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荪菌(Dictyophora indusiata)是寄生在植物根部的一种大型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文章总结了竹荪菌生理生态学研究、驯化与栽培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和探讨了我国竹荪开发利用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选择适于竹荪生长的林地,可以用下述方法进行人工栽培:在竹林内翻耕作垄,用野生竹荪孢子液或野生菌丝接种;或以人工培养的菌丝体压块栽培,覆土后即可出菇;也可借鉴传统种菇经验,在段木上接种后,进行埋木出菇。  相似文献   

3.
章笑 《云南林业》2006,27(4):24-24
竹荪,是一种腐生在竹子根部的菌类,其顶部是绿色的帽状菌盖,菌盖下具一围雪白的网状菌裙,白色的柱状菌柄站立在粉红色的蛋形菌托上。整株菌体显得亭亭玉立,妖娆妩媚,因此,竹荪被称为“纱罩丽人”、“菌中皇后”。  相似文献   

4.
大树移植是园林树木种植工程的一项主要内容 ,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形成园林景观 ;能够“反季节栽培” ;同时可用于古树名木的保护性移植。在大树移植中 ,北京园林常用木箱法 ,广州地区常用网笼法 ,济南地区则通常采用铁笼法。近期 ,我们在园林工程建设中 ,尝试应用软梯法移植大树获得成功。软梯法就是应用软梯固定树木根部的土坨 ,再用竖向软梯加强吊装卸装的受压面 ,具有成本低、起植能力强、起植成功率高且操作简单、便于推广的特点。现将软梯法移植大树的施工程序介绍如下。1 前期准备1.1 基本情况调查大树移植尤其是超大规格的大…  相似文献   

5.
卢山 《绿色科技》2023,(13):167-170+177
为探究贵州红托竹荪高海拔林下菌包脱袋覆土种植技术措施及种植效益。选择在高海拔林下试验种植林地进行种植,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选择适宜种植林地地块、选择适宜林下种植品种(菌株)、选择优质菌包、整地及土壤消毒、脱袋覆土种植、做好发菌和出菇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管理、采收及加工处理。结果表明:林地面积利用率25.8%,分2年试验种植样方综合测算数据显示,鲜荪平均产量2.093 kg/m2,亩均鲜荪产量360 kg。菌包脱袋覆土种植是贵州红托竹荪目前技术最为先进、产量高且稳定的人工栽培模式,开展高海拔林地区菌包脱袋覆土种植技术研究,并进行大范围推广,有助于提高红托竹荪产量。  相似文献   

6.
红托竹荪菌盖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竹荪菌盖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菌盖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水提竹荪菌盖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盖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5℃,料液比1:25(g:mL),浸提时间2.5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竹荪菌盖多糖得率为8.25%.菌盖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和...  相似文献   

7.
菌根围剂是一种生物活性剂,利用土壤专化真菌与植物报系形成共生联合体──菌根。该菌在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循环有重要作用,当树木主根根系同菌剂结合形成菌根,能扩大吸收养分、水分的面积,如增加辅助报代香树木主根增强了树木抗御干旱、严寒、盐碱及在贫瘠土壤上生存能力,对树木生长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1试验地情况试验地是在敦化市江东苗圃地内,面积500m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轻壤土,PH值6.5-7.0。2气象条件敦化地属寒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6℃,有效积温2424℃,年平均降水量628mm,无霜期120天…  相似文献   

8.
这项工作一般在秋季进行,主要是确定移栽地点,移植树种及其规格,决定起苗土坨和栽植坑大小,调查了解移植大苗所在地和移植地点的土壤情况。苗木最好是本地供应,且移植地的土壤气候条件与大苗所在地的土壤、气候条件相似或一致,这样有利于施工或成活。移植苗木的规格是:杨、柳等速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荷叶离褶伞是大兴安岭林区名贵药食用菌,是典型低温性草腐菌,其工厂化原生态培育是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参考项目,对低温型草腐菌荷叶离褶伞工厂化培育关键技术系统研究是现代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低碳循环经济和高效立体培育技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正> 杜仲以实生繁殖为主,但种子紧缺已成为育苗户共同焦虑的问题。在杜仲育苗生产上,根颈粗度在0.7cm以下的小苗常常需要留移植,继续培育,年后方可造林。西北林学院马惠玲等于1992年对杜仲小苗进行了纵劈繁殖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一、模具容器移植育苗(一)操作方法1.模具工艺的准备工作①引模:木制圆形筒状,长110毫米,外径90毫米(根据塑膜套直径大小而定,要求比塑膜直径小3毫米),内径67毫米,壁厚23毫米,前端断面模壁设6×6毫米的引槽,用于主模接触点,以免套塑料薄膜时夹...  相似文献   

12.
杜仲以播种繁殖为主,但是种子紧缺;同时,根颈粗度在0.7厘米以下的小苗常需留圃移植培育一年才可造林。为了扩大繁殖,可以采用杜仲移植苗纵劈繁殖法。方法是:春季苗木移植时期,将根颈粗0.6-0.7厘米的苗木平茬,用修枝剪纵向均匀劈分苗木。尽可能保持劈面光滑。苗木劈分后的繁殖体为2劈分带腋芽,留茬长度为5厘米。然后将分后的繁殖体上部放入85-90℃的矿蜡中速蘸蜡封。按5×10厘米株行距摆火苗床沟,填土压实,深度以理到根颈处为准。栽后及时浇水、松土,保持土壤湿润疏松。由于杜仲具有较强的根萌能力,至秋季苗木生长停止时,…  相似文献   

13.
在营林生产实践中,用窝根苗造林虽然在造林成活率方面不会有明显差异,但对造林保存率及以后树木的生长影响是严重的。也是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解决我省换床苗窝根问题,敦化林业局柏树河苗圃在借鉴他省经验的基础上,改制成适合我省实际的换床苗移植板。省林业厅在敦化召开了现场会,各地区和森工局的育苗专家和技术人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现将移植板的构造及使用方法介绍给大家,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参照使用。  相似文献   

14.
拖拉机的绞盘机,在陡坡山地集材,拖拉机自身进入急陡或岗腿较多等地形区域时,则有木材自行滑落和拖拉机翻车的危险。为消除此不安全因素,利用自开滑车的办法效果很好(滑车的构造如图1所示)。当抽集木材时,出入于卷筒的钢索,先通过此  相似文献   

15.
“冻土移植法”是指从林地土壤结冻时开始,冻一层挖一层,带土挖苗,包装、运输、栽植的方法。其优点是:保持原有树木生长的土壤结构,不会出现动根和伤根现象;根系、土壤能保持原有的水分状态;运输时,包装简单;移植成活率高。具体方法是:1.根据林龄、立地条件和移植苗的用途,选定并标记移植株。2.将选定的植株,用罗盘仪定向标记;没有条件的地方,在近距离移栽时,可人为定向标记。3.依冠幅平均直径确定移植苗所带土块的大小。以树干为园心,以确定的土块大小为直径,冻一层挖一层,直止  相似文献   

16.
《河南林业科技》1993,(4):53-54
杜仲以实生繁殖为主,但种子紧缺已成为育苗户共同焦虑的问题。在杜仲育苗生产上,根颈粗度在0.7cm以下的小苗常常需要留囿移植,继续培育,年后方可造森。西北林学院马惠玲等于1992年对杜促小苗进行了纵劈繁殖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是一种更高效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修复策略,但目前尚不清楚接种白腐真菌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后者与根际PAHs降解菌的生长和PAHs的生物降解密切相关。基于此,我们开展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白腐真菌对植物根际土壤代谢组的影响研究。 方法 在温室中设置了PAHs污染土壤的盆栽修复实验,以蒿柳(Salix viminalis L.)作为植物修复树种,基于LC-MS检测,重点比较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平滑白蛋巢菌(Crucibulum laeve)对蒿柳根际土壤代谢谱的影响。 结果 分别在正离子模式(POS)和(NEG)模式下鉴定出881和828种代谢物,不同处理之间代谢物的组分及其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分析了差异代谢物并鉴定出18个潜在根系分泌物组分,接种平滑白蛋巢菌显著减少了蒿柳根际土壤代谢物的组分和含量,其中16种根系分泌物的含量明显降低。 结论 接种白腐真菌促进了植物根系对广谱土壤化合物的吸收能力,推测植物根系对白腐真菌的刺激作用做出应答,引发了植物PAHs提取能力提高,对揭示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的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地区买卖、移植、毁坏古树名木现象时有发生,在有的地区甚至很严重。关于这方面的宣传报道,正确的和错误的也时见报端。笔者就此问题阐述一个观点:挖掘移植买卖古树名木,造成了树木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的毁坏,与法不容。那么,挖掘、移植古树名木是否造成了古树名木的  相似文献   

19.
大叶千斤拔(Moghania macrophyllaO. ktze)为蝶形花科的一种灌木,系紫胶虫优良寄主植物之一。大叶千斤拔造林用的种苗,一般是一年生的裸根苗,或是当年生的营养袋苗。由于袋苗造林成活率高,又可当年育苗当年造林,提早造林年限,很受紫胶产区群众欢迎,已普遍被群众接受。过去,大叶千斤拔营养袋育苗,是直接将种子播入袋中,即在装好营养土的塑料袋内,播下4—5粒经过处理(沸水浸种)的种子,覆土、盖草,以后作常规管理待其发芽出土,直至成苗。由于大叶千斤拔种子的种皮较坚硬,播种前虽经沸水处理,但其发芽期仍很长,往往播种  相似文献   

20.
以纤维素酶产生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为实验菌株,研究了低能N+注入对T.reesei存活率、菌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蛋白质含量以及产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reesei经N+注入后存活率曲线呈现“双马鞍型”,这与离子注入典型的“马鞍型”曲线不同.菌体总抗氧化能力与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同样在1.50×1016和2.50×1016 cm-2注量处呈现两个峰,与存活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由此推测,离子注入微生物所诱导的总抗氧化能力的强弱变化很有可能决定微生物的存活情况.实验通过诱变筛选得到3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150-1,150-2和250-6,高产菌株纤维素酶的平均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24.3%,均表现出很强的发酵积累纤维素酶的能力,尤其在发酵后期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