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向互动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也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手段,而双向互动平台是实现电网与用户信息互动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能效分析的双向互动用电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不仅可以为大用户提供用电能耗分析、电价信息、功率因数分析、负荷分析、用电量等信息显示功能,而且结合能效互动为用户提供用电能耗分析和智能用电信息。为了验证平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中构建了电网与用户双向互动系统演示平台,通过该演示平台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功能性模拟。  相似文献   

2.
分析和解决目前用电能效管理系统的存在问题,创新设计工序错峰用电分析和负荷预测模型,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度,降低用电成本,实现安全用电、经济用电和智慧用电,为用电能效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开拓了一条"能实现、可借鉴、易推广、有价值"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作为能耗大户,与能源紧张局势特别是电力紧张局势有着密切关系。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甚至高达城镇总体用电负荷的44%。因此,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对于降低建筑系统的能耗,缓解当前电力紧张,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暖通空调节能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利用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调节区域配电网负荷特性问题,提出了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分时电价优化模型与方法。结合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结果和区域配电网负荷波情况,提出分时电价时段划分方法;建立了以峰谷差最小为目标的最优化模型,引入愿望模型描述充电站和用户对分时电价的响应;通过遗传算法对各时段充电电价进行优化求解。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供电企业为了更好的和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是非常重要的,在保证用户用电的时候,要对用户安装内线工程,同时也要进行装表接电,对用电设备进行定期的核查,在进行安装的时候要保证电能装置及其附属设备的正确安装。装表接电是为了更好的保证供电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公平交易,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装表接电意味着供电企业和用户双方关系的建立,同时也是用户用电的开始和供电企业电能计量的开始。装表接电的质量关系着电网的运行情况,同时也关系着用户的利益。在进行装表接电的时候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对出现的问题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6.
0.概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有电用,良好的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成为社会对供电企业要求的重要部分.在电力管理发展过程中,原来以拉闸限电为目的的负荷控制正逐渐向用电管理方向过渡,电力企业为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对与用户直接相关的低压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低压配电网运行的情况,适时根据供电需求的增长调整电网负荷,及时发现和定位电网故障,发现异常供电和异常线损,杜绝供电隐患.低压配电监控装置是整套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一般以低压网中的配变为监测对象,使电力部门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为线损分析、负荷预测、电压合格率、配电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于国民用电方面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为了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和企业的正常运营,政府对供电行业中必不可少的用电检查环节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用电检查是保证供电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工作,它不仅能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问题,同时能发现电力运输与传导中出现的漏洞并及时改善,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壮大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因此,解决现阶段用电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这一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船舶能效管理内涵、理念发展,探讨了船舶能效管理计划的目标,分析了具体实践策略以及制定计划阶段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对提升船舶能效管理水平,创设显著效益,实现能源节约,构建优质的能效管理体系,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船舶能效管理内涵、理念发展,探讨了船舶能效管理计划的目标,分析了具体实践策略以及制定计划阶段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对提升船舶能效管理水平,创设显著效益,实现能源节约,构建优质的能效管理体系,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用户与电网的双向互动、各种新型可控单元的广泛应用,使得配电网主动性增强、调度资源愈发丰富、运行方式日趋复杂,促使主动配电网技术朝着灵活、高效、智能和可持续方式发展。本文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柔性负荷模型,探讨计及柔性负荷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比较完善调度模式与策略,包括多目标协调优化、基于电价模式和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文中最后展望柔性负荷在主动配电网调度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不断扩大,原有的电力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不堪负荷,针对我国电力系统的现有条件及既有情况,我国电力系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升级与改善,对我国的电力系统及电力线路不断优化,从而更好地促进供电服务。在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中,首要做好的是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管理。本文主要针对电力调度运行安全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当下我国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当中所占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电力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电力,所以说,确保用户的用电安全问题是我们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在运行和操作电力系统得过程当中,为了保证用电的质量和安全,我们通常采用继电保护装置来控制,那么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工作就是确保用电质量和安全的重中之重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电力系统的进步。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电力营销的产生,更好的满足了用户的用电需求以及用电服务等,在电力营销中,远程用电检查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远程用电检查技术,可以将电力营销中的不足找出,帮助电力企业尽快的采取弥补措施。为了更好的认识电力营销、远程用电检查技术,本文针对电力营销中远程用电检查技术的应用,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和工业区越来越密集,客观上造成电网网络变得更加复杂。同时,用户对于用电多样性需求增加,对于用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配电自动化和智能电网已经成为全球电网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技术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技术将配电网数据、用户信息、电网结构、地理信息等诸多信息搭建起一个完整的自动化信息系统,能够实现配电网信息实时收集与分析,电网实时监控,自动检测分析故障区及其故障原因,进行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等,能够建设因故障引起停电面积,提高供电质量。同时配电自动化给供电企业管理带来新的变化,优化了人员结构,科学调度相关人员,大大节约了供电企业人力成本。因此,研究和探讨配电自动化技术对于我国电网智能化建设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科学引导用户用电,减少能源消耗,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同时也在各地电网中配备了负荷管理系统。本文在对传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几点措施,同时对面向需求侧管理的负荷管理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引导用户用电,减少能源消耗,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同时也在各地电网中配备了负荷管理系统。本文在对传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几点措施,同时对面向需求侧管理的负荷管理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用电安全问题就逐渐被重视起来。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用户的用电安全问题,还关系到供电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因此,供电企业应该加强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由于非法用电现象不断,给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首先总结了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继而分析了当前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措施,希望能对供电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电网建设需求日益增多,我国电网规模也不断的扩大,从而加大了电网系统的设计难度。就我国目前电网建设发展现状而言,越来越多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电力系统中负荷模型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需要受到我国相关电力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风力发电对配电网侧负荷建模的影响进行研究讨论,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快速,科技的进步不断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对于所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实用性以及安全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我们进行住宅小区配电设计和改造时就要充分的考虑到居民的需求,结合时代特点和市场需求对其进行合理改造.根据小区的建设模式以及用电的负荷水平来具体的确定供电的方式,从而保障小区的供电系统能够安全的运行,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稳定、可靠、安全的用电保障.本文主要分析了住宅小区配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解决居民的用电问题,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现代建筑应用中,渗漏问题已经成为了房屋建筑中的质量通病,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质量,还给住户们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纷纷对渗透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后,提出了相关有效的防渗漏技术,以此来提高工程项目的从防渗漏能力,从而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促进我国房屋建筑持续稳定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建筑工程中的防渗漏技术进行研究讨论,并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