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减少饲料浪费,必须注意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一、料槽的大小要适当,结构要合理。料槽大小应根据鸡龄的大小进行设计,尤其是料槽的深度要适当。不同日龄的鸡的料槽适宜深度是:15日龄以前2厘米,16~30日龄4.5厘米,31~45日龄5.5厘米,46~60日龄6.5厘米,61~90日龄7.5厘米,91日龄后8.5厘米。槽底要平,底板与侧板最好成直角。中鸡和成年鸡料槽的两边上缘应有1.5~2厘米的卷边,以防鸡只用喙将饲料弄到外面。散养鸡的料槽上部应安一可转动的木梁,避免鸡只跳进槽里,弄脏饲料和把饲料扒到外面。  相似文献   

2.
奉贤县奉城公社城北大队第五生产队鸡场发生一例鸡病,该队于八月九日进雏鸡1200羽,十日晚见鸡脚趾肿、脚背上有紫红色的水泡,继而发生死亡.当时,误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通过杂交组合途径提高大骨鸡生长性能,建立大骨鸡近交系。试验比较原种大骨鸡和根据原种大骨鸡近交得到的4个近交家系(青脚体大、青脚高繁、黄脚高繁、黄脚体大)以及多家系混合输精所获商品大骨鸡的0、6、12和20周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结果显示,与原种大骨鸡相比,6、12、20周龄近交系大骨鸡公鸡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6周龄近交系大骨鸡母鸡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12周龄近交系大骨鸡母鸡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商品大骨鸡公鸡13~20周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原种大骨鸡(P<0.01)。在1日龄及6、12和20周龄,各近交系大骨鸡公鸡和母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通过建立自交系、筛选杂交组合方式可改善大骨鸡增重速度。  相似文献   

4.
1料槽结构要合理 不合理的料槽结构及放置高度,会造成对饲料的浪费量加大,可高达12%左右。如料槽过小、过浅、无檐或放置过低,鸡易拔弄饲料外溢;过大、过深或放置过高,会影响鸡的采食和生长发育。因此要根据鸡日龄大小,选择适当大小的有檐料槽,且放置高度以上沿高出鸡背2厘米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酸化剂、酶制剂对大骨鸡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1 200只大骨鸡公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A组(对照组)为基础日粮,B组为基础日粮+0.3%益生菌,C组为基础日粮+0.3%益生菌+0.2%酸化剂,D组为基础日粮+0.3%益生菌+100 g/t酶制剂,E组为基础日粮+0.3%益生菌+0.2%酸化剂+100 g/t酶制剂。试验期63 d。结果显示,C组、D组、E组大骨鸡的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D组、E组大骨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组、D组、E组大骨鸡的胸肌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组大骨鸡的腿肌蒸煮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组、E组大骨鸡的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C组、D组、E组大骨鸡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组、E组大骨鸡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组大骨鸡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组、E组大骨鸡血...  相似文献   

6.
鸡骨化石病是由禽白血病阀瘤病毒引起的一种肿瘤性传染病。自然发病较少,笔者遇到一例,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某农户自养鸡50余只,在50日龄时发现有一只鸡双腿胫骨开始增粗,当时其未注意,至75日龄时鸡双脚腔骨直径已增粗达3厘米左右。同时又发现另一只鸡双脚胫骨开始增粗,但未发现鸡只死亡。因考虑到鸡的外形影响售价,故到我站诊断。2.临诊症状:病鸡步行拘谨,精神不振,发育不良。鸡双脚胫骨骨干区可见有不规则增厚,呈一种特征性的“长靴样”外观,以手触摸患处温度特别高。3.剖检病理变化:胫骨骨膜增厚,增厚部…  相似文献   

7.
基础群种鸡鸡白痢的检测与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在各种日龄均可发生的一种传染病。本病是鸡的一种卵传性疾病,种鸡场如被本菌污染,种鸡中就有一定比例的病鸡或带菌鸡,这些鸡所产的种蛋同样有一定比例是带菌的,在孵化过程中可造成胚胎死亡,孵出的雏鸡可能是弱雏、病雏,同时该病在同群鸡中又可以互相感染传播,给养鸡业造成很大损失,特别是种鸡场。本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对广大商品蛋鸡场来说威胁将越来越大。为此,我们分别于2004年9月23日、10月10日、12月1日在某种鸡场,对377只基础群种鸡分别进行了检测,在此期间还进行了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正初秋气温适宜,是商品肉鸡饲养的好时机,要确保养殖效益,要严防后期死亡。因为后期死亡,不光鸡雏钱打了水泡,还有前期管理费、药费也浪费了,更主要的是饲料费消耗的费用,这可不是一笔小的开支!1死亡原因1.1大多数养鸡户在育雏期间都比较重视管理,温度、湿度等都能得到较好控制,所以前期死亡较少。随着鸡日龄的增长,有些养鸡户认为大鸡更好养,因而忽视中后期管理,如饲养温度达不到要  相似文献   

9.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02年9月份,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李某饲养的2000只35日龄罗曼鸡发病,病鸡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部分鸡肿眼、流泪,并伴随咳嗽、甩鼻等呼吸道症状。起初在鸡冠、肉髯、眼睑、脚部和身体无毛处出现灰白色小点,然后迅速发展成米粒至绿豆大小丘疹,3-5天后疹块增大凸起,颜色变浅,质地变硬,此后疹块中央形成水泡,由于鸡抓、挠等原因水  相似文献   

10.
近日,韶关市曲江县枫湾镇步村村委会肖尾村村支书肖东球家的鸡产下一只连体蛋。大蛋长约 6厘米,小蛋长约 5厘米。据该镇兽医站的技术员介绍,造成连体蛋的原因有几方面,如卵与卵相结合、缺钙等。 广东韶关一母鸡产下连体怪蛋  相似文献   

11.
家庭水桶孵鸡法家庭小量孵鸡,可采用水桶孵化,方法简单可靠。一、孵化装置。用一个不漏水的铁皮水桶,桶口直径约35厘米,高35厘米左右。将水桶放在底为50厘米见方、高58厘米左右的木箱或砖垒壳内,水桶四周用麦秸或棉套垫紧,作为保温层。水桶口上放一个铝盆或...  相似文献   

12.
母猪催奶方     
牧信 《养猪》2007,(3):79-79
海带500克加水泡涨,捞出切碎,鸡架2个剁碎,同置锅中,加水3千克,炖烂,1日分3次拌料喂母猪,连用3~4天。如无鸡架,可用鲜肉骨头(1千克)代替,也可用小鱼小虾(1千克)加油脂(100克)代替。  相似文献   

13.
我所选育中的D系(D型矮洛克鸡,又简称矮脚型鸡)与黄羽鸡R系、H系测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单杂交中D系作母系表现出显著的杂交优势,杂交优势率约为25%。56日龄比标准型父系体重、胸角度、跖围分别提高378.8克、5.5度、0.1厘米,跖长降低0.7厘米。D系在单杂交中作父系,其后代公母差异极显著,证实D系含有dw隐性伴性基因。  相似文献   

14.
大白猪专门化父系生长发育研究——后备猪生长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白猪专门化父系一至四世代的后备公猪45头,后备母猪180头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本父系后备猪早期生长速度较小,后期生长速度快,强度大,早期生长公母猪无显著差异,后期生长公猪快于母猪。其世代变化趋势是:后备公猪臂围显著增大,从81.6厘米增大到87厘米,背部三点均膘显著下降,从1.78厘米降到1.61厘米;后备母猪六月龄体重、体尺和四月龄臂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增长,臀围增长幅度母猪大于公猪  相似文献   

15.
《山东饲料》2008,(5):38
京菜中有一道名菜,其菜名很有趣,叫“叫化鸡”,同时也叫“富贵鸡”。用截然不同的贫富两极词汇来命名这道菜,是因为当年那位清朝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时,困饿交加之下吃了化子头送给他的“叫化鸡”,觉得这鸡异常好吃,便金口一开使“叫化鸡”成了“富贵鸡”。  相似文献   

16.
鸡痘的防治     
鸡痘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它可以在鸡的肉髯、冠、眼脸、嘴角、肛门、翼下、脚等无羽毛的部位,发生小水泡,水泡破裂后,渐渐干燥形成褐色痂皮,这就是鸡痘。鸡痘里含有大量的病毒,健康鸡直接接触、或由蚊子、苍蝇传递,都会把病毒传染给健康鸡,2~3个月龄的鸡最易发病。我省每年初夏开始流行,直到九月底才停止发病,病鸡轻者影响生长,产蛋,重者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7.
对肉鸡喂以经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日粮,可显著改善鸡的健康,此外还可减少舍内的氨气散发量。因此,对家禽日粮的氨基酸进行平衡,可以增高日粮中氮的利用率,同时可降低通风率,从而可提高生产效率。在多批鸡使用同一批垫料时,这一做法的优点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鸡啄癖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啄癖是鸡群中的一种异常行为,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食羽癖、食蛋癖和异食癖等,高密度大群饲养的鸡最易发生,危害很大。因此,必须针对鸡啄癖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笔者经对几个大的养鸡场和个体养鸡户鸡啄癖发生及防治情况调查分析后,总结归纳如下。 一、发病原因 1.营养缺乏:日粮中缺乏蛋白质或某些必需氨基酸;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缺少食盐或其他矿物质微量元素;缺少某些维生素;饮水不足;日粮中大容积性饲料不足,鸡无饱食感。 2.环境条件差:鸡舍内温度、湿度不适宜,地面潮湿污秽,通风不良;光照紊…  相似文献   

19.
1996年6月,辽宁省辽中县黄田镇某养鸡户的雏鸡群中发生了一种以肝脏肿大,出血坏死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诊断为弧菌性肝炎。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鸡户1996年5月21日从外地购进经过马立克疫苗接种1日龄杂交雏鸡2000只,育雏成活率100%。采用室内大电灯泡保温育雏,饲料按鸡的生长特点配制。10日龄鸡新城疫11系疫苗滴鼻免疫。育雏期间,无异常发现,成活1916只,成活率98%(1961/2000)。6月14日(即25日龄)开始出现病鸡,由于没有及时确诊,患雏陆续死亡。6月22日,笔者临诊时已死亡鸡IO5只,占25日龄成活雏鸡的5.4…  相似文献   

20.
家禽啄癖的病因分析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啄癖是家禽一种异常的嗜好。患啄癖的家禽啄食羽毛、肌肉、蛋品和其他异物。鸡群发生啄癖后会降低商品肉禽的级别,增加蛋品的损耗和家禽的死亡率,在经济上造成较大的损失。1.发病情况2001年10月至12月期间,惠州地区某商品鸡养殖场的鸡群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啄癖。全场鸡只存栏量15万多只,共18栏。饲养方式是平养,鸡舍一半水泥地板,一半用栅木架搭棚,离地面40厘米。据统计,在两个月里共有1700多只(不计鸡只感染了传染病后,因啄癖加速其死亡的个数在内)鸡死亡,鸡群中发生不同程度啄癖的鸡只达11000多只,多发生在25~40日龄和60~75日龄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