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超高产栽培对品种要求,适宜的稻田类型.气候条件,水源条件及本田的具体栽培技术。本标准适用贵州一季杂交中稻,中、晚熟品种适宜稻区,稻田肥力中、上等,排灌水方便,地下水位低,以地表水为灌溉水,光热充足的稻田。  相似文献   

2.
我县水稻以种植一季杂交中稻为主。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调优力度的加大,近年来,公司大力引进优质中稻新组合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我县推广的杂交中稻品种。近年来,全县种植优质杂交中稻逐年增加,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益。笔者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优质中稻品种栽培技术经验和做法,就如何使优质杂交中稻既保优又高产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5):F0002
优质高产杂交中稻培两优986;优质中稻新品种培两优537;杂交中稻新品种武香988;杂交中稻新品种珞优8号;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杂交中稻Ⅱ优恩22。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常规中稻和杂交中稻(对照)在接近杂交稻的栽培条件下进行比较试验,对其产量、分蘖、成穗及抗病性等效应加以分析,以探求常规中稻按优化栽培的高产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9个从四川省引进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的中稻品比试验,初步筛选出可替代中稻当家组合汕优63的有冈优22、Ⅱ优838和K优5号。  相似文献   

6.
在定义水稻主栽品种及主产区的基础上,对近5年湖南6类水稻主栽品种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水稻主栽品种集聚度差异显著,常规早稻常规中稻常规晚稻杂交晚稻杂交早稻杂交中稻;常规早稻、常规中稻、杂交晚稻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区,杂交早稻主要分布在湘南地区,杂交中稻主要分布在大湘西地区,常规晚稻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地区,各主产区集聚度差异明显;各类水稻主栽品种面积演变趋势基本一致;少数水稻主栽品种具有季别广适性;水稻主栽品种普遍存在生命周期现象;提出了优化湖南水稻主栽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汕优111     
汕优111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配的三系杂交中稻组合.  相似文献   

8.
针对杂交早、中稻带病较多,颖壳闭合不完全,活力低于常规稻,导致其对贮藏、浸种、催芽、育秧等过程中的不良环境条件反应特别敏感的特点,对杂交早、中稻几种浸种催芽方法及其发芽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湿润吸水浸种催芽法成秧率和壮秧率都高,符合省种、增产增收的要求;其次为多浸多露法,第三为三浸三露法。  相似文献   

9.
为鉴定杂交水稻新组合的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经选择较好品种进行中稻区域试验,以筛选适合我市种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杂交稻组合有双季早稻、双季晚稻、一季中稻早熟种、一季中稻晚熟种、杂交粳稻等。不同的杂交稻组合其适应范围、表现特性各不相同。目前我国杂交稻的种植面积占水稻面积的95%以上,有些不法商贩销售假种、劣种,坑农害农,所以,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购种时不能光听经销商对某个品种的宣传,还要认真查看该品种是否经过省级审定,如没有审定最好慎重购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南方稻区的杂交中稻生产是中国水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育种技术路线正确,中国率先在超级杂交中稻育种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中国在超级杂交中稻亲本选育、新组合配制、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上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回顾,指出了在广适性组合较少、推广力度不够,影响超级杂交稻的快速发展,以及高产、优质和高抗有机结合的组合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从拓宽水稻遗传基础,选育广适性组合、发掘特异种质资源,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超高产组合、建立轻型化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加强推广力度3个方面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中国在超级杂交中稻育种中应加快已有研究成果的转化,选育具有广适性、综合性状优良的超级杂交中稻组合,加强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几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定科  高崇友 《现代农业科技》2007,(21):111-111,113
为筛选丰产性能优良、抗性强、适应性广、适合中高海拔山区广泛种植的一季杂交中稻新品种,2007年对引进的9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富优1号实际产量达9 705kg/hm2,比对照(Ⅱ优58)增产8.37%,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两优培九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选配的两系迟熟杂交中稻组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外山乡大力引进优质中稻新组合,推广适合我乡种植的杂交中稻组合.全乡种植优质杂交中稻逐步增加.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经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优质中稻栽培技术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马协63是一种高产、优质、多抗型杂交中稻新组合。在制种上要适时安排播差期,保证在最佳抽穗抽穗。培育丰产群体结构,进行花期预测与调节,做到期相遇。  相似文献   

16.
灌浆期气温对籼型杂交中稻稻米整精米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Ⅱ优7号和4228A/江恢15两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处理,研究了灌浆期目均气温与杂交中稻稻米整精米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齐穗后20d以内日均气温对整精米率有明显作用,齐穗后21~30d时段对整精米率的影响则不显著。灌浆期气温影响整精米率的机理是杂交中稻齐穗后20d以内的目均温越高,籽粒灌浆速率越快,籽粒形成的垩白面积越大,淀粉粒间的空隙越大,籽粒充实度越差,其抗折力越弱,加工时整精米率越低。  相似文献   

17.
朱应远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4):292-294,301
在江汉平原灰潮土田和利用其耕层土壤进行田间和盆栽试验,对水稻,小麦和油菜施用锌肥,结果表明:(1)3种作物施用锌肥增产效果显著,其中中稻和油菜的增产率比小麦的高,水稻的常规品种又比杂交品种的增产率高。(2)施用锌肥具有一定的后效作用;在水旱轮作中,锌肥以施在水稻上的为好;如果中稻和油菜轮作,两者都应施用锌肥;如果是中稻和小麦轮作,则可以只在水稻上施用锌肥。  相似文献   

18.
珞优8号水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品种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的超级杂交中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稻2006005),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7023),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9.
在中稻、一季晚稻和低产双季稻区、利用中、迟熟杂交水稻组合,采用塑料软盘旱育稀植抛秧再生栽培,即可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又发挥了省工,省种,省肥,节水,抗灾,增产增效的优势,本探讨了杂交水稻旱育抛秧再生的生育特性,并提出了相庆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鉴定杂交水稻新组合的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我们组织了中稻新组合区域试验,以筛选适合我市种植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