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建立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模型,本试验旨在验证绵马贯众可溶性粉对IBDV的治疗效果。试验将95只21日龄的SPF鸡随机分为7组,包括绵马贯众可溶性粉高(198 mg/kg)、中(99 mg/kg)、低剂量组(50 mg/kg)及朝鲜绵马贯众组(99 mg/kg)、黄芪多糖组(99 mg/kg)、感染对照组(染毒不给药)和健康对照组。以IBDV LX毒株经鼻腔感染36 h后,连续口服以上药物5 d,评价其增重率、治愈率、成活率和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①人工感染IBDV后,绵马贯众可溶性粉中、低剂量组相对增重率均极显著高于朝鲜绵马贯众组(P<0.01),绵马贯众可溶性粉低剂量组显著高于绵马贯众可溶性粉中剂量组和黄芪多糖组(P<0.05),且绵马贯众可溶性粉中剂量组与黄芪多糖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②绵马贯众可溶性粉高、中、低3个剂量组成活率分别为80%、80%和73.3%,均显著高于朝鲜绵马贯众组(66.7%)、黄芪多糖组(53.3%)和感染对照组(60.0%)(P<0.05);其相对应的治愈率也均显著高于朝鲜绵马贯众组和黄芪多糖组(P<0.05)。③在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方面,绵马贯众可溶性粉中、低剂量组与朝鲜绵马贯众组、黄芪多糖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法氏囊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绵马贯众可溶性粉以50 mg/kg连续口服5 d,通过提高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而发挥免疫增强功效,有效治疗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且成活率和治愈率均高于黄芪多糖。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中药组方芪丹茯厚散对四川山地乌骨鸡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四川山地乌骨鸡雏鸡80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黄芪多糖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黄芪多糖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1.5%的丹芪厚朴散,试验期为28 d,在第14天、28天测定雏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器官重量和新城疫、禽流感抗体等指标,评价组方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1~14 d、15~28 d、1~28 d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黄芪多糖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黄芪多糖组与低、中、高剂量组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提高。第14天时,中、高剂量组法氏囊指数、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新城疫(ND)抗体效价、γ干扰素(IFN-γ)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但与黄芪多糖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第28天时,中、高剂量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ND抗体效价、禽流感(H9N2)抗体效价、IL-2和IFN-γ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法氏囊指数、低剂量组ND抗体效价和IL-2含量也显著提高;但上述指标与黄芪多糖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该组方能提高乌骨鸡雏鸡生产性能和提高免疫功能,临床使用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法氏囊散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30日龄自然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炎雏鸡400只随机分成4组:法氏囊散高、中、低剂量组、扶正解毒散药物对照组,拌料给用,连用三天。结果表明,法氏囊散高、中两个剂量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治疗效果与对照药物扶正解毒散相当,高、中两个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临床推荐剂量为2%拌料。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甘草颗粒对乌骨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兴文乌骨鸡雏鸡4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中添加金霉素40 mg/kg),甘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0、2.0 g/kg)。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金霉素组、甘草颗粒组中、高剂量组的末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金霉素组、甘草颗粒组高剂量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金霉素组、甘草颗粒组中、高剂量组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金霉素组、甘草颗粒中、高剂量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死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甘草颗粒组中、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金霉素组(P0.05);甘草颗粒高剂量组的脾指数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金霉素组(P0.05);甘草颗粒中、高剂量组的法氏囊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金霉素组(P0.05)。7 d时,甘草颗粒中、高剂量组的新城疫滴度(HI)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金霉素组(P0.05);14 d时,甘草颗粒各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甘草颗粒组中、高剂量均能提高乌骨鸡雏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验证乌梅酸枣仁提取物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以鸡传染性法氏囊LX毒株感染未接种法氏囊疫苗的雏鸡,建立动物模型;以自拟乌梅酸枣仁提取物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口服,以黄芪多糖为对照,评价其预防和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疗效。结果表明:①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后,预防试验中测试药物中剂量组、黄芪多糖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81.85%和48.24%;成活率分别为87.5%和100%。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测试药物中剂量组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黄芪多糖组(P<0.05),两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中剂量组、黄芪多糖组的法氏囊指数分别为0.187和0.123,脾脏指数分别为0.361和0.286。中剂量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均明显高于黄芪多糖组,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试验中,测试药物中剂量组、黄芪多糖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29.55%和46.1%,成活率分别为100%和80%。中剂量组、黄 芪多糖组的法氏囊指数分别为0.22和0.25,脾脏指数分别为0.34和0.36。经过统计学分析,上述两试验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乌梅酸枣仁提取物以200 mg/kg体重口服,连续5 d能有效提高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的成活率,且预防和治疗保护率均超过80%;测试药物通过提高鸡法氏囊、脾脏指数而发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抵抗病毒侵害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摘 要】:为评价茵栀解毒颗粒对肝损伤保护的药理作用,采用四氯化碳引起小鼠肝损伤模型,考察茵栀解毒颗粒保护肝损伤的作用。结果显示,茵栀解毒颗粒对肝脏指数影响差异不显著,中剂量组ALT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AST极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ALP各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CAT活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SOD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CAT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肝脏组织切片显示,低剂量组大部分动物的肝脏细胞形态均正常,未见变性、死亡等现象,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肝组织结构正常。表明茵栀解毒颗粒具有明显的保护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香莲芪中药制剂抗鸡体内大肠杆菌的效果,将16日龄雏鸡用O2型大肠杆菌攻毒并开展预防和治疗试验。预防试验是用16日龄雏鸡O2型大肠杆菌攻毒同时口服香莲芪中药制剂0.5m L、1.0m L及2.0m L,1次/天,连用10d,测定发病率、死亡率和保护率;治疗试验是先用O2型大肠杆菌攻毒并建立疾病模型后口服上述药物,2次/天,连用10d;以乳酸环丙沙星作为阳性对照,测定治愈率、有效率和死亡率。预防试验结果表明,香莲芪中药制剂组试验动物死亡率均极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组对试验动物的保护率超过86%;在18日龄时,给药组试验动物发病率均极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P﹤0.01)。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香莲芪中药制剂试验组感染雏鸡死亡率显著低于乳酸环丙沙星阳性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治愈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或P﹤0.01),高剂量组有效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香莲芪中药制剂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探讨由黄芪、白芍、防风、麦冬组成的中药组方不同剂型和剂量对鸡免疫增强的作用。试验将560只9日龄雏鸡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和6个中药组方组,其中口服溶液剂型和微粉剂型各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试验鸡于10日龄和28日龄免疫新城疫疫苗,中药组方组于10日龄起连续给药10 d,并于20、28、35、42、49日龄测定试验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水平、淋巴细胞酸性-醋酸萘酯酶阳性率、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清中溶菌酶、气管sIgA和十二指肠s IgA含量。结果显示:口服溶液剂型中剂量组42和49日龄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除28日龄外其他日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口服溶液剂型高剂量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自28日龄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9日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微粉剂型各组(P<0.05);口服溶液剂型中、高剂量组白细胞总数20、28和35日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28日龄显著高于微粉剂型高剂量组(P<0.05);微粉剂型和口服溶液剂型中、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脂质体对肉鸡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240只1日龄三黄鸡肉鸡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黄芪多糖溶液对照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 L/kg黄芪多糖溶液),黄芪多糖脂质体低、中、高剂量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100、200 m L/kg黄芪多糖脂质体),正式试验期持续42 d。于试验的第14天、第28天和第42天从每组随机选取6只鸡采血,制备血清,测定并比较各组肉鸡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溶菌酶(LZM)、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结果]在试验第14天,黄芪多糖脂质体低、高剂量组肉鸡血清中的NO、LZM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黄芪多糖溶液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的LZM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黄芪多糖溶液对照组(P0.05)。在试验第28天,黄芪多糖脂质体低剂量组肉鸡血清中的LZM、IFN-γ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黄芪多糖溶液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的血清LZM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黄芪多糖溶液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的血清IFN-γ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在试验第42天,黄芪多糖脂质体低剂量组肉鸡血清中的NO、IL-2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的血清IL-2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综合4项免疫指标来看,黄芪多糖脂质体在肉鸡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50 mL/kg,适宜添加时间为28 d。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烟曲霉菌感染对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40只14日龄海兰褐公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只,试验组用霉菌孢子攻毒3 d,对照组不攻毒,所有试验鸡均按常规模式进行饲养和防疫,并于攻毒后第5天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各选10只鸡进行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和血清中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雏鸡体重降低,法氏囊、胸腺重及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脾脏重和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雏鸡新城疫血清抗体效价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烟曲霉菌感染能造成雏鸡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器官萎缩、变小,使免疫机能下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建立体外CEF培养模型,分为空白细胞对照组、甘草酸二钾(DG)组(药物组)、IBDV组(阴性对照组)和利巴韦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DG对IBDV VP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BDV复制过程的分子机制中,DG对IBDV VP1基因、蛋白表达有显的抑制作用,是DG发挥抗IBDV功效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金丝桃素是从贯叶连翘中提取的一种极具抗病毒活性成分。为了研究金丝桃素粉剂对腔上囊的治疗效果,对20日龄雏鸡人工感染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 BC-6/85)后,以不同的剂量连续4d口服金丝桃素粉剂。通过观察腔上囊和肌肉的出血情况,以及病原分离,评价该药物对鸡传染性囊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以667.9mg/kg体重的金丝桃素粉剂连续口服给药4d,能有效的治疗传染性囊病,效果优于对照药物高免卵黄抗体。  相似文献   

13.
对鸡传染性贫血病(CIA)-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联合免疫母鸡后的子代雏鸡免疫器官的免疫学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混合感染CIAV、IBDV雏鸡免疫器官T细胞和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在27日龄内明显未免疫对照组、联合免疫组和联合免疫攻毒组,表明感染CIAV、IBDV的雏鸡全身免疫功能显著下降,CAI-IBD联合免疫母鸡后,子代雏鸡T细胞胞和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在27日龄内,较未免疫对照组明显增加,表明CIA-IBD联合免疫母鸡可使子代雏鸡免疫器官的免疫功能增强,能抵御强毒攻击。  相似文献   

14.
Extract

Madam:–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 is endemic in most poultry producing countries of the world. IBDV causes an immunosupressive disease in chickens of considerable economic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胶体金试纸膜快速检测IBDV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免疫胶体金试纸膜分别检测了GX8/99株超强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vIBDV)不同传代毒、全国部分省市IBDV地方野毒、鸡胚传代毒、细胞传代毒、临床病料及其他病原材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免疫胶体金试纸膜法与琼脂扩散试验(ACP)相比,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简单等特点,不需要特殊的专业技能和其他试剂,能够识别不同的IBDV毒株,包括强毒和弱毒。为IBDV开辟了一条新的、快速的检测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区近几年鸭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2003年从上海市5个区17个养鸭场(户)的鸭群中采集276份血清样品,采用进口ELISA试剂盒对冠状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城疫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受检鸭群存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原来只感染鸡的疫病逐步向鸭群延伸。  相似文献   

17.
为制备外源病毒检验用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的特异性血清,对300只3~4周龄的SPF鸡进行了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最后一次免疫后21d采血并分离血清,血清经混合、分装、冷冻真空干燥后,对其进行了无菌检验、外源病毒检验、剩余水分测定、中和效价测定和特异性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抗IBDV特异性血清无菌检验、外源病毒检验和剩余水分测定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三部(二〇一〇年版)规定;血清中和效价为1:5747,与IBDV B87株毒种中和指数为104.3,与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52株、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痘病毒、禽呼肠孤病毒S1133株的中和指数均不大于10,通过AGP、ELISA、HI等试验确定血清中不含其他禽源外源病毒抗体。本研究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或毒种的外源病毒检验提供了具有良好特异性和高效价的中和用血清。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索发酵扶正解毒口服液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利用单因子试验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肉鸡9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Ⅰ组(未发酵制剂)和Ⅱ组(发酵制剂),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于试验的第21、42日龄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情况,42日龄测定肉品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42日龄,Ⅰ、Ⅱ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09%和13.76%(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2.23%和10.27%(P<0.05)。21、42日龄,Ⅰ、Ⅱ组脾脏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09%(P>0.05)和15.15%(P<0.05)、34.38%和53.13%(P<0.05),法氏囊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2%(P>0.05)和20.41%(P<0.05)、8.72%和18.97%(P<0.05),肝脏指数比对照组均有提高;42日龄,Ⅰ、Ⅱ组胸肌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红度(a*值)、肌苷酸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57%和2.10%(P<0.05)、1.61%(P>0.05)和4.25%(P<0.05)、49.89%和43.85%(P>0.05)、7.88%和58.62%(P>0.05)、24.50%和31.13%(P<0.05),胸肌的滴水损失、黄度(b*值)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1.91%和32.24%(P<0.05)、4.55%和21.73%(P>0.05),Ⅱ组腿肌的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肌苷酸含量均比Ⅰ组和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滴水损失显著下降(P<0.05),a*值均高于Ⅰ组和对照组,亮度(L*值)、b*值均低于Ⅰ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发酵扶正解毒口服液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且能改善其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