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康复科实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的应用效果,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工作中问题。方法选择2009-2011年于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4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0例。观察组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对照组采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护理质量分值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操作步骤不完整、操作方法错误、给药错误、压疮及输液相关事项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分值为(97.0±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7±1.2)(P〈0.01);且患者满意度亦较对照组高,(91.7%vs82.1%,P〈0.01)。结论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应用,可以减少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防范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类、整理、统计我院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分别从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编制类型、作业时间段等方面分析其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结果护理人员未认真落实查对制度、能力不足、管理不善及沟通不良为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39.1%、26.1%、19.6%和15.2%。工作年限在5a以下的护理人员、初级职称护士、中专学历护士、合同制护士、白班发生产科不良护理事件的机率较高,分别为58.7%、60.9%、52.2%、63.0%和58.7%。结论引起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管理,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7-12月我院手术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1-6月同病区的手术患者80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安全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安全评分高于对照组[(97.9±1.3)vs(90.0±2.9),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vs 10.0%,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5%vs 88.8%,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提高管理者及各级护士的风险意识,保证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难免压疮预报制度实施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内科、外科、妇产科住院经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Anderson评分量表评估,上报难免压疮33例及带入压疮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上报33例难免压疮中,经评定确认属难免压疮31例,有2例发生难免压疮(由于患者高龄、股骨骨折、强迫体位、极度消瘦、大小便失禁发生Ⅰ度、Ⅲ度难免压疮各1例),其它的住院期间无压疮发生,难免压疮的发生率为6.4%(2/31)。带入压疮65例住院期间痊愈30例,好转31例,无变化4例。结论实施难免压疮预报制度,加强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落实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使难免压疮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探讨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跌倒不良事件发生。方法抽取2011年6-1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通过分析老年患者的跌倒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对老年患者进行防跌倒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发生跌倒率为2%(1/50),明显低于对照组16%(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采取防跌倒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管理的实施意义。方法: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200新生儿为例,其中100例为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另100例新生儿为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集束化护理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在输注高危药物时出现的高危药物外渗、药液外渗损伤皮肤、药物摆放错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另外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高危药物输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中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高危药物的输注实施集束护理,可以减少高危药物输注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危重病人护理查房,加强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科操作技能,从而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方法:不定期的对科室危重病人进行护理查房,针对护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通过危重病人护理查房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拓宽了护理人员的知识面,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结论:危重病人护理查房是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点、疑点,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印正  陈萍  周依琳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9,39(11):1403-1406
目的 分析应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ICU转入普通病房的效果,确保临床护理的精准性和延续性,以促进患者加快康复。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7年4月到2019年4月期间ICU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12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则予以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SAS评分、重返ICU概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3.33%)、SAS评分为(50.36±7.17)分、重返ICU概率(1.67%)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减缓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为病人提,址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科学分析胃肠外科临床常见护理风险事件的构成,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现存的或潜在的风险,并通过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结果:实施2年来无一起护理事故发生,护理缺陷降为3例,病人满意度由91%提升到97.8%。结论:胃肠外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活动可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减少护理缺陷或投诉,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老年病人心理变化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刘爱民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213-213,216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心理护理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老龄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老年疾病也随之增多。老年病人在患病的同时心理状态也会受到影响而产生不良的异常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因此,及时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是促进老年病人疾病康复的必不可少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 ,护士的作用和地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士不仅是医疗护理者 ,而且是医学教育者。主管护士如何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起到医学教育者的作用 ,这是整体护理的一个研究课题。1 教育的内容病人在住院期间大多数渴望知道自己所患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诊断结果、检查目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还希望了解如何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哪些因素对自己的健康恢复有利等 ,同时 ,他们也需要了解出院后如何恢复和维持健康 ,满足自理需要 [1 ]。2 提高知识水平的方法2 .1 通过高等教育学习许多成功者的经验证明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馨提示卡在尿毒症患者健康教育应用的效果。方法 84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采用口头讲解、示范及座谈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温馨提示卡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入院介绍、饮食介绍、疾病知识介绍、出院指导及宣教方法等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2.9%vs61.9%,P<0.01);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0%vs14.3%,P<0.05)。结论温馨提示卡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教育效果,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常规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都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等的出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AMI行PTCA的术后早期康复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肛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98例肛肠外科住院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疗程结束后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评分表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临床护理交接班工作效率。方法:根据科室特点,自行设计护理风险预警评分一览表,由管床护士每天根据所管患者实际情况全面、动态评估护理风险分值并记录签名,在与中夜班护士交接班时由上班护士对照评分表报告高风险患者总数及风险类型,并作好床边重点交接与宣教。结果:自2015年采用护理风险预警评分表交接班后,与2014年相比,虽然护理风险人次增加,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却大大降低(2014年为3.22%,2015年为1.02%)。结论:使用护理风险预警评分表交接班能使各类风险一目了然,既简化了护士工作,方便了交接班,又能提醒护士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加强巡视与管理,有效地杜绝了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产科护士防护技能,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通过分析产科护士在职业环境中接触的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以及心理等因素,发现其职业危害风险。结果:产科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缺乏,职业暴露后上报及处理意识薄弱,护理操作习惯不良,心理调整能力有限。结论:有针对性地实施产科护士职业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其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的护理体会,旨在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促进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愈率。方法: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101例病人进行血糖控制及抗结核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所有病人血糖均控制稳定,101例中83例肺结核病灶吸收好转。结论:积极控制血糖,坚持规律的抗结核治疗,并配合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急诊科2008年度护理工作存在问题并于2009年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急诊科2008年度护理存在5个常见问题包括:沟通不良、法律淡薄、服务态度不到位、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能力欠缺,患者完全满意度为85.3%。通过分析问题,给予相应的对策,2009年度护士的护理意识及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患者完全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2008年度(P〈0.01)。结论及时发现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杨章玲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221-222,225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预防方法。方法:评估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制定风险防范措施;重视细节管理,加强护理风险监控;加强综合素质培训,提高风险的防范能力等方式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结果:降低了风险系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2008年胃肠外科的护理缺陷降至7例,病人满意度达到98.8%。结论:加强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患者感知服务管理要素,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运用感知服务质量的理念和原则,强调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情感性、互动性、社会性等特殊性。转变服务观念,提出保证患者感知服务优良,首先制定全面质量管理措施:包括规章制度建立、成立质量控制骨干小组、加强细节管理、加强关键时段管理、进行有效沟通,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补救措施并注重护理质量评价,不断完善,达到病人放心、舒心、安全、满意、实惠的目标。结果: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结论:加强患者感知服务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