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选育优良的淇河鲫家系,本实验以4个鲤群体和1个淇河鲫(Carassius auratus var.Qihe)群体为亲本共建立家系19个。6月龄时从各家系随机选取50尾个体植入PIT标记,22月龄时测量其体长、体高与体质量,比较各个家系的养殖成活率、生长性状、变异系数及体型。共筛选出7号、10号和15号3个养殖成活率较高的家系、2号和11号2个快速生长家系以及2号和29号2个体型较高的家系,研究显示:各家系的养殖成活率、生长速度和体型与同源或异源精子无明显关联,而与具体的父母本有关,但是其变异系数在同源精子和异源精子建立的家系之间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2.
银鲫与普通鲫群体遗传结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5个微卫星多态性分子标记,对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龙水库和双凤水库两个水体的雌核发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二倍体普通鲫(Carassius auratus(L))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多态性位点获得银鲫10.39个有效等位基因,普通鲫11.82个有效等位基因;双龙水库三倍体银鲫和二倍体普通鲫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035和0.6300,双凤水库中的三倍体银鲫和二倍体普通鲫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311和0.5885;相似性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相似性最大的是双凤水体内的银鲫和普通鲫(0.8127),远大于两个水体间的银鲫群体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银鲫与普通鲫存在着明显的遗传物质交流,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不仅与传统的银鲫起源于普通鲫的观点一致,也暗示银鲫与普通鲫存在经常性地遗传物质交流。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怀山药皮(Chinese yam peel,YP)对淇河鲫免疫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06.76±3.74)g的淇河鲫240尾,随机分为对照组(NC)、0.5%怀山药皮添加组(LYP)、1%怀山药皮添加组(MYP)、2%怀山药皮添加组(HYP)4组,养殖8周,检测实验鱼生长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添加怀山药皮对淇河鲫生长指标没有显著性影响;血液生化指标中谷草转氨酶活性在MYP组显著性降低,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升高;与NC组相比,怀山药皮添加组肝脏细胞膜与核膜完整性增强,胞质破碎,核溶解、偏移现象减轻;与NC组相比,添加怀山药皮上调了抑炎因子(IL-10)、紧密连接蛋白基因(Claudin-1)、抗氧化基因(CAT和GST)和TLR通路基因(TLR4)mRNA表达量。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怀山药皮,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鱼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5.
草海鲫DNA含量与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草海鲫的倍性及核DNA含量特性,以鸡(Gallus sp.)红细胞DNA含量(2.5 pg/N)为标准、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和普安鲫(C.auratus gibelio(Bloch))子一代为参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25尾草海鲫的红细胞核DNA含量。结果显示:25尾草海鲫的核DNA检测直方图明显分为两种类型,其核DNA绝对含量分为3.92 pg/N和5.44 pg/N两种值,DNA指数(DI)分别为0.99和1.37,其核DNA含量与鲫和普安鲫子一代接近,符合二倍体和三倍体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草海鲫是由多种倍体组成、具有核DNA含量特性的混合群体,是贵州省已知除普安鲫和正安鲫外的又一种独特的鲫鱼类型,加强其繁殖方式和资源增殖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伊维菌素对鲫血液成分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种给药剂量(3.0、1.0、0.4 mg/kg)研究伊维菌素对鲫(Carassius auratus)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实验组鲫血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血小板(PLT)指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给药后8~16 h快速上升、24 h后开始下降,波动幅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三种口灌剂量对鲫血液中钙离子(Ca2+)、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白蛋白(ALB)含量均无明显影响;而3.0、1.0 mg/kg的口灌剂量组鲫血液中总血清蛋白(TP)含量较对照组有下降,且剂量越大影响越大,而0.4 mg/kg组TP含量变化不大。随着剂量的增大,鲫体色逐渐变深,食欲减退、身体失衡,3.0 mg/kg组的鲫解剖后显示肾脏出血迹象。 相似文献
7.
九种诱食物质对黄金鲫的诱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鱼腥素、排草、大茴香、苏叶、植物肽、木香、复合氨基酸、动物肽、公丁9种诱食物质,通过摄食行为学法确定其对黄金鲫(Carassius auratus)诱食效果。结果显示:9种诱食物质明显的最适浓度分别为0.25%、0.05%、0.05%、0.75%、1.25%、0.05%、0.35%、0.20%、0.15%。摄食量法试验显示:饲料中添加0.05%大茴香、1.25%植物肽、0.35%的复合氨基酸和0.05%的木香4组对黄金鲫诱食效果较好,而添加0.35%的复合氨基酸和0.05%的木香对黄金鲫诱食效果最好,经过SPSS软件分析,0.35%的复合氨基酸组和0.05%的木香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都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相似文献
8.
草鱼和银鲫肠道产消化酶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检测了分别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中分离的180株细菌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产酶能力。结果显示,两种鱼肠道内可分泌胞外消化酶的细菌包括Aero-monas(气单胞菌属,Aer.)、Vibrio(弧菌属,Vib.)、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Pse.)四个种属的细菌,Aer.在其中占主要优势,45.71%的Aer.可分泌胞外消化酶。草鱼可分泌上述四种胞外消化酶的菌株共有33株,占肠道菌总数的36.67%;银鲫43株,占47.78%。产酶菌的分布上,草鱼中肠内产消化酶细菌数量显著多于前肠和后肠(P<0.05),前、中、后肠分别是6株、20株和7株;银鲫中肠和后肠数量差异不显著,前肠分布最少。草鱼分泌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菌株分别有21株(23.33%)、10株(11.11%)、30株(33.33%)和16株(17.78%)。银鲫肠道内未检测到可分泌纤维素酶的细菌,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菌株的数量分别是21株、37株和17株。可见鱼类肠道细菌对食饵消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甲砜霉素在鲫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通过单剂量口灌给药,对甲砜霉素在鲫(Carassius auratu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为甲砜霉素在鲫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理论基础。给药剂量为30 mg/kg体重,实验水温(20±0.2)℃,鲫平均体重(40.70±7.87)g。取给药后0.25、0.5、1、1.5、2、4、6、8、12、24、36、48、72 h鲫的肌肉、血浆、肝脏、肾脏,测定各组织中甲砜霉素的浓度,用药动学3p97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甲砜霉素在鲫体内吸收分布迅速,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但消除缓慢。甲砜霉素在鲫血浆、肝脏、肾脏和肌肉中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1.446 h、1.958 h、7.410 h和1.376 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6.712 h、21.267 h、79.970 h和25.600 h;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分别为669.073μg/(mL.h)、271.260μg/(g.h)、3616.060μg/(g.h)和158.634μg/(g.h)。甲砜霉素在水产动物体内吸收快,肌肉和肾脏消除半衰期长,消除缓慢,因此,在该类药物使用时,应相对延长给药间隔时间,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11.
淇河鲫不同组织器官溶菌酶与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天然三倍体淇河鲫(Carassius auratus in Qihe River),通过试验研究其不同组织器官溶菌酶和抑菌活性,以了解淇河鲫不同组织器官的抗菌能力。结果表明,淇河鲫不同组织器官溶菌酶和抑菌活性存在差异,溶菌酶活性测定值依次为:肝胰脏肾脏鳃脑肠脾脏;抑菌活性测定值依次为:肝胰脏肾脏脑鳃肠脾脏(P0.01);淇河鲫抗菌活性较高的组织为肝胰脏和肾脏,且肝胰脏又极显著高于肾脏(P0.01),肾脏和鳃的抗菌能力极显著高于脾脏(P0.01);表明鱼类不同组织器官免疫能力和抗菌活性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抗病响应机制不同有关;同时说明鱼类不同组织器官在致病菌干预过程中将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淇河鲫与两野生鲫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ISSR技术对淇河鲫、金堤河鲫、沁河鲫3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筛选8个引物共得到94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82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7.23%。(2)Popgene分析结果,淇河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PPB=61.70%,H=0.2036,I=0.3085。(3)3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1303,基因流Nm=3.3359。表明3个群体的遗传分化尚未达到种群的分化水平。(4)金堤河鲫和沁河鲫群体间遗传距离较近,淇河鲫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形成了较稳定的、独立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13.
淇河鲫IL-8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淇河鲫(Carassius auratus var.Qihe)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功能,本研究构建了原核表达系统,并制备了兔抗鲫IL-8多克隆抗体。首先采用RT-PCR法扩增淇河鲫IL-8基因编码序列中不含信号肽的基因片段,克隆到pET-32a(+)载体后转化入Rosetta菌株构建原核表达系统。经IPTG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27.8 kD的目标融合蛋白。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0~5。经免疫亲和层析纯化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重组和天然的淇河鲫IL-8蛋白。比较不同组织的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结果,IL-8蛋白量和mRNA的表达量在不同组织间变化趋势一致,在肌肉、脾和头肾均检测到较高的表达量,肠道的表达量较低。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淇河鲫IL-8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普安银鲫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普安银鲫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过程和各发育时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连续观察,并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其胚胎发育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普安银鲫受精卵近似圆球形,淡灰色,沉性卵,强粘性;卵径1.50mm,吸水后1.88mm;受精后开始形成卵间隙,且植物极的卵间隙大于动物极的;卵间隙形成过程中卵黄收缩,略变小。普安银鲫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23个发育期,水温18℃时需98.72h出膜,水温24℃和26℃时分别需要56.48h、48.2h出膜。不同温度条件下,普安银鲫胚胎发育早期(胚盘~原肠胚)在18℃恒定水温条件下存活率最高,发育后期阶段(神经胚~出膜)在24℃恒定水温条件下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16.
以鲫鱼为实验对象,研究水胺硫磷对鲫鱼各组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急性毒性测定表明,水胺硫磷对鲫鱼的96h LC50为3.0 mg/L,亚致死浓度的水胺硫磷暴露会导致鲫鱼ALP的活性发生变化。在所受检测的组织中,ALP活性在暴露期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随着水胺硫磷暴露时间延长,碱性磷酶活性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提示SDS暴露所引起的酶活性变化与暴露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的方法,研究了鲫(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自然感染圆形碘泡虫(Myxobolus rotundus)后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感染圆形碘泡虫后,在鲫的头部、鳃和体表能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乳白色孢囊,其孢囊为典型的3层结构:外层的结缔组织、双层质膜的外质以及各个发育阶段的孢子或营养体组成的内质。病理切片可见鱼体各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主要表现为鳃丝粘连、肿胀增生;肝脏发生以肝血窦为中心的透明、空泡变性;肾小管内皮脱落,肾小球萎缩;肠道粘膜层脱落,肌层细胞肿胀病变;脾脏的含铁血黄素增多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铅在鲫体内的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暴露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铅(Ph)随时间的变化在鲫鳃、肝脏、肾脏和肌肉等组织中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铅在鲫鳃、肝脏、肾脏、肌肉中的积累量均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增加速率不同,鳃铅积累量与时间的拟合曲线在0.5 mg,/L时呈对数关系,其它浓度呈线性关系;不同暴露浓度下,肝脏和肾脏中铅积累速度均由慢到快,积累量与暴露时间拟合曲线呈线性关系;肌肉铅的积累速度由快到慢,且积累量与暴露时间拟合曲线旱对数关系;鲫体各部位对铅的积累能力为:肝脏>肾脏>鳃>肌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