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了实现天然有色茧品种"渝黔黄茧"在农村应用,采用有色茧品种与白茧品种对照饲养,按白茧品种农村饲养成套的技术规程分析"渝黔黄茧"品种的饲养成绩、各环节技术要求。结果表明,"渝黔黄茧"品种的农村饲养,在蚕种催青、上蔟等环节注重调节温湿度及相关技术,特别是蔟中温湿度的调节,可实现自然有色茧的较高产量和经济价值。结论:"渝黔黄茧"品种是一对抗逆性、产茧性能较好,自然黄茧、自然黄丝的优良特殊用途品种,在农村按技术规程进行饲养,可获得比普通白茧品种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柞蚕白茧品种白茧1号选育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金欣  景士勤 《蚕业科学》1991,17(3):150-154
以褐茧品种青六号为选育基础材料,采用系统分离选择,并运用荧光选择方法,经9年18代选育,于1986年育成我国第一个柞蚕白茧品种白茧1号。该品种系青蚕系统,二化性,早熟;幼虫体色橄榄绿,蛾色为芒果棕色。与青六号对比:茧层白度超过对照种35.1度,生丝白度提高14.3度。茧质好,解舒优,解舒剂用量减少25—32%,鲜茧出丝率提高10.67%,生丝品位高,染色性好。是个好养、抗病、高产、稳产,适合于二化性柞蚕区饲养的优良白茧品种。  相似文献   

3.
天然彩色茧烘茧前后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几个天然彩色茧品种烘茧前后的抗氧化物质进行了提取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彩色茧中,以绿色茧的抗氧化物质最高,黄茧次之,白茧最低。其中烘茧前绿色茧品种P50×秋丰、LJ13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均达到110U/g以上,两个黄色茧品种秋丰×黄3正反交、秋丰×HJ7正反交含量分别为101.72U/g、96.09U/g,比白色茧品种高出了34.57%、30.73%;烘茧后,各个彩色茧品种以及对照组品种的抗氧化性降低的幅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4.
家蚕荧光茧色的研究——Ⅰ.不同品种的荧光茧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观察了348个品种品系的荧光茧色。结果:白茧品种(1)有白荧光、黄荧光、紫荧光及一些中间色的连续光潜。按系统比较白荧光茧的比率是日系>中系>欧系,黄荧光茧的比率是中系>日系>欧系,紫荧光茧的比率是欧系>中系=日系,按化性白荧光茧的比率是日一化>欧一化>多化>中一化四眠>日二化>中二化>中一化三眠,黄荧光茧的比率是中一化三眠>中二化>日二化>多化>中一化四眠>日一化>欧一化,紫荧光茧的比率是欧一化>日一化>中一化四眠>中一化三眠>多化>日二化>中二化。(2)雌雄茧荧光有明显差异,雄黄荧光茧多且强,雌茧紫荧光多。发现了5个品种雄茧基本上为黄荧光,雌茧为紫荧光。(3)荧光茧色与解舒有关系,解舒率与黄荧光茧呈正相关,与紫荧光茧呈负相关,不同的系统,化性则有所区别。有色茧基本上是黄荧光,也有个别品种茧出现白荧光或紫荧光。  相似文献   

5.
家蚕茧在自然光线下,因品种有白色茧、黄色茧、肉色茧、绿色茧等多种茧色。即使在自然光线下呈白色的家蚕茧,在一定波长的紫外线下,因品种、饲养方法、上蔟及蔟中管理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黄、白、兰、紫及其中间色等多种可见荧光色。关于家蚕荧光茧色及荧光色素的研究,日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绿茧系家蚕品种的茧色性状遗传规律,以家蚕绿茧品种G1和白茧品种C108为亲本,配制正反交F1及其自交F2和回交代等多种群体材料,茧色分离调查结果显示:F1为浅绿色茧;自交F2呈现白色茧∶浅绿色茧∶绿色茧=1∶2∶1的分离比;回交后代(C108×G1)×G1、G1×(G1×C108)均呈现绿色茧∶浅绿色茧=1∶1的分离比,而C108×(G1×C108)呈现白色茧∶浅绿色茧=1∶1的分离比。此结果说明家蚕品种G1的绿茧性状对白茧性状为不完全显性遗传。家蚕绿茧系的显色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分析不同茧色蚕体组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是研究色素代谢与绿色茧呈色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亲本绿茧品种G1、白茧品种C108和(G1×C108)F1的幼虫中肠、血液、丝腺组织在整个5龄期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以及茧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显示:3种茧色个体的中肠组织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无明显差异,推测其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能力相当;中肠组织与血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茧色没有明显关系;丝腺组织和茧层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以G1最高,(G1×C108)F1居中,C108最低。此结果说明绿茧色的深浅与丝腺和茧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EGFP荧光绿茧转基因家蚕品系与常规品种进行杂交时,其F1代的EGFP外源基因在杂交过程中的表达量和稳定性,笔者利用创新育成的亚热带型EGFP荧光绿茧转基因家蚕品系进行杂交组配测试。结果表明:转EGFP家蚕品系与常规白茧品种杂交,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有差异,造成绿茧比率各不一样;但利用已经纯合、外源基因表达量高的转EGFP家蚕新品系进行品系间二元杂交,其F1绿茧率高达100%;与常规白茧品种进行二元杂交测试,其F1代绿茧率高达90%以上;与常规白茧品种进行三元杂交测试,其F1代大多组合的绿茧率达到75%以上;测试杂交组合的结茧率、全茧量及茧层率等主要经济性状与两广二号相仿。  相似文献   

8.
柞蚕白茧品种华白一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用德花4号为母本、德花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出现淡白色茧新类型,通过系统分离,人工选择,利用ZBD白度仪测试,精选白度,于1990年,育成了柞蚕白茧品种华白一号。该品种属青黄系统,二化性,早熟,幼虫体色为青黄色,蛾色为棕色。茧层白度40.5度,生丝白度52度,比青六号生丝白度提高12.8度,解舒率52%,回收率68%,丝质优,染色性强,好养、抗病、稳产,生产上适应二化二放及二化一放。  相似文献   

9.
一、全年白茧化的概念全年饲养那种蚕品种才算是白茧化呢?我们认所谓“白茧化”是为了给广大群众容易理解的一个概念,意思是指全年成功地饲养不低于或硬好于目前第一、七造已经全面饲养的二化性白茧种的优良蚕种,因此这些优良蚕种,应该具备下列二个基本条件:1.是缫丝和茧丝长度能适应现代化缫丝工厂设备  相似文献   

10.
限性黄茧种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性黄茧种与现行实用白茧种互配成杂交原种再配制成四元杂交种,调查其虫蛹率、全茧量、万头产茧量等14个主要经济性状均已达到现行实用生产品种的水平,为实现限性黄茧种实用化,开创雌雄茧分缫,提高茧丝质量,开发茧丝绸新产品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天然彩色茧烘茧前后色素含量变化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几个天然彩色茧品种烘茧前后色素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烘茧前或者烘茧后,黄酮色素的含量绿色茧最高,平均达到每克茧壳2.5 mg左右,比白色茧高4倍左右,其次是黄色茧品种每克茧壳约1学艺术mg,白色茧和红色茧品种较低;类胡萝卜素黄色茧和红色茧品种均在每克茧壳0.5 mg左右,比白色茧高8倍左右,绿色茧和白色茧均较低;烘茧后黄酮色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损失率大多在10%~30%左右,色素的稳定性较好,品种之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雌雄幼虫荧光色素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家蚕茧在一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下,可呈现多种荧光茧色,且因品种而异。采用紫外线下荧光选茧,定向培育等育种手段,已育成依据蚕茧的荧光色可判断性别的家蚕品种[1]。但目前尚不清楚该类品种荧光色素的代谢机理。本试验通过对该类品种5龄雌雄幼虫逐日血液荧光色检查、绢丝腺移植以及三眠化早熟处理等,研究荧光茧色判性家蚕品种雌雄幼虫荧光色素的差异。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蚕品种为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育成的具有荧光茧色判性特点的家蚕品种荧光。其蚕茧在一定波长紫外线照射下,雄茧呈黄荧光色,雌茧呈淡兰荧光色。紫外分析仪为浙江产P…  相似文献   

13.
采用黄、绿(白)茧色限性蚕品种分别与绿色茧蚕品种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白色茧蚕品种进行杂交,选育出黄、绿茧色限性中系CLC-03、CLC-04、CLC-05和日系CLJ-06、CLJ-07等5个育种材料。选育出的各育种材料的发育经过、强健性、茧质等成绩都不同程度优于黄、绿(白)茧色限性亲本D03,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中系CLC-04、日系CLJ-06。中系CLC-04、日系CLJ-06与亲本D03相比,全龄经过短3 d;虫蛹率分别提高22. 45个百分点和10. 88个百分点;全茧量有所提高,茧层率分别提高1. 67个百分点和0. 79个百分点。二元杂交组合CLC-04×CLJ-06的实验室鉴定成绩显示:该组合为素蚕,限性性状稳定;茧色鲜艳,黄色茧为雌,绿色茧为雄;全龄经过20 d左右,可雌雄茧分别缫丝,雄茧丝质成绩普遍优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  相似文献   

14.
家蚕天然彩色茧分为黄红茧系和绿茧系。黄红茧是通过来自桑叶的类胡萝卜素在茧丝的丝胶中分布形成的,包括:黄茧(内层黄茧和外层黄茧)、淡黄茧、肉色茧、锈色茧、红色茧等;绿茧是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家蚕中肠和血液进一步代谢后在丝素和丝胶中积累引起的,分为互补绿茧和独立遗传绿茧。家蚕天然彩色茧相对于普通白茧有一些独特的优良性状,如色彩艳丽柔和、更加柔韧、更强的抗辐射性能等,是理想的健康环保纺织材料。对家蚕天然彩色茧分子水平的研究不仅有重大的生物学意义,也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利用家蚕天然彩色茧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就家蚕天然彩色茧(黄红茧系和绿茧系)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5.
蚕丝是美化衣饰的天然纤维,是我国传统外贸出口的重要物资,但缫制优质丝,要有优良的原料茧,而茧质好坏与多种因素有关.这样,就需各方协同配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原料茧的价值.一、制丝原料茧的价值与蚕品种蚕品种的优劣是影响出丝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制丝原料茧的质量价值是根据4个主要因素决定的:包括丝量价值(出丝率)、解舒价值(解舒率,解舒丝长,丝条故障)  相似文献   

16.
家蚕茧层中因含有黄酮类和其它酚类物质而具有抗氧化活性,被广泛用作化妆品和保健织物生产的原材料。对10个彩色茧家蚕品种和4个白茧家蚕品种茧层提取液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分析其量效关系,为筛选茧层中富含多酚类物质的家蚕品种及建立快速简便的茧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不同茧色家蚕品种茧层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和茧层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存在明显差异:以绿茧品种最高,平均总多酚质量比为12.756 mg/g,其中总黄酮质量比为1.920 mg/g,总抗氧化活性达294.285 U/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8.583%;白茧品种最低,平均总多酚质量比为1.175 mg/g,其中总黄酮质量比为0.352 mg/g,总抗氧化活性仅有42.600 U/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17.258%;金黄茧和红茧品种居中。不同茧色品种茧层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其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揭示家蚕茧层中的酚类物质是其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可通过测定茧层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评价不同品种茧层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我省年可养蚕七、八造,解放以来,主产佛山地区头、二造和六、七造基本上推广了稳产高产的二化性白茧品种,增加生产者收益,为我省提供了出口高档丝绸的原料,多创外汇作出了贡献。可惜的是三十年来,夏季(三、四、五造)桑叶旺产时间,仍然以饲养低级生丝原料的多化性茧为主,以致一  相似文献   

18.
蚕茧因品种不同有白、黄、肉色、绿、竹青等等颜色,黄色茧中又有金黄色、淡黄色等不同浓淡的色泽,绿色茧中也有颜色深浅不一。蚕吃下去的都是桑叶,为什么同样是吃桑叶的蚕所结的茧却有不同颜色呢?我们知道结自茧的蚕一般丝腺无色透明或呈淡乳白色,而有色茧则丝腺的颜色是各种各样的。黄茧和红茧的色素是来自桑叶中的类胡萝卜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蚕种生产上以及在农村饲养交杂种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三眠蚕和不结茧蚕多发的现象,它们或是某些品种较多发生,或是某些地区较多发生,这就说明三眠蚕与不结茧蚕的发生,与品种、交杂种方式以及饲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可注意的是,三眠蚕和不结茧蚕的发生有相互的关系,在三眠蚕多发生的品种和条件下,不结茧也多发生。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对具有黄、绿、白茧性状的D03进行S5代分离与纯化,建立的黄、绿茧限性品系的白茧率由S0代的19.98%降低到4.93%;建立的黄、白茧黄茧限性品系的绿茧率由S0代的31.41%降至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