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是常发于产后奶牛的疾病,由于分娩后血钙过少,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其多发生于初春和秋季,临床特征是奶  相似文献   

2.
奶牛生产后卧倒不起综合症是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低、分娩损伤造成肢体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产后受潮湿影响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  相似文献   

3.
奶牛卧地不起综合症是奶牛产犊期间发生的一类错综复杂疾病的临床表现。此病的发生涉及到许多疾病。由于发病原因不十分清楚,故难以给爬卧牛(Downer cow)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文献资料中报道的名称也不一致,如“爬卧母牛综合症”、“倒地不起奶牛综合症”等。一般认为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是指包括能使母牛产后爬卧不起的所有疾病。但它并不泛指那些致使母牛濒死前不能站立的重度疾病;并和生产瘫痪有着根本的区别。所以有人把此病看作是发病后用足够量的钙制荆注射或应用乳房送风治疗仍不能起立的任何生产瘫痪病例。  相似文献   

4.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疾病的发生也在逐渐上升,尤其是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卧地不起综合征不是病名,而是一个症候群。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发生于高产或分娩前后的奶牛。奶牛分娩后血液中的血钙、血磷、血钾、血镁任何一种元素过低都会引起奶牛卧地不起,其中血钙含量低是主要原因。在损伤性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过大、产道开张不完全、粗暴助产等引起肌肉损伤,常见臀中肌、髋关节周围组织、闭锁肌等这些肌肉在分娩过程中最易损伤。临床特点:瘫痪、不能起立,后肢肿胀,僵硬,头颈呈"S"状弯曲,精神沉郁,体温偏低,心跳加快等这样卧地不起将必然成为危害我区奶牛业发展的一大疾病。本文通过卧地不起病例的病因、症状、病变的综合调查,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山西农大动物医学系(太谷030801)陈贵喜,杜立红山西昔阳兽医院常书国山西山阴农牧场何廷义山西朔州红旗农牧场周天保奶牛性质不同的卧地不起,在奶牛分娩或难产过程中并不少见,国内外文献资料将奶牛此类代谢性疾病描述为“母牛睡倒爬不起...  相似文献   

6.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疾病的发生也在逐渐上升,尤其是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卧地不起综合症"不是病名,而是一个症候群.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发生于高产或分娩前后的奶牛.临床特点;瘫痪、不能起立,后肢肿胀,僵硬,头颈呈"S"状弯曲,精神沉郁,体温偏低,心跳加快等这样卧地不起将必然成为危害我区奶牛业发展的一大疾病.本文通过卧地不起病例的病因、提出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奶牛爬行综合征,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低,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奶牛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基本无效,但知觉、意识尚存,食欲、反刍正常。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奶牛爬行综合征,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少,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奶牛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基本无效,但知觉、意识尚存,食欲、反刍正常。  相似文献   

9.
乳牛产后卧地不起,其病因复杂,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综合症。1990年初,笔者收治一头乳用母牛产后卧地不起达95个小时的病例。该牛体况良好,第6胎,妊娠299天,于1990年1月8日15时临产,接产员发觉胎儿过大,经助产牵引出一头体重74kg 的雌犊,分娩后母牛即卧地不起。先是用补糖、补钙、强心治疗而无效,后确诊病因是胎儿过大,助产造成产道二级挫伤(伤及股部神经)所致,遂采用电针配合药疗,获得痊愈。临床症状经检查,母牛阴道粘膜与粘膜下的肌层发生8处大小不一的撕裂伤,其余未损伤部分呈现程度不同的出血、瘀血和血肿,阴户周围的软组织呈弥漫性水肿。胎衣经16小时自行排出。患牛常右侧卧,两前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瘫痪也称乳热和临床分娩低钙血症,其特征是精神沉郁、全身肌肉无力、昏迷、瘫痪卧地不起。产后1—3天发病,体温低于正常,心跳加快,卧地后知觉消失、昏睡、便秘,局部或全身出汗。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发生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及躺卧不起综合症。笔者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共治疗奶牛产后瘫痪218例,治愈201例,治愈率达92%。  相似文献   

11.
赵春霖  石峰 《兽医导刊》2016,(16):146-146
牛卧地不起是奶牛临近分娩和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卧地不起为特征临床综合症。双丰镇奶牛场多见于分娩后3~24h内发生,病牛多表现体温、呼吸、脉搏正常,且表现精神、食欲都正常。长时间呈正卧或侧卧姿势,驱赶时表现后肢无力,不能正常站起。  相似文献   

12.
高产奶牛产后瘫痪的中西医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症状的代谢疾病,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的一种常见病。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症状和中西医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前、后发生的常见营养代谢疾病。病牛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走路不稳,常卧地不起,甚至四肢瘫痪或者昏迷等特征。奶牛多数在产后三天患病,高产牛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征是奶牛常见和多发病。病因极其复杂,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奶牛淘汰。奶牛出现产后瘫痪症状时应尽早治疗,治疗延迟会造成奶牛卧地不起,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使奶牛卧地不起,造成治疗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5.
奶牛不能站立症是一种治愈率很低的疾病,英语叫做Downer Cowner Cow或CreeperCow,德语叫做Festliegend。在临床中,奶牛不能站立症并非泛指所有重病卧地或濒临死期的疾病,而是指在分娩前后72小时以内发生的一种不能站立的症病。一、发病原因 (1)分娩时,特别是难产时引起骨盆腔周围的肌肉、神经损伤,臂部、股部的外伤,胎儿过大以及粗暴助产,分娩时和分娩后起立或行走时滑倒,以及长时间卧地等。  相似文献   

16.
奶牛卧地不起综合症是指奶牛临近分娩或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卧地不起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它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症候群。最常发生于产犊后2~3d的高产母牛,发生率约2%-12%,但此病导致的死亡率和淘汰率约占发病奶牛总数的60%~70%。临床上遇到的奶牛卧倒不起综合症,按生产瘫痪进行治疗后多可痊愈,但有相当一部分病例用药后,精神状态虽有所改善,但仍然不能站立。奶牛分娩前后由于胎儿生长迅速,对营养需求较高,而此时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体内矿物质代谢障碍,尤其是低钙血症、低磷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和低糖血症等与该综合症有密切的关系。笔者对41例卧地不起综合症的奶牛采用血液生化分析仪进行诊断时发现有34例是由于代谢性因素所导致的,约占奶牛总数的82.93%。其中单纯低血钙症11例,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是奶牛产科临床多发常见病症。据文献记载〔1~3〕特别是高产奶牛,第三、四胎的奶牛产后常发本病。而2005年在青海省民和县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澳洲荷斯坦奶牛中,先后发生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6例均为头胎牛,笔者进行了探索性诊治,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诊治结  相似文献   

18.
“母牛倒地不起”综合征是泌乳母牛分娩前或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倒地不起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如:从分娩后72小时以内卧地不能起立;通过详细的临床检查或临床病理学检查,在各器官或各部位都查不到有特殊的变化;在6~12小时之间,通过静脉进行2次钙剂注射也不能起立的爬窝牛。1病因具体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据推测可能有以下原因:常因生产瘫痪诊疗延误或不全治愈,或因存在代谢性并发症而后倒地不起;因分娩造成骨盆周围的肌肉和神经的损伤;胎儿过大及粗暴的助产、分娩后在起立时或在牛床上蹬滑,以及四肢肌肉和神经的损伤等。无论什么原因,只要病…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后综合症是指奶牛在分娩过程中,因难产在助产时损伤阴道,或胎衣脱离不全,子宫收缩快而造成淤血内阻,患畜表现为不安,弓腰,努责,做排尿姿势,排出腥臭带异色的脓液并夹杂条状或块状腐肉。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后综合症是指奶牛在分娩过程中,因难产在助产时损伤阴道,或胎衣脱离不全,子宫收缩快而造成淤血内阻,患畜表现为不安,弓腰,努责,做排尿姿势,排出腥臭带异色的脓液并夹杂条状或块状腐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