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蜂王浆 蜂王浆是6~12日龄工蜂头部内王浆腺分泌的一种乳白色或淡黄色浆状物质。 1.产浆群的组织和管理:生产王浆时,无论是继箱群还是平箱群,均需要用隔王板分隔成有王区(繁殖区)和无王区(产浆区)两部分,产浆区的组织是虫脾(小幼虫脾)放中间,粉脾放其两侧,依次是新封盖蛹脾及蜜脾,产浆框插在小幼虫脾之间或小幼虫脾与蜜粉脾之间。  相似文献   

2.
在大流蜜斯浆框放在产浆区内大或小幼虫脾和粉脾之间,产浆量最佳,台均浆量0.53g,0.52g。浆框放在产浆区内大或小幼虫脾之间,产浆量次之,台均浆量0.47g,0.41g,浆框和在产浆区内封盖子脾或蜜脾之间,产浆量最差,台均浆量只有0.24g,0.23g。  相似文献   

3.
强群是生产蜂蜜和王浆的基础。产浆群所要求的条件与采蜜群大致相同,所不同的就是采浆框必须加在无王区里。采蜜群只有到了流蜜期才能发挥它的采蜜优势;而产浆群只要蜂群发展起来就可以投入生产,不必等待大蜜源的到来,饲料不足应人工补喂。生产王浆能保持强群、利用强群增加蜂场收入。在生产王浆的工作中,不少同志认为采浆框要加在幼虫脾附近。理由是幼虫脾上能集中哺育蜂,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秋 ,小蜂螨危害蜂群较普遍 ,许多蜂场因治螨工作没跟上而垮了场。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药物不当 ,防治小蜂螨药物效果差 ;二是当时蜂王浆价格回升 ,养蜂员忙于产浆 ,无暇顾及防治小蜂螨 ;或是养蜂员虽知升华硫防治小蜂螨的效果好 ,但担心抹升华硫会影响王浆产量 ,就放弃了。近年来 ,笔者在摆脾时作了一些调整 ,这样一做 ,既控制了小蜂螨的危害又坚持王浆生产。大家知道 ,小蜂螨在冬季是很难在蜂箱内存活的。为了产浆需要 ,这一时期多半在浆框边放 1张蜜粉脾和 1张大幼虫脾或刚封盖的蛹脾。到了初秋 ,因为气温高 ,浆框…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套王浆框,一套在蜂场让蜜蜂生产蜂王浆。另一套带回家取浆,两套王浆框交替使用这是在蜂场离家及工作单位较远的情况下,业余养蜂省时间的一种生产蜂王浆的方法,我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离场循环取浆法”。现将具体操作程序作一介绍。利用该法取浆要准备两套王浆框,且要选择拆卸的规格统一的塑料台基条。提前放入蜂群让蜜蜂清理后。将一套王浆框移入幼虫放入产浆群,待72小时取浆前,将另一套  相似文献   

6.
饲养新疆黑蜂的蜂农近几年来生产王浆。尼勒克种蜂场王世荣1986年生产王浆20公斤,据朱兴义初步试验,黑蜂单个王台产浆0.29克,比意蜂单个王台产浆量高32%,现将新疆黑蜂生产王浆技术介绍如下:一、产浆群的组织产浆群的组织有两种方法:(一)巢箱的产浆法:为了提前生产王浆,当蜂群发展到8框以上,外界有小蜜粉源时就开始生产王浆,伊犁牧区6月下旬或7月初,将8框以上的蜂群分为两室,中间用框式隔王板隔开,一边由1张蜜粉脾、2张子脾,1—2张产卵空脾和一蜂王组成产卵区。另一边放3—4张子脾(有适量的蜜和粉)和产浆框为  相似文献   

7.
多箱体养蜂,在流蜜期给蜂群加上贮蜜继箱后,用巢框式采浆框生产王浆很不方便,而在育虫箱和贮蜜箱之间用抽屉式采浆框则能保证王浆的生产照常进行。此法不仅不会降低王浆产量,而且勿须搬动继箱即可取放采浆框,既省工,又省力,极其方便,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多箱体养蜂在流蜜期生产王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蒋志农 《蜜蜂杂志》2013,33(2):12-12
蜂王浆幼虫的营养价值不低于鲜王浆本身,如何利用王浆幼虫成了养蜂员的难题。笔者试着将王浆幼虫用细纱布过滤后,将幼虫浆汁对入白糖水中饲喂产浆蜂群,发现能显著提高缺蜜期的蜂群产浆量。  相似文献   

9.
胡元强 《中国蜂业》2004,55(2):31-31
蜂王浆已成为蜂农养蜂生产收入第二来源,蜂王浆收入占转地蜂场总收入30%.随着浆蜂推广提高了王浆产量,我地蜂场在油菜花期,每框王浆框取浆基本在50g以上,而20年前每框产浆只有15~20g.  相似文献   

10.
本新型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养蜂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天然鲜王浆生产器. 目前,蜂农采集王浆的操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移虫——每个王台移入1日龄工蜂幼虫,哺育蜂就会向王台饲喂王浆;第二步下框——将移好虫后的王浆框放入箱内,每箱蜂放置1个浆框(一般4~5根浆条,根据需要放单排或双排王台在每根浆条上);第三步抽取浆框——3天后把王浆框取出;第四步取出王浆虫,把王台内3~4日龄的幼虫用镊子夹出,取出后就可以用取浆笔挖出蜂王浆. 随着消费者对绿色、天然鲜王浆的消费需求,蜂农们通常直接将浆条上盛有王浆的王台卖给消费者,市场上现有的王台通常为一整体,上面排列1排或2排王台.但是,在蜂王浆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王台并非全部受浆,通常造成局部王台没有接受到王浆,导致空台现象的经常发生.在王浆生产过程中,出现空台现象,不但容易导致王浆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同时也会增加蜂农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蜂王浆是养蜂生产的一种新产品,是工蜂咽腺分泌出来的,生产王浆主要是充分利用泌浆蜂饲养蜂王和幼虫后剩余食物,以便更好发挥幼龄泌浆蜂生产职能,所以只要正确处理好繁殖和产浆的关系,对蜂群的产蜜量是没有影响的。王浆营养价值和用途胜过蜂蜜,是一种贵重的医药原料和外贸出口的重要物资,同时,生产王浆是养蜂生产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能做到欠收年不欠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养蜂生产中,一般都用工蜂幼虫来生产王浆。据统计在技术熟练的情况下,生产1公斤王浆要移取幼虫6,000条左右,相当于损失未来的2框蜂,将一年生产王浆消耗的幼虫累积起来,数量是很可观的。如果让这些工蜂幼虫发育成蜂,对加速蜂群的发展,增加蜂产品产量都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采用雄蜂幼虫代替工蜂幼虫生产王浆,将是一项有意义的改革。我们知道,当蜂群繁殖到能够生产王浆的群势时,  相似文献   

13.
<正> 蜂王浆产量直接关系养蜂者的经济收益。以前,养蜂者的取王浆方法是,在一只蜂箱中,只放一个装框取浆。近年来,用新的方法取浆,能提高蜂王浆的产量35%左右。新方法是:(1)整理蜂群:在取浆期间,改为每群峰15框,底箱7框,继箱8框,再用隔王板把蜂王隔于底箱的一侧,以后经常调换有王区的片,同时注意检查。(2)及时移虫;当蜂群一整理好,就要在第二天上午移第一浆框幼虫,移虫时要保证每个浆框的蜡碗在80个以内。移虫后,即把浆框放在继箱的中间。第三天上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王浆产量,改进技术是个重要关键。几年来,我在生产王浆的实践中,利用自然雄蜂房与雄蜂房中幼虫产浆,效果良好,接受率90~95%,甚至达到100%。不移虫利用雄蜂房生产王浆的作法是:首先要筑造雄蜂房,用未上巢础的空巢框,放入强群中间,让其筑造自然脾,只有在强大的蟀群中,才能筑造大片的雄蜂脾。待蜂王在自然雄蜂脾中产下卵,3日后,当幼虫孵化工蜂在雄蜂房中吐浆后,将自然脾取出,平整地放在埋线板上,把好的适合应用的房眼朝上,用薄而锐利的割蜜刀切成小条,切下来的每一小条雄蜂巢脾,中央的一排房眼要保持完整,切勿将它损坏(见图1),后再把小条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位离休干部,从一九六四起开始养蜂,蜂群管理全由我爱人承担。通过几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九八六年,有原群两群,全年出售王浆4.2公斤,出售蜂种350元,实际获纯利1000元。一九八七年养蜂四群,全年出售王浆8.1公斤,出售蜂种四百元,实际获利1300元。我家地处县城郊区,全年没有主要蜜源,瓜菜粉源可供蜂群需要,以取浆为主,仍增加了收入。我的做法是:一、隔王取浆早春,当蜂群发展到八框时,把蜂群分成二室,一室为产浆群,无王,放五个脾,下一个采浆框。一室为繁殖群放3个脾,有王,供繁殖。注意:①产浆室要放在原蜂群出入的一边,使蜂量增  相似文献   

16.
生产王浆是件费时的累活 ,前后有多道工序 :先在室外提取产浆框 ,拿回室内 ,割蜡口、拣虫、刮浆 ;整理好浆框条后 ,再到室外查箱寻好虫脾 ,移虫 ,把移好虫的浆框落入蜂箱后 ,才算完成一天的取浆工作。分析王浆生产的整个流程不难发现 ,这些不受天气影响的室内工作却占去了一天中的黄金时光。像移虫需要良好的自然光线 ,查箱寻找虫脾又不能下雨 ,这些需天气帮忙的关键工作反而放在后面去做 ,且没有回旋的余地。备用浆框条是随时可与箱内浆框条交替使用的富余浆框条。备用浆框条要经过蜂群整理符合移虫要求 ,且要妥善保管 ,保持清洁卫生 ,以便…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长期生产王浆的过程中 ,摸索总结出了一些高产技术措施 ,供同仁参考。1、饲养强群 ,提前生产王浆。蜂群中只有出房 7— 1 5日的幼蜂才能分泌王浆。能泌浆的幼蜂大约占整个蜂群的 6——— 8% ,必须要有 1 5框脾以上的群 (大约 3万蜂 )才有 2千多只泌浆蜂分泌王浆 ,生产周期 3天 ,一次可产浆2 0———3 0g。如果只有 1 0脾蜂的中等群 ,每次只能产浆 1 0g左右 ,因此强群是提高王浆产量的基本条件。养强群应从秋季繁殖抓起。秋繁越冬蜂多 ,蜂群就能安全越冬 ,来年如有 4脾足蜂参加春繁 ,至 3月中旬即可组织生产强群 ,提早半个月生产王浆…  相似文献   

18.
在蜂王浆(以下简称王浆)的生产中,移不同日龄幼虫对王浆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试验证明:王台内的王浆量在虫龄从卵孵化至取浆日于达96小时左右积累最多。移虫后48小时取浆,移虫日龄(12~48小时)与王浆产量呈强直线正相关(r=0.96),王浆产量随着幼虫虫龄的增加而增加,以移48小时幼虫产量最高。超过60小时虫龄的幼虫,虫体大,移虫不便,接受率低,产浆量也少。移虫后72小时取浆,移虫日龄(12~48小时)与王浆产量呈强直线负相关(r=-0.84),王浆产量随着幼虫日龄的增加而减少。所移幼虫以移12~24小时幼虫产浆量最高。在同等条件下,同样长的时期内,72小时取浆的王浆总产量与48小时取浆的总产量差异不显著。经分析,各虫龄的王浆中10—HDA、水分、氨基酸总量均达到质量标准,其含量无明显的规律性。但48小时取浆的王浆质量优于72小时取浆的王浆。  相似文献   

19.
生产王浆时,蜂群内若有大量的幼虫待哺,则会降低王浆产量。与不哺育幼虫的蜂群相比,产浆量差异显著,但王浆质量彼此差异不明显。流蜜期让蜂群泌蜡造脾,对王浆的产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浙江嵊县定地王浆专业蜂场养蜂员俞亚萍女士1992年一人管蜂40群,至10月18日止全场产浆已超200千克,年群平均产浆已超5千克。其附近王浆高产区的各王浆专业养蜂户(都是男养蜂员)产量都在她之下。俞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