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年轻化趋势现象(≤35岁)的出现引起广大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有研究表明,世界范围每年约有50万新病例及24万死亡病例[1],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很高.宫颈癌发展过程中存在较长的、可逆的癌前病变期,从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展到癌症大约需要10年时间,而宫颈癌前病变的治愈率达98%,早期发现可以有效防治宫颈癌.现就目前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病例1308例,将阴道镜检查结果与镜下定位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阴道镜对宫颈炎症、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8%(1125/1150)、94.9%(93/98)和100.0%(60/60)。结论: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亚临床人乳头状病毒感染(SP I)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cancer of cervix,CaCx)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乃居第1位[1].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新增病例45.9万,其中我国13.15万,占28.7%,居首位[2],且发病率有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向[3],所以加强对宫颈癌的防治迫在眉睫.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是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巴氏涂片法和巴氏分类法在临床应用中显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邹黎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290-291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则愈后较好,其中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则是当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筛查手段,该项检查无痛苦、无损伤、重复性好、实用性强。通过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一方面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另一方面可以在涂片背景中从形态学角度发现或初筛出引起宫颈炎症的各种病原体,为进一步的检测和治疗提供依据,避免了检查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中国每年约有13万新增宫颈癌病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三分之一,其中约有8万女性去世。该病是威胁15~44岁女性健康的第三大高发癌症。绝大多数宫颈癌是由致癌型(也称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英文简称HPV)在女性生殖道持续性感染引起的疾病。如今,宫颈癌的预防有了新的突破。继2016年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宫颈癌疫苗"希瑞适"(即HPV疫苗16型和HPV18型二价疫苗)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上市许可后,默沙东四价宫颈癌疫苗"佳达修"正式获批在国内上市。那么,宫颈癌疫苗到底是什么?哪些人群需要接种宫颈癌疫苗呢?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
应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阶段宫颈病变组织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状况,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①PTEN mRNA在宫颈癌、CINⅢ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在CINⅡ及CINⅠ组织中的表达亦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survivin mRNA在宫颈癌、CINⅢ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在CINⅡ组织中的表达亦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而CIN I组织中则与正常宫颈无差异(P0.05)。②PTEN蛋白在宫颈癌、CINⅢ、CINⅡ、CIN I组织中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并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减弱。survivin蛋白在宫颈癌、CINⅢ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在CINⅡ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而在CINⅠ组织中则与正常宫颈无差异(P0.05)。说明PTEN和survivin基因在宫颈从癌前病变向宫颈癌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宫颈癌分子诊断与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慢性子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慢性子宫颈炎可分为:①宫颈糜烂;②宫颈息肉;③宫颈管内膜炎;④子宫颈腺囊肿。其中以宫颈糜烂最多见,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对预防宫颈癌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7年引入微波治疗后,对千余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了微波治疗(治疗前应常规宫颈刮片,必要时行宫颈组织活检术,以排除早期宫颈癌),总有效率在90%以上。一般只需治疗1次即可治愈,少数病例经2次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该病好发于中老年妇女。我国每年新发病例为13.15万,约占总数的1/3。国外资料均表明,宫颈癌发病率在年轻妇女中有上升趋势。性传播疾病与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的宫颈癌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态势,与妇女健康体检和卫生常识的普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密切关系。由此看来,宫颈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对减少妇女恶性肿瘤的发病十分重要。多发区在农村我国宫颈癌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一般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这是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均不发达,而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则发病率很底,这在客观上也反映了社会经济状况对其  相似文献   

9.
<正>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妇科肿瘤的第二位,近年来呈现上升和发病年轻化趋势,系统研究该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每年全球约有50万例宫颈癌新发病例,80%发生于发展中国家[1]。尽管对宫颈癌病因学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浸润性生长和转移仍是宫颈癌晚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降低了临床分期,增加了手术机会,但子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依旧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是导致子宫颈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宫颈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宫颈癌的超声检查结果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其中,I期4例,II期12例,III期15例,IV期9例。结果:超声显示宫颈癌病例宫颈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匀,宫颈肿块、宫腔积液;宫体、阴道及宫旁浸润;盆腔脏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34例可探及肿瘤周边或瘤体内高速低阻型肿瘤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是浸润型宫颈癌诊治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宫颈癌确诊主要依赖于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超声检查的目的主要是观察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情况,协助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张家口宣化区及周边地区妇女宫颈癌发病年龄趋势分布及病理分型。方法 通过病例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国际妇产科联盟推荐的分期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病理分型和年龄分段,分析每个年龄段宫颈癌患者发病率及病理分型。结果 >35~45岁年龄段鳞癌、腺癌、腺鳞癌发病率最高,>45~55岁、>55~65岁及>65岁年龄段鳞癌、腺癌、腺鳞癌发病率均逐渐降低,>25~35岁、≤25岁年龄段发病率亦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35岁、>35~45岁、>45~55岁、>55~65岁及>65岁年龄段鳞癌、腺癌、腺鳞癌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鳞癌>腺癌>腺鳞癌(P<0.05)。结论 张家口宣化区及周边地区妇女>35~45岁年龄段宫颈癌高发,发病率鳞癌>腺癌>腺鳞癌。对此年龄段女性应加强宣教、筛查,做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控制HPV传播,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47例宫颈癌及3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黏着斑激酶(FAK)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1 FAK在宫颈癌组织中比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高(P0.05);2 FAK在宫颈癌FIGO临床分期Ⅲ~Ⅳ期中比I~Ⅱ期表达高(P0.05);3 FAK在宫颈癌浸润深度1/2组织中较浸润深度≤1/2组织中表达高(P0.05);4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宫颈癌组织比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FAK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说明FAK的表达随宫颈癌病变的发展而逐渐增高,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可作为判定早期宫颈癌向中晚期进展的高危指标,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分子标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宫颈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宫颈癌的超声检查结果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其中。Ⅰ期4例。Ⅱ期12例。Ⅲ期15例.Ⅳ期9例。结果:超声显示宫颈癌病例宫颈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匀.宫颈肿块、宫腔积液;官体、阴道及官旁浸润;盆腔脏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34例可探及肿瘤周边或瘤体内高速低阻型肿瘤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是浸润型宫颈癌诊治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宫颈癌确诊主要依赖于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超声检查的目的主要是观察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情况.协助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47例人宫颈癌组织及3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iR-7、ciRS-7及黏着斑激酶(FAK)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1 miR-7在人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而ciRS-7在人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miR-7、ciRS-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644,P0.05);2 FAK 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低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miR-7与ciRS-7的表达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且ciRS-7、miR-7与FAK的表达存在相关性,提示这些基因有望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nm2 3基因表达与宫颈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经病理证实的 3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 (对照组 )及 5 5例宫颈癌组织 (实验组 )中nm2 3的表达水平。结果 :(1)在正常宫颈组织中 ,2 9例呈nm2 3高表达 (96 .7% ) ,仅 1例呈nm2 3低表达 (3.3% ) ,在宫颈癌组织中 19例呈nm2 3高表达 (34.4 % ) ,36例为nm2 3低表达 (6 5 .6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2 )nm2 3在宫颈癌临床分期晚、细胞分化程度差、有转移、复发及预后差的患者中表达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nm2 3的表达可作为反映宫颈癌恶性潜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观察正常宫颈2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3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98例中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HIF-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结果:HIF-1a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和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10.71%、37.50%、76.53%;VEGF的表达分别14.29%、46.88%、70.41%;P-gp的表达分别为21.43%、37.50%、54.08%。HIF-1a和VEGF随着宫颈病变的发展表达逐渐升高(从正常宫颈到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再到浸润性宫颈鳞状上皮癌),且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gp的表达也逐渐升高,其在正常宫颈上皮的表达与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其在正常组和CIN组以及CIN组和浸润性宫颈癌组中的表达差异较小,无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VEGF的表达与HIF-1a的表达显著相关(r=0.585,P〈0.01),而P-gp的表达与HIF-1a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HIF-1a在宫颈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这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准确掌握九华镇两年来恶性肿瘤在女性居民中的发病情况,为开展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2011-2012年女性居民患恶性肿瘤情况.结果 2011-2012年如皋市九华镇女性居民恶性肿瘤平均发病率为659.3/10万,其中育龄妇女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33.52/10万,更年期妇女发病率为752.85/10万;60岁以上老年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574.4/10万.肺癌、乳腺癌、宫颈癌、胃癌两年来都位居前5位.其中位居育龄妇女恶性肿瘤前5位的依次是宫颈癌、乳腺癌、肺癌、胃癌、食道癌;位于更年期妇女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肝癌、宫颈癌;位于老年期妇女前5位的依次是食道癌、肺癌、胃癌、宫颈癌、乳腺癌;恶性肿瘤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40岁发病率迅速上升.结论 如皋市九华镇恶性肿瘤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40岁是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妇女,应加强监测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环行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5年9月在我院行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130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炎症或赘生物病变外缘1~2 mm进出电极,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病人反应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LEEP平均手术时间5 min,出血量9.5 mL。LEEP标本病检比阴道镜下活检结果轻。结论:LEEP对包括炎症、损伤、癌前病变、HPV感染等宫颈病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农村妇女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筛查结果。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选取德兴市农村妇女6000例作为筛查对象,所有妇女均接受常规检查及业绩细胞学检查,针对疑似宫颈癌妇女,采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6000例妇女经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444例,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295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1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6例,鳞状上皮癌(SCC)3例,主要集中于40~50岁。444例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妇女中,人乳头瘤病毒(HPV)阴性115例,低危型15例,慢性炎症184例、CINⅠ46例、CINⅡ27例、CINⅢ53例、浸润癌4例。结论:宫颈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及早治疗,形成良好的防控机制,保障农村妇女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粘附分子CD44v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CD44v6在69例宫颈癌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的CD44v6呈阴性表达。69例宫颈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68.1%(47/69)。CD44v6的阳性表达在不同的病灶大小、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在不同的病理类型及年龄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V6可能在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望作为反映宫颈癌恶性潜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