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研究与创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从生育特点看,立苗慢,前期生长缓慢,耗养少,低节位分蘖优势明显,根系发生早、根量大、横向分布宽且均匀,纵向分布较浅,后期绿叶多,产量性状结构协调。从生理生态特性看,根系活力强,叶面积指数稍高,部分生理指标优于常耕抛秧。土壤理化性状有好于常耕抛秧田的趋势。在配套栽培技术方面要选大孔径塑盘育秧,留桩高度不超过15 cm,抛秧叶龄3.5~4.5叶,抛秧密度增加10%左右,施肥方法为氮肥基肥占20%~30%,促蘖肥和壮蘖肥50%,穗粒肥20%~30%。要发展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免耕稻养鸭与养鱼、免耕直播、冬种绿肥还田免耕抛秧、免用除草剂免耕抛秧等模式,进一步提高免耕抛秧稻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2.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是一种新型栽培技术 ,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 ,70年代我国的部分地区已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前茬作物的不同水稻免耕抛秧栽培又可细分为油菜茬、空闲田和花草田免耕抛秧栽培。从产量表现、劳力投入、效益结果来看 ,水稻免耕栽培表现较强优势 ,是水稻软盘抛秧轻型栽培的再深入 ,是水稻耕作上的再变革 ,节本增效 ,推广价值大、前景广。2000年以来 ,安徽省广德县植保站开展了油菜茬、空闲田、花草田的免耕抛秧和直播大田试验示范 ,现将试验总绍如下。一、不同类型免耕抛秧技术的关键步骤处理免耕的关键在于除草 ,如处理… 相似文献
3.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夏收夏种季节 ,莆田市农民备耕备种时间长 ,劳动强度大 ,季节紧张 ,为了克服或缓和这些矛盾 ,在 2 0 0 1年晚季水稻免耕抛秧获得成功的基础上 ,2 0 0 2年晚季 ,进行了水稻免耕栽培示范 ,旨在探讨水稻免耕的栽培技术要点 ,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 示范情况1 1 地点 在荔城区新度镇港西村选择田块平整、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好的稻田进行 ,面积1 0hm2 。1 2 材料 前作早稻 ,品种为特优 63,采用软盘育秧抛栽。除草剂为 2 0 %克无踪。设置常规插秧简比田。1 3 方法 早稻收割后 ,留桩高度不超过 6cm ,抛秧前排干田水 ,每 667m2 用 2…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试验初步认为,免耕抛秧和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病虫发生差异小,且不会重于常耕抛秧栽培。免耕抛秧、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和常耕抛秧在不同的肥水管理条件下,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发生差异各有不同,在科学肥水管理情况下,稻飞虱、纹枯病轻于常耕栽培,特别是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发生推迟,发生危害明显减轻。但不论肥水管理如何,免耕抛秧的病虫危害总体轻于常耕抛秧栽培,在同等条件下,肥水管理较差的田块还轻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免耕抛秧和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因具有发根早、根系发达粗壮、长势旺盛、群体结构协调等特点而增强了植株的抵抗力,从而减轻了稻飞虱、纹枯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免耕抛秧与翻耕抛秧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具有一定的增产优势。对免耕抛秧不同秧龄、不同密度及不同施肥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分析了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增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跨越式发展原因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早稻开始在广西进行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短短几年该技术就出现了跨越式发展,从2001年的1 280hm2、2002年2.11万hm2,到2003年的23.96万hm2、2004年37.68万hm2,占全国示范推广面积的60%以上,2005年达到56.34万hm2,2006年达到87.0万hm2。就其快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出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技术本身的优越性、农民的积极参与、政府的正确引导以及农技人员的桥梁作用。同时,针对当前免耕抛秧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该技术的持续发展,必须抓好免耕抛秧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与推广生态高效养殖技术、与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还田技术、与直播稻技术、与物化技术推广、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免耕发展六结合”。 相似文献
9.
湖南水稻免耕直播、免耕抛秧技术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介绍了国内外水稻免耕直播和免耕抛秧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示范推广效益,提出了我省研究示范推广水稻免耕直播和免耕抛秧技术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免耕抛秧等三种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杂交稻组合岳优9113进行了晚稻免耕抛秧、耕翻抛秧、耕翻插秧3种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生育期一致。免耕抛秧稻分蘖力强,生长量大,其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均比耕翻插秧稻多,产量增加12.1%。耕翻抛秧稻分蘖能力亦比耕翻插秧稻强,生长量大,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均高于耕翻插秧稻,产量增加7.7%。免耕抛秧栽培在3种不同耕作栽植方式中是一种省工、高效的轻简栽培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通过中稻免耕抛秧生育特点观察、稻田选择、除草处理、抛秧密度、施肥效应等试验研究,提出了中稻免耕抛秧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水稻免耕抛秧的产量结构与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免耕抛秧产量诸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构成免耕抛秧产量的4个构成因素对产量均呈正向相关.4个产量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整体,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每穗粒数次之,结实率居第3,千粒重最小.因此,要提高免耕抛秧产量,首先要在确保有足够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力争增加每穗粒数,同时也要兼顾结实率和千粒重.栽培上,要结合免耕抛秧稻的生育特性并加以相应的配套技术,确保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6.
秸秆覆盖连作免耕水稻抛秧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科学简便地解决禁烧限烧区的秸秆还田问题,近年我们在成都市推广了2万多hm2固定厢沟双免耕秸杆还田技术,实行秸秆沟埋还田。但是,这项技术在成都平原稻区应用却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一是技术要求开“十”字沟、厢沟和围沟,开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15%,投入劳力多,劳动强度大;二是深沟较多影响田间机械收割作业;三是在爽水性较好的成都平原稻田开深沟打破犁底层后渗水严重,不利于水稻生产。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成都平原的土壤及生产条件,我们在总结农民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项集秸秆还田、水旱轮作免耕、抛秧… 相似文献
17.
18.
19.
通过对免耕稻田使用的除草剂农民乐747、10%草甘膦、克无踪在土壤和稻米、米糠中的残留量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年2造、2年4造、3年6造、4年5造5、年10造、6年12造使用农民乐747、10%草甘膦、克无踪在土壤、稻米、米糠中的残留量均未检出。同时对农民乐747、10%草甘膦、克无踪除草剂本身的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铜(Cu)6个农作物无公害生产主要重金属残留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3种除草剂的6个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说明农民乐747、草甘膦、克无踪对稻田环境和稻米生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