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三洲田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三洲田水库水源保护区立地类型、植被现状、水土流失及水污染等主要生态问题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和美化景观为目标,提出了三洲田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措施,并进行了总体规划。将水源保护林体系划分为7个功能区,并对各区水源保护林及其配套工程措施进行了合理布局与配置,使其形成良好结构的整体防护体系,达到防治水土流失和营造库区优美的生态景观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官厅水库上游二级保护区水源保护林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官厅水库二级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恢复官厅水库水资源的饮用功能为目标,提出了以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为主要功能的水源保护林建设措施规划,并从总体功能上把水源保护林体系划分为“三个功能带”,从库岸始,依次为过滤带、防护林带和封山育林(植被定向恢复)带,通过这三带水源保护林的合理布局与配置,结合必要的工程措施、农业耕作措施,使其形成具有良好结构的整体防护体系,达到保护水源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域,根据该区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别,利用2001—2010年重庆市MODIS植被类型数据,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草地、湿地和5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区域,利用年降水量,林冠截留率数据,结合气象观测数据,计量和评述了该地区2001—2010年间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总体格局空间上,东部巫溪、城口、酉阳等地区由于植被状况良好,其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较强;中西部渝中区、沙坪坝区、大足县等地区由于植被状况较差,是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的薄弱环节;东部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强,西部弱,巫溪县最强,渝中区最弱;其中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最强,都市功能核心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最弱;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较强,平均为61亿m3;2001—2010年,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受降水影响,各年差异明显,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03亿m3,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最高为129亿m3,2006年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最低为73亿m3。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森林涵养水源经济价值核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石小亮  陈珂 《水土保持通报》2015,35(5):169-172,179
[目的]分析吉林省各植被类型的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及森林生态系统总的涵养水源价值量,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降水截留率和降水量的测定数据为基础,应用降水截留率与森林林冠、降水量的关系得到森林涵养水源实物量,利用影子工程法得到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经济价值。[结果](1)吉林省年均降水量为1 179.9mm,各植被类型的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为:天然林人工林乔木林经济林;(2)每年森林涵养水源总量为7.24×1010 m3,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量为1.81×1011元。[结论](1)吉林省水资源流出量大于流入量,属于人口与生态双重缺水的省份;(2)森林植被类型虽然丰富,但森林资源存在区域分布不均,人工林树种单一且有着过伐林的资源结构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建设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源保护林建设是保护森林环境,实现林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北京市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以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划分为生态型水源保护林、生态经济型水源保护林、经济生态型水源保护林3个林种和18种类型。最后提出了各类型水源保护林合理利用和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有决策部分和制定该区水源保护林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森林植被变化对水文方面的影响,客观评价近年来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所取得的功效,以岷江上游为对象,根据森林植被、枯期径流等的变化,找出其间的关联和相应的规律。利用森林涵养水源能力的评价指标:流域最小月平均流量与年径流量之比,得出了各年段的涵养指数,并将其变化趋势与森林植被、枯期径流相比较。结果表明,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与森林面积有很大的相关性,它随森林面积的减少而降低,随森林面积的增加而升高;尽管岷江上游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但从总体来讲,岷江流域涵养水源的能力还是特别强的,径流变化平稳,枯期水量相对丰富;退耕还林工程功效显著,大面积的退耕还林提高了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了枯期径流量,增强了岷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按照植被类型将研究区域划分成11个评估单元。根据研究区各森林类型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指标数据和2001年NOAA影像,结合野外调查,应用GIS技术对整个长江上游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长江上游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平均值为79.33 mm。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平均值分别为1.29,2.81和75.21 mm。长江上游森林水源涵养总量为1.667 5×1010t。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分别占涵养总量的1.63%,3.54%和94.81%。土壤层是森林系统水源涵养总量的主体。(2)长江上游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由南向北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抛物线趋势,由西向东表现出近似幂函数曲线的逐渐减少趋势。这与林冠层的变化趋势相反,与土壤层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3)在水平方向上,长江上游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以岷山—茶坪山—夹金山—锦屏山—玉龙山一线为界,表现出西强东弱的空间分布格局;在垂直方向上,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加,至海拔4 200 m左右,出现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基于水量平衡法并结合GIS空间分析与线性回归法,对2000—2014年区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动态变化进行科学评估和重要性评价,并以此为方向探讨区域生态红线规划。结果表明:(1)陕西省水源涵养能力南北高,中间低,空间差异显著,单元水源涵养量为0~800.90 mm;近15年水源涵养功能增加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6.71%,总水源涵养量呈"整体上升,局部下降"特征。(2)气候要素与水源涵养量相关性较强,植被类型也影响着水源涵养的空间特性。植被类型中,森林是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主体,其中,水源涵养能力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针叶林。(3)研究区内水源涵养量200 mm的区域占总面积的65.12%,整体水源涵养生态价值不高;综合划定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77 593.31 km~2,占总面积的37.70%,主要分布在秦岭中西部高山区、汉水谷地以南以及延河流域以北,生态系统类型以林地为主。  相似文献   

9.
库区主要经济林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刺槐林和灌丛草地为对照,研究了黄前库区流域主要经济林类型柿树林和板栗林对降水的截留和分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被类型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总体比较为刺槐林>柿树林>板栗林>灌丛草地,即经济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介于森林和灌丛草地之间。  相似文献   

10.
吉县蔡家川流域不同森林植被的林地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朱继鹏  王芳  高甲荣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111-113,125
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是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的主体,在水土保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蔡家川流域林地枯落物和土壤的分析与测定,研究比较了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植被的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的最大有效拦蓄量的大小为:虎榛子林(2.85 mm)>沙棘林(2.38 mm)>刺槐林(1.88 mm)>油松×刺槐林(1.31 mm)>油松林(0.77 mm)。不同植被类型0~60 cm土层的林地土壤最大拦蓄量为:虎榛子林(248.2 mm)>油松×刺槐林(241.0 mm)>刺槐林(210.2 mm)>草地(209.8 mm)>油松林(198.1 mm)。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植被的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研究,为该区水土保持林的合理经营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东部水源区植被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黑龙江省东部水源区5种不同植被土壤层的水分物理性质、蓄水性能、渗透性能以及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进行定位观测分析基础上,对各植被土壤层的水文特征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天然林和灌丛林林地土壤水源涵养能力最强,针叶林地一般,云杉幼林地最差。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提高灌丛在当地林木植被资源中的比例,加强人工针叶林林分结构的调整与抚育管理,是提高当地森林植被系统涵养水源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变化是生态系统评估的核心,是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汉江上游秦巴山地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和供给功能区。近年来,受自然与人为双重驱动因子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出现退化现象,水源涵养及供给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以汉江上游流域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In-VEST模型水源涵养模块对其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汉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总量为1.21×1014 m3,最大涵养水源深度为362.51 mm,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80.69 mm。在各森林景观中,常绿阔叶林水源函养量最大,乔木园地最小。在空间上,南北秦巴山地地区水源涵养量较大,水源涵养服务功能明显。  相似文献   

13.
水源保护林可以调节水量、控制土壤侵蚀和改善水质,达到保护水源的目的,对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深圳市水源保护林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评价,提出了水源保护林建设必要性、总体思路及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核算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姜文来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34-36,40
森林涵养蓄水价值量核算方法较多,包括土壤蓄水估算法、水量平衡核算法、多因子回归法和用地下径流增长法计算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但此方法存在一个问题,需要分别求出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然后进行合成。在合成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叠加等问题,使计算结果偏离实际,为此提出了森林涵养水源价值量核算模糊数学模型,V=(A○R).S,A为要素评价的权重值,R为影响森林涵养水源单要素评判矩阵所组成的综合评价矩阵,S为水资源价格向量,S=(P,P1,P2,P3,0)。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区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是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对大气降水进行再分配的过程。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整理太行山地区森林植被林冠一次降水截留量、枯落物层持水量和土壤层贮水量数据,分析该地区主要森林植被对降水的截留和贮蓄能力,采用综合蓄水能力法对森林植被的综合涵养水源能力进行评价,旨在为合理经营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与生态系统综合持水量呈正相关,且最大持水量占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持水量的90%以上,表明土壤层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最重要的一层,是整个森林系统水分循环的主要贮蓄库和调节器;2)针叶林中油松和侧柏的冠层一次降水截留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型,其林冠结构更加适应该地区气象条件,林冠层降水再分配能力也优于其他林型;3)混交林郁闭度低,有利于林下灌、草丛的生长,其枯落物现存量比纯林和人工林更高,虽然林冠一次截留量低但林下具有丰富的枯落物层而更易涵养水源;4)天然林综合蓄水能力整体高于人工林,侧柏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综合蓄水能力仅次于刺槐、侧柏和油松天然林。综上可见,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天然林长期封育和合理控制优势树种密度及增加植被覆盖率对太行山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该区综合水源涵养能力,可增加乡土树种油松和侧柏人工林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6.
森林的水土保持效益包含水源涵养能力和土壤的侵蚀敏感性,为探讨基于坡面尺度林分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森林植被的水土保持效益机制,采用环刀法、EPIC模型等分别计算黄山松林、杉木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和土壤侵蚀因子.结果表明:(1)黄山松林的土壤容重在垂直剖面无明显差异,变化范围为0.66~1.10 g/cm3;杉木林...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水源保护林工程是保护市内水土资源的重要生态建设工程.本文阐述了松子坑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征地、苗木选择、土质瘠薄等因素影响工程建设效果.通过上级部门沟通、选择适宜苗木、注重下层苗木建设、利用种植技术增加肥力供给等措施,可较好地解决水源保护林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提高苗木成活率、营建立体保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对我国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进行研究和管理,促进森林生态补偿的发展,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经济控制理论的知识,采用最优控制方法,通过收集我国7大流域森林面积、降雨量、蒸发量、径流量和GDP等数据,建立7大流域森林涵养水源的价格核算模型。结果表明:我国最优森林涵养水源的价格为1.043元/m3;所建森林涵养水源的核算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具有经济学含义。研究结果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水资源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上游森林涵养水源效益及其经济价值评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量化研究,客观评价我国西南地区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效益,以长江上游为对象,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别,将其划分为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6个自然地理类型区。利用区域降水量和产流特征参数,计算了长江上游森林涵养水源能力。采用水源调节“替代工程的影子价格”原理,计算了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经济价值。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年水资源涵养量为1288.5亿m3,主要集中在高山峡谷森林区,涵养水源的年经济价值为431.6亿元。  相似文献   

20.
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效应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层次主要是林冠和林下植被层、枯枝落叶层、根系土壤层,通过这三个层次对降水进行调节,具有截持降水、增加降水入渗、改善土壤性质、吸收和阻延地表径流、抑制土壤蒸发、固土护坡等功能,从而有效避免土壤溅蚀、增强土壤抗冲能力、涵养水源并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枯枝落叶层是森林保持水土的重要力量。完整的森林系统不会加重水土流失。在干旱的季节或年份,森林会加重土壤干旱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