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养中蜂的人,都喜欢饲养强群,这是因为强群是丰产的基础,对产量有一定保证,强群不生巢虫,不起盗蜂,不咬脾,不逃亡,渡夏、越冬都很安全。在对中蜂饲养强群的问题上,个人认为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选择优良的蜂王:蜂群的盛衰,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因此,蜂王应该从高产群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7,(1):39-40
<正>饲养强群有诸多的优点,拥有优良的蜂王是饲养强群的关键,而人工育王是培育优良蜂王的重要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在人工育王的过程中,对父本、母本、育王群、交尾群选择、组织、管理的方法,希望能方便操作者掌握,饲养出强群,提高蜂蜜产量。中蜂的饲养管理中,人工育王技术很重要。蜂场在进行大批量人工分蜂、更换老蜂王时,都需要大量的蜂王。培育和提供优良的蜂王是饲养强群的关键,可以预  相似文献   

3.
培育优良蜂王,是蜂群管理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因为蜂群繁殖的快慢,能否维持强群,工蜂采集力强弱,习性驯劣等等,都和蜂王有直接关系。培育优良蜂王的程序是,选择父群、母群、哺育群;进行移虫养王、组织交尾群。  相似文献   

4.
好蜂王是维持强群,提高蜂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条件之一。但在人工养王中,有的蜂场只求数量,不讲质量,用小群养王和无王群养王,甚至在蜂群转地途中也养王;有的为了节约蜜蜂,用几十只工蜂作交尾群,这样都不利于蜂王质量的提高。优良蜂王的标准:蜂王产卵力强,速度快,整齐成片,不在工蜂房内产雄蜂卵,每  相似文献   

5.
余博薪同志提出的这个問題值得大家重視,特別在春季蜂群發展期,脾多于蜂会延迟蜂群的发展壯大,增加管理上的困难。但是在采蜜期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的作法,是一般群势不壮的飼养方法,如果强群采用这种方法,容易促成分蜂热。在南方,有些人認为飼养弱群并不見得少采蜜。在長江中下游,飼养弱群有利,还是飼养强群有利,这个問題可以大家討論。  相似文献   

6.
在育王工作的許多年來,我曾试用过各种形式的核群裝置,來飼养交尾期的蜂王和越冬期的蜂王。但是这些核群不是太小不成为一个蜂巢而大大减低蜜蜂的積極性,或因脫离基本群后易受外界气溫影响而难以保溫,就是耗費飼料多而效率不高。我所設計而且經廣泛試用的一种核群結構对于越冬期飼养备用蜂王和在大規模育王的条件下,飼养交尾期蜂王都是適宜的。  相似文献   

7.
蜂王的更新     
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充分证明强群是保证养蜂稳产和提高产量的重要基础。优良健壮的蜂王又是保证和维持强群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培育和合理利用优良蜂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利用蜂王方面,从前多主张一年换一次,表面看不养老蜂王是好事,实际上一年一  相似文献   

8.
野生蜂收捕回來以后,一般的处理如下: 一,检查:無論用什么方法和什么工具收捕回來的野生蜂,过箱前均应作一次檢查,了解群势的强弱;蜂王的优劣……以便参照这些情况,訂出飼养的計划。 1,群势的檢查:用秤把裝着蜂群的收捕器称一称,过箱后再把收捕器的重量除去,便可得出蜜蜂的重量。每市斤中蜂約6,000余匹。强群应有蜂35,000余匹,中等群約有蜂20,000余匹,再少的要算是弱群了。 2,蜂王:优良的蜂王体格長大、胸部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要想蜂产品优质高产,必须饲养和保持强群。现就笔者在养蜂实践中的体会,对饲养和保持强群的技术要点,谈以下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1.培养优良的蜂王要培育出优良的蜂王。应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相似文献   

10.
强群是获得各种蜂产品高产的基础。要养成强群,首先必须要有性状优良的纯种蜂王。培育纯种蜂王,不仅要选择纯种优质的父群和母群,而且必须在严格控制蜂王交尾的条件下,才能达到保纯选优的目的。控制蜂王交尾一般采用人工授精和空中隔离的方法。人工授精是一种先进技术,需要有较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种蜜蜂是优良的蜂种之一。引进我国已有50多年了,現在全国各地已經普遍飼养,但是近年来有逐漸退化的趋势。表現在:身体变小、采集能力减弱、产蜜量降低,蜂王产卵能力降低,造脾和分蜂也有降低的表現。  相似文献   

12.
<正>张张脾上蜜蜂稠,饲料少时勤补喂,虫脾按时上下串,强群年年夺高产。强群是蜂场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这是铁的事实,因此必须饲养强群,到大流蜜开始时将蜂群养好养强,成为名符其实的强群。有些养蜂人有丰富的经验,可产量总比别人低,依我的经验细节很关键。当蜂群发展到8框蜂以上时,再向上发展不太容易,因蜂王产卵已满足不了蜂群发展需要,这时上下串脾,强迫蜂王产卵,通常蜂王爱在巢  相似文献   

13.
张国彬 《中国蜂业》2000,51(3):20-20
养强群夺高产是养蜂者的心愿与目的 ;在同等条件下 ,有了强群就能获得高产。蜜粉源和气候是饲养强群的外因 ,蜂王的优劣是饲养强群的内因。由此可见 ,培育优质蜂王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根据经验可以在形体上目测蜂王优劣 ,蜂王体大匀称 ,胸部宽阔 ,腹部圆长 ,行动稳健的为好蜂王 ;反之 ,体小瘦长 ,腹部尖细 ,爬行惊慌的为劣质蜂王。一、育王时期的选择蜂场进行人工育王更替老、劣王 ,应从春末开始 ,秋末结束。春季应选择在群内有雄蜂出房时育王 ,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在 3月末 ,此时气温逐渐变暖 ,育王的成功率较高 ;夏季应选择在蜜粉源十分丰富 ,…  相似文献   

14.
优良的蜂王,是保持强壮的群势,提高产蜜量的基础。在更換老劣蜂王的时候,分为直接換王和間接換王两种办法。 (一) 直接換王。好处是沒有經过誘人器关閉的蜂王,行动比較稳重,能减少蜜蜂的怀疑造成围王。但是,缺点是危险性較大,成功率仅在80%左右。具体的办法是: 1.在检查蜂群的时候,找到蜂王后捉掉,另外在幼蜂多的巢脾上,放回一只准备好的新蜂王。留心观察1分钟,如果蜜蜂沒有什么敌視行动,就把蜂箱盖好。当天,不要开箱检查,  相似文献   

15.
养好中蜂的关键 ,在于王优 ,群强 ,蜜足。新脾和密集 ,并做到安全越夏渡秋及时防治病虫害。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 ,产卵力强 ,群势发展迅速 ,且能维持大群 ,工蜂采集力也强 ,工作积极 ,不易产生分蜂热 ,产量较高 ,因此 ,饲养中蜂 ,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 ,以更换劣小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 ,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强群是高产的基础 ,而中蜂的强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 ,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 ,才能充分发挥蜂…  相似文献   

16.
<正>要想养好中蜂,必须培育出优良的蜂王。蜂王的优劣,决定了蜂群强弱和产蜜量多少。良好的蜂王产卵多,能维持强群,抗逆性强,增产效益高。为了改善中蜂原有野生习性,使中蜂优良种性得到利用,养成强群,提高生产力,就必须从人工育王这一工作着手。使用自然王台,由于不能确定蜂王出台时间,蜂群容易飞出,收捕时费时费工。  相似文献   

17.
<正>养蜂就是养王,一只年轻优良的蜂王,就能维持一个强群,一个蜂场想要健康发展,全场的蜂王都要年轻、健康、优良。这就需要养蜂人学会养王,不停地育王、换王。如果蜂场较小,每年换王几十只,甚至上百只,使用简单的育王方法,使用标准箱或继箱开前后巢门的方法组织交尾群,就能满足需要。大型养蜂场或育种场,每年需要育王几千只甚至上万只,  相似文献   

18.
养蜂问答     
问(2):中蜂怎样才能养强群?我养的蜂为什么总爱分家?该如何处理?(四川陈范敛)答,中蜂养成8框足蜂左右强群的条件:①蜂王优质良好;②巢脾平整新鲜;③巢内温湿度适宜;④贮蜜不压子房。具体说来,你是否注重了选择分蜂性弱的种群?是否注重培育好蜂王淘汰老、劣王?箱内的巢脾是否良好?是否陈旧有破损会限制蜂王产卵?脾上是否有较多的雄蜂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个業余养蜂者。飼养中蜂已有十多年歷史。近年來工作較忙,家里30多桶中蜂因疏于管理,到1955年春僅剩下10桶。后來因讀了“中國养蜂”月刊及王博亚著的“中蜂改良管理法”,給予我很大啟示。1955年3月油菜密源的前期,我將10桶中蜂完全換入15框高仄式巢箱中,飼养的成绩很滿意,我漸渐地对中蜂改良飼养發生了濃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仔猪的繁育在养猪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繁育仔猪工作中,采取那些措施,才可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是值得研究的問題,作者仅就在各生产单位调查情况,综合分述如下。一、按照不同飼养条件选择不同优良种猪不同地区条件,需要不同优良猪种,不同品种的母猪,要求不同飼养管理条件,具有不同的繁殖性能只有按当地的飼养条件,选择适宜良种,才能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我国一些地方品种有的是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