞以及外周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共同组成卵巢上功能性单位—卵泡,卵泡发育受卵泡生殖细胞和体细胞间内分泌、自分泌、旁分泌的共同调控。microRNA (miRNA)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后调控方式,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结合转录后抑制或降解靶基因的方式,在调控动物卵巢卵泡的发生、发育、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及类固醇激素合成分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miRNA在哺乳动物卵泡发育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miRNA对卵泡发育、颗粒细胞、膜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在卵巢上的表达分析等进行综述。通过了解miRNA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解析哺乳动物繁殖性状调控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