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义强 《农业考古》2012,(3):242-244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也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世居于云南省的红河、澜沧江流域以及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的广大山区和半山区。从经济形态上来看,哈尼社会以梯田陆地农耕经济为主,是极为典型的农业社会。哈尼人一般聚族而居,哈尼族村寨中延续千年的"莫批——咪谷"组织是哈  相似文献   

2.
王亚军 《农业考古》2012,(3):236-238
一、哈尼族传统的契约形式哈尼族是跨境而居的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现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与越南的西北部、老挝的中北部、缅甸的东部和泰国的北部边境地区,国外的哈尼族又称阿卡。中国的哈尼族有163万人(2010年人口普查),主要聚居在  相似文献   

3.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的元阳、绿春、金平、红河等哈尼山乡,是古老的山地农耕民族哈尼族人民千百年来辛勤开拓的农业文化遗产。据估计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89万亩,梯田级数最多者达3700多级,从河谷到山头依山而列的层层梯田,蜿蜒迂回于千壑万岭之中,绵延不绝,景色壮丽,堪称人类农耕文明奇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方民族农耕经济及其社会形态的发展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民族研究所王胜先中国南方民族农耕经济历史悠久,特别是侗、傣、壮等少数民族的水稻耕作,与汉族有许多共同之处。这因为侗、傣、壮等民族是古越人的一支。他们在历史上处于土质肥、水源足、气候热的南方。再追...  相似文献   

5.
周杰 《新农业》2022,(2):93-95
传统农耕孕育民族文化,保护传统农耕也即保护民族文化.贵州境内尚存一定数量的资源禀赋极高的传统农耕存留区,在不改变其自然变迁趋势的前提下,其存续前景不容乐观.对此,应通过农旅融合手段重构传统农耕的活态传承机制,进而重构民族文化可持续传承机制.依托价值观照、过程收益、主客共享等运作要素,农旅融合促成了传统农耕活态传承机制的...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280-281
农耕文化,既反映了农耕生产的全过程,同时还折射出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精神文化。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各民族在长期适应客观自然和社会历史环境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在这传统农耕文化中包含了各民族团结合作、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关于生命、自然、人类和社会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农耕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但目前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深层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大背景下,农耕文化受到全球化浪潮和现代文明文化的冲击,其保护传承仍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涉农高校肩负着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大力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涉农高校学生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的主力军,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素。笔者以四川省5所涉农高校为例,调查分析涉农高校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认知现状和影响因素,为促进将农耕文化宣传教育融入高校基础教育,推进农耕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利用与传承,使涉农高校学生通过农耕文化教育能怀有大局观,树立服务“三农”的理想信念等方面提供参考理论依据。家庭基础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分别在认知启蒙阶段和认知重构阶段影响涉农高校大学生对传农耕文化认知;经过高校对农耕文化思政教育价值和文化育人路径的多年探索后,不仅增强了涉农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也提升了优秀农耕文化带来的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9.
云南各少数民族,从事农耕的历史已源远流长,但各民族进入农耕历史的时间却相差很大,有的民族先民进人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就已发现农耕文明的遗迹,有的民族则一直到二十世纪才踏人农耕社会的门槛。跨入农业社会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飞跃,云南各民族进行农耕社会的历史相差很大,时间跨度很大,因此各民族的农业生产水平也差参不齐,直到二十世纪尚保留着极为原始的农耕文化,成为云南民族地区传统农业中颇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游耕文化游耕是进入农业社会后的最原始业的农耕方式,有固定范围内的游耕和非固定范围内的游耕。最初的游耕…  相似文献   

10.
马瑞江 《农业考古》2007,(1):197-204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他们创造了各自的文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汇聚在长城内外,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壮剧。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关系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对于游牧与农耕这两种生产方式对于中国北方的历史及中国文明的影响,确实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宋辽金元时期西北地区涝灾大幅减轻的原因入手,比较游牧与农耕这两种生产方式对西北生态脆弱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梯田农耕是南方少数民族经济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农耕活动中,赋予了梯田以深刻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创造了丰富的梯田农耕传统文化。然而,这种传统文化中还包含了更深的内涵,那就是少数民族在梯田农耕中所体现的‘蚂蚁抬土’的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坚忍不拔、团结协作、以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这些精神恰恰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农业》2014,(5):56-59
中国的各民族,大多为农耕民族,农耕文化悠久和丰富。各民族的农事活动,既是农作的劳动过程,又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人类的历史太悠久,我们生活在这长期积累之后,只要把历史视为思想资源而不是精神负担,就可以有足够的智慧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对各类文明取长补短,从农耕文化中汲取重要的思想资源。市民体验京西稻文化京西稻是上庄镇的优质绿色五谷农产品,  相似文献   

13.
治理土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福建农业》2012,(3):30-30
珍爱、敬畏土地,实际上是远古就开始形成的神秘而古老的情感,它源于人类对摆脱饥馑的渴望,投射在祖先的信仰和图腾里,不论是东方农耕民族还是欧洲游牧民族无不如此。  相似文献   

14.
王亚军 《农业考古》2013,(1):302-304
哈尼族是云南典型的稻作农耕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培育了适应本土的稻种,创造独特的哈尼农耕稻作文化,因哈尼族的习俗紧紧围绕其民族的迁徙和繁衍,以原始宗教为主要载体,秉性万物有灵观念和祖先崇拜,衍生出丰富和神秘的稻作信仰,尤其是谷魂信仰颇具特色,以哈尼族谷魂信仰为例,探讨农耕文明视野下哈尼族谷魂信仰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5.
田园综合体是集自然生态条件和农业产业、农耕农事体验为一体,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链条产业延伸,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模式,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根据云南自然生态多样,民族农耕文化多彩和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论述了云南特色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为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范舟游 《农业考古》2007,(3):197-200
湘西土家族图腾神灵崇拜是南方稻作民族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稻作民族,由于水稻的发现、栽培技术的进步而引申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土家先人把这种精神寄托于图腾崇拜和祭祀习俗上,在土官土司制度及强宗大姓封闭式专制统治下,这一民族仍保留着一定文化内涵的原始农耕稻作成份,并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稻作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卢鹏 《农业考古》2013,(1):275-278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历史悠久的山地民族,至今仍以传统稻作为生.千百年来,他们按一定程序耕作梯田,并遵照传统进行水稻的播种与管理.作为农耕民族,哈尼族将农作物丰歉归功于神灵,因此依循节令举行各种农耕祭祀活动,以此祈求谷物丰收.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农耕文化的时空特征表现为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延续性、乡土普世性;农耕文化的行动法则主要为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新型经营主体的视角对云南省民族地区的三产融合进行现状研究。通过将云南省民族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形式及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探究云南省民族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对三产融合的影响及存在的困境,从而提出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建议,通过促进三产融合的发展来提升农业产业水平,提高农民收入,以期对加速云南省民族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以及云南省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农民的土著知识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内长期定居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有近1512万人。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劳动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总结、创造、积累了丰富的土著知识。在“云南省植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的收集、整理及传播”课题组的调查中发现,农民普遍认为土著知识是总结过去生产劳动和生活经验的结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科学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