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沧州市枣树无公害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在沧州市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全市枣树栽培面积达到12.67万hm^2,年产红枣11.2亿kg,在农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沧州市的枣树无公害栽培得到了迅猛地发展,目前全市枣树无公害栽培面积达到8万hm^2,占枣树总面积的63%。现将沧州市的枣树无公害栽培管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陕西红枣产业的发展,优质红枣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枣树害虫的种类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96-1999年,在关中地区调查枣树害虫时陆续发现几种新害虫,现将其危害特点、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性简述。  相似文献   

3.
枣树“插皮+气囊”嫁接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是我国经济林一大优势树种。近年来,红枣干鲜品种种植开发规模逐年扩大,良种苗木发展势头良好。为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针对生产中枣树嫁接育苗成活率低的问题,我们试验应用了“插皮 气囊”嫁接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临汾地区自古就有栽培红枣的历史习惯,古代尧乡人就利用酸枣接大枣、枣树根檗苗繁殖枣树、枣粮间作等红枣栽培管理技术,这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个体庄园崭露头角,形成了一个新的红枣栽培模式。主要有以下5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红枣生产现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红枣生产现状概述李养志(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枣为我省特产果树之一。发展枣树生产是振兴陕北黄河沿岸及渭北贫穷地区经济的重要途径。省政府有关部门已就实现红枣的产业化开发做出安排,这对于长期从事枣树科技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无疑...  相似文献   

6.
<正>枣树喜光,对温度的要求也高。春季日平均气温达15℃左右时开始萌动,日平均温度20℃时,进入始花期,果实生长期要求25℃以上的温度,温度不足和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枣树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红枣产量、果实品质。因此枣园一定要选择光照、水分、气温能满足枣树生长发育需求的地方。除选好园地外,还要加强季度管理,才能产出高产量、高品质的红枣。本文介绍盛果期枣树不同季节的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枣原产我国,有3000年多年的栽培历史。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是我国红枣原产中心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制干枣的优生区,发展红枣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本区域涉及榆林、延安两市的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清涧和延川、延长、宜川等9个县,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繁,粮食生产低而不稳,人民生活历来贫困,是我省的重点贫困地区之一。千百年来,枣树作为当地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与人民群众结  相似文献   

8.
稀土在枣树上应用经济效益显著据“稀土农用”报道,在枣树上应用稀土,河南省十分重视。1993年全省共推广应用1.5万ha,320万株。据重点推广区多点调查,株增产1.11~1.67kg,平均株增1.32kg,推广区共增红枣422.4万kg,增值1267...  相似文献   

9.
谁说旱砂地里长不出“银元宝”,在年降水仅260毫米的皋兰县水阜乡涝池村的3000亩旱砂地里,你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景:2003年春季栽植的枣树,次年竟有90%开花挂果。2005年秋,这里又是果实累累,每棵幼树结果在2斤以上,多的达七八斤。串串红枣压弯了枝条,家家都在摘红枣、晒红枣,村里村外四处洋溢着红枣的芳香和甜蜜,种上二三十亩枣树的农户,能收红枣两三千斤,大家高兴得合不上嘴。村民们带上自家收获的大红枣走亲访友,别有情趣。在这里,红枣成了人们说不完的话题,他们把枣树誉为“生态树”、“发财树”、“旱不死的铁杆庄稼”。干部群众更是把发展砂地枣业作为致富奔小康的第一要事,并精心实施,寄予无限的期望,他们决心把“人造沙漠”变为致富绿洲。  相似文献   

10.
枣树坐果率代,一直是制约红枣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枣树盛花期用“枣树保花保果剂”进行喷洒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枣树坐果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我省自然条件优越,好些地方适合栽种枣树,但枣树栽植一直比较少,发展速度缓慢。枣子既可鲜食,又是干果。既可作水果食用,维生素C特别丰富;又是高级滋补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每年我省都要从外省购进数量不少的红枣满足群众需要。但从外地运进路途遥远,运费昂贵,售价与糖价差不多,浪费人力财力,也影响消费者利益。今后,我省应组织群众,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在适合种植枣树的地方,发展红枣生产。  相似文献   

12.
矮化密植枣园幼树定干修剪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雨  杨涛 《新疆林业》2006,(3):17-17
1 试验目的 为了培养枣树幼树树体骨架,掌握红枣幼树的定干修剪技术,通过枣树定干修剪技术的实施,达到枣树早果、丰产、稳产的目的,用于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红枣栽培已列入自治区重点推广项目,哈密地区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名优大枣的发展,并作为特色农业来发展,提出到本世纪末发展10万亩的规模,为红枣大面积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了丰富优良枣树品种,我站从1994年开始了枣树优良品种资源汇集国的建设,先后引进57个优良品种进行汇集驯化。目的是通过引种驯化,观察对比筛选出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配合哈密大枣等良种在全区推广。现将初步试验介绍如下:一、试验地(一)试验地位于哈密地区林管站苗圃内,土层较厚,深层为壤质粘土,地下水位20米左右,具有机井灌溉条件.(二)气候…  相似文献   

14.
陕西枣树病虫防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是我国红枣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红枣生产得到迅猛发展,面积达8万多公顷,产量约1.3亿kg。红枣已发展成为我省一大支柱产业,并在黄河沿岸诸县脱贫致富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枣树病虫害的猖撅流行严重制约着红枣的优质丰产,现就当前陕西枣树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对策,谈谈笔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1枣树病虫害主要种类1.1主要种类据我们调查,陕西枣产区枣树病虫害计165种,其中害虫155种(不包括红蜘蛛),病害10种。害虫占全国(290种)枣树害虫种类的53.45%。陕西枣产区严重危害的病虫害种类…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省的自然特点和发展红枣生产的有利条件,省林业厅作了红枣生产的长远规划。计划到1985年,全省枣树发展到7000万株,产量达到13000万斤;到1990年,枣树发展11000万株,产量达到3亿斤;到本世纪末,把我省西山沿黄河11个县、中条山麓6个县建成红枣林带,把滹沱河、浊漳河、汾河两岸,丘陵谷地的28个县、342个公社建成“红枣之乡”。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加快发展我省红枣生产,迅速提高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我省是全国红枣生产区之一,陕北老区又是我省红枣重要产地。全省有枣树62.78万亩,年产鲜枣5179.4万公斤,陕北老区就有枣树44.0万亩,占全省枣树面积70%以上,年产红枣3630万公斤。枣树在陕北老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洛河、无定河沿岸,以黄河沿岸为最多。以现有分布范围来看,除定边、吴旗外,其余各县均有枣树生长。其中清涧,绥德、佳县、吴堡、延长、延川等县,是我省和陕北老区产红枣最多的县。  相似文献   

17.
唐朝时,它作为贡品进贡到皇宫;现如今,作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果品,摆上了人民大会堂的国宴;生活中,它是“铁杆庄稼”,有了它,吕梁人民不再受穷。山西省吕梁地区是全国的红枣生产基地,枣树栽培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就有栽培枣树的记载,年代更替、枣树栽植有增无减,柳林县至今还保留着农民起义军领袖李闯王当年栓马的枣树,并且年年挂果。进入明清晋商崛起的年代,吕梁红枣成为走出娘子关的重要贸易商品之一。吕梁红枣以个大、肉厚、高糖、无虫的优良品质而闻名于世。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吕梁地…  相似文献   

18.
延川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枣树品种、栽培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延川县红枣产业发展优势、限制因素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红枣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西是红枣主产地之一,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枣树设施栽培面积也逐渐增加。笔者介绍了山西运城、太谷、吕梁、大同枣树设施栽培区域的栽培模式和特点,分析了塑料大棚栽培、防雨棚栽培、日光温室栽培3种枣树设施栽培类型及管理方法。提出了山西枣树设施栽培存在品种单一、未建立标准化生产、相关研究较为滞后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枣树设施栽培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以来,唐县通过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调整结构,完善市场,红枣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初步实现结构调优、品种调良、效益调高,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到目前,全县新发展枣树4.5万亩,酸枣嫁接大枣290万株,红枣总面积达到14.5万亩,总产量达到2.07万吨,产值达到1.7亿元,枣农人均增收12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