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东地区胡麻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麻是陇东地区主要的油料之一,我区胡麻面积单产、总产皆呈递增趋势,但发展水平不平衡,平均只有58.50kg/667m^2。环县川地上曾创造了每667m^2产230kg的高产水平,这说明春麻的增产潜力是很大的。只要改进栽培管理措施,以保苗株为中心,实行轮作倒茬、配方施肥、选用良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精细播种、科学管理等一套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我区胡麻的生产水平就能上—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旱地胡麻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胡麻又名亚麻,属亚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为甘肃省第二大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陇东、陇中和陇南黄土高原旱作区,常年播种面积11.27万hm2[1]。由于大部分胡麻种植区年降水量仅有300~500 mm,  相似文献   

3.
胡麻是陇东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其播种面积为 6 .0 1~6 .84万h ,占油料作物的 70 %以上 ,平均单产 6 75~12 35kg/h ,种植区域遍布 15个县 (市 )。如何正确地认识胡麻的实际种植现状 ,客观分析胡麻的生态气候适应性特征和各地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差别 ,综合客观地提出符合最优  相似文献   

4.
为了系统探索覆膜对胡麻植株的全面影响,完善地膜胡麻生长发育规律。以常规露地条播为对照(CK),研究陇东旱塬区普遍应用的两种覆膜方式(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下胡麻根系生长情况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处理下0~10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盛花期)和胡麻籽粒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21.71%和20.34%,膜侧条播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胡麻现蕾期和盛花期,全膜覆土穴播和膜侧条播处理下胡麻0~10 cm主根直径较CK显著提高4.11%~103.39%,根干质量较CK提高21.76%~30.98%,根冠比较CK降低4.38%~29.46%,但在盛花期膜侧条播处理下胡麻主根直径、根干质量、根冠比与CK差异不显著;成熟期,覆膜处理对胡麻根系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弱。综上所述,全膜覆土穴播和膜侧条播均能够促进胡麻根系生长,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胡麻籽粒产量,且全膜覆土穴播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5.
以不覆膜露地条播为对照(CK),设置全膜平铺覆土穴播、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膜侧沟播处理,研究了不同覆膜模式对胡麻生育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胡麻,因地膜增温保墒作用,生育期提前,单株分茎数增多,果增粒多饱满,折合产量达1 353 kg/hm2,较当地不覆膜露地条播增产21.2%。这项技术挖掘当地光热水肥资源的潜力,在陇东旱塬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是促进胡麻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国内不同地区栽培的14个胡麻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晋北地区自然干旱条件对胡麻生长、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适应晋北地区栽培的抗旱胡麻品种(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胡麻品系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含水量、小区产量和光合色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胡麻叶片的质膜透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上升趋势。通过对这些指标变化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分为三大类,其中认为冀张亚1号、伊亚6号、2075-20、423抗旱适应性较强,比较适应本地自然干旱环境,可以在晋北地区进行栽培。本结果为晋北区耐旱节水胡麻品种引进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胡麻在晋西北地区的生产情况以及发展优势,从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和胡麻籽的精深加工等方面论述了晋西北地区发展胡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播种密度对胡麻田杂草发生以及胡麻产量的影响,为胡麻田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胡麻不同播种密度(45、60、75、90、105、120 kg/hm~2)对胡麻田杂草发生以及胡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胡麻播种密度与杂草发生量关系密切,播种密度越高,杂草发生越少。胡麻播种密度对胡麻产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胡麻产量逐渐降低,主要是由胡麻密度越高,倒伏越严重,造成的减产率越高所致。[结论]综合胡麻密度与杂草发生、产量构成的关系并考虑倒伏因素,甘肃省中部地区胡麻种植的适宜密度为60 kg/hm~2。  相似文献   

9.
优质胡麻新品系988-1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质胡麻新品系988-1是以白粒胡麻"7221-1"为母本、"雁杂10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17—2018年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 393.5 kg/hm~2,较对照陇亚13号(CK)减产3.90%,减产不显著。该品种为油用型,籽粒淡黄色,含油率41.70%,含亚麻酸505.6~571.0 g/kg,较对照或普通品种提高38.9~156.0 g/kg。中早熟,生育期97~123 d。株型紧凑,生长整齐一致。抗倒伏,中抗(MR)枯萎病,适于机械化收获。适宜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张掖、武威、金昌、酒泉,中部白银、陇东平凉、庆阳等地,以及新疆、宁夏、内蒙古等胡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山西胡麻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麻又称油用亚麻,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胡麻在山西省的西部和北部广泛种植,是全省种植面积最大、晋西北人民食用量最大的油料作物。1山西省胡麻生产现状山西省是全国胡麻的主产区之一,主要集中在太原以北地区和吕梁山区,朔州市的右玉县、平鲁区,忻州市的神池县、宁武县,吕梁市的方山县、岚县等地,1985年全省胡麻种植面积为13万hm2,总产  相似文献   

11.
胡麻营养丰富,富含α-亚麻酸,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清水河县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胡麻主产县,胡麻是该地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主产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由于近年来种植马铃薯效益较高,且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种植胡麻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种植面积有所下滑,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清水河县胡麻生产存在以下问题:(1)品种混杂、退化。大多数品种为农户自己留种或串换用种,种子质量难以保障,胡麻籽粒质量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由于宣传不到位,许多高产优质品种不能有效推广;(2)广种薄收,管理粗放,投入不足,造成胡麻低产;(3)近年来由于胡麻相对于当地马铃薯种植而言经济效益较低,以及人们生态保护观念淡薄等因素,制约了胡麻产业的发展;(4)加工业不发达,商品转化率很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发展对策: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高值化技术开发;加强联合,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以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契机,为胡麻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以上措施对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促进胡麻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麻全膜覆盖穴播节水增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麻是一种油料农作物,适合生长在凉爽、湿润的地方。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地区。本文通过介绍研究白胡麻穴播效应的表现和播种的特点,提出如何穴播胡麻,为后续胡麻全膜穴播节水增效栽培技术的应用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家口市胡麻白粉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是胡麻生产中常发性病害之一,对胡麻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为探讨胡麻白粉病在张家口地区的发生规律,于2010年胡麻生长季节在张家口康保县定期定点观察胡麻白粉病的发生程度,分析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及不同播种密度、长势对胡麻白粉病害发生规律的影响,并对部分主栽胡麻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以期为胡麻白粉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田间降雨量、相对湿度以及雾、露天气出现天数是影响胡麻白粉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胡麻栽植密度和长势均可影响白粉病的发生程度。田间抗病性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9个参试胡麻品种中没有免疫(I)品种,其中伊亚4号、晋亚7号、陇亚10号、坝亚11号、轮选2号和轮选1号6个品种表现高抗(HR),陇亚9号表现抗病(R),宁亚14号表现中抗(MR),坝亚12号表现高感(HS)。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陇东地区杜梨育苗技术,包括种子采集、种子处理、苗圃地的选择、播种、苗期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陇东地区杜梨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陇东地区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的危害与诊断、病原及侵染、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适宜陇东地区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胡麻在很多地区是极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胡麻油不仅适口感好,还是人们日常烹饪饭菜的主要原料.近些年,随着胡麻油市场需求的扩大,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但是,旱地胡麻在种植的过程中,由于管理技术落后、地理条件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胡麻产业的发展.因此,为了充分保障农民的生产效益,本文对旱地胡麻的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广...  相似文献   

17.
陇东地区甘蓝种植历史悠久,通过多年生产实践,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及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甘蓝标准化栽培技术,旨在为甘蓝在陇东地区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陇东地区贴梗海棠种子育苗技术,包括采种、苗圃地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陇东地区贴梗海棠种子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仁用杏为陇东地区传统的经济树种,杏仁是该区出口创汇率最高的土特产品之一.但陇东地区仁用杏苗木繁殖大多采用传统的实生繁殖法,致使仁用杏树结果晚、产量低、果实品质差.而嫁接苗能很好地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结果早、能丰产、效益高,是促进本区仁用杏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有效途径,现将我们总结的陇东地区仁用杏嫁接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干旱是陇东地区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是稳定陇东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microRNA基因对小麦进行遗传改良,不仅提高了小麦抗旱性,而且对于深度发掘小麦抗旱分子机理也有重要作用,对于陇东地区小麦抗旱工作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