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稳定内蒙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对于促进全区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粮食生产现状和发展潜力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四稳定、四提高”的粮食生产发展思路,并针对内蒙古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等五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康保县地处河北省坝上高原,耕地面积145万亩。粮食总产8500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905元。近年来,种植业已培育形成错季蔬菜、马铃薯、杂粮杂豆三大支柱产业,本文通过分析种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展现状提出新的发展理念,以推动康保县高效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桐城县徐河公社是全国五十二个大寨式的粮食高产典型之一,粮食年亩产连续五年超“纲要”,在突破1964年千斤关的基础上,1965年更上一层楼,实现粮食亩产一千二百二十三斤。这个公社粮食生产之所以能得到不断的发展,主要经验是这里广大干部羣众,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不断地认识、掌握和运用当地的自然规律、生产规律,积极创造生产条件,坚持正确的生产改革,大力发展了双季稻。在年无霜期只有二百三十天左右的江淮地区,种好双季稻,主要关鍵是季节问题。他们在近十年的发展双羣稻的过程中,通过与自然作斗争,在“种”字上做文章,在“管”字上下功夫,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一个“早”字,而早稻早育秧又是“早”字当中的当先一马。五年来,他们的早稻育秧比周围社队一般要早播、早插三、五天,而且烂秧很少。这里就介绍他们五年来的“四掌握、四决定”的早稻早育秧经验。  相似文献   

4.
宁乡是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下辖33个乡镇,拥有耕地面积14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21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总产量约100万吨,居全省前列,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五次被评为“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是“华佗故里·药材之乡”,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和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对培育粮食、蔬菜、中药材、畜牧等特色产业非常重要。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谯城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计划经济时代,以“粮食为纲”的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我国粮食问题基本解决,有的年份甚至出现暂时性过剩,在此情况下,“中国粮食过剩”、“搞农业结构调整就是压缩粮食生产”等成了社会上普遍看法与做法。但自1999年以来,连续五年粮食减产  相似文献   

7.
康保县马铃薯生产的现状 康保县是马铃薯生产大县,独特的自然优势和地理优势决定了康保县马铃薯生产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马铃薯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的高产作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马铃薯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淀粉、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盐类和维生素B、C等。可以加工成油炸片、油炸条、全粉,茎叶还是多种家畜和家禽的优质饲料。也可以作为救灾作物。因此,在康保县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进行马铃薯的深加工,对于提升该县经济发展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台湾“新农业运动”台湾现代农业以传统粮食生产为主轴,发展兼顾生产、生活、生态之“三生农业”,也就是包括生产粮食的一级产业、农产加工的二级产业,以及运销、休闲、文化体验的三级产业。农业的总产值(包括一、二、三级产业)估计为新台币1·3兆元,约占GDP的13%,远大于经贸统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垦》2005,(2):17-17
2004年,农业部对在恢复发展粮食生产中做出重要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授予崔永龙同志“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的称号,授予八五二等6个农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农场”的称号,授予马德全等3人“全国粮食生产管理先进个人”的称号,授予陈德恩等5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的称号,授予崔永龙等30个粮食生产大户“全国粮食生产大户”的称号,具体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科学》1984,17(6):96-98
学习丁颖同志严谨的治学精神开创衣业科研新局面5(1)庆祝建国弱周年专文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的回顾与展望兽医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与成就”·…:::专论我国农业与粮食生产的现伏和发展前景..·…~关于调整粮食作物结构布局的初步探讨···“·~”黄土高原丘陵地区农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浙江省区域粮食生产系统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粮食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等生产指标的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各区种植面积呈大幅减少趋势,减少幅度浙北>浙中西>浙南;粮食总产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幅度浙北>浙中西>浙南;粮食单产均呈增加趋势,增加的幅度浙南>浙北>浙中西,但增幅都较小。利用综合增长率或减少率法,分别建立悲观、一般、乐观条件下的粮食生产系统预测方案,并以实际生产指标值为基数,预测未来粮食的总产、种植面积和单产。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高淀粉甘薯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分析了四川省甘薯种植业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把甘薯种植业的生产目的从目前以鲜薯喂猪、食用为主的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加工甘薯淀粉及其变性淀粉产品、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的商品性生产,论述了发展高淀粉甘薯种植业战略的作用与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 Agriculture on Loess Plateau has transformed from food shortage to green development. ● Terracing and check-dams are the key engineering measures to increase crop yields. ● Agronomic measures and policy support greatly increased crop production. ● Increasing non-agricultural income is a key part of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had an overwhelming advantage in protecting environment. Loess Plateau of China is a typical dryland agricultural area. Agriculture there has transformed from food shortage toward green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seven decades, and has achieved world-renowned achievements. During 1950–1980, the population increased from 42 to 77 million, increasing grain production to meet food demand of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was the greatest challenge. Engineering measures such as terracing and check-dam were the crucial strategies to increase crop production. From 1981 to 2000, most of agronomic measures played a key role in increasing crops yield, and a series of policy support has benefited millions of smallholders. As expected, these measures and policies greatly increased crop production and basically achieved food security; but, low per capita GDP (only about 620 USD in 2000) was still a big challenge. During 2001–2015, the increase in agricultural and non-agricultural income together supported the increase in farmer income to 5781 USD·yr–1. Intensive agriculture that relies heavily on chemicals increased crop productivity by 56%. Steadfast policy support such as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had an overwhelming advantage in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new era,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 policy support and positive societal factors will be the golden key to further improve food production,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increase smallholder income.  相似文献   

14.
广西粮食作物育种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广西近十余年粮食作物育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指出粮食作物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广西粮食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提出广匿今后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的目标定位、战略措施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策略。目标定位应以提高品质和抗性等性状、高产稳产为主攻目标,培育专用型优良新品种和具有特别重要用途(功能)的优良品种。战略措施主要是加强育种材料的引进与创新,加强高产稳产、食用优质、专用型和特别功能用途等方面的新品种选育。推广应用策略一要创新推广理念,二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推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LMDI模型的我国省域粮食生产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耕地利用角度对影响粮食生产变化的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应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 division,LMDI)将影响1980—2010年我国省域粮食生产变化的因素分为粮食单产、复种指数、耕地面积和粮作比例;对粮食生产及其分解因素的统计指标在省级层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增加22 592.3万t,粮食生产格局重心由南重北轻逐渐演变为北重南轻;4个因素中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变化起到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增产作用逐年降低,并被复种指数和粮作比例所替代;耕地面积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全国各省域之间粮食生产变化的分解因素效应有比较显著的空间差异,河北、湖北、新疆等14个区域的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效应的叠加效应使得其粮食生产增加显著,而上海、浙江、福建等复种指数与粮作比例的叠加效应对粮食增产的影响最大。粮食单产效应的逐渐减小与耕地面积累积效应起负面作用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增加主要是粮食单产作用,且正逼于其上限,耕地利用中要严格保护数量,提升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要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基于历年来河北粮食生产的统计资料,分析了1949年以来河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变化趋势,以及影响粮食产量增长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与粮食产量均呈显著相关;科技创新水平在粮食生产中起重要作用。提出了河北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项战略措施:即推动粮食生产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科学利用和严格保护农业资源;增强集约运作能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通过粮食生产优惠政策的支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滴灌施肥对华北典型种植类型农田N2O排放的影响差异与减排贡献,并明确其综合调控机制,为区域农业生产碳氮优化调控及滴灌施肥技术在华北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储备.[方法]选择两种典型的作物种植模式(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和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了4个处理,即对照(CK)、常规漫灌施肥(FP)、滴灌施肥(...  相似文献   

18.
山西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玉米是重要的饲料、工业原料和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玉米产量水平直接关系到山西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了解山西玉米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制定玉米生产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近年来山西玉米生产现状,分析了目前制约山西玉米生产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玉米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常熟市食物链系统氮素生产-消费平衡及环境负荷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常熟市食物链系统氮素流动特征,通过构建食物链氮素流动模型,应用模型计算该市2000—2013年农田生产、畜禽养殖、家庭消费三个子系统氮素流动通量,对食品氮的生产消费平衡和氮素环境损失及负荷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3年常熟市植物性食品氮每年盈余,年均盈余量2 171.54 t;动物性食品氮在2000—2002年盈余47.71~56.92 t,2003—2013年动物性食品氮生产少于需求,年均亏缺210.03 t;该市食物链系统年均损失氮素2.34万t,三子系统氮素年均环境损失率分别为65.39%、69.03%、68.16%;氮素损失平均每年给当地环境造成1.81万t氮负荷,分别有40.33%、29.65%、30.02%进入水体、大气、土壤环境。可见,常熟市食物链氮素流动系统中存在氮素环境损失率高、环境负荷量大的问题。对此,可采取提高废弃物氮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农畜食品生产中氮素投入量的措施进行调控管理。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杂粮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河北省杂粮生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杂粮生产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选用优质品种,调整布局,建立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强化小食品加工和营销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