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谈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芝花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0):128-129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解决该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针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探讨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必要性,提出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处在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以大量投资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更好的完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如何更好的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满意度,生活幸福感,使我们国家失地农民这种特殊群体的社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我们国家正在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包括农业农村领域、社会民生领域、制度建设领域、经济发展领域、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我们国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出台,从制度上保障了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就业与再就业,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不过,在政策的落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现了一些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那么我们国家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为了更切实的解决失地农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本篇文章对如何完善我们国家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进行了思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当失地农民因社保问题所产生的问题源流影响足够大的情况下,我们追根溯源,从政策角度出发、问题角度出发、政治角度出发,最终探讨出适合我们国家的,因地制宜的制度优化方案,出台失地农民保障对象界定制度、保障延迟退休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失地农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保待遇办理的服务水平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失地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加。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事关其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目前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失地农民的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失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并且探讨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促进问题的解决。为了保证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总体发展,我国应当加快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晶晶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64-16566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是一个影响面广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针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提出了重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5.
黄思捷 《乡村科技》2023,(16):38-41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村土地的征收,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无疑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及维护社会稳定。从养老、就业、法律、土地等方面分析当前失地农民在享受社会保障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建立养老金风控管理、多方探索养老模式,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体系、实现增收创收,健全社保体系、解决生活后顾之忧,自上而下建立全过程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完善补偿机制、综合制订征地赔偿额等针对性建议,助力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生活质量与社会保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耕地被征用而出现的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国家有关政策、制度及地方政府发展理念、工作实践创新是解决当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184-185
土地对农民而言,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农民一旦失去土地立即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群,生活陷入困境,成为了一个新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后顾之忧,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更是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的一个社会问题。本文结合陆良县在探索失地少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从整个社会面初浅分析探索失地少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对近年来铁岭高新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进行论述,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失地农民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对经济和社会以及失地农民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普遍存在的边缘化倾向和贫困化现象;以上问题的产生是制度因素和失地农民自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提出并研究了"农联"模式在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上的应用;并从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机制和建立失地农民培训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政策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失地农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特殊的意义。失地农民的核心问题是其权益保障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在征地安置补偿、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征地程序以及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政策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10.
张燕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6):129-13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笔者通过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历史回顾及问题分析,对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保体制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黄莺 《甘肃农业》2007,(1):47-49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而出现了大量失地农民。现行的征地安置标准过低且方式单一,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则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征地补偿安置费和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为主要资金来源,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案;只有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实现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接轨,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所有社会成员享有的生存和发展保障。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目前的征地补偿安置方式让失地农民陷入生活、就业和养老问题等困境中,进行社会保障安置,是保护失地农民利益,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区域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在新区的建设中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成为务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既不能保证自己的生活来源,也不能顺利地通过社会保障享受其合理的权益。他们的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威胁到雄安新区发展的繁荣和稳定。1雄安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1.1基本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提出的对该问题的解决途径主要有: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和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等。然而,利益的满足和保障的健全只能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而不能解决其发展问题,建立失地农民的教育保障机制,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教育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解决失地农民发展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导致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快速增长。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不仅困扰着失地农民群体本身,大量的失业群体也对社会发展造成了阻碍。为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再就业问题,应该从政策引导、思想教育和培训体制建设三方面入手,更好的服务失地农民,以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词汇,一般由社会、自然、个人3种原因造成,但对比后两者,社会因素产生的影响更大。基于此,本文以浙江省象山县新桥镇为例,以社会因素为切入点,通过对新桥镇失地农民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就业、安置、社会保障项目方面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大,成为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健全,本文从我国征地补偿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部分省份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创新,提出完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乡社会的统筹发展,农民科学、合理地离开土地,成为历史的必然。但在实际征地中,由于相关政策体系的不完善,造成很多失地农民面临“进无出路、退无保障”两大难题。形成原因主要是:1失地农民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劳动技能等因素,失地农民就业难;2.目前各类建设用地征地补偿普遍偏低,政府还没有全面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失业农民没有养老保障;3补助方式不完善,使失地农民成为”三无”(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人群。解决办法:建立“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经济补偿”三位一体的长效保障机制。1构筑就业保障线;2构筑养老保障线;3构筑生存保障线;4.构筑政策保障线。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快速城镇化对土地的需求显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导致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多。主动失地农民社会心理融合是获得社会认同的需要,主动失地农民文化参与融合是避免边缘化的需要,主动失地农民生活方式融合是扩大社会交往的需要。然而,城市化进程中他们面临经济来源不稳定、城乡文化传统相断裂、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困境制约了其社会融合。因此,要组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培训,加强主动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文化的引导,完善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吉图开发开放带动先导区、长春新区等政策的实施与推进,吉林省在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的速度越来越快,对耕地的占用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部分失地农民往往会因为失去土地又不能稳定就业而使生活暂时陷入困境,我国原有土地补偿制度的缺陷和弊端得以显现,原有土地补偿制度不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的要求。本文针对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失地农民的收入和再就业情况以及失地农民心理变化状况情况进行了实证考察,对征地补偿、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失地农民的诉求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