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组织培养法繁殖杉木优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扦插,如用萌条作插穗可以得到正常植株,但用侧枝扦插,虽能长出苗木,而多呈匍匐状,无甚应用价值。因此,从1979年8月开始,我们开展了用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杉木优树的研究,现将取得的初步结果报导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本省高淳1号杉木优树(14年生)和宜兴、句容林场杉木优树(20年余生)。外植体为顶芽、嫩茎和组织培养诱导出的腋芽。所用基本培养基为  相似文献   

2.
农桐间作是合理利用土地的一种经营方式。我们于1978—1980年在河南民权县黄庄公社进行了三年定位试验,观测农桐间作下土壤水肥动态及其变异性。采样方法:按桐树生长季节定期采集土壤样品,在树距2m、10m、30m处混合取样(每个树距三次重复),测定分析。整个采样深度达1.4m,每隔20cm取样。测定项目有土壤水分、养分(氮、磷、钾)、酸碱度、碳酸钙、可溶性钙和镁。  相似文献   

3.
以杉木为研究材料,探讨在同一纬度区域、立地条件较为一致的天峨县林朵林场、融安县西山林场、融水县贝江河林场施用基肥和不施用基肥处理对杉木1~3年生长量及对应地块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分别在种植1、2、3年后测定其树高、胸径及对应土壤pH值、有机质及速效氮、磷、钾、有效铁、硼等指标。结果表明:施用基肥处理促进了杉木平均树高、胸径的增长,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有效含量,有利于提高土壤综合肥力系数;试验区地块磷、钾有效养分含量较低,施用基肥后土壤速效钾养分得到缓解,但土壤有效磷养分仍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林分改造对杉木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以及不同坡位间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以期为科学经营管理杉木人工林与有效利用土壤养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引入6种乡土阔叶树种对广东省韶关市小坑林场的原有低效杉木林进行林分改造,并分别于2016年、2017年与2018年对样地不同坡位(上坡、中坡、下坡)的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土壤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土壤属酸性,pH值范围为3.60~4.36;林分改造期间,除土壤有效磷含量在2016年与2017年在不同坡位间无明显差异,其他养分含量均随坡位降低而显著增加;经过3年林分改造后,除土壤全钾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外,其余指标在各坡位均随着时间变化表现为先降后升。综合来看,林分改造对森林的土壤养分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下坡位的土壤更加肥沃,说明针阔叶混交林有利于维持和恢复林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5.
以杉木第2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地形对种子园土壤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坡位上升,杉木第2代种子园土壤及植株养分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同一坡位、同一土层深度,不同坡向杉木第2代种子园土壤及植株有效养分含量差异较大,总体而言,西坡有利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及植株全氮、全镁及全铜的积累,东坡则有利于土壤速效钾及植株全钾、全钙及全锌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杉木人工林科学高效经营,对9年生不同混交模式(10杉、9杉1椎、8杉2椎、7杉3椎、6杉4椎、5杉5椎)杉木+红椎混交林生长量、凋落物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模式显著影响了杉木的生长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其中7杉3椎混交模式下杉木胸径和树高生长量最大,而5杉5椎混交模式下林分凋落物量及土壤中全氮、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最高。在立地指数16的情况下,杉木林中红椎混交比例宜控制在30%以内,过高的红椎混交比例虽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但受红椎生长竞争优势的影响,杉木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受省农林局的委托,我所于1978年4月11日至13日举办了林地土壤及林木植株养分测定学习班,参加的人员有来自我省林桑茶果的科研单位、林业(多管)局及基层场圃共十六人。 这次学习班主要以养分速测为主。测定项目有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盐量、速效磷、速效钾及林木植株氮磷钾的测定,其中除含水量、有机质、含盐量用化学方法速测外,其余均用75型光电比色法进行测定。通过短期学习,同志们已初步掌握上述项目的  相似文献   

8.
杉木初级种子园是用表型优树建立的。各无性系遗传素质如何?增益多少?都是科研工作中的新课题。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探讨提高选择育种效果的程序和方法,并为建立高一级种子园准备繁殖材料,从1976年起,陆续对排牙山林场1973年用45个无性系建立的种子园,开展子代测定,现将测定结果综述如后。材料和方法种子园无性系子代苗期测定主要于1977~1979年间进行,试验材料为母树嫁  相似文献   

9.
杉木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和生理适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各种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影响,探讨抗氧化酶活性与杉木耐低磷能力的关系,揭示低磷胁迫下杉木养分吸收的适应机制,阐明杉木体内生物大分子对低磷胁迫的响应。[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磷浓度(0、0.25、0.50、1.00 mmol·L~(-1))Hoagland营养液,模拟低磷胁迫试验,测定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以及测定杉木幼苗不同部位的光谱特性。[结果]随着缺磷程度的增加,杉木幼苗中SOD活性、CAT活性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先升后降,根系中POD活性呈现出升高的趋势、MDA含量先降再升后降,叶片中POD活性和MDA含量先降后升。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根系和叶片吸收利用营养元素有显著影响。杉木苗根系所含的Mn随着缺磷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Al和Cu先降后升,Fe和K则有所下降,Ca先升后降。此外,杉木叶片中Fe和Mn的积累量呈降低的趋势,Cu和K先升后降。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根系和叶片组织在3 367、2 924、1 736、1 630、1 380、1 150 1 000 cm~(-1)处特征峰吸光值影响不同。[结论]低磷胁迫下,杉木幼苗的根系和叶片会通过改变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抑制MDA形成,降低膜脂过氧化对细胞膜系统的破坏,通过增加对其他养分元素的吸收来规避损伤以及通过改变不同部位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等物质含量来适应低磷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钙肥添加对杉木幼苗人工培育的影响,开展野外造林地氮、磷、钙肥施肥试验,测定自2021年4月末(T0)施肥后至7月末(T1)、7月末至10月末(T2)、10月末至次年4月末(T3)等3个生长期的杉木幼苗生长状况,研究结果表明:T0—T1生长期,采用低磷施肥处理时杉木苗高及地径生长量均随钙肥配施量的增大而提高,而高浓度钙与磷肥配施对杉木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T1—T2生长期,不配施钙肥时大量的氮、磷肥施用对杉木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性,而配施钙肥后,杉木幼苗苗高及地径生长量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大而提高;T2—T3生长期相比于其它处理,配施钙肥量的提升对低氮高磷施肥处理下的杉木幼苗生长状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适量的钙肥配施可减少氮、磷肥施用量并有利于杉木人工幼苗的生长,研究可为南方杉木人工林抚育经营施肥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所于1978年3月进行杉木组织培养法试验,现已获得由杉木茎尖所形成的完整植株23株,高1.6—8厘米,根长0.5—5厘米,同时也获得了一批杉木组织器官的分化苗。二、材料和方法材料:取杉木茎尖,经0.1%升汞表面消毒1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在无菌条件下,用小镊子剥去顶芽外包着的叶片,即可看到透明的半圆球状的生长点。用无菌刀片切取2—3毫米长的生长点,接种在人工培  相似文献   

12.
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养分年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川中地区30年生柏木人工林枝、叶营养元素年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叶中养分动态可分两种类型:季节性升降型(氮、磷、钾)和稳定型(钙、镁)各营养元素含量均在生长季末较为稳定,营养诊断采样时间以10~11月为宜;枝中养分动态大致与叶同步,而变辐较小,但生长季末期各元素含量多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我所于1979年8月开始进行杉木离体组织再生植株的试验研究,至11月25日已陆续培养出一批杉木试管苗.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取1—2年生的杉木苗,去叶,流水冲洗后用滤纸吸干.接种前先用75%酒精处理1—2秒钟,再放入0.1%氯化汞中消毒8—1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4—5次.在无菌条件下将嫩茎切成0.5—1.0厘米大小的切段,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基采用MS、1/2MS为基本培养基.分化培养基蔗糖含量为3%,生根培养基蔗糖含量为1%,琼脂均为0.8%.所有培养基PH均调至5.8,并经1.1公斤/厘米~2热压消毒15分钟.  相似文献   

14.
为弄清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养分积累分配特征,为人工林丰产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会同杉木林7、11、16、20和25年生时测定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和杉木体内养分含量数据,对7、11、16、20和25年生不同林龄杉木林乔木层的养分积累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P、K、Ca、Mg在同一林龄杉木各器官中的含量均为:树叶>枝>皮>根>干。不同林龄时,同一营养元素在相同器官的含量不一样。林分11年生以前,各器官养分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11年生以后则随林龄增加而下降。积累在乔木层的各元素量多少排序是:N>Ca>K>Mg>P,各养分元素积累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养分积累量在不同器官分配上:叶>枝>皮>干>根。各器官养分积累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其养分积累增加的速率,皮>干>根>枝>叶。各器官的养分积累量分配比例随林龄变化而变化。研究显示:不同林龄的林分乔木层养分积累和分配主要受不同林龄时生产量、不同器官的生产量和杉木体内养分含量控制,而且杉木生长规律和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也影响养分积累和分配过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浦城县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营造的21年生杉木山杜英混交林的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山杜英(Elaeocrpus Sylvestris)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混交林的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杉木、山杜英纯林高66.03%和46.34%;山杜英杉木混交林0~20cm土层内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了6.48%、7.96%、7.28%、32.43%和12.45%。说明山杜英与杉木种间关系协调,可作为杉木多代连栽林地恢复地力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杉木种源—家系—个体联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1978年10月,美国爱达荷大学王启无教授在南京林学院讲学时,根据自己对美国西部黄松的研究结果,指出开展不同层次的选择是获得最大遗传增益的有效途径。为了探索杉木种源、家系、个体三个层次的选择效益,确定杉木选择育种的合理途径,我们布置了种源一家系一个体三水平的联合选择试验。一、材料及方法1977年底,从莱州杉木普通种子园中采集自由授粉种子,每个家系都采自同一无性系的3~5株生长正常的嫁接植株,收集贵州锦屏、湖南会同、广东韶关、湖北咸宁、福建三明、建阳等6个不同的地理种源共30个家系的种子(各种源5个家系),在邵武市卫闽林场育苗。1979年春按随机区组设计,8株小区,  相似文献   

17.
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成熟林密度对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5种不同密度林分土壤剖面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广西大青山37年生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A(1 667株·hm-2)、B(3 333株·hm-2)、C(5 000株·hm-2)、D(6 667株·hm-2)、E(10 000株·hm-2)5种密度下0 10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判断不同密度和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杉木人工成熟林大多数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性铁含量在A、B等低密度林分中最高,并且在0 30 cm的土壤中,随密度的增加表现出总体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土壤pH值与全钾、速效钾随密度的增加而上升,交换性钙与交换性镁含量受密度影响不明显;(2)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性铁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0 30 cm表层土壤的降幅较大,密度对不同土壤深度养分含量的变化具有一定影响。[结论]初植密度对杉木人工成熟林土壤养分含量影响明显,低初植密度更有利于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长期维持,南亚热带杉木林密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深度可达60 cm。  相似文献   

18.
毛竹杉木混交造林对土壤养分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省宁化县方田乡泗坑村营造的7年生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杉木、毛竹纯林的林下土壤养分及林木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杉木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比毛竹纯林和杉木纯林高,毛竹杉木混交林中毛竹、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比毛竹、杉木纯林高。表明,毛竹、杉木混交造林改善了土壤养分,促进林分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杉木纯林、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特性和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清奎  汪思龙 《林业研究》2008,19(2):131-135
本文于2005年5月份,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选择了一块15年生的杉木纯林和两块15年生杉阔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林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硝态氮、有效磷和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基础呼吸以及呼吸熵,比较了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特性和土壤养分.结果表明,杉阔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高于杉木纯林;在混交林中,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得到改善.在0(10 cm和10(20 cm两层土壤中,杉阔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69%和61%.在0(10 cm土层,杉阔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碳、磷和基础呼吸分别比杉木纯林高11%、14%和4%;在10(20 cm土层,分别高6%、3%和3%.但是,杉阔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碳:氮比和呼吸熵较杉木纯林低34%和4%.另外,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高于土壤呼吸、微生物碳:氮比和呼吸熵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由此可知,在针叶纯林中引入阔叶树后,土壤肥力得以改善,并有利于退化森林土壤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系统地研究杉木人工林的栽培营养,对5、10、15、19年生不同地位指数(14、16、18)的杉木枯损枝叶的生物量积累、养分含量、养分积累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枯损枝叶包括保留在树体上的未凋落和在地面上的已凋落两个部分,在研究杉木林分枯损枝叶时不可忽视未凋落部分。枝叶总枯损量随地位指数的提高而增加,随林龄的变化是在10年生时最大,15年生以后随林龄增加又有一定增加。杉木枯损枝叶中养分的总含量随地位指数的提高而增加,而在不同林龄之间无明显变化趋势。杉木枯损枝叶中养分积累的变化与枝叶总枯损量的变化情况相同。未凋落枯损枝叶的养分积累在枯损枝叶总量中占重要位置。已凋落枯损枝叶中养分的积累随林龄的增大而持续增加,只在10年生时随地位指数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