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生产伏特加酒的主要工艺要点:酒精的处理方法;水的处理方法;酒基的制备及处理方法,为伏特加成品生产提供了工艺依据。伏特加的生产既改善了我国饮料酒品种的结构,又为供大于求的食用酒精谋求了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苹果脯生产中护色、抽空处理、浸渍等关键工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硫处理强度为0.3%亚硫酸氢钠浸泡20~25min;采用抽空预处理;糖煮过程中加5%~10%转化糖浆并人工降温至70℃以下浸渍,较传统工艺可明显改善苹果脯的色泽和质地,减少碎块率。根据试验研究取得的技术参数,设计了苹果脯生产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3.
为配合生产的需要,制定茉莉花饮料的产品标准,对荣莉花总黄酮提取优化工艺进行研究,并在最佳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酶解技术提高茉莉花总黄酮的提取率,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90min、pH6.0时,每千克介质加入4000IU果胶复合酶在50℃酶解60min后,总黄酮提取率达4.05%,比未经酶处理的高5.7%;过滤速率比未经酶处理的高出68%;透光率(625nm)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有机肥加工使用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有机肥加工方法是将畜禽粪便收集,人工进行堆沤;70年代,意大利等国研究并应用烘干法处理鸡粪,80年代末我国引进该方法;近年来,各国研究用高新技术处理畜粪便加工有机肥,美国、芬兰、日本等先后研制出生物发酵法。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在复合菌剂研究和肥料试验基础上,于1996引进开发生物型快速发酵腐熟,工厂化生产活性有机肥技术,研制生产出蔬菜、果树、花卉等系列有机肥,对促进作物增产,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农作物品质等收到良好的效果。 1 有机肥加工技术 1.1 塔式发酵加工工艺该工艺加工过程以畜禽粪便为原料,接种微生物发酵菌剂,搅拌均匀后经输送设备提升到一塔式发酵仓内,在塔内翻动、通氧,快速发酵除臭、脱水,通风干燥形成商品有机肥。该有机肥加工工艺的主要设备有发酵塔、搅拌机、推动系统、热风炉、皮带或料斗输送系统、圆筒筛、粉碎机、电控系统等。  相似文献   

5.
乳酸发酵豆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整粒大豆沸水处理脱除豆腥工艺可生产出高蛋白、无豆腥味的豆奶.生产酸豆奶必须有专用菌种。在本试验中,赖氏乳酸菌是所选用菌株中较理想豆奶发酵菌,其发酵条件为;蔗糖添加量4%,接种量4%,32℃恒温培养12小时,产品PH值为43,乳酸含量0.43%。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农作物余料生产生态清洗剂的工艺并进行去污能力、环境友好性检测,探索既能消纳普遍 存在于盆周丘陵山区的红薯藤等农作物余料减轻环境压力又能增加农户收入的途径,为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 效益”做贡献。结果表明:(1)设计了生态清洗剂生产设备图;(2)反复实验后总结出生产生态清洗剂原料和辅料配比, 即农作物余料、瓜果余料、糖、食盐、干净水的配比为25%:5%:9%:1% :60%;(3)总结了生态清洗剂生产过程的发酵管理 和生产管理要领,同时进行了去污能力和环境毒副作用观察试验。结论:(1)按照设计的生产工具和工艺流程进行发 酵处理,生态清洗剂的生产工艺可行;(2)生态清洗剂不但去污性能强而且具有环境友好特性。  相似文献   

7.
白灵菇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时培养基配方、拌料方法、后熟期及出菇方式的试验,我们时白灵菇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母种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综合培养基;最佳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为麦粒培养基;最佳栽培袋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培养基;最佳拌料方法为堆积通氧发酵法;最佳后熟处理期为30d,菌株%不需后熟处理;出菇方式应根据生产目的的不同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是探索由江蓠制琼胶的较好工艺条件:包括不同碱浓度、温度与处理时间对琼胶的凝胶强度的影响,采用亚氯酸钠、次氯酸钠为漂白剂,对江蓠和细基江蓠进行生产工艺的优选试验,得出“中温浓碱”法为较好的工艺条件,并设计了工业性生产工艺流程。经合浦水产公司冷冻厂和本院附属工厂实践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个新工艺具有生产周期短,工艺操作容易掌握,生产设备简单,建厂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凝胶强度由普遍600克/cm^2以下提高到1000~1700克/cm^2,超过出口商品的标准,为国产琼胶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酶法水解淀粉的生物技术,运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即食麦片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筛选,确定出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的种类和干燥的条件对麦片的品质操作影响程度是高度显著的。最佳的原料配比为富强粉;早米粉=1:1;最佳的干燥条件为65℃,0.5h。  相似文献   

10.
答:目前,我国的食用油市场80%以上的食用油厂家都采用了浸出法,只有不到20%的食用油采用了压榨工艺。压榨油是用机械方法生产,浸出油则是加入化学溶剂生产出来的,但影响食用油优劣的因素不是采用何种制油工艺,而是源头的原料和原油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农村新技术》2009,(8):41-41
天津市特斯达食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SNJ-50型智能型酸奶机,采用智能型工艺控制,集混料、灭菌、均质、降温、引菌、发酵、熟化等酸奶生产的全部工艺于一体,具有如下特点:①酸奶所有生产工艺都在一个料缸内完成,解决了酸奶生产中间工艺环节污染的技术难题;②全部生产工艺都采用智能型工艺控制原理,非专业操作人员也可轻松完成酸奶生产的全部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2.
泡桐单板染色工艺参数的遴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酸性大红染料对0.5mm刨切泡桐单板进行染色正交试验。以染液组成和染色工艺为试验因素,用正交方法,以木材上染率进行观测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NaCl最佳质量分数为1.5%;染料最佳质量分数是0.5%;适宜处理时间为4h;乙酸最佳分数为2%;渗透剂质量分数为0.1%;最佳染色温度是70℃。  相似文献   

13.
以发酵酸豆奶稳定性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优化理论和方法,借助计算机处理数据,得到了酸豆奶最佳品质以及最佳稳定性的工艺及配方,用这种方法不仅可省略生产中大量的试验而且符合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4.
新型松针软膏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改进制备工艺,提高产晶得率,提出了以新1^#溶剂萃取松针制备叶绿素一胡萝卜素松针软膏的新工艺。确定了最佳萃取工艺条件;筛选出了理想的树种即樟子松和红松。结果表明本工艺产品得率高达15.5%,是石油醚萃取工艺的1.5倍以上;产品质量好,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均达到或接近企业一级标准;产品成本低,每吨可降低0.66万元左右;溶剂回收率高,环境污染小,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以发酵酸豆奶稳定性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优化理论和方法,借助计算机处理数据,得到了酸豆奶最佳品质以及最佳稳定性的工艺及配方.用这种方法不仅可省略生产中大量的试验,而且符合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三波长UV光谱法测定了单宁胶在增强处理湿法纤维板时的留着率;采用正交试验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纤维浆料的留着率进行了分析和测定,提出了提高留着率的方法,措施;确定了在浆内施加条件下,留着率最佳的合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一系列预备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竹编胶合板表面平整处理的填充材料、填平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的优化 进行了探索。在获得基材应有的表面质量后,用单张三聚氰胺浸渍装饰为覆贴材料,承预备试验所确定的因地制宜的工艺路线下,取正交实验法对覆贴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经填平覆贴处理后的装饰竹编胶合板的各项质量指标可以达到木质基材覆贴装饰板的有关标准;从而,为提高竹编胶合板的应用档次和范围,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项研究初步探明了褐煤不同处理方法制成的腐植酸复合肥料对玉米、小麦出苗率、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累积速度、生物产量的影响;并对腐植酸复合肥料各处理间对玉米、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褐煤制取腐植酸复合肥料的适宜方法,为腐植酸肥料的研制生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豆活性肽酶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物理方法与酶解技术相结合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肽。确定了大豆肽的制备工艺参数,即:温度为55℃,pH为8.5,底物浓度为3%,酶与底物比为6%,水解时间为1.0h,此条件下水解度(DH)为92.27%,并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水解效果的影响;微波处理能提高水解度(DH)和氮溶指数(NSI)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有机肥料无害化处理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如暴晒,高温处理等,养分损失大,成本高;化学方法往往会带来新的有毒物质,在无公害生产中不能采用。目前一般采用生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