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小陇山油松天然林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固定样地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相关分析统计软件,对小陇山林区油松天然林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松天然林树种组成丰富,群落中共出现18个树种,油松占绝对优势,但样地树种隔离程度较低,属于弱度混交。油松天然林的直径分布为多峰山状曲线,油松种群的直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可用3参数Weibull分布拟合;树高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加,胸径与树高的关系可运用幂函数进行拟合。林分中油松个体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大小分化差异明显,整体上表现为中庸状态;油松天然林林木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油松种群分布格局也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2.
此次普查在南阳13个县市区全面展开,是南阳有史以来最全面的一次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综合《河南省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系统》上传的录入调查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本次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共完成调查表格38 617个,采集标本796份,采集植物图片173 771张。通过此次普查可知:南阳市现有木本植物95科323属1 291种532个品种。其中野生林木种质资源88科290属1 003科;栽培利用林木种质资源89科279属943科;重点保护树种35科48属50种;古树名木45科86属138种;收集保存69科147属236种。基本摸清了南阳市林木木本植物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总结出了南阳优势林木种质资源,提出了今后保护利用布局。  相似文献   

3.
油松光合作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也是黄土高原造林的优良树种。研究油松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即可为正确地经营油松林,如合理混交、密度、修枝及间伐抚育、促进林木速生丰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于研究油松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运转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1980年,在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及淳化县爷台山等地对不同条件下油松光合作用强度进行了测定。一、测定原理与方法测定油松光合强度用的是山东省聊城农村“五七”工厂制造的74-L型光合速测器。本  相似文献   

4.
对2016年启动的福建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特点进行初步探析,结果表明:福建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注重顶层设计与技术创新,同时创造性地提出经费测算依据和标准;优化完善了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类型划分,对优树和优良单株调查登记提出新见解;野生的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范围不局限于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内,精确量化了调查线路长度,开展了二类固定样地与样线调查方法树种丰富度比较;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快速、高效、准确地开展野外数据采集和资源管理。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丰富桥山林区树种资源,提高林木生产力,合理引进抗逆性强、生长适中的外来树种有着重要意义。桥山林业局参加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科院“奥地利黑松、花旗松种质与栽培技术引进”项目的协作,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科院提供10kg奥地利黑松和1kg美国花旗松种子,用当地的乡土村种油松作为对照,进行了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6.
林分直径结构反映了各径级林木的株数分布。通过对陕西省华州区秦岭南麓天然次生松栎混交林典型林分设置的4个样地进行每木调查,采用Meyer方程对样地林木以及林分主要树种锐齿栎、油松、华山松直径分布进行拟合,并结合Liocourt提出的q值比率。结果表明:样地总体林木株数按径阶分布呈倒J状,相邻径阶株数比q值为1.422,锐齿栎相邻径阶株数比q值为1.441,油松相邻径阶株数比q值为1.206,华山松直径分布呈近似截尾正态分布。林分林木直径结构总体合理,作为林分主要树种的锐齿栎、油松具有异龄林林木径阶结构特征,而华山松具有同龄林林木径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察右中旗林木病虫害普查工作从一九八○年开始到一九八一年十一月结束。经过二年来的普查,初步获得了成果,基本查清了察右中旗范围内主要树种的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为今后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具体要求,结合本旗实际情况,这次林木病虫害普查由旗林业局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对全旗普查工作做了具体安排,从国营林场、苗圃和林业站抽调熟悉业务的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七人组成普查工作队负责具体工作。一九八○年重点普查了病虫害种类,一九八一年重点普查了病虫害的分布情况。全旗26个公社除了2个公社因林地  相似文献   

8.
保护林木树种资源,建立林木树种采种园。郴州市区所辖范围林木种源丰富,据1985年全市种源普查资料记载有乔、灌木树种100个科385属1400种,属于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的珍稀乡土树种就有21个科39种,珍稀树种61种25713株,散生母树50种909株。保护好现有的林木树种资源。一是重点林区县(市、区)树种资源分布丰富,在1985年种源普查的基础上重新摸底调查,制定林木种源保护区、保护点、保护株,列为保护对象。二是对划定林木种源保护区、保护点要立牌,保护株要挂牌,登记造册建档。三是严禁其它单位和个人到种源保护区、点、株采集林…  相似文献   

9.
油松是辽西地区一个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适应能力很强的主要造林先锋树种和优良的用材树种。建国以来营造了大面积油松人工林,对改变气候,保持水土等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自然整枝差,人工修枝技术掌握的不好,不仅影响林木的高生长,也影响着木材质量。现就我们几年来对油松修枝技术,调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植树造林的成败,与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更确切地做到适地适树,本文通过对本地区。“油松生长与立地条件关系的分析”中探索评定油松林地和宜林地的立地质量,确定油松的适生立地条件,以达到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和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因此,我们对本地区的油松林分进行了生长与环境因子的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用多元回归方程,找出了影响本地区油松生长的主导因子,划分了立地条件类型;为本地区造林规划设计和如何经营油松林、预测生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油松是东陵林场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现有成林面积一万六千多亩。它具有生长快,材质好、造应性强的特点,是深受欢迎的优良用材树种。油松在漫长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原因,种内的不同个体形成了多样性,分化出来几个不同类型。将类型客观地划分出来,选择出优良类型和优良单株,发展采种母树林和种子园,是早日实现林木良种化,加快林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在1977年对全场的油松人工林林分(即隆冬峪、硫璃厂、谢家营、小杏山等林区)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在林分内设标准地,每块  相似文献   

12.
油松种源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油松是我省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也是我省林木种子外调较多的树种。 油松天然林的分布区,包括河北、辽宁、内蒙古、北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河南、山东等12个省(市、区)。由于分布区的气候条件变化大和分布不连续性等特点,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变异。 为选择适应我省生长且增产幅度大的油松种源和确定全国范围内的油松种子调拨区,从1979年开始,对不同种源的油松进行了7育苗和造林的试验研究,在适宜我省生长的优良种源选择方面,以及优良种源的早期予测方面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三门峡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相关资料整理,主要从野生树种、集中栽培、城镇绿化、四旁树和古树名木5个方面对湖滨区林木种质资源概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七五”期间,我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得到很大发展,截止1990年底,全区(不包括大兴安岭林管局)已建成落叶松、樟子松、油松等7个树种的林木良种基地70766.8亩。其中种子园5822.6  相似文献   

15.
林木种子要上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从国家林业局权威人士获悉,我国首颗“种子卫星”将首次搭载林木种子,搭载重量将多达 10公斤!目前,林木选种及前期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造林专家罗菊春教授认为,林木太空育种要研究三大问题;林木太空育种必须注意优选树种、精心采种;杉木、油松、马尾松、落叶松等树种有可能成为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6.
主要阐述了周口市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的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对周口市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现状以及重点树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情况进行了汇总、整理、研究、分类、分析,为周口市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管理、保护、监测评价、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准确的基础信息及数据.  相似文献   

17.
对舞钢市林木种质资源进行专项普查,摸清了舞钢市种质资源现状,普查结果为71科175属383种;填写表格967份;定点DPS点10342个;拍摄照片3150张.其中,野生树种48科108属、156种;栽培利用树种69科165属346种、品种78种;古树名木9科14属14种51棵;优良品种9科10属12种;为今后舞钢市林业...  相似文献   

18.
<正>张家口地区林业局,1983年林木良种普查时,在燕山深处的涿鹿、坝上高原的尚义和长城脚下的崇礼三个县,发现了四片天然杜松纯林,共有1000多亩,仅涿鹿县较大的一片就近900亩。这些杜松一般都在几十年到百余年,生长良好,华北地区极为罕见。 杜松也叫(艹 朋)松、棒松,属柏科桧柏属,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0米。小枝下垂,树冠呈圆锥形,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杜松为阳性树种,适应性很强,具有喜光、抗寒、耐干旱、耐瘠薄等特点。多生长在阳坡、半阳坡,岩石裸露的山地也能生长,树根能沿石  相似文献   

19.
在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桃山等5个林业局的林场分别设立了调查试验区,发现5个调查试验区的天然阔叶混交林乔木树种共有12科17属22种,杨柳科、桦木科、椴树科和木樨科在数量上优势比较明显。群落组成的树种以软阔叶树种占多数,但硬阔叶树种也占4成以上,具有明显的向硬阔混交林过渡特征。5个试验区树种混交度均接近强度混交0.75。新青林业局试验区林分主林层林木的各生长因子均表现最好,桃山林业局试验区主林层林分材积最小但演替层林分材积最大。应根据林分的演替状况采用合理营林抚育措施,调整树种组成,逐渐加大针叶树种特别是红松的更新比例,实现"栽针保阔",促进森林演替进程。  相似文献   

20.
麻池背油松天然林林分生长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历年调查资料,对麻池背油松天然林的林分生长结构进行了研究.该林分的植物种类丰富;直径、树高、林龄等林分结构呈正态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和多峰状分布;近熟林的林分蓄积生长率为0.82%,材积生长量69年生时连年生长量仍大于平均生长量.由于林分密度过大,油松形状比值偏高,林木自然稀疏强烈,枯损率达32.7%,其中小径木占86.3%,病虫害感染枯死木占29.4%.油松天然更新不良,辽东栎不能成为更新树种,林下有青木杄、落叶松幼树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