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传统的电力通信组网使用的技术是SDH以及DWDM,但是这两种技术都有一定的弊端,尤其是不能承载IP长距离的传输任务,也就减少了IP业务的范围,而且后期维护也比较困难,加大了运营商的成本,而OTN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IP业务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能够降低成本,所以非常值得推广。本文首先介绍了OTN技术的特点;其次概述了OTN组网的优势,最后探讨了电力通信组网中OTN技术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电力通信组网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软交换技术是电力通信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将其应用在电力调度交换系统中,可以为语音通信发展提供良好的方向。本文针对某市供电企业调度交换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IP技术的应用前景,并对利用软交换技术解决电力调度交换组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应用软交换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电力调度交换机的联网与转换,还能增加电力企业的通信业务,使电力通信系统以及多媒体调度通信系统更加完善。所以,在电力调度交换系统中,有效的应用软交换技术,为调度交换组网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软交换技术是电力通信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将其应用在电力调度交换系统中,可以为语音通信发展提供良好的方向。本文针对某市供电企业调度交换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IP技术的应用前景,并对利用软交换技术解决电力调度交换组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应用软交换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电力调度交换机的联网与转换,还能增加电力企业的通信业务,使电力通信系统以及多媒体调度通信系统更加完善。所以,在电力调度交换系统中,有效的应用软交换技术,为调度交换组网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LTE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科学技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在物联网的发展中,LTE无线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对物联网与云计算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详细分析了LTE无线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预测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命名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环节,它将网络与信息相结合,使当今社会信息高度的共享,将LTE无线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的呼声也在不断的高涨,LTE无线通信技术将成为物联网的根本支撑载体,为无线通信技术带来新的生机,从而使LTE无线通信技术和物联通网技术实现共同的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对LTE无线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后对LTE无线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整合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命名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环节,它将网络与信息相结合,使当今社会信息高度的共享,将LTE无线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的呼声也在不断的高涨,LTE无线通信技术将成为物联网的根本支撑载体,为无线通信技术带来新的生机,从而使LTE无线通信技术和物联通网技术实现共同的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对LTE无线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后对LTE无线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整合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越来越显得重要,电力系统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提高,电力通信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网络技术,促进了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成熟与提高。本文分析了电力信息通信中网络技术的应用,论述了电力信息通信的特点,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未来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其主要是基于下一代网络而研发出来的技术,而且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其主要了借鉴了IP技术的软交换方式,并电力企业的程控交换机更新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我国很多电力通信企业,通信业务的数量并不多,但是这些业务的种类却比较复杂,如果不能对其很好的控制与管理,则可能造成电力企业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电力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软交换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通信业务的管理与维护难题,下面笔者分析了这项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智能电网投入的不断加大,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投入使用。本文通过介绍电力通信的现状,比较通信网与电力网的异同,熟悉了电力通信的基本业务,进一步明确电力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其主要是基于下一代网络而研发出来的技术,而且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其主要了借鉴了IP技术的软交换方式,并电力企业的程控交换机更新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我国很多电力通信企业,通信业务的数量并不多,但是这些业务的种类却比较复杂,如果不能对其很好的控制与管理,则可能造成电力企业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电力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软交换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通信业务的管理与维护难题,下面笔者分析了这项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应用基于nRF401无线通信芯片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了基于NDIR技术的二氧化碳检测中的信号传输技术和实现方法。利用单片机对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进行控制和传输,并应用无线射频技术,将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传输给处理单元,并显示在LED屏上,实现了对二氧化碳的远程检测。与有线监测系统相比,无线监测系统以其不需要铺设明线,使监测系统组网方便、便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压力逐渐增大,通信系统在其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建设与发展智能电网成为了一个必然选择。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作为其主要支撑的电力通信,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其集成、高速和双向性能上。本文从电力通信出发,分析了智能电网对电力通信系统的需求,电力通信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以及电力通信智能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通信对于电网的安全至关重要,电力通信的不断发展会使得电网安全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光波作为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本文就电力通信光传输网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分析,找出了光传输网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OTN技术是现今我国十分先进的传输技术,该技术优势十分明显,其设备构造也比较简单,掌握其原理之后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最关键的是建成网络之后,其运营成本与其他技术相比要低很多。本文首先介绍了OTN技术独有的优势;其次概述了OTN技术所使用的设备;最后探讨了OTN技术在电力通信领域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我国电力通信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电力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网智能化发展日益加快,而传统的电网难以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因此,实时、双向、集成、高速的通信系统又是建立智能电网的基础。本文介绍了电力通信及智能电网的概述,分析了当前我国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的应用问题分析、实际应用和作用,以及电力通信在未来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发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地铁的发展,地铁广告的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的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地铁广告系统无线通信架构与子系统出发,论述了基于无线路由器的广告发布流程,并详细的分析了地铁广告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智能化电网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系统承载了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等核心业务。电力通信对电网安全已经息息相关,更突显了电力通信系统在电网安全中的重要性,而电力通信中环境和动力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因而对其动力系统和环境监控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针对昌吉电业局的环境动力监控系统,设计并开发了其资源管理子系统,实现了其物理资源的管理,提高了环境及动力监控系统的服务质量。资源管理系统将网络内的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相结合,在统一的系统上实现,充分体现网络资源的相关性,对环境与动力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下,我国在社会的各项事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稳步提高,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在各事业的应用成为了日益重要的任务。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在电力通信光传输网中的应用就是科技进步的表现。首先,要简要对电力通信光传输网进行简要了解。其次,深入分析电力通信光传输网发展的现状,以其现存问题为主。最终,针对提出的问题,探讨如何将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应用到电力通信光传输网中。  相似文献   

20.
无线通信技术一项重要的通信技术,近些年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铁路的行驶、调度中.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高铁、轻轨以及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大力发展.通车里程更长、运营速度更快,给铁路的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就铁路方向上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