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桉树原产澳洲及新几内亚等地,约五百余种,多数为速生之常绿大乔木。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材质优良、用途广泛等特点。近百年来在热带,亚热带和地中海沿岸,已被九十多个国家大量引种,作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我国引种桉树,也有八十多年的历史,遍及华东、华中、西南十三个省市,引有价值种达二十多个,造林面积在五百万亩以上,已成为我国南方平原、低山丘陵和四旁绿化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无锡引种桉树,自一九五八年开始,由于树种选择不当,管理不周,几经失败。一九六四年后又陆续引进异心叶桉、赤桉、兰桉、大叶桉、细叶桉、野桉、拟灰桉、扁叶桉、斑皮桉、高山桉等桉种,也因遭到严重侵袭,大部枯顶或死亡。但亦有几种经受了寒冷的考验,保存下来,长成大树,开花结果,繁衍后代。例如,郊区军嶂林果场(现为柑桔试验场),六五年春引种的桉树行道树中,有二株异心叶桉,已从七○年开始结实。在大浮公社、马山公社和梅园等地,也有几种桉树(品种尚待鉴定)已孕蕾,可望结实。从一九七二年起,我们又用异心叶桉的种子进行育苗和栽培试验。现在可以肯定,异心叶桉在江苏无锡地区,能  相似文献   

2.
异心叶桉(Eucalyptus cardata Lab.f.Lanceolata Pilip.)是我国江苏南京中山植物园,于1958年从苏联索契树木园(Hortus sochiensis “Dendrarium”Soczi)引入之后,1965年又曾向澳大利亚堪培拉植物园(Canberra Botanic Garden)引种育苗。1966年定植二株在北纬31°、东经120 1/2°江苏无锡市郊的军蟑山麓小丁里,海拔26.6米的小山脚下,1971年开花结果。1972年、1973年、1983年上海、浙江、湖北等市省又来无锡引  相似文献   

3.
尾叶桉(E·urophylla)天然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东部的帝汶岛及其附近其它岛屿,南纬8°~10°,海拔0~3000米,年降雨量1000~2000毫米。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9℃,最冷月平均最低温度8~12℃。在垂直分布的高处有霜冻发生。尾叶桉最早引种是1890年,由荷兰植物学家首次引种到爪哇。1919年又从爪哇等地  相似文献   

4.
一、尾叶桉的引种东门林场于1985年引种尾叶桉,系统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尾叶桉种源试验。现已引种11个不同地理种源,人工造林面积310.5公顷。一年成林,3.5年生不同施肥水平的平均蓄积量达61.11立方米/公顷,比本地窿缘桉增产108.99%,最高达113.96立方米/公顷,年增长量32.56立方米/公顷;平均经济效益比窿缘桉提高161.5%,大面积生产造林,4年生平均年材积生长量18.36立方米/公顷。建立采种母树林22.1公顷,实生种子园4个,无性系种子园1个,种子园总面积8.8公顷。初选优良表现型个体191株,萌芽率97.5%,优良无性系平均扦插生根率77.24%,最适季节扦插生根率达100%。优良尾叶桉×巨桉人工杂交组合F_1代年生长量5.65米,最高  相似文献   

5.
广西引种125种桉树中尾叶桉(E.Urophylla)生长最快,干形通直,材质较好,已明显看出在广西引种的优势。本文探讨了尾叶桉在广西的生长表现、木材特性及发展前途。尾叶桉首先是广西林科所和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示范林项目”分别在1984年、1985年引种。其它试点都是近年引种的。最北至桂林,经四年观察,能安全越冬,渡过-5.8℃的极端最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尾叶桉的引种和种源试验情况,结果表明该树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树种,可在雷州地区推广种植,文内还介绍了该树种的生长节律。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尾叶桉的巨桉引种栽培区的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与桉树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有关的10个气象因子,对福建省64个县的数据作R型主成分分析,结果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90.9%;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尾叶桉和巨桉引种栽培区的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与桉树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有关的10个气象因子,对福建省64个县(市)的数据作R型主成分分析,结果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90.9%;用这6个主成分作模糊聚类分析,分出三类;用这三类的均值与固定样本比较,作模糊相似优先比判别,可将福建省引种的尾叶桉、巨桉两种桉树栽培区划分为最适宜产区、适宜产区和一般产区。  相似文献   

9.
新引种尾叶桉造林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尾叶桉三种生产性造林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均树高随造林密度增加有些许下降,两种较稀林分间未见有显著差异。而林分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均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单位面积蓄积量则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递增。方差分析表明各密度间差异达显著水平。7年生时,2505株/hm~2密度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是1665株/hm~2和1110株/hm~2密度的125.6%和166.0%。在台风危害区,短周期纤维材生产性经营密度以2505株/hm~2(株行距1.3m×3m)为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巨桉、尾叶桉生物学特性、省外栽培情况、思茅地区小面积引种情况、省外栽植地点和引种地的立地条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气候因子进行相似优先比论证,得出思茅地区在一定范围内大面积引种巨桉、尾叶桉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巨桉是一种高大常绿乔木,一般树高45至55米,胸径1.2至2米;天然林中偶见树高75米,胸径3米以上的林木;在南非75年生人工林中最高达85米。巨桉生长极为迅速,造林后10年内树高年生长量可达2至3米,其干形通直、圆满。巨桉2至3年开始结实,具有较强的萌孽能力;其木材淡红色,较轻软,纹理直,易劈裂,广泛用于房屋建筑、人造板、矿柱、电杆、薪炭等。巨桉自然分布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南纬16至33°之间,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600至900米以  相似文献   

12.
我营位于北纬34°37’,东经119°11’。依山傍海。年极限低温-18.1℃(1969年)。连年无降水日期最大极值为54天(1965年5月6日至6月2日)。为发展“中阿友谊树”,在上极党委及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省有关科研部阴的帮助下,1964年,我们引种了37株油橄榄,栽植在肥力中等、酸性、经粘土的苗圃里。经过近十年的抚育管理,现保存29株(补栽过13株)。从生长的情况来看,油橄榄可以在连云港“安家落户”了。  相似文献   

13.
鹅掌楸引种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亦称马褂木(江西庐山),为木兰科落叶大乔木。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我省产镇坪、镇巴及南郑等县。鹅掌楸为著名的第三纪孑遗植物,现存资源稀少,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花、叶奇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我们对鹅掌楸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现简报如下。 1983年11月5日,从镇巴县苗圃引入鹅掌楸1年生苗50株,于当月15日栽植于我国试验田中。株距1米,行距50厘米,并施适量底肥,灌足水,用塑料薄膜覆盖。1984年春温度回  相似文献   

14.
<正>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是珍贵阔叶用材树种,其木质坚硬,花纹美丽,是上等家具用材,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它原产于我国东北林区,是木樨科乔木树种,为了丰富我场树种资源,解决我省北部家具用材不足问题,从1959年起就开始了水曲柳的引种工作。1959年在一棵松进行了直插造  相似文献   

15.
史密斯桉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澳大利亚引进史密斯桉原产地的7个种源,以保山市本地生长量较好的直干桉和蓝桉作对照,在保山市隆阳区国营林场长岭岗林区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苗期到5年生幼树的生长情况表明,史密斯桉在云南保山市适生,幼林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达到或超过当地的直干桉和蓝桉,出油率均比直干桉和蓝桉高。引种的7个种源中,尤以18688、18681、18682表现最好,有较好的发展前途,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福建南平引种赤桉和邓恩桉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福建南平进行了耐寒桉树赤桉和邓恩桉的引种栽培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造林后 2 0个月赤桉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为 4 0 0cm、5 4 0m ,邓恩桉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为 4 2 3cm、4 2 9m ,生长量大大高于乡土树种枫香和马褂木 ;两种桉树对低温和干旱均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区林科所与山口、博白、东门、维都、沙塘林场等协作。从巴西引进的柳桉(E.Saligna)、巨桉(E.grandis)各50克种子,用区林科所1964年引入澳大利亚柳桉的子代以及各地自采的窿缘桉、柠檬桉作对照进行引种试验。试验指标要求柳桉、巨桉十年生林分平均树高12—15米,平均胸径12—  相似文献   

18.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n)是我国特有树种,原产祁连山、青海、甘肃和宁夏等地。以青海最广,一般分布在海拔1600—3800米之间,是常绿乔木,木材用途广泛,材质优良,是抗旱性较强的树种。 1976年我们从青海引入吉林地区,通过6年来的栽培试验,苗木及幼树生长普遍良好,现将情况整理如下: 一、试验地的自然概况 1976年在磐石苗圃进行育苗,3年生苗移在大旺林场及仙人洞山。本地处于温带,7月平均气温22.2℃;最高气温36.1℃,2月平均最低气温—19℃,无霜期124.8天;年降水  相似文献   

19.
油桐原产我国,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我场于1963年引种油桐40亩,到1972年保存758株.按每亩40株计算,合计19亩(1979年补种34株,实际目前共有油桐792株).经过十多年抚育管理,现已获得成功.1982年收干桐籽5074斤,按28%折油率可产桐油1420.72斤.亩产桐油74.77斤.其中3株省优树3年共产鲜果859.8斤,平均每年每株产95.5斤,按全国统一标准6%折油率计算,株产桐油5.73斤,达到了国内高产水平.林地概况林地位于淮河流域南岸的天台山下的废坟地,约当北纬33°,东经118°29′.年平均温度14.8℃,7月份平均温度40.8℃,一月平均温度-18℃,年平均降水量1402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试验地海拔高50—20米,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土壤为棕壤土.直播造林  相似文献   

20.
从山西省引进予兆红、大金星、小金星、敝口、艳果红等山楂品种,种植在乐清县仙溪镇大公山林场。经3年多时间的培育和观测,生长良好,已结果投产。第4年平均亩产33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