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2.
波尔山羊发情周期和妊娠期外周血浆中孕酮、雌二醇和睾酮的浓度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测定了波尔山羊在发情周期 ( 4头 )和妊娠期 ( 5头 )外周血浆中孕酮、雌二醇和睾酮的浓度变化 ,结果显示 :发情开始孕酮浓度很低 [( 1.5± 0 .2 3)ng/ml],第 7d开始明显升高 [( 3.5± 0 .2 3)ng/ml],第 11d达最高[( 8.3± 0 .2 3)ng/ml],以后逐渐下降 ;雌二醇含量在发情当天最高 [( 6 4 .4± 9.6 )pg/ml],然后下降 ,但有波动 ;睾酮浓度在发情时较低 [( 15 .0± 2 .1)pg/ml],第 11d达最高 [( 30 .2± 5 .3)pg/ml]。在妊娠期的最初 15d ,3种激素的变化与发情周期相类似 ,但第 2 0d后孕酮明显升高 [( 12 .7± 3.3)ng/ml],以后至分娩前维持在较高水平 ;雌二醇从 2 0d起开始上升 ,分娩前 7d达最高 [( 15 3.7± 16 .7)pg/ml],分娩后下降到较低水平 ;妊娠后 10d血浆睾酮浓度较低 ,维持在 2 0~ 5 0pg/ml内波动 ,分娩前 7d上升至最高 [( 75 .3± 13.3)pg/ml],分娩后下降至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13只海门山羊、年龄1-2岁,其中5只在发情周期的0(发情当天)-9、11、13、15、17、19、20天,每天08:00-09:00颈静脉导管采血1次。所得血浆置-20℃冰箱保存。另8只羊在采集血样的同时,于发情后2、3、4、5、6、7天,取出子宫置液氮中保存。分别用放射免疫法、H~317β-雌二醇和H~3孕酮交换法测定血浆、子宫内膜胞浆、胞核内17β-雌二醇(E_2)和孕酮(P)及其受体(E_2R、PR)水平。结果表明,发情前1天外周血浆E_2水平最高,为27.0941±3.9328pg/ml。发情当天为18.8265±1.3710pg/ml。发情后期波动在17-19pg/ml之间。黄体中期(5-13天)较低,平均16pg/ml左右。而血浆P水平则发情当天最低,为0.5289±0.0802ng/ml。发情后的整个黄体期不断升高,峰值出现在发情后的第17天,为6.0406±1.3516ng/ml。17天后急骤下降(p<0.001)。发情后2-3天。胞浆E_2和E_2R分别由2.8441上升到3.3646pg/mg蛋白和83.7005上升到259.9745pg/mg蛋白;P和PR水平,分别由0.0892ng/mg蛋白上升到0.2416ng/mg蛋白和168.8552上升到220.6367±39.3077ng/mg蛋白。3天后,虽血浆E_2水平上升,但胞质、胞核E_2及其受体水平下降,胞质PR水平亦下降,而胞核PR水平不断上升。胞质P水平起初下降,5天后与核PR水平同步上升(r=0.9444,p<0.05)。 相似文献
4.
选用6只甘肃高山细毛周岁母羊,于5月30日~9月20日采集血样,用RIA方法进行血浆中雌二醇、孕酮激素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乏情期雌二醇的平均值为(7.42±4.69)pg/mL,7月17日达到第一个峰值(16.81±7.03)pg/mL,P<0.05,8月11日达到第二个峰值(9.82±1.37)pg/mL,P<0.05;孕酮的平均值为(0.26±0.08)ng/mL,7月9日达到峰值(0.5±0.3)ng/mL,P<0.05,波动周期在15d左右;发情后24h雌二醇的平均值为(9.76±2.4pg/mL),孕酮的平均值为(0.76±0.21)ng/mL。 相似文献
5.
6.
7.
崔恒宓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86,(3)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9头姜曲海母猪和8头长白母猪从初生到初情期以及第Ⅰ和第Ⅱ发情周期血浆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姜曲海小母猪初生到初情期的血浆雌二醇水平显著比长白小母猪高(32.3±3.6对19.4±1.7pg/ml,p<0.01),而血浆孕酮则保持在低水平,且无显著差异。40日龄时血浆雌二醇有一个上升波,初情期前其水平则出现一次明显下降。在第Ⅰ发情周期,姜曲海母猪孕酮峰值显著低于长白母猪(5.87±0.11对12.30±1.50ng/ml,p<0.01)。在第Ⅱ发情周期则相反,姜曲海母猪孕酮峰值显著高于长白母猪(23.25±1.36对14.28±1.42ng/ml,p<0.01)。在最初两个发情周期中,两个猪种的雌二醇峰值均无显著差异。推断:姜曲海小母猪在性成熟之前具有较高浓度的血浆雌二醇可能对其繁殖性能具有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将12只卵巢除出羊随机分为4组,用孕酮(P4)和雌二醇(E2)按2×2因子实验进行发情周期的人工模拟,然后测定子宫内膜胞浆中的E2受体(RE2)。P4组,空白组,P4+E2组和E2组的RE2水平分别为8.9,18.3,33.8和67.9fmol.mg^-^1。除空白组与P4+E2组之间RE2水平的差异显外(P<0.05),其余组之间均为极显(P<0.01)。结果表明,山羊子宫内膜胞浆RE2I 相似文献
9.
采集4头体况良好、健康无疾病、配种后梅花鹿的血样,用RIA分析方法对血清中的E2和P4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配种后(第2d~第38d)E2的含量除了一个较大的峰值(10.20±6.59pg/ml)外,一直都是稳步降低,平均值是6.47±4.28pg/ml;P4在第34d形成高峰,平均含量为O.0520.04ng/ml。 相似文献
10.
以长白母猪为对照,分析了1月龄、发情期和间情期姜曲海母猪子宫细胞质雌二醇受体(CER)和细胞核雌二醇受体(NER)以及细胞质孕酮受体(CPR)和细胞核孕酮受体(NPR)。3个时期该猪子宫CER分别为351、410和367fmol/mgDNA,其Kd值分别为7.1、4.8和4.0nmol;子宫NER分别为245,1390和620fmol/mgDNA,Kd值为3.7、6.6和4.4nmol;CPR分别为251、364和147fmol/mgDNA;NPR分别为232、337和184fmol/mgDNA。在发情期和间情期,姜曲海母猪子宫NER以及与细胞质受体的比值均比长白母猪高,说明此时姜曲海母猪子宫对雌二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性成熟后,试验猪的雌二醇受体和孕酮受体均受它们配体激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版纳微型猪发情周期外周血清促黄体素、孕酮、17β-雌二醇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6头版纳微型猪母猪发情周期外周血清中促黄体素(LH)、孕酮和17β-雌二醇的含量和变化。血清 LH的含量,在黄体期其值很低,到发情开始后当天增至 3.85± 2.01ng/ml;孕酮含量的变化,在周期的黄体期,其值最高为22.0±2.54ng/ml,而在发情日最低,为0.183±0.023ng/ml;17β-雌二醇含量在发情前 1天达到高峰,为 39. 85± 12. 61ng/ml。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测定了5头贵州香猪和5头版纳微型猪发情周期和妊娠早期外周血清的孕酮含量。这两个品种发情周期血清孕酮含量有相似的变化,峰值均出现在发情周期的 9~12天,贵州香猪为 26.00ng/ml,版纳微型猪为24.30ng/ml。在妊娠早期的变化也大致相同。香猪和版纳微型猪在妊娠-3~12天与发情周期-2~12天的孕酮含量变化相近,妊娠 12天峰值香猪为 21.40ng/ml,版纳微型猪为 27.80ng/ml;在妊娠12天后两品种猪孕酮含量略有下降;16~20天后又开始回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发情周期和妊娠早期外周血清孕酮含量16天后有明显差异(P<0.01),可供早期妊娠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13.
母鸡在排卵周期和抱窝血浆“黄体生成素类似物”和孕酮的浓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TA)测定了泰和母鸡在排卵周期和抱窝的不同生殖阶段,血浆“黄体生成素类似物”(“LH”)和孕酮(P)的浓度。结果表明:母鸡在排卵周期血浆“LH”和P的平均值分别为3.67±0.60ng/ml(x±SE)和459.50±30.87pg/ml,排卵前6~3h,血浆“LH”和P均出现浓度高峰,其峰值比相应的平均值高出1.1和1.3倍,差异非常显著(P<0.01)。抱窝鸡血浆“LH”和P在24h内的平均值分别为2.27±0.22ng/ml和319.46±12.15pg/ml,显著地低于母鸡在排卵周期的平均值(P<0.05),且在24h内的不同时间,未见有浓度高峰出现。 相似文献
14.
15.
四季鹅繁殖周期中血浆某些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检测了四季鹅繁殖周期(产蛋、赖抱、恢复)血浆PRL、17β-E_2和P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赖抱期PRL水平最高,而17β-E_2和P则以产蛋期最高,赖抱期明显下降;2.春季赖抱第1天的PRL低于秋季,但春季有较高的峰值;3.使用PRL颉颃剂可迅速降低赖抱期的PRL水平,使赖抱终止,赖抱期大大缩短。结果提示:四季鹅的赖抱与PRL水平增高有关,赖抱期间17β-E_2、P水平下降,RPL水平受季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活体取样研究山羊分娩前后乳腺的发育及分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头母山羊的乳腺,于左右两侧前、中、后三处取乳腺组织样品,作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测定。结果表明,乳腺组织中校酸含量的变化可反映同一个体不同生理时期乳腺发育与分泌的状况。用活体取样法研究了2头土种山羊不同生理时期乳腺组织DNA、RNA、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以及外周血液中孕酮(P),17β-雌二醇(E_2-17β)、催乳素(PRL)水平的变化。从实验见到,怀孕后期、分娩后第2天、分娩后第21~22天及断奶后四期的乳腺组织生化指标的变化如下:RNA/DNA,1.65±0.22、1.65±0.17、2.64±0.04、0.75±0.04;GPDH/DNA,15.40±2.83、19.37±3.01、58.69±6.77、12.13±0.98(U/mg)。上述两项指标呈强相关性(r=0.8792,P<0.01,n=8)且能反映妊娠期及分娩后乳腺所处的状态。妊娠后期外周血液中孕酮含量高达15000±707(pg/ml),孕酮与雌激素的比为444.44±157.13;分娩后第2天孕酮含量降至93.75±8.83(pg/ml),孕酮与雌激素比例为3.29±1.23.催乳素在妊娠后期为32.64±0.11(mU/L),分娩后第2天迅速上升至153.03±13.90(mU/L)。上述结果提示孕酮、雌激素和催乳素在启动泌乳过程中,对乳腺细胞内RNA与G6PDH含量起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母牛发情周期和妊娠早期宫颈-阴道粘液电导率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自行设计安装的MFR-1型母牛发情鉴定及早期妊娠诊断仪,将特制探测电极插入母牛阴道穹窿部,测定了94头母牛宫颈-阴道粘液的电导率(CVMEC)。结果表明,母牛在发情周期和妊娠早期CVMEC呈规律性变化。发情周期正常的母牛,CVMEC在间情期处于较低水平(5.64mS/cm),前情期开始上升(8.93mS/cm),发情期达峰值(13.40mS/cm),后情期开始下降(9.84mS/cm),最后降至间情期水平。输精后,未妊与妊娠母牛CVMEC的变化规律不同。在发情周期的各时期,未妊母牛高于妊娠母牛;未妊母牛在输精后21天左右返情,CVMEC再度出现峰值;妊娠早期母牛则保持与间情期相近的较低水平(5.08mS/cm)。笔者认为,母牛CVMEC的规律性变化的生理学基础是体内激素水平和宫颈-阴道粘液的周期性变化,据此进行发情鉴定和早期妊娠诊断是可行的。与目前使用的方法相比,CVMEC法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家蚕(Bombyx mori L.)进入五龄时,添食氚标记睾丸酮(H-TP),用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调查其在体内的分布与积累及雌雄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添食后3小时,中肠、后肠的细胞结构和血液中有大量的~3H-TP 分布,脂肪体只有少量~3H-TP 的印迹,马氏管、雌雄性器官和中、后部丝腺等几乎没有~3H~TP 的踪迹。添食后72小时,中肠、后肠和血液里~3H-TP 的分布量急速减少,脂肪体和中、后部丝腺已能观察到少量的~3H-TP,马氏管的管壁细胞、睾丸的生精囊、精原细胞和卵巢的卵巢管、受精囊里均有较多量的~3H-TP 分布。添食后144小时,血液和后肠中~3H-TP 分布量呈继续减弱趋势,而中肠几乎不见其痕迹。脂肪体和中、后部丝腺里~3H-TP 的放射活性与五龄中期相比,无显著变化,基本处于动态平衡中;在马氏管和雌雄性器官中,~3H-TP 的积累量仍然是有增无减。~3H-TP 在蚕体内的分布和积累,除睾丸明显多于卵巢外,其他各组织器官雌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克氏原螯虾卵黄发生过程中卵巢和大颚器孕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克氏原螯虾卵黄发生过程中卵巢和大颚器的孕酮含量变化。其中次级卵黄发生早期的卵巢孕酮含量最高,卵黄发生前期卵巢孕酮含量次之,次级卵黄发生中期的卵巢孕酮含量显著降低,产后期卵巢检测不出孕酮含量,表明随着卵巢的成熟和产卵,卵巢中的孕酮含量逐渐下降,推测孕酮与卵黄发生的启动有关,而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大颚器中均未能测到孕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克氏原螯虾卵黄发生过程中卵巢和大颚器的孕酮含量变化。其中次级卵黄发生早期的卵巢孕酮含量最高,卵黄发生前期卵巢孕酮含量次之,次级卵黄发生中期的卵巢孕酮含量显著降低,产后期卵巢检测不出孕酮含量,表明随着卵巢的成熟和产卵,卵巢中的孕酮含量逐渐下降,推测孕酮与卵黄发生的启动有关,而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大颚器中均未能测到孕酮。 相似文献